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學是面對面教學與在線教學的結合,大力推進混合式教學已經成為全球高等教育領域應對數位化挑戰的必然趨勢,也是轉變高等教育授課模式的關鍵環節。美國作為較早開展高等教育網絡教學和混合式教學的國家,在高等教育混合式教學實踐中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值得我們分析和研究。
推動大規模
線上教學資源庫建設
建設大規模線上教學資源庫可以為開展混合式教學奠定基礎。美國形成了政府、企業、高校等共同參與建設大規模線上教學資源庫的格局,有關各方均在資源庫建設中作出了貢獻。
首先,政府高度重視開放高等教育資源。為了在教育信息化發展方向和基本戰略目標等方面提供指導,美國教育部出臺了《國家教育技術計劃》,每5年發布一次。2017年發布的報告提出「重塑技術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通過技術來改變學習,確保美國高等教育在全球的領先地位」。政府的高度重視推動了美國高等教育信息化進程。
其次,企業積極參與線上教育資源平臺建設。在政府的支持與引導下,慕課作為一種全新的課程資源模式在美國得到高速發展,並在全球高等教育領域產生了影響。許多美國在線教育公司積極參與慕課建設,通過投入大量資金和同高水平大學合作,開發出一批優質線上課程。
最後,高校主動開放教學資源。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聯手創建的大規模開放在線課堂平臺edX與加利福尼亞大學、波士頓大學等頂尖高校建立了合作關係。而大型公開在線課程項目Coursera的首批合作院校包括史丹福大學、密西根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大學,目前已與全球150多所高校達成合作,可以提供數千門高質量在線教學課程。
開展前瞻性混合式教學研究
21世紀以來,美國大學生對網絡教學的熱情持續高漲,但高等教育從業者發現單純開展線上教學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混合式教學得到了教學研究人員的重視,湧現出大量研究成果,研究領域涵蓋混合式教學現狀、教學方法認知與技術提升、教學效果跟蹤與質量評價等多個方面。
研究人員從教師角度出發,開展了針對混合式教學認知、態度及動機的大規模調查研究,發現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教師需要在混合式教學中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並且院系激勵機制對教師混合式教學意願影響最大。在混合式教學實施方面,美國有多個大學聯盟提供經過認證的在線課程,供教師進行線上課程選擇。OnlineU是一個涵蓋255所美國大學、1540門工程類課程的教學資源平臺。科羅拉多理工大學進行的一項基於該平臺的、持續4個學期的跟蹤研究證明,混合式教學可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課堂滿意度,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概念,在工程教育教學中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奧克蘭大學在管理信息系統混合式教學實踐中發現,嵌入問題的線上視頻和好的課程設計能夠提升教學質量。
美國教育聯盟和多所高校對學生的混合式學習感知、混合式教學實施效果以及不同學習模式對學生的影響進行了長期跟蹤研究。還有機構採用網絡調查方法,以美國各高等教育機構中主管教學的副校長或教學主管為對象,對美國在線高等教學、混合式教學、傳統面對面授課的狀況進行了調查,最終發現搭建包含教學視頻、電子講稿、在線測驗等內容的混合式教學環境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熱情,顯著提高其學習積極性。
許多美國高校在工程、醫學、商學等多個學科領域探索適宜的混合式教學模式,鼓勵根據課程特點開展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索。其中工程教育領域常見模式包括以實踐為導向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和針對工程技術類理論課程的混合式教學,前者涵蓋在線學習、在工作中學習、面對面授課、課外講座等多個教學環節;後者一般包括在線學習和課堂討論兩部分,主要特點是設有線上教學資源庫、制定了明確的課前學習計劃、開展基於實驗室理念的討論等。
組織實施
混合式教學能力培訓
美國頒布實施了《面向教師的美國國家教育技術標準》,提出了數位化背景下高校教師開展教學活動所應具備的能力標準、專業素養標準、知識技能標準等,確定了教師培訓開始階段、發展階段、精通階段和革新階段的要求,並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與支持。
美國多所高校和各類基金會為教師提供混合式教學專項資助,旨在幫助他們了解和掌握混合式教學設計方法,提高混合式教學能力。例如美國中佛羅裡達大學在蓋茨基金會支持下,經過16年探索,建立起了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與師資培訓體系,同時開發出混合式教學工具包,成功推廣到美國州立大學與學院協會中的其他10餘所高校。
一些高校還制定了教師發展計劃,在教師入職教育課程體系中補充了與混合式教學有關的內容,幫助教師做好與混合式教學相關的能力準備,並利用各種激勵手段鼓勵教師參與混合式教學培訓計劃。例如,楊百翰大學教學中心主動為教師提供了一系列混合式教學技術支持;中佛羅裡達大學設立了「混合教學計劃」為教師提供數字技能、混合式教學設計和環境支持培訓,以協助教師向混合式教學過渡。
雖然目前尚未形成針對混合式教學及其師資要求的國際通用標準,但部分美國高校在此方面進行了探索。它們結合自身情況,制定混合式教學及師資培訓標準。例如密蘇裡州立大學、印第安納大學、哥倫布州立大學均規定,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下,線上課程至少應佔課程總量的30%。威斯康星大學密爾沃基分校要求教師必須將線下課程時間減少20%以上,並提出「線下一周,線上一周」或者「每周至少一天在線學習」的標準,同時要求負責在線課程或混合式課程的教師參加為期約8周的教職培養計劃,並且讓他們與指定的教學培訓師搭檔,以幫助其實現從教室到線上的轉變。
組建專業教學支撐機構
混合式教學環境對教學效果的影響十分顯著,美國高校在管理層的支持下,通過校內機構職能優化調整和相關制度建設等,為開展混合式教學提供了支持。
美國高校管理層較為重視對混合式教學的支持。信息技術在美國高校得到了廣泛應用,在校園規模、成本壓力、學生學習行為等因素的影響下,美國高校管理層很早就意識到開展混合式教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研究表明,在11所加入了「下一代學習挑戰」項目的美國高校中,有6所高校的高級管理人員支持該校的混合式教學計劃,4所高校確定了針對混合式教學的公共管理機構。
通過加強校園信息化建設,部分美國高校營造了基本滿足混合式教學需要的技術環境,通過遠程指導、視頻錄製、專業講座等形式為教師提供實時精準的技術服務支持。一些高校還設立專門的混合式教學技術支撐部門。例如,中佛羅裡達大學設有信息技術和資源部,該部門通過聯合大學圖書館、計算機服務中心、教學資源辦公室和分布式學習中心為全校開展混合式教學的教師提供技術服務。
此外,還有一些美國高校建立了與傳統學術治理機構相融合的混合式教學治理機構。例如威斯康星大學密爾沃基分校設有由教務長辦公室監督的理事會,各學院院長等可以在理事會框架下,共同討論與混合式教學相關的計劃。該校還設有「混合式教學小組」,教師們可以在小組內討論實際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
(本文系黑龍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混合式教學課程標準與評價體系構建研究」(SJGY20180399)、黑龍江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備案課題「混合式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構建與實踐」(GJC1319078)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黑龍江大學創業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