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暴徒大起底

2021-01-15 阿米爾汗粉絲團

米叔的《印度暴徒》(暫譯名)將於今年11月在印度本土上映,堪稱今年最值得期待的冒險動作大片!但是印度暴徒到底是個怎樣的存在?一貼讓你看得明明白白!

 「暴徒」這個詞起源於一個崇拜死亡的異教徒組織,它曾對印度的通行安全構成過極大的威脅。

在18世紀和19世紀之間,一群殺人狂在各條公共道路上橫行。其中包括有史以來殺人最多的連環殺手:「暴徒之王」布哈拉姆傑瑪爾

「暴徒之王」布哈拉姆傑瑪爾

在他40年的暴徒生涯中,僅用一條小小的領巾(稱為Rumāl)就殺死了931人。但在針對連環殺手動機的典型案例研究史上,他的個性卻並不為人所知。他是在英國對暴徒進行大規模鎮壓時被捕的。


對於暴徒團體的傳說記載可以追溯到14世紀,根據所在地區不同而有著各種各樣的稱謂。在北方,他們是「Thugs」(暴徒),他們的生活方式被稱為「Thuggee」; 在南方,他們叫做「Phansigars」(殺人狂),在泰米爾人的土地上,稱他們為「Ari Tulucar」(Ari意為切割;而Tulucar起源於土耳其語,意為穆斯林),卡納拉地區對它的稱呼是「Tanti Calleru」(使用繩子或細線的絞殺者),在泰盧固語中則是「Warlu Wahndlu」(使用絞索的人)。


相同的作案手法遍布全印度,這表明這些人並不僅僅是一群烏合之眾。他們自身的死亡人數迄今已無法考證。然而在1740年至1840年間,估計每年至少有4萬人喪生於他們之手。 在長達五個多世紀的存在歷程中,他們應對發生在各地的100萬至300萬件謀殺案負責。 據歷史學家邁克·達什(Mike Dash)在其著作「暴徒:印度殺戮異教實錄」中估算,被害人數甚至達到每年5萬人


讓暴徒顯得與眾不同的一點是他們的儀式化。他們通過與旅行者(獨自一人或成群結隊)交朋友入手,經常會和他們一起旅行數百英裡。當受害者睡覺或沒有防備時,他們就會從背後偷襲並用名為Ruhmal的領巾將人勒死。他們有時還會用屍體來進行某種儀式,之後埋在無人之地。


一直到全國各地都大規模地出現相似的慘劇,東印度公司才開始關心這麼多人失蹤在路上的問題。當時的總督威廉·本廷克(William Bentinck)就是在這樣一個英國尋求鞏固其對印度和每況愈下的東印度公司統治的特殊時期臨危受命的。隨後反暴徒組織及劫案預防部於1830年成立,由一位名叫威廉·斯裡恩斯(William Sleens)的上校領導。


要消滅暴徒就需要利用暴徒本身。在汙點證人的規則之下,被俘的暴徒們會被引導著去揭發他們的同夥,相應的好處就是他們可以作為汙點證人而獲得保護。正如一個暴徒所說的:「汙點證人將成為暴徒最大的敵人!」在賈巴爾普爾(Jabalpur),這些汙點證人會被與其他囚犯區別對待。


威廉·斯裡恩斯充分利用了這個線人系統。他從這種「不尋常的合作」中力求並獲得了非凡的權力。這些權力包括決定是否起訴被暴徒線人指證的嫌疑人。不出所料,這通常被暴徒們用來排除異己。1826年至1846年間,有3000被判入獄,其中504人被絞死。


目前尚不清楚布哈拉姆是否親自殺害了他供述的那931人。他被捕是因為一個助手為了100盧比的獎勵而進行了舉報。比較諷刺的是這個助手曾經也是個暴徒,當時卻已成了奧德地區的稅務官。他帶領著八名印度士兵到了布哈拉姆家。布哈拉姆意識到已經被包圍後立即投降並聲稱:「我是一個暴徒,我的父親和祖父都是暴徒,我是暴徒領袖。讓政府僱傭我吧,我會做得很好!」


布哈拉姆的作案手法也是獨一無二的。就像所有暴徒一樣,他使用了領巾,但他還放了一枚金屬片在上面,這樣能對受害者的喉結造成更大壓力而促使他們更快死去。


曾有人建議讓布哈拉姆成為汙點證人,但受到了質疑。於是布哈拉姆通過翻供,將他的犯罪規模從參與過931起謀殺案(包括擔任從犯的案件)改成了只承認親自殺害了275人。


但可以肯定的是布哈拉姆仍於1840年被執行了絞刑。隨著他的伏法和不計其數的人被逮捕,英國統治者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從印度次大陸中消滅了暴徒組織。很多人覺得這樣的行動與現代偵查組織並無二致,但還是有些人認為它不過是英國為鞏固統治而進行的公關活動罷了。


