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將AI晶片用於數據中心管理軟體

2020-12-18 鞭牛士

鞭牛士 10月1日消息,據第一財經消息,繼英偉達計劃收購Arm之後,數據中心解決方案提供商VMware和GPU巨頭英偉達近日宣布,將在VMware數據中心管理軟體中首次使用英偉達的人工智慧晶片,無需「任何專門的設置」即可運行AI應用程式,以提升數據中心效率。

 

兩家公司表示,他們將使一些客戶儘早使用新的技術,但沒有透露何時上市。

 

過去多年來,數據中心CPU晶片市場一直都是英特爾的必爭之地,市佔率在九成以上,而且VMware的數據中心管理軟體大部分基於英特爾的晶片,但是這次,VMware首次選擇了英偉達。

 

業內人士表示,英偉達現在不斷以收購、合作等方式,挺進數據中心晶片市場,主要目的是撼動英特爾的霸主地位,與英特爾展開競爭。

相關焦點

  • 西方唯一AI晶片獨角獸,單挑英偉達
    圖為英偉達在布裡斯託的研發中心。半導體公司如果在歐洲設立研發中心,布裡斯託通常是首選。譬如英偉達、惠普、博通、高通等世界級巨頭都在布裡斯託設有辦事處。」 一位了解歐洲半導體產業的從業者告訴虎嗅,很多人因為ARM對劍橋印象深刻,但從歷史來看,實際上布裡斯託才是英國的晶片設計中心。 「華為也在布裡斯託也有研發中心。」
  • 英偉達官方解讀:Volta Tensor Core GPU實現AI性能新裡程碑
    為了滿足這些需求,英偉達設計了 Volta Tensor Core 架構。英偉達和很多其它公司與研究者一直都在開發計算硬體和軟體平臺來解決這一需求。比如,谷歌打造了 TPU(張量處理單元)加速器,能夠給可以運行在 TPU 上的數量有限的神經網絡帶來優良的表現。在這篇博文中,我們將分享英偉達最近的一些進展,這些進展能為 AI 社區帶來極大的 GPU 性能提升。
  • 英偉達發布新款AI晶片Ampere 相關伺服器售20萬美元
    網易科技訊 5月1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英偉達當地時間周四宣布推出用於數據中心人工智慧處理的新型圖形處理晶片Ampere和相應伺服器,公司稱性能上的飛躍可能有助於鞏固其在這一不斷增長領域的領先地位。
  • 英偉達是奔馳最好的選擇?
    英偉達的進階之路在多數人眼中,英偉達(Nvidia Corporation),就是一家顯卡晶片供應商,在消費電子的GPU(圖形處理器)領域具有一定話語權,但其實成立於1993年的英偉達現如今在數據中心市場也有很強的競爭力,並在未來AI時代所需的高性能計算領域也取得了良好的先發優勢。
  • Arm在數據中心的價值:黃氏定律背後,英偉達打的什麼算盤?
    英偉達在這個平臺很成熟,我們有可用的完整堆棧,有所有必要的合作夥伴,生態系統龐大,有超過200萬開發者;很多初創企業、行業研究都在進行中。」「一旦Arm成為英偉達的一部分,我們將能夠促進Arm在數據中心取得成功。」「這樣一來,市場就會有x86之外可行的替代方案,不僅限於移動領域,數據中心、PC等領域都如此。競爭能夠促進進步、推動創新。」
  • 7倍AI算力晶片,TensorRT重大更新,英偉達GTC新品全介紹
    機器之心報導參與:李澤南、四月12 月 18 日,在蘇州舉行的英偉達 GTC CHINA 上,黃仁勳發布了自動駕駛晶片 ORIN。ORIN 被認為是一款「系統級晶片」,包含 170 億個電晶體,這款產品或許將為英偉達在 AI 算力上重新佔據領先位置。
  • Habana在英偉達牢固的AI訓練城牆上打開了一道口
    雷鋒網了解到,當下眾多數據中心使用的Tesla V100 GPU,8卡訓練TensorFlow ResNet-50的速度是7600張/秒。今年5月發布的最新英偉達A100 GPU 8卡則可以達到1.7萬張/秒的速度。
  • 1.2萬億電晶體,史上最強AI晶片誕生:英偉達Titan V的57倍
    但就在昨天,我們似乎前進了一大步:位於美國加州的創業公司 Cerebras 發布了號稱全球最大的晶片,而且是專門為 AI 計算打造的。這款名為 Wafer Scale Engine(WSE)的晶片擁有 1.2 萬億個電晶體,其數量是英偉達最新一代旗艦 GPU Titan V 的 57 倍。
  • 英偉達、Mobileye 誰會成為晶片領域的霸主?
    特斯拉已經通過售賣自動駕駛軟體獲利,根據摩根史坦利的數據統計,FSD 的 BOM 成本只有 1900 美元,FSD 在 2019 年激活率為 30%,截止到 2019 年,FSD 以及軟體相關的更新為特斯拉帶來了 12.6 億美元的收入。甚至於,在特斯拉目前破 6000 億美元的估值中,智能駕駛佔了不小的比重。
  • AI晶片的戰爭已經打響 英偉達領頭羊地位無法撼動
