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壽墓:難以解開的千古之謎

2021-02-07 石在鈺韻


李壽石槨


有許多人在歷史上並無建樹,卻由於其墓葬的殊異,在逝世千年後名聲大噪,李壽便是其中之一。憑藉一合國內罕見的獸首龜形墓誌,一具堪稱唐代石雕藝術典範的石槨,一批內容豐富、極其精美的唐代壁畫,名不見經傳的李壽跨越千年成為現代人走進西安碑林博物館旅遊觀光的焦點。


他究竟是誰?為什麼會享有如此的禮遇?


墓主為唐高祖李淵的堂弟




位於陝西省鹹陽市三原縣的李壽墓,是唐高祖李淵獻陵的眾多陪葬墓中的一個。1973年因當地農民灌溉田地,墓道塌陷而被發現,是目前已經發掘的唐代墓室中年代最早的一座。現在西安碑林博物館老石刻藝術館內展出的李壽墓門、石槨、獸首龜形墓誌成為該館的「鎮館之寶」。



李壽(577年—630年),字神通,「是唐高祖李淵的堂弟,墓誌中稱其為唐淮安靖王」。西安碑林博物館副館長王原茵說。從史料記載來看,隋大業末年,李壽會同李淵舉兵反隋,並參加了對宇文化及、竇建德和劉黑闥的戰爭,卻屢戰屢敗,還曾被竇建德俘虜,最後隨從李世民平定了劉黑闥,雖沒有顯赫戰功,卻成為建立唐王朝的有功之臣,因此得到李淵和李世民的賞賜,爵位不斷升遷。唐貞觀元年(630年)12月卒於長安延福裡第,享年54歲,死後葬於三原縣,陪葬獻陵。



據當年的考古發掘報告記載,李壽墓為夯土堆圓錐形封土(現已夷為平地),總長44.4米,有長斜坡墓道,5個天井,裝石門的甬道和長3.8米、寬3.95米、深10.5米的墓室。墓室內曾出土金器、玉器、陶瓷器等隨葬品300餘件,以及石槨一具。石槨是罩護在棺外的一層葬具,體積碩大。李壽石槨由身、頂、底三部分組成,共28塊青石。從外觀看,槨身如3間歇山頂式房屋建築,8根大柱挺立,石槨四面雕刻著排列整齊、並著衣冠的人物形象,有文臣、武將、仙人等。石槨頂部用圓浮雕筒瓦覆蓋,邊簷雕有蓮花紋瓦當,槨底有團花及十二生肖線畫等。在石槨的內部,頂部有星象、太陽及金蟬、玉兔,內壁刻有樂人、舞伎、男女侍從等7組圖案,形象生動感人。





與唐代其他石槨相比,李壽石槨外形的特殊之處在於,其正面多了一扇雙開門格式的小門,門高75釐米、寬52釐米,門上刻著朱雀、玄武、青龍、白虎這傳說中的四神。自西漢以來,朱雀是四神中標明方位的南方之神,代表吉祥、前進、勝利之意,在李壽墓石槨中多次出現朱雀,「也可能取吉祥之意,至於這扇小門是供誰出入,有什麼特殊寓意,」王原茵表示,「目前並不明確。而用文臣武將的衣冠人物形象取代了唐墓壁畫中常見的多姿宮女形象,既使得李壽頗具『王』的氣度,也是他生前豪奢生活的真實寫照。」




罕見的龜形墓誌


在李壽墓出土的文物當中,其獸首龜形的墓誌極為罕見,「這種龜形墓誌解放前曾在河南洛陽出土過一合,不過規模遠不及此,因此特別珍貴。」王原茵說。通常,一般墓誌大都為方形,墓誌蓋也為方形或覆鬥形,而李壽龜形墓誌並蓋卻是長橢圓形,所塑造的龜頭前伸,瞪大雙眼,四足趴伏於長方形石座之上,並刻有龜甲、連珠、蔓草等圖案。總長166釐米、寬96釐米、高64釐米,從殘存的痕跡來看,原來是通體彩繪貼金。以龜背為志蓋。上面正中刻縱橫四四布列「大唐故司空公上柱國淮安靖王墓志銘」16字志銘。銘文共31行,每行37字,共1071字,並無撰書人名。書體類似歐陽詢書法。



銘文內容詳細敘述了李壽的生平業績,主要是為其歌功頌德。據史料記載,李壽雖貴為皇親,但本人卻非銘文中所敘述的那樣,是運籌帷幄、功勳卓著的將軍,唐高祖李淵起兵時,他率兵響應,但在論功行賞時,卻對房玄齡、杜如晦等功居第一,憤憤不平。很明顯,銘文與史料記載並不相符,對此,王原茵解釋說,李壽墓誌是唐貞觀四年(630年)所刻,也就是說,距離唐王朝統一全國才過去了僅僅6年,而統治初年,統治者往往都把維護政權的穩固視為首要目標,李壽是唐朝的開國功臣,對這樣一個特殊人物的美化和厚葬,可以體現唐朝皇帝的美好品質,贏得更多百姓的支持和擁戴。



