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區道路上出現了幾個身著潛水服,背著氧氣罐的潛水者。他們沒有在海裡潛水,而是選擇在路上暴走。看起來有點好笑,又有點瘋狂,其實,他們進行的是東南亞目前最熱門也最神秘的運動——陸潛(land diving)。
我市潛水愛好者嘗試「陸潛」
白白和陳SIR是我市潛水愛好者,也是我市陸潛這項運動的發起者。目前,他們是市區為數不多持有職業潛水教練協會(PADI)發放的潛水證的教練。
白白說,近年來隨著東南亞旅遊線路日益走俏,潛水運動被越來越多的市民所熟悉。如今,這項運動也逐漸在我市流行開來。據他所知,現在已具有PADI潛水證的人有2000多人,年齡主要集中在20-40歲之間。但對於陸潛這項新型的活動,他們也是第一次接觸,按照他們的說法就是戰勝自我,超越極限。
「雖然陸潛並不像馬拉松那樣要把人的體能榨乾,但整個過程也是極其考驗體驗者的意志。」白白說,體驗者需要穿著深潛裝備,背上一定重量的氣罐,在陸地上進行徒步或者騎行,並要持續不斷運動,將自己體內的糖原消耗到一定數量,這才會讓氣罐中的氣體發揮作用。
因此,這也是一項挑戰自身極限的運動。當你消耗的糖原越多,產生的效果越強烈。而陸潛的意義並不是你比別人走多遠,而是你能把自己消耗到怎樣的程度,才能得到對應的效果。
如今,這項運動在我國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已逐漸流行。參與者按照約定自行報名,之後帶上裝備在集中地參加活動,有了一大批忠實愛好者。但是,我市此前根本沒有搞過類似的活動,並且幾乎沒多少人知道這項運動。
不久前,他們的交流群內,有人上傳了一些陸潛愛好者的視頻,於是幾名愛好者便自行約起,報名參加了此次陸潛。同時,他們也想到借用陸潛的形式來支持環保,這也是他們選擇陸潛最大的原因之一。
當然,這項運動也是老少適宜。但為了安全起見,患有心臟病、呼吸疾病、精神疾病等患者,孕婦及8歲以下兒童,長期酗酒以及醉酒人員,均不宜參加陸潛運動的人群,以避免意外。
不堪重負,2公裡走了3個小時
近日下午2點,他們一行6人,身穿潛水服,戴上面罩、調節器,背著氣筒,從市區甌江路米房創意園走到甌洲城,行程約2公裡。其間,他們還前往沿路一帶的酒吧、咖啡館等場所,像正常顧客去光顧。
「穿著這些裝備在海裡遊倒是可以,在陸地上走簡直就是受罪。」白白說,穿上這身行頭,走起路來就已經十分困難,再背上一瓶四五十斤重的氣筒,整個人更是無法直立,只能身體略向前傾斜,小碎步地向前行走。而嘴裡又塞著調節器,呼吸只能靠嘴,呼吸變得困難,只能靠自身的調節來進行。
在行走了一段時間後,除了身體負重太大,整個身體就會酸痛外,接著面鏡開始起霧、身體也會慢慢出汗,那種汗流浹背的感覺太難受了。為了安全起見,他們還配備了兩輛電瓶車,讓堅持不下來的人乘坐,以備不時之需。
同時,一行人穿著這身怪異的行頭,路人的回頭率實在太高了,紛紛拿著手機來拍。當時他們也覺得怪怪的,只想儘快走完結束。
最終,走走停停,歷經了近3小時,大家走了全程。由於運動量太大,只有一人走完。
>>>網友評論
●Sage Brennan:今天玩了landdiving(陸潛),超酷的運動!在連續走了一公裡之後,我看到身邊的世界都有點不一樣了,這個感覺真是太神奇了!
●Andres Ashkenazy:和朋友體驗了一把騎車陸潛。騎了差不多5公裡後,我停下來,在路邊坐了一會兒。突然,所有的一切都在眼前變得巨大!!!這絕對是蟻人視角!
●匿名:陸潛最近好像很紅,據說只要你進行過一次陸潛,不開心的事情都會忘記,無解的難題也能想出解決的方法。我和女友分手了,傷心欲絕,想去陸潛。
>>>相關連結
陸潛是什麼?
陸潛(Land Diving)原名陸上潛水,是近兩年在東南亞流行起來的一項新型戶外休閒體驗運動。體驗者要佩戴潛水裝備,在陸地上行走或騎行一定距離,在體內糖原消耗到一定程度時,可以看到完全不一樣的世界。
目前,每天都有幾百位顧客在東南亞體驗陸潛,其中以西方遊客居多。如今,隨著全球陸潛愛好者的人數也在不斷增長中,大家通過網絡成立了陸潛愛好者聯盟,相約去東南亞陸潛。
陸潛玩什麼?
陸潛最迷人的地方,就是根據每個人不同情況,運動強度大小,消耗糖原多少,配合混合氣體,會感受到完全不同的體驗。換言之,每一次,你都能體會到不一樣的感覺,而且每個人的體驗也會有不同的差異。
這也是為何這項運動正快速被全世界迅速接受的原因。因為在這項運動裡,你不知道接下來會看到一個怎樣的世界,永遠不會感到枯燥,釋放壓力。事後人們還會在網絡上相互分享之前的體驗。當然,這個運動也是老少適宜的相對比較安全的運動。
陸潛起源
說法一:最初是由泰國的靈修組織發起,修行者全身包裹潛水服,背上氧氣罐與自然空氣完全隔絕,通過在自然環境中持續行走進行修行。過程中,修行者心靈都會得到淨化。
說法二:越南某生物學博士,發現當穿著潛水裝備行走在陸地上,特別是深入安靜的叢林、廣袤的牧田,他聲稱能感受到生物的聲波反饋,感知到不同生物的喜怒哀樂。他的朋友後來也證實了他的發現,是他最早把這種體驗取名為「陸潛」。
說法三:一個叫巴頌·乍侖蓬的清邁大學化學系大學生在一次試驗中,在氧氣中混入了一定比例的幾種氣體,然後發現,當人體在嚴密包裹,同時體內糖原消耗到一定程度的情況下吸入這種混合氣體,便能使大腦產生一些小小驚喜的效果——讓平淡無奇的世界,在你眼裡變得有點特別!而且不同的人,感受到的世界也不一樣。據說現在東南亞的陸潛店大多都是這個巴頌開的。
來源:溫州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