    但世嘉最終還是放棄了NV2,轉而為其DC遊戲主機選擇了3Dfx的技術,因此最終NV2晶片的研發被迫停止。 經歷兩次失敗後,英偉達開始反思。當時微軟發布了Direct X接口,可市面上支持這一標準的圖像晶片卻寥寥無幾,所有的圖像晶片廠商都在忙著推廣自己的接口。最終英偉達決定使用微軟的Direct 3D技術,要做業界第一個不使用自主API接口的3D公司。
  • 英偉達首席科學家:突破晶片技術物理極限
    英偉達也在不斷進行基礎研究的投入,以尋求晶片物理極限的突破,讓AI的性能得到進一步的提升。「我們的平臺正在以光速發展,(GPU)每10年的速度就能增加1000倍。技術的提升離不開基礎研究的投入。」Dally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他認為,要讓晶片技術突破物理極限,就必須進行架構上的改進。
  • 美銀:英偉達將成為首家市值超5000億美元的晶片公司
    文 | 財聯社 周玲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 )分析師近日表示,英偉達第二季度的驕人業績,為其成為史上第一家價值超過5000億美元的晶片製造商奠定了基礎。目前,英偉達市值近3000億美元,已超過英特爾,成為美國最大的半導體公司。
  • 英偉達與佛羅裡達大學聯手打造高等教育AI超級計算機
    來源:金融界網站金融界美股訊 英偉達周二表示,該公司已與佛羅裡達大學合作,將聯手打造全球速度最快的高等教育人工智慧(AI)超級計算機。這個項目價值7000萬美元,內容包括英偉達向佛羅裡達大學提供2500萬美元的硬體、軟體和培訓服務,而佛羅裡達大學及其校友、英偉達聯合創始人克裡斯·馬拉科夫斯基(Chris Malachowsky)則將投資4500萬美元。另外,這所大學還將利用英偉達晶片增強其現有的超級計算機HiPerGator,並在2021年初投入使用。
  • 英偉達「黃氏定律」讓未來的AI算力每年能夠提升一倍
    近十年來,GPU正在讓人工智慧算法的性能每年都在成倍提升,英偉達的研究人員通過架構的提升,正在不斷尋找進一步加快AI推理速度的晶片。 英偉達提出了以自己創始人黃仁勳名字命名的黃氏定律(Huang’s Law)對單晶片AI推理能力進行了預測,提出每 12 月其數字將翻一倍。
  • 定位「算力加速」的英偉達,AI算力版圖正越來越大
    傳統電氣鏈路與設計的光鏈路DGX/英偉達 此外Bill Dally也與技術團隊研究光鏈路取代電氣鏈路的新技術,採用「密集波分復用」技術,就有可能在1毫米大小的晶片實現Tb/s級傳輸,將是現在互連密度的10倍以上。
  • 微軟正為數據中心和Surface設計自己的晶片 英特爾股價聞訊大跌6%
    微軟公司正在自主設計晶片,用於運行該公司雲服務的伺服器,加入全行業減少對英特爾依賴的趨勢。
  • GPU 是基礎,英偉達黃仁勳「黃氏定律」預測 AI 性能將逐年翻倍
    後來廣為人知的每 18 個月晶片性能將提高一倍的說法是由英特爾 CEO 大衛 · 豪斯(David House)提出。過去的半個多世紀,半導體行業按照摩爾定律發展,並驅動了一系列的科技創新。有意思的是,在摩爾定律放緩的當下,以全球另一大晶片公司英偉達(NVIDIA)創始黃仁勳(Jensen Huang)名字命名的定律 「黃氏定律 (Huang’s Law)」對 AI 性能的提升作出預測,預測 GPU 將推動 AI 性能實現逐年翻倍。
  • 為了利益各大廠商都在「逃離」英偉達(NVDA.US)
    繼11月亞馬遜(AMZN.US)將 Alexa 語音助手的部分計算任務轉移到自主設計的定製設計晶片Inferentia 後,近日,其再次宣布推出了全新的AI訓練晶片AWS Trainium,據消息稱,這是該公司用於訓練機器學習模型的下一代定製晶片。
  • 2020年最值得關注的10家國外AI晶片初創公司
    這家位於加利福尼亞山景城的初創公司在十月份表示,它將把其InferX X1晶片與InferX X1P1和X1P4 PCIe板以及InferX X1M M.2板一起推向市場,該公司表示,其為價格更低的伺服器可以提供每美元更高的吞吐量,而價格卻更低。該公司也推出了一套用於優化和支持應用程式的軟體工具。
  • 英偉達搶跑自動駕駛落地應用,並將成立中國研發中心
    其中,在自動駕駛領域,英偉達也帶來了滿滿誠意。 分場景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 繼黃教主5月在自家廚房搬出了針對L2級,功耗5W,算力10 TOPS的自動駕駛晶片後,此次英偉達也帶來了適合L5級自動駕駛使用的更快的AI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