龜在中國古代象徵著長壽和富貴,備受人們崇拜,李壽龜形墓誌的出現是否就是人們對古老靈龜崇拜的追憶呢?它與傳說中的「靈龜負書」有沒有關聯呢?王原茵表示,可能有,但這只能是一種推測,並無定論,「靈龜負書」的出現也多指祥瑞之照。所謂的「靈龜負書」,即相傳大禹治水成功時,有靈龜自洛水出,背上排列成「戴九履一,左七右三,二四為肩,六八為足,五居中央」的圖形,大禹得之而反覆琢磨,最後依次劃天下為九州,形成華夏歷史上影響深遠的九宮圖。


畫中所奏為「宮廷雅樂」?


除石槨、龜形墓誌外,李壽墓中還出土了大量極其精美的壁畫,據粗略統計,大體可分為農耕、牧養、雜役圖,建築圖,儀仗出行圖,寺院、道觀圖等,而李壽石槨中刻有樂人、舞伎的壁畫一經發現,便引起了廣泛關注。因為唐代宮廷音樂制度中備受關注的坐部伎、立部伎的區分,究竟始於何時,因古代文獻記載的不同,在音樂界存在很大爭議。據當年考古發掘簡報記載,刻於石槨內東南壁南部的「立部樂伎圖」,與其緊靠的「舞伎圖」,實際上是一張圖。也就是說,可分為「坐部伎(包括舞伎)」及「立部伎」(僅樂人)兩個圖。這是否意味著,早在貞觀四年,就已經有了「坐、立二部樂」的劃分呢?



據了解,「坐、立部伎」是唐代宮廷燕樂舞的典型代表之一。所謂「坐、立部伎」,包括「坐部伎」與「立部伎」,它是按照表演姿勢的站、立來進行劃分的樂舞,兩者各有其表演特色,規模和具體人數也有不同的限定。「坐部伎」表演人數較少,堂上表演,用絲竹樂伴奏,情緒優雅,音樂細膩,個人的表演技藝普遍較高。而「立部伎」表演人數較多,多用鑼鼓等打擊樂伴奏,情緒熱烈,氣勢磅礴,個人的表演技藝普遍較低。



「李壽墓壁畫中的舞伎是由6人組成,而文獻記載的『坐部伎』有8人、4人、2人、3人以及12人的,唯獨沒有6人組的。」王原茵說,「坐立部樂曲,都是頌揚隋至初唐帝王、尤其是在位皇帝『文治武功』的宮廷雅樂,絕非一般娛樂助興的樂舞可比。換句話說,身為臣下的李壽,是無福享受到這種性質的音樂,死後更不可能被刻繪入棺槨隨葬。這也就是說,李壽石槨中所刻的並非坐、立部樂伎圖,其所奏的也並非宮廷雅樂,而是一般親貴家中的尋常俗樂。」


