修行要忍耐----宣化上人開示錄(一)

2021-02-14 宣化上人

修行要忍耐

修行人,主要能忍罵忍打、忍冷忍熱、忍風忍雨、忍飢忍渴。

 

釋迦牟尼佛,在往昔修福修慧的時候,經過三大阿僧衹(無量數)劫,才成正覺。所謂「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釋迦牟尼佛在行菩薩道的時候,像頭髮那樣細的善,也不放棄;像微塵那樣小的惡,也不去做。所以福慧功德圓滿,成為兩足尊。


各位注意,善雖然小,也要修,集沙成塔,便成大善。惡雖然小,若去做,集少成多,便成大惡,永遠不會成就道業。修行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如果能諸惡莫作,那麼福報會一天比一天增加。若能眾善奉行,那麼智慧會一天比一天增加。雖然在增長,但要繼續修行,而不間斷,才能有所成就。


我們現在行行坐坐,坐坐行行,在禪堂裡用功修行,這就是修福修慧。如何修福?就是「不作諸惡」。如何修慧?就是「眾善奉行」。在這種情形之下,福報也圓滿,智慧也圓滿,然後很快成就佛道。不需要經過三大阿僧衹劫。


釋迦牟尼佛在往昔修行時,走錯很多冤枉路,可是他很有耐性,不灰心,繼續精進,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最後達成佛果。我們修行佛法,比釋迦牟尼佛幸運。他老人家給我們留下正道,只要按照目標前進,很快達到目的地──彼岸的淨土。


釋迦牟尼佛前生為常不輕菩薩時,修一種忍耐的苦行。見人就頂禮,口中還說:「我不敢輕視汝等,汝等皆當作佛。」有人討厭他的行為,所以他向人家叩頭,還要遭受人的罵或打。有一次,行菩薩道,向人叩頭,被人踢掉兩顆門牙,但是不灰心,再接再勵,行叩頭的苦行。這回學到經驗,見到人來,在遠處就先叩頭,還說:「我不敢輕視汝等,汝等皆當作佛。」叩完頭,說完話,即時就走,想打他也追不上。常不輕菩薩,以「無我相」的精神來修福修慧。誰教他這樣修行?沒有人教他這樣修叩頭行,乃是他自己心甘情願這樣修行。被打被罵不生瞋恚,這就是修忍辱波羅蜜法門。


修行人最要緊的法門,就是忍耐。遇到不如意的境界,要忍要讓,與世無爭。若是不能忍,隨時發脾氣,把辛苦所修的功德,統統燒光。我們捫心自問,有沒有這種忍耐力?向人叩頭,反被人打,不生瞋恨。若能做到,就是佛弟子。若是做不到,趕緊攝守身心,向前勇猛精進修行。否則,浪費光陰空虛過,一無所得。修行人主要能忍冷忍熱、忍風忍雨、忍飢忍渴、忍罵忍打。學常不輕菩薩的精神,無論誰對我不好,也不生瞋恨心,以誠待人,彼自然被感化,化幹戈為玉帛。


修行人,就是修無我相。如果無我相,一切能忍受,境界來了,也不動心。自己把自己看成虛空一樣。順境來了,也是修行;逆境來了,也是修行。換句話說,順境來了,也不生歡喜心;逆境來了,也不生憂愁心。無論順逆,要認識清楚。若能如如不動,不會被境界所轉。若能了了常明,就能轉境界。


釋迦牟尼佛在往昔修行時,專修忍辱法門,所以稱為忍辱仙人。有一天,無緣無故被歌利王割去四肢,可是他不生瞋恨心,反而可憐歌利王的無知,所以對歌利王說:「等我成佛時,第一個先度你修道。」歌利王聞之,生大懺悔心,皈依忍辱仙人,後來就是憍陳如尊者(五比丘之一)。佛為他們五人說四諦法、三轉法輪,都證羅漢果位。