在針對暴徒的每一份報告中他們都飽受非議。雖然他們被稱為酷愛毀滅的伽梨女神的信徒,實際上他們的隊伍中包括許多穆斯林。但他們也被質疑為了蠅頭小利而搶劫及謀殺,所以有人推測他們這樣做並不是為了利益,而僅僅是因為嗜血


斯利曼在他的回憶錄「駐印官員的漫談回憶錄」中描述了暴徒組織細緻講究的儀式,其中包括祭拜將用於挖掘受害者墳墓的鐵鎬,並在屍體上灑糖作為對伽梨女神的最後致敬。


後殖民評論家認為,暴徒組織的傳說是為使英國在印度的統治合法化而散布的。這個說法源於威廉·H·斯萊曼(William H. Sleeman)認為對一個窮兇極惡的伽梨崇拜異教組織的描述可能被誇大了。因此,對暴徒的認識產生了兩個極端,要麼是他們確實存在並殺死了數百萬人,要麼那只是英國人對土匪的一種誹謗,用於標榜英國人比野蠻土著的生活方式更合法。

然而無論怎樣,剷除暴徒的勝利都應歸功於斯萊曼。1830年至1850年間,暴徒組織被徹底掃蕩,印度的道路上終於不再發生搶劫,旅行者們安全了。


在根除暴徒之後,英國人在印度事務中發揮了更大的作用。斯利曼的反暴徒組織及劫案預防部後來被併入中央特別部門,並成為現代情報局(IB)中央調查局(CBI)國家刑事調查部(CID)的前身。1904年,這個反暴徒部門關門大吉。

今天我們談及暴徒時用的是印度當地詞彙。「暴徒(Thug)」一詞來自馬拉地語「thag」或「thak」,意思是「欺騙」或「騙子」。它本身還有一個梵語起源「sthaga」,意思是「狡猾」或「欺詐」。牛津詞典中對它的注釋是「一個暴力的人,特別是一個罪犯」。


這些殺人狂魔的形象還進入了電影銀幕,影響最大的是《奪寶奇兵2之魔宮傳奇》。 影片中的反派正是伽梨崇拜的暴徒組織,而英屬印度軍隊在從壞蛋手中救出主人公方面起到了關鍵作用。


曾經一度當你在晚上甚至白天行走在印度的道路上時,可能會沒來由地被勒死。雖然曾有數百人死在暴徒手上,最終還是法治精神取得了勝利。在這個國家旅行的印度人仍然有許多事情需要擔心,但無處不在的職業殺人狂不再是其中之一。


