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孩子學中文這個事兒,很多海外媽媽有一個誤解:認為學中文就是學語文。
大多數的華人媽媽都是從國內的語文體系培養出來的,九年義務教育裡語文都是重頭戲,自然自己的強勢母語是中文。移居國外之後,自己的孩子沒機會接觸中國的文化,如果孩子能夠中文聽說流利,媽媽們都已經很滿足了。但也總是心有戚戚,時常扶額長嘆一聲「救救我家的文盲吧」.....
中文難呀...不奢求孩子出口成章...就算多個中國人跟他說說話也是好的....
孩子的學習還是靠老師來推進的,是按照教語文的方法還是教二外的方法,這裡面的要求差異挺大的。
理是這個理兒,但具體差異是什麼呢?似乎不是專業的人又說不清楚。LingoAce的教研團隊已經幫你想明白了,而且我們已經貫徹在了教學培訓的環節和教研設計的環節中了。
區別之一:方向不同
語文教學是做加法
一篇課文,按照語文的講法,要講作者背景,時代背景,創作背景。要在基礎知識階段拓展更多的詞語,在文學研究階段思考文學的創作手法,會賞析一個句子,分析修辭方法,寫作手法,使用這些方法的妙處,分析作者表達了什麼感情。
然後再結合時代背景,分析為什麼作者要表達這種感情,到底有什麼深意,隱含了什麼意圖……分析完了,要讓學生有創作能力,可以去根據課文去仿寫一篇文章,可以熟練地運用學過的寫作手法。
再之後,還要根據中高考的內容去做練習,鍛鍊學生的應考能力。
對外漢語是做減法
以上說的東西完全不是對外漢語考慮的內容。面對海外華裔孩子的學習需求,LingoAce要保證的就是讓學生會聽、說、讀、寫。學生說的寫的中國人能聽懂看懂,中國人說的學生能聽懂。所以,LingoAce的教學內容設計一定是極簡的,實用的,有代表性的。
在教語音的時候,不一定是十分字正腔圓的普通話,只要能準確的發音就沒有問題。隨著電子化的發展,很多學校不要求外國學生會寫漢字,能打字就可以了。LingoAce語法教學的例句都是很簡單的,又十分具有典型性。對於隨文閱讀的材料。對外漢語教學在初級的階段基本不會讓學生去分析文章的深意,只要能看懂就可以了。
區別二:面向的對象不同
與國內的語文教育相比,教海外的孩子中文面對的環境要更加複雜,因為作為象形文字的中文和作為拼音文字的英文是兩個迥然不同的文字體系。中文對於海外孩子來說是比其他西方語言更遙遠、更陌生、也更難學的外語。
具體到課堂組織上:每節課到底要講什麼?用什麼教材?有什麼參考資料?怎麼帶學生練習讀音?語法怎麼教?怎麼不用媒介語上課?這些都是重要的細節,而且可以借鑑的經驗很少。儘管有的課堂不需要媒介語,但對外漢語老師必須熟練使用一門外語,才能講得清楚。
LingoAce的課堂設計十分豐富,上課使用教研中心統一研發的專業課件,保證每一堂課的高品質。
市場上現有的權威教材大多編自國內,不會考慮到海外孩子的具體需求。這就要求對外漢語老師不能照本宣科地講課,還需要對海外華裔兒童的實際情況需要更深切的了解。LingoAce的課程體系以國內外權威的教材為藍本,進行了全面改編更適應海外孩子的學習和生活場景。
海外兒童的文化背景、教育背景、學習方式、學習習慣、以及特定的學習條件都要考慮在內。海外的華裔子女身處家庭和社會兩種文化,又在西方比較開放的教育環境下成長,往往比國內的孩子有更開闊的視野,更豐富的想像力,更活躍的思維,所以要抓住他們興趣點挑戰性更高一些。
LingoAce教師雙證齊全,且有豐富的海外教學經驗
所以,不經過培訓的漢語老師甚至是完全沒辦法上課的。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不僅要篩選有經驗的語文老師,經過7層培訓來進行篩選,還要300多個小時的磨課的原因。
LingoAce教師經過層層篩選
中文作為二外,與它作為母語教學的最大不同,在於二外的目的主要是讓孩子們獲得使用這種語言的交際能力。學習中文時,孩子們會受到母語的幹擾,因而老師應該考慮到這個因素,有意識的與他們的母語進行對比和對照,使教學效果達到最優。
區別之三:價值植入不同
語文老師的價值並不是中立的
因為是文學作品是民族性格的一部分,學生很多人生哲理,很多做人的道理都是通過文學作品才能學習到。語文老師是要跟學生談人生的。很多時候,學生的演講能力,思辨能力都是要在語文課中學到的。語文老師會經常性地問學生的夢想和長處,讓學生自己找到未來發展的方向。
對外漢語老師要價值中立
對外漢語老師面對的學生可能來自眾多國家,學生的信仰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乃至政治觀點都不同。老師在課堂上傳達價值觀的內容很有可能就會觸雷,這一點上我們在課程設計方面的把控很嚴格。
要教海外的孩子,積累的的教學功底是基礎,還要經過系統培訓,有幾個月就能完成身份轉換。但是經驗的門檻又是另外一碼事了,而想要成長為一名優秀的教師,背後都是大量的汗水、琢磨和持續的付出。
LingoAce教師百裡挑一
免責聲明:本文為企業宣傳商業資訊,僅供用戶參考,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鳳凰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