至於坐、立二部樂究竟始於何時,至今仍是眾說紛紜。而李壽墓為什麼會如此奢華,它最有可能的建造者又會是誰,也成為了一個難以解開的千古之謎。(中國文化報 趙建蘭 


相關焦點

  • 未解千古之謎:中國歷史上消失的三個人,至今仍是謎團!
    對此,各種說法只能說是一家之言。沒有說自己有非常確鑿的證據。歷史事實就是這樣。也許健問題的生死和下落真的像其他歷史之謎一樣,是永遠無法解開的千古懸案。老子是我國古代著名思想家、哲學家和道家學派的創始人,這當然是後人加在一起的。春秋時期是楚國人,他在周王室有過一個職位比較低的小士官。雖然官位不高,但他可以看到很多州王室收藏的重要文獻。
  • 人類的三大未解之謎,不知何時才能解開,若解開則可統治宇宙
    在地球上仍存在著許多的未解之謎。這其中有三個未解之謎是關乎到人類來源和宇宙發展的。這三個未解之謎一直以來都沒有得到一個很好的解釋。有一些科學家給出了一些比較籠統的解釋。但是這難以令人信服,而且信口雌黃,沒有真憑實據的話簡直是如一陣風一樣,吹過無痕。三大未解之謎第一個就是地球在宇宙的確切位置。
  • 千古之謎,秦始皇是不是呂不韋的兒子?看看王立群老師怎麼說
    關於始皇帝的身世之謎,已經流傳了千年,至今史學界也沒有統一的定論。一部分學者認為嬴政是呂不韋的兒子,並不是皇室血統,不過很多人持反對意見。事實真相究竟如何?到底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爭論和分歧?來自河南大學的教授王立群老師,曾經非常科學地分析過嬴政的身世問題,權威專家能解開這個千古謎團嗎?
  • 蘇格拉底被判死刑的原因,他的死也成了至今一個難以解開的謎
    同時他的死也成了一個難以解開的謎。人們不禁要問,像蘇格拉底這樣終生以討論哲學問題為唯一樂趣,至多也不過是同其夥伴們閒談形上學的人,是觸犯了哪條法律而終受極刑的呢?而在雅典這樣一個標榜自由和民主的城邦裡(伯裡克利在公元前430年一次著名的葬禮演說中既如此標榜過),又為何會發生這樣的慘劇呢?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至今仍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 重訪狼山「千古之謎」
    駱賓王七歲時所作的《詠鵝詩》,雖類童謠,卻也算千古名作;膾炙人口的「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詩句早已是小學生們脫口而出的詩句。作為「初唐四傑」之一,駱賓王和楊炯、王勃、盧照鄰都可視作早慧神童且鴻才偉抱的人物。他們的駢賦及詩歌創作,氣勢宏大,風骨質勁,極富才情,對擺脫齊梁文壇綺靡餘習,開拓初唐詩文新境,無疑起到了先行、先聲的作用。
  • 千古名相藺相如:家世之謎
    相如一奮其氣,威信敵國,退而讓頗,名重太山,其處智勇,可謂兼之矣!司馬遷在《史記》七十列傳中,對歷史人物均有評價,然唯獨對藺相如給予了如此之高的評價。兩千多年來,藺相如愛國、無我、智慧、謙和與操守的人生境界,已融入到了我們這個民族的魂魄,成為千古楷模,在中國歷史的天空中閃耀著奪目的光芒。   藺相如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在他的身上還發生過怎樣不為人知的故事?
  • 好萊塢歷史懸案之:十年後我們如何解開麥可·傑克遜離世之謎?
    那麼十年後,我們該如何解開麥可·傑克遜離世之謎?在麥可離世的兩個月後,洛杉磯首席驗屍官在休斯頓法庭上公布:麥可·傑克遜是由於注射強力麻醉劑異丙酚而導致死亡,屬於「非故意」的他殺,隨後麥可生前的私人醫生穆雷被逮捕。照理來說這個時候流行天王離世的謎底解開了,應該就等著審訊了咯?並不是,因為穆雷聲稱,在麥可離世的前兩天,他為麥可只使用了氯羥安定和咪唑安定,停掉了異丙酚。
  • 夜光杯的千古之謎
    本期就聊聊千古之謎的夜光杯。夜光杯的傳承有關夜光杯的記載最早見於西漢東方朔《十洲記》(亦稱《海內十洲記》):「周穆王時,西胡獻昆吾割玉刀,及夜光常滿杯。刀長一尺,杯受三升。刀切玉如切泥,杯是白玉之精,光明夜照。冥夕出杯於中庭以向天,比明而水汁已滿於杯中也。汁甘而香美,斯實靈人之器。秦始皇時,西胡獻切玉刀。
  • 科學界三大經典未解之謎,一旦解開,可能給人類文明帶來質的飛躍
    隨著科技時代的到來,人們漸漸地認識到科技的力量是多麼的強大,可以解開世間萬物的奧秘,揭開宇宙的奧妙。然而,科學的發展是需要很長時間來完成的,人類現在所掌握的技術還不夠強大,仍然還有很多神秘的問題困擾著我們。科學界有這三個尚未解開的謎團,每個謎團都可能給人類帶來質的飛躍。
  • 千古之謎的「金匱之盟」
