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真州府和儀徵大碼頭首席攝影師周曉明2020年12月2日凌晨摘編《融儀徵》微信公眾號平臺發布的信息:
一磚一瓦的規劃布局
離不開建設者們的悉心耕耘,
建設者在前方奮力拼搏,
無微不至的後勤服務就是堅實的後盾,
給了他們持續前行的勇氣和力量。
今天,
讓我們走進世園會的大後方,
去看看施工人員的工作和生活狀況。
揚州世園會是一場世界級園藝盛會,也是一項重大工程項目。來自全國各地的3000名施工建設者匯集於儀徵棗林灣,他們全力以赴,不畏困難,為同一個目標日夜忙碌。為了幫助他們解決後顧之憂,從進入建設現場之後,項目管理方就為他們提供了生活、辦公、施工過程中的全方位貼心服務,讓他們感受到親人般的溫暖和體貼。
鏡頭前的這個人叫張利賓,是西安園的施工總負責人,他率領團隊共計60餘人,大部分都是來自西安,西安園設計立足地方本土,建設主體包括彩雲間、丹鳳門、秦嶺山水三大建築體。
【張利賓 西安園 工程負責人:我是負責項目經理,包括工期、質量和安全。為了保證工期,質量安全,圓滿地完成這次任務,我們工人分了四批。古建工人因為場地的原因先上,後面因為場地騰不出來就分批上,現在場地總共有60個工人,我們有丹鳳門和綠雕工人,還有秦嶺山水的製作工人、雕塑工人和土建基礎水池開挖、地面鋪裝的工人及綠化工人,這些是主要隊伍。】
作為較晚進園的建設隊伍,要在較短的時間內,不負眾望,充分展現出西安這座古城深厚的歷史底蘊,肩上的擔子和壓力,可想而知。施工人員日常居住生活的地方位於世園會施工現場的南側,為了讓他們以最佳狀態投入到建設中來,項目管理方根據人員的需求,配備了8間活動板房,安裝了空調,供工人們住宿休息。
同時,為解決大食堂人員密集、吃飯時間的限制,還專門騰出一個房間,配齊做菜用具,聘請當地的廚師,以隨時滿足他們飲食需要。
【張佔全 工人】
此外,這裡還設置了洗澡間、開水房、洗衣房、洗漱臺、小賣部等,生活配套設施一應俱全。定期還有專人及時對場地進行打掃清理,讓工人們住得舒心。
服務的細緻入微不僅體現在生活硬體設施的配備完善,更體現在項目設計、施工環節中協調矛盾時的積極、耐心,化解問題時的快速、高效。記者了解到,展園公共區域由不同單位參與設計,為傳達更好的設計理念,項目管理方首先要做的就是設計環節的協調、對接。
在此基礎上,在公共區域內,有上百支隊伍同時施工,交叉施工容易激發矛盾,當接到問題反映時,項目管理方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幫助施工方協調出最優的實施方案。
【張利賓 西安園 工程負責人:我們打電話以後,一般十分鐘他們就會到現場,來協調交叉施工的問題。比如說,今天我們有兩棵樹剛好在我們規劃區域內,我們有個次入口,兩棵樹要移走,還要栽樹。項目部組委會的人馬上就到現場。因為我們誰都不認識,很熱情地現場就幫我們處理,樹的問題就解決了。還有黃土回填的問題,當場就答應我積極配合找黃土來回填。我覺得這塊工作效率比較高,團隊執行力比較強,我們有求必應,外地人有什麼困難他們也積極幫著解決。】
開展安全教育培訓,傳播安全急救知識,是施工人員進場施工前的必修課,針對可能遇到的觸電、撞擊、墜落等安全防護,項目管理方逐一進行模擬講解。同樣,疫情防控也是每天必做的功課。
【江蘇中鑫項目管理公司 現場協調經理 陳志泉】
每天早上7點開始工作,緊張忙碌的工作完成後,施工人員們圍坐在一起,討論一天的工作情況,工作生活緊張而有序。對外來施工者而言,來這裡工作就像是到了一個溫暖的驛站,一個人性化空間,他們將在這裡持續數月,為棗林灣帶來一道道美麗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