——

原作者:Madras Courier

——


相關焦點

  • 印度暴徒
    印度暴徒中文名稱:印度暴徒外文名稱:Thugs Of Hindostan出品時間
  • 印度「暴徒」的前世今生
    尤其是在廣袤的內陸區域,地方王公們真正有效控制的區域其實就是數座城市和城市周圍的農田,在有效統治的安全區域之外,形成了許許多多的三不管地帶。祭司們會有一套大差不差的話語體系,比如如果香灰被風吹散,就是不吉;又比如,祭壇附近出現女人或者雌性生物,也是不吉;又比如,一片落葉落在特定的位置,可能就是大吉。總之,有許許多多的表現,也有許許多多的解釋,在頭人的帶領下,這群暴徒們必須先請示過女神的同意,才能組織一次搶劫。
  • 阿米爾·汗的《印度暴徒》為什麼撲街了?
    影片改編自菲利普·米多斯·泰勒的小說《暴徒的懺悔》(《Confessions of a Thug》),故事背景設定在19世紀30年代的印度,講述了一個江湖騙子的坎坷人生。影片於2018年11月8日在印度上映,2018年12月28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目前從印度和內地兩個市場的反應來看,《印度暴徒》的票房和口碑雙撲已成事實。截至到1月4日,累計票房5607.2萬。
  • 《印度暴徒》阿米爾·汗首次顛覆形象,創印度影史
    由印度巨星阿米爾·汗主演的動作冒險喜劇《印度暴徒》發布最新預告片,米叔飾演的角色,從「對驢彈琴」調侃英國傭兵,到誤打誤撞成了英雄,以精湛的表演盤活了這位油嘴滑舌的江湖無賴,也凸顯了這部耗資過億賀歲大片的歡樂一面。
  • 《印度暴徒》一場精彩十足的動作冒險片!
    《印度暴徒》是阿米爾·汗繼《幻影車神:魔盜激情》後,與導演維傑·克裡什納·阿查亞的再度合作,另一位曾在《幻影車神:魔盜激情》中與米叔有過親密演出的性感女星卡特莉娜·卡芙也參與了該片的演出,預告片中,伴隨節奏感極強的音樂,這位曾獲得「全球100位性感女性」殊榮的寶萊塢巨星以性感舞娘的扮相出場,領銜印度版「戰舞」,場面奢華動感十足。
  • 《印度暴徒》五大看點 12.28燃爆上映!
    作為一個演技全面的男星,阿米爾·汗顯然並不滿足於觀眾對他的既定印象,因此在《印度暴徒》中,他就大膽挑戰自己,演出了弗蘭基這樣一個留著半長捲髮,兩撇俏皮的小鬍鬚,騎著小毛驢,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江湖騙子」,不斷遊走在東印度公司英軍與印度反抗勢力「阿扎德」之間,讓人完全摸不清他的套路,儼然一副印度「韋小寶」
  • ...阿米爾·汗|印度暴徒|地球上的星星|印度往事|基蘭·拉奧
    阿米爾·汗是中國觀眾最熟悉印度演員,2018年是他從影的第30個年頭,期間米叔為觀眾奉獻了大量經典電影,這部將於12月28日公映的動作冒險喜劇《印度暴徒》是他的最新力作。文/沐子五一勞動節,印度西部馬哈拉施特拉邦附近的村子,溫度45度。
  • 香港「勇武」大起底,多個暴徒組織退場,梁振英:黑暴進入新階段
    1月7日,有香港「勇武派」暴徒宣布退出亂港行動。1月8日,港媒再曝出,隨著香港警方執法力度的加強,加之暴徒發生內訌,近日來,多個自稱「勇武派」的暴徒組織已土崩瓦解。▲資料圖片:2019年11月,在香港理工大學外,暴徒縱火、打砸並和警方對峙。
  • 《印度暴徒》公映預熱元旦 阿米爾·汗攜性感美女
    《印度暴徒》公映預熱元旦 阿米爾·汗攜性感美女 電影《印度暴徒》耗資3億人民幣打造隨著年末降至,元旦檔期的臨近,喜慶的氣氛也愈加濃厚。
  • 阿米爾·汗《印度暴徒》定檔預告 12.28"邊打邊跳"
    《印度暴徒》定檔海報1905電影網訊 由阿米爾·汗主演的動作冒險電影《印度暴徒》今日宣布定檔12月28日,正式加入賀歲檔徵戰。今日該片發布中文定檔預告,影片伴隨著動感的舞蹈場面、熱血華麗的冷兵器交鋒和令人屏息的海陸爭霸,還原出18世紀印度暴徒抵抗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傳奇大戰。主演阿米爾·汗聯合「印度教父」阿米特巴·巴強,以及曾在《摔跤吧,爸爸》中出演成年吉塔新生代女星法緹瑪·薩那·紗卡,三位實力派明星聯合組成「暴徒聯盟」,一同為觀眾奉上這部精彩十足的動作冒險巨製。
  • 全城緝兇 旺角暴徒大起底