釋迦牟尼佛是我們佛教的教主,他的忍辱功夫修到極點,怎樣也不會生瞋恚心,我們都是佛的弟子,應該向本師釋迦牟尼佛學習「忍耐」的功夫。淺言之,忍耐是修行法門最主要的,不可忽略。古人說:「忍片刻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所以說:「忍是無價寶。」誰把萬佛聖城打碎了,我也不執著,無所謂,絕對不生瞋恨心。人人如此想,天下太平。


忍耐,是修行人不可缺少的。有忍耐力,才能修行;沒有忍耐力,一切免談。今天所講的道理,非常平凡,淡而無味。可是這是真法、正法、妙法、稀法。雖然平常,但是道是從平常中生出來,道是人用腳走出來的。這種無為法,是百千萬劫難遭遇的法,不可當面錯過。如果當耳邊風,過而不留,那就後悔莫及。


今天對你們所講的話,會用時,無論什麼境界來了,不生煩惱。若能用智慧來判斷這個境界,不管什麼事情,都能迎刃而解,不會有什麼麻煩。最後希望各位努力參,參「念佛是誰?」不找到「誰」字,不休息。

【編按】摘自【宣化上人開示錄】正體版   刊載於「法界佛教總會中文網站」。

相關焦點

  • 參話頭----宣化上人開示錄(一)
    是人,是哪個人?是我,我死了,還會不會念?裝在棺材裡,就沒有人念佛。找究竟對「誰」念佛?念「誰」呢?找念佛是「誰」?「誰」在念佛?找不到。永遠的找,也找不到。這個「誰」如果找到了,什麼妄想也沒有了。為什麼還有妄想?因為沒有找到「誰」的緣故。這個「誰」字,可以找上個大劫。
  • ----宣化上人開示錄(一)
    所以參禪打坐的人,必須要熟讀研究這部經,才明悉「五十種陰魔」的境界,不會上魔王的圈套。否則,境界認識不清,不管什麼境界來臨,就執著它,便容易入魔境,為魔王眷屬。這是一件十分危險的事!不但〈楞嚴咒〉要背得出來,就是《楞嚴經》也要背熟。所謂「熟能生巧」,到時候。便有無窮的受用,有不可思議的感應。凡是研究中國文學的人,《楞嚴經》是必讀之書。因為此經文辭優美,義理豐富,是一部最理想的經典。
  • 無規矩不能成方圓----《宣化上人中英文開示錄(二)》
    在打禪七時,每個人要懂得規矩。在沒有敲木魚之前,誰也不可以亂跑。你若是不守規矩、不聽招呼,就是犯規矩的人。禪堂裡有禪堂的規矩,開靜之後,維那要看大家都把鞋穿好了,才打一下磬。人全都站起來,然後才打兩下木魚。在沒有打兩下木魚之前,人雖然站起來也不可以跑。這是很簡單的規矩,你們應該懂得。一開靜,你就打木魚,那麼人都還沒站起來,又怎麼跑呢?
  • 【雙語】好道場難遇----宣化上人中英文開示錄(二)
    ◎宣化上人 開示A talk given by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我們人從無量劫以來,習氣毛病太多了!不知悔改,也不知修行,所以習氣一天比一天增加,智慧一天比一天減少,業障也一天比一天重。因為這種關係,人若想修行也不容易,想學好也不容易,想出家更不容易,有種種孽緣牽纏不清。
  • 有一個特別的咒,能教人不起瞋恨心(宣化上人)
    老虎本來已經很厲害,再成了神,就更厲害了;這就是說這個人的脾氣很大,什麼也不怕。你有脾氣,就有煩惱。又所謂的:「千日打柴一火焚。」你砍了一千天柴,用一支火柴就可以把它都燒沒了。也就是你修行三年,發了一次脾氣,所修的功德也都燒去了,所謂:「星星之火,燒去功德之林。」
  • (宣化上人)