    他還讓皇弟廷美任開封尹兼中書令,封為齊王,後改封秦王,表明自己是在沿用太祖時皇帝尹京的舊制,他委任太祖之子德昭為永興軍節度使,兼侍中,封為武功郡王,與皇弟廷美一樣,位在宰相之上。但有關這方面的非議卻少之又少。這與趙光義長期把持朝廷重要職位,並且是與兄長一道預謀黃袍加身「起義」的重要功臣有很大關係。趙光義就這樣堂而皇之地繼承了大位。 公元979年。太宗皇帝在滅了北漢以後,試圖乘勝北徵契丹。不料為遼軍所敗,太宗皇帝中箭不知下落。宋軍上下驚恐萬分。這時有人準備擁戴隨徵的太祖之子德昭繼位。誰知還在醞釀中便有了太宗的消息,另立之事只好作罷。
  • 洛聖都研究所報告:我們解開了三年外星之謎!
    但是現在,我們很驕傲的說,我們通過對一顆來自外星的蛋的研究,正逐漸解開困擾洛聖都人民長達三年的外星之謎。有跟蹤關注Chiliad Mystery的讀者,或許都對洛聖都的這顆「外星蛋」有所耳聞。在壁畫上,這顆外星蛋與噴氣發動機、UFO飛碟並列畫在一排,但是卻沒有一個人在洛聖都找到過它。
  • 「收藏」夜光杯的千古之謎
    夜光杯的千古之謎夜光杯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寶物,西漢東方朔所著的《十洲記》中就有記載。由於考古工作至今沒有發現夜光杯實物,古籍中關於夜光杯的記載又極少。本期就聊聊千古之謎的夜光杯。欣怡夜光杯的傳承有關夜光杯的記載最早見於西漢東方朔《十洲記》(亦稱《海內十洲記》):「周穆王時,西胡獻昆吾割玉刀,及夜光常滿杯。刀長一尺,杯受三升。刀切玉如切泥,杯是白玉之精,光明夜照。
  • 中國古代奇文字:千古成謎
    太極篆:漢時的太極篆,漢武帝時作,取奇偶之象,從漢到明清,印章多用此文。垂芒篆:東漢蔡邕入嵩山學書,於石室內得八角垂芒之象,作垂芒篆,蔡邕不僅是東漢的大書法家,而且是漢代書法理論的集大成者。梅花篆:梅花篆並非篆體書法和梅花畫技的簡單合成,而是將這二者的特點經再創造後有機地融合,使之形成蒼勁渾厚、古樸典雅、造型別致,獨具匠心之特點,使其更具有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
  • 【鳳泉歷史】揭開「武王伐紂」千古謎
    江曉原等認為,現代計算機技術可以承擔人力難以勝任的超量計算,從而解決了這個難題。他們從國際網際網路上找到了美國噴射推進實驗室專家Standnish最新長時間跨度星曆表DE404等先進的天文軟體後,課題組確定了全新的研究思路,全面考察了古籍記載中所有的有關天象。
  • 難以破解的千古之謎:秦朝百萬大軍在三年內消失
    秦國統治者運用嚴酷無情的法家思想以賞罰為二柄,徹底地動員了傾國之力,投入到戰國時代規模宏大而慘烈的兼併戰爭中。自秦孝公起至秦統一天下的1 50餘年的時間裡,被稱為「虎狼之師」的秦軍與東方列國大小百餘戰,共計殲滅六國軍隊150餘萬。在「伏屍百萬,流血千裡」的大戰場上,冷血的秦人踏著六國之人的屍骨與鮮血走上了統一之路。
  • 《愛情公寓》5大未解之謎:「小黑」已經解開,這4個卻至今未知
    《愛情公寓》5大未解之謎:「小黑」已經解開,這4個卻至今未知要說《愛情公寓》的未解之謎,實在有太多了,在第5季之前,最能引發討論的,莫過於「樓下小黑」,一個直到第5季才出現的「神秘人物」,不同於其他人,「小黑」是七胞胎
  • GTA5礦洞之謎一直沒解開,在最底下到底有什麼?你以前進去過嗎?
    GTA5礦洞之謎一直沒解開,在最底下到底有什麼?你以前進去過嗎?說起GTA裡面的礦洞,相信大家都是知道的。這個地點是很多人都去過的了,因為早期很多主播也喜歡到這裡面看看。從外面看沒什麼,只要用武器攻擊掉這些木門,其實就能下去了。但是裡面一片漆黑。
  • 懷化市腫瘤醫院·健康科普|解開血型遺傳之謎
    ……疑惑種種,就讓我們一起來解開血型的遺傳之謎吧。1、什麼是血型?血型是指血液成分(包括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表面的抗原類型。Rh血型系統,有陰性與陽性之分。當一個人的紅細胞上存在一種D血型物質(抗原)時,則稱為Rh陽性,用Rh(+)表示;當缺乏D抗原時即為Rh陰性,用Rh(-)表示。大部分人都為陽性。
  • 海底金字塔是否真實存在 百慕達三角區之謎或將被解開
    一旦證實海底金字塔確實存在,而且是人力所為,百慕達三角區之謎或將被解開。而海底金字塔並非獨此一例。近年有人在距離葡萄牙首都裡斯本以西大約1500公裡的大西洋亞速群島海底發現有巨大的金字塔。但近年最吸引眼球的,是東亞的水下金字塔。1995年3月,有3名潛水員意外地在日本與那國島海底發現一處「廢墟」,隨後有科學家認為這裡可能存在一座神秘的金字塔,這座建築底部有雕刻的跡象。
  • 《上古天真論》之二:《黃帝內經》隱藏的第一個千古之謎
    太易者,未見氣也;太初者,氣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質之始也。」氣形質具而痾瘵由是萌生,故黃帝問此太素,質之始也。《素問》之名,義或由此。「上古」指遠古時代,即比黃帝更早的年代,亦可謂玄古、遠古。天真者,因人有孕育、命運、數術、因緣,人初生固有的生命力純真無雜,所以叫做「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