    保安局局長黎棟國表示,當晚高峰時期有700名暴徒,在14條街道非法集結,估計有2千件地磚被撬起,事件中超過90名警員受傷。旺角暴亂之後,警方連日拘捕68名參與暴亂的暴徒,但多名暴徒目前仍然在逃。■旺角大年初一晚至年初二凌晨,大批暴徒在旺角彌敦道、山東街,奶路臣街、亞皆老街一帶進行非法集結,並在多處地方惡意毀壞公物及警車、縱火,暴力襲擊正在執行職務的警務人員及現場採訪的新聞工作者,多名警務人員以及記者受傷。
  • 《印度暴徒》:阿米爾汗為什麼失敗了?
    阿米爾汗在11月27日下午,召開了新聞發布會,為新片《印度暴徒》出現的口碑差評,以及票房未能達到預期向觀眾和片方道歉。昨天,我特意去看了這個片子。感覺並不差,甚至稱得上足夠精彩。可為什麼這部高投入、演員陣容強大的印度反殖民主義大片,卻不被印度人買單呢?
  • 阿米爾·汗的《印度暴徒》全面撲街了?
    對比《摔跤吧爸爸》的8.5分,《神秘巨星》的8分,《印度暴徒》居然低到這種地步,讓人不禁好奇起來,米叔這次到底接了什麼片子?看完之後才發現,原來這是一部「抗英神片」。大家都知道,印度在歷史上遭到了英國長達200年的殖民統治,印度人民恨英國人,絕對不亞於我們恨日本人。
  • 與其說《印度暴徒》不好看,不如說大眾怯於接受人性的絕對真實!
    》是印度版的《加勒比海盜》不如說是反殖民的「抗日神劇」 與其說弗朗基有傑克船長的影子不如說活脫脫就是韋小寶的處世靈魂 與其說米叔多次來中國表明自己喜歡韋小寶是公關套路不如說他是提前在為《印度暴徒》提供正確的打開方式
  • 《印度暴徒》當我們笑著看待歷史片,歷史又為我們留下了什麼?
    雖然乍聞《印度暴徒》的片名給人感覺較為嚴肅甚至暴力,但實際上,這是一部典型的動作喜劇片,講述了一個印度江湖混混的歷險傳奇。故事的背景是在1795年東印度公司殖民統治印度期間,殖民統治者想抓住印度暴民,民間抵抗組織「阿扎德」(阿彌陀佛·巴強飾演)的首領,於是他們找到了富有的江湖匪徒弗蘭基(阿彌爾汗飾演)作為間諜,而弗蘭基也因此在藏匿的過程中逐漸有了自己的想法,三方之間的遊戲開始了,一段驚心動魄的冒險故事正式拉開帷幕。
  • 擔心醫護會帶來新冠病毒,5名印度暴徒襲擊醫務人員後確診感染
    【南方+4月23日訊】據印度媒體報導,近期,由於擔心醫務人員可能攜帶新冠病毒,印度多地發生多起歧視甚至襲擊醫務人員、損壞其車輛的不法行為,已經有5名參與襲擊醫護人員暴徒確診感染了新冠病毒。據報導,4月15日,印度北方邦莫拉達巴德的納瓦比普拉地區不少人由於擔心醫護人員可能帶來了新冠病毒,多名暴徒襲擊了正在當地進行防疫工作的醫務工作人員和警察,多人被打傷。當地警方迅速逮捕了其中17人。根據4月22日印度媒體的報導,被逮捕的17人中已有5人確診感染了新冠病毒。
  • 印度暴徒在騷亂中暴打穆斯林男子,為防他裝死,澆油將其活活燒死
    據《印度快報》8月6日報導,當地時間8月5日,在印度德裡舉行了被告拉胡爾·夏爾馬(Rahul Sharma)的保釋聽證會。據悉,今年2月25日,22歲的年輕男子沙赫巴茲(Shahbaz)在去醫院取藥的途中遭遇包括被告在內的一群暴徒襲擊,在男子透露自己穆斯林身份後,被毆打致癱瘓在地,暴徒為確認男子是否假裝扮死,往他身上堆柴澆油,最終將男子活活燒死。
  • 暴徒十宗罪 最高囚14年
    香港文匯報記者昨日訪問香港法學交流基金會副主席、執業大律師丁煌,執業律師、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博士黃國恩,整理出昨日暴徒涉嫌幹犯的十宗罪,包括非法集結、公眾妨擾、刑事毀壞、襲警、非法製造及管有爆炸品罪等,且理論上所有參加昨日非法集會者都可被檢控,其中最高可獲判刑14年。
  • 《淮軍大起底》第143集《覬覦南疆》
    為傳播屬於安徽獨特的歷史文化,從2019年8月1日起,安徽廣播電視臺城市之聲製作推出歷史故事系列音頻《淮軍大起底》,今天請聽第143集《覬覦南疆》 點擊音頻收聽史巍老師娓娓道來 大清朝廷一班官員對修建鐵路沒有多大興趣,甚至有強烈的牴觸情緒
  • 阿米爾汗演的《印度暴徒》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印度暴徒》講述了在英國殖民統治印度時期,小人物菲蘭吉在王室老將庫達巴赫的影響下開始變得勇敢,奮起反抗的故事。電影的開頭是英國殖民擴張的組織東印度公司的領導人克萊夫殺殺害了印度最後的國王,並且屠殺了王室,這一幕被王室的公主扎菲拉親眼目睹,所幸她被王室老將軍庫達巴赫所救,從此開始了復仇,他們成立了"阿扎德"反抗英國的殖民統治。十一年,主人公菲蘭吉出場,他是一個江湖騙子,通過各種投機手段騙取錢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