    ◎宣化上人開示於萬佛聖城一九八二年五月一日釋迦牟尼佛在過去生中,「三祇修福慧,百劫種相好。」修難行能行的苦行,修難忍能忍的法門,為眾生發菩提心,修一切智,不惜生命來教化眾生。我不是為佛做辯護律師,他的確是夠得上這種稱號。他一出生就這麼說,這是向眾生們打招呼,要眾生知道。佛出世當日,有九龍吐水浴佛。後來在宮裡學習世間技能,所有一般人會的技能,佛都不學自通,通達無礙。
  • 宣化上人講述: 摧殄一切諸魔的力量
    摧殄一切諸魔的力量 摘自《大方廣佛華嚴經賢首品淺釋》              宣化上人講述  一切的魔力是什麼魔力?你若色關沒有破,譬如在人間,你覺得這個心降伏了,見到一切的美色都不動心,有一點把握了;但是在八識田裡這個種子還沒有降伏,還有根本的無明,若你道業沒有成,升到天上去享天福,等你一升天的時候,天魔又來了,現出種種美貌的美女來,這是對男人是這樣。若女人修行也是這樣,天魔就現出種種美貌的男人來,令你那個心,就像隻兔子那麼跳得不得了,因為你動了心。
  • 【宣化上人金剛棒喝】
    金剛棒喝──宣公上人答問錄1161.問:這世間的一切所有眾生,都有瞋恨恚怒的心,為什麼?宣化上人:因為不能忍耐,不能忍辱,所以愛發脾氣。宣化上人:就是練不生氣。能練到不生氣,那永遠都不會死的。為什麼人不會死?就因為不生氣。會生氣怎麼就死了呢?因為你把氣都冒了嘛!所以死得就快了。所以出氣不是好辦法,氣一出去,不能抱元守一,不能執中貫一,不能萬慮歸一,這都叫冒氣了。你們聽「冒氣」這兩個字是俗話,覺得很好笑,其實這裡面有深意、有道意、有佛意、有人意。
  • 修行菩薩道的人,不應該親近這一類人(宣化上人)
    修行菩薩道的人不應該親近這一類人◎ 宣化上人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若有菩薩 於後惡世無怖畏心若無比丘,一心念佛:假如沒有比丘一起去的話,要端然恭敬地一心念南無阿彌陀佛,或念南無釋迦牟尼佛。是則名為,行處近處:以上是修行菩薩道的人,他的修行處及親近處。
  • 無論什麼境界來了,不生煩惱的真法、正法(宣化上人)
    修行人最要緊的法門,就是忍耐若能如如不動,不會被境界所轉;若能了了常明,就能轉境界。◎宣化上人 開示於一九八〇年十二月禪七釋迦牟尼佛,在往昔修福修慧的時候,經過三大阿僧祇(無量數)劫,才成正覺。」叩完頭,說完話,即時就走,想打他也追不上。常不輕菩薩,以「無我相」的精神來修福修慧。誰教他這樣修行?沒有人教他這樣修叩頭行,乃是他自己心甘情願這樣修行。被打被罵不生瞋恚,這就是修忍辱波羅蜜法門。修行人最要緊的法門,就是忍耐。
  • 牛奶的厲害(宣化上人)
    一喝牛奶,便有一股牛性◎宣化上人 一九七九年冬開示於萬佛聖城娑婆世界的人,都歡喜快樂,不歡喜苦惱;地獄的眾生,歡喜苦惱,不歡喜快樂;餓鬼歡喜瞋恨,不歡喜慈悲;上不知有天,下不知有地,中不知有人,一切都空了。一切都空了,怎會想起要喝茶、要喝牛奶?金山禪寺有位法師便不敢喝牛奶。一喝牛奶,慾念便高升,他控制不住,於是不敢喝。我們吃東西只為維持生命,以食物作藥品。不吃東西會死亡,所以吃一點維持生命;並不需要什麼營養的食物來滋補身體。營養一多,麻煩就大了。
  • 【宣化上人金剛棒喝】
    宣化上人:那要看他的福報有多大。如果他的福報很大,他可以做幾次轉輪聖王;如果他的福報少些,他可以做一次轉輪聖王;如果他一次轉輪聖王也不願意做,他可以成佛去。你問這個問題的目的,是不是想要做一個轉輪聖王?1502.
  • 體光老和尚開示錄|修行不能求速成
    體光老和尚開示錄|修行不能求速成
  • 神光求法,跪在達摩面前不起來,一跪就是九年(宣化上人)
    菩提達摩祖師來中國宣化上人慈悲開示:梁武帝普通元年(西元五二O年)九月,菩提達摩(中國禪宗初祖)從印度乘船來到中國,抵達廣州登岸達摩說:「當然要講經。不過,講的是『無字真經』。」神光又問:「什麼是無字真經?」達摩說:「無字真經,就是一張白紙。你所講的經,黑的是字,白的是紙,你講它做什麼?」神光一聽,心裡不高興,就說:「我講經,教人了生死。」達摩說:「你憑什麼教人了生死?你自己的生死還沒有了呢!」
  • 沒有這個法門,百千萬億人修行,沒有一個可以很快成佛的(宣化上人)
    ◎宣化上人 開示於金山禪寺佛七一九七三年十二月 《佛說阿彌陀經》提到:「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佛。」在《大集經》上說:「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千萬人修行,其中不一定有一個人修行成功,唯獨就是念佛這一個法門,才能到彼岸。念佛──你念佛,佛念你;佛念你,你又念佛;念來念去,即念即佛,即佛即念。那麼能得到一心不亂,這時候可以帶業往生。
  • 日中一食是佛制(宣化上人)
    日中一食是佛制宣化上人現在中國的佛教,簡直地是沒有佛教,中國傳流到各處的佛教,也都不是佛教,把佛教本來的面目都失去了。等到出家以後,更是這麼多年以來都吃一餐,所以有人要跟著我出家,我沒有旁的道德,沒有什麼修行,我只可以用我表面樣子,來教大家模仿。所以跟著我出家的,不論男的、女的,都要吃一餐,如果能吃一餐,才收他;不能吃一餐的,我不收,這是跟著我出家的一個鐵定的條件,不能改變的。任何時候。任何環境壓迫下,也不可以改變的。
  • 【雙語】大鵬金翅鳥(2)----宣化上人開示
    (待續 To be continued)【編按】摘自《宣化上人中英開示錄(五)》,刊載於「法界佛教總會中文網站」。
  • 宣化上人慈悲開示
    宣化上人:度眾生而無一切度眾生之相宣化上人慈悲開示:「阿難!所謂:修行空華萬行 宴坐水月道場降伏鏡裡魔軍 大做夢中佛事「修行空華萬行」,修行這好像空中華的萬行。「宴坐水月道場」,坐到這好像在水裡那個月亮的道場。「降伏鏡裡魔軍」,降伏鏡子裡邊這個魔軍。
  • 持咒是專持一咒或是持念多種咒?哪樣較殊勝得利?(宣化上人答問)
    持咒先要正心誠意◎ 宣化上人 開示於一九八一年一月二十五日誦持默念少意言,示教利喜化大千;所作諸法悉究竟,不增不減到涅槃。學咒要存利益眾生的心,不要有想降伏魔鬼的思想,或者和其他人起對待心。在佛教裡,沒有敵人,不向任何人報復;就是任何人對自己有害處,也要忍耐,修忍辱波羅蜜,不生報復之心。這就是佛教高超之處,佛教的優點,其它的宗教都沒有這種精神。雖然基督教說「愛敵」,但也只不過是口頭上說說而已,它真能愛敵嗎?它認為佛教是它的敵人,它愛佛教嗎?不會的。
  • 人的德行不夠,脾氣就很大、無明就很重(宣化上人)
    一九八五年十一月九日 開示宣化上人萬佛城是聖人修道之處,所以魔王要來擾亂修道人的清淨心。魔王想戰勝聖人,獨霸一方,所以處處找麻煩,令聖人投降,俯首稱臣。各位要有堅忍不拔的意志,絕不能豎白旗,一定要奮鬥到底,最後的勝利終是屬於我們的。所謂「要成佛必受魔,要學好冤孽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