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菲女士與來訪的本文作者、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機關黨委副書記許向陽合影
5月19日,是新中國衛生事業先驅、中國麻風防治事業的開拓者馬海德先生的夫人蘇菲(也叫周蘇菲)女士100周歲生日。藉此之際,我介紹一下反映美國醫學博士馬海德先生與中國姑娘蘇菲小姐革命愛情故事的歌曲《上海的夜》的創作情況,以此來祝福老人百歲壽辰。
2014年初,國家衛計委新聞中心計劃拍攝一部反映新中國衛生事業先驅馬海德先生的電視劇《歷史永遠銘記》,我參加了前期策劃工作。5月份,我與製片方同志看望了95歲高齡蘇菲女士,她身體硬朗,思維清晰,精神矍鑠,每天的生活是先要給保姆寫出工作安排,制定出菜譜,然後看看書報,作一點學習筆記,生活規律而充實。當談到拍攝電視劇項目時,她非常興奮地說:「我就剩這一件要辦的事情了,期望早日看到播出」。
當回憶起延安時期與馬海德在一起的日子時,她兩眼洋溢著幸福的光芒:「他英俊、瀟灑、隨和、幽默。過禮拜六首長接老婆時都是用兩匹馬各騎一匹,馬海德不以為然地說『中國人奇怪,夫妻還要分開騎兩匹馬。』他會把我的手一拽拉上馬擁在他胸前,當時成了延安的一道風景。」蘇菲女士早年參加革命,主要從事宣傳文化工作,1988年馬海德辭世後,蘇菲繼承和發揚馬海德的麻風病防治事業,擔任了中國科協所屬的中國麻風病協會副理事長,中國麻風基金會、馬海德基金會理事長,繼續從事麻風病防治工作。
關於歌曲創作的事,我曾經與青年音樂家張徵等音樂人為4集電視紀錄片《錢三強》創作了主題歌《守望家園》,《歷史永遠銘記》製片方非常認可這首歌並邀請我們這個團隊再為這部電視劇創作主題歌和插曲,但因故未成。
第二年夏天,我與中國東方演藝集團音樂家王霽晴談到這件事時,因我看過劇本,向他介紹了前半部分的故事:上世紀30年代,上海灘的官僚政客充斥著悲觀無助、及時行樂的社會心態。1933年,美國醫學博士馬海德和同學一起到上海做研究,遇到抗日遊行隊伍遭到軍警強行鎮壓,隊伍中的學生蘇菲引起了馬海德的注意。馬海德得知中國有一支紅軍部隊向全中國發出停止內戰、團結抗日的號召,很是好奇。蘇菲本是船廠老闆家的千金小姐,在進步思潮的影響下拒絕家裡的包辦婚姻,加入中國上海左翼話劇藝術供應社排演抗日話劇,投身革命。之後,馬海德與蘇菲在延安相遇並成婚。我主要依據這一愛情橋段構思形成了一首插曲的歌詞。王霽晴對歌詞很感興趣,願為歌詞譜曲和編曲。青年歌唱家肖嬋娟希望演唱這首作品。
這個夏天,創作團隊成員興奮而充實,肖嬋娟對自己演唱質量要求很高,多次錄音修改,形成了兩個演唱風格的版本;王霽晴音樂製作工作主要在晚上,合成一版後發微信群徵求意見,大家經常爭論不休到深夜,數易幾個版本,確定完成了《上海的夜》單曲作品製作。電視劇製片人魏瑞敏提供了電視劇畫面素材,翰德鼎象視頻工作室剪輯製作完成了音樂MV製作。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上海的夜-馬海德
作品表現了上世紀30年代,在日本全面侵華的形勢下,一種民族意識的覺醒,民族精神的呼喚,民族自主的抗爭的進步力量正勢不可擋洶湧而來。歌詞中「上海的夜」裡,搖曳的「紅玫瑰」、飄舞的「紅紗巾」就是這種正義、善良、勇敢、進步的力量的象徵。馬海德、蘇菲等就是這種力量的一分子,在這一歷史氛圍中萌發了他們之間的革命愛情,產生了「風起的時候落花滿地/你是否獨秀在風裡」「想你的時候讓我沉醉/何時與你再次相遇」的牽掛和思念,之後二人相繼奔赴革命聖地延安。歌詞浪漫、隨性、自如的表現手法,契合了當時新文化運動的興起與民族意識覺醒的歷史氛圍與審美取向。
音樂製作迎合了當時西方爵士樂和城市布魯斯在上海大行其道,加入了現代流行抒情音樂元素,形成獨特的傳統與現代融合的流行音樂曲風。全曲大量地運用了三連音和切分音的寫法,在結構上採用了三段體,在歌曲的尾部利用了人聲的三度疊加和聲手法,來完成歌詞想要刻畫出的主人公孤獨相思的情緒。
在演唱上,具有嗓音魔法師之稱的聲樂導師肖嬋娟結合故事情節和音樂特點,將爵士、布魯斯、流行唱法融合在一起,演唱音色婉約、沉穩、時尚,將歌曲演繹得具有一種穿越耳目沁入心靈的內在穿透力。《上海的夜》MV採用懷舊風格,將彩色畫面過濾為黑、白、灰的主體色調,重複上海灘的社會背景、抗日遊行隊伍、主人公思戀的畫面,以及手寫體的字幕,營造了一幅曾經發生在上海灘的中美跨國戀歌的《上海的夜》MV作品。
2015年國慶期間, 30集電視劇《歷史永遠銘記》在中央和地方電視臺熱播,《上海的夜》及MV作品,作為配合電視劇熱播的歌曲宣傳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歌曲《上海的夜》
作詞:許向陽 作曲:王霽晴
演唱:肖嬋娟
上海的夜冷月如水
紅玫瑰搖曳在紅塵裡
淡淡的憂傷淡淡的香
改變了季節妝點了你
上海的夜霓虹曖昧
紅紗巾飄舞在人潮裡
悠悠的思念悠悠的美
點燃了黑夜映紅了你
放棄整個世界傾心你的嫵媚
世俗的眼我並不在意
花開花落幾度枯榮已隨風而去
香豔的紅玫瑰讓人回味
風起的時候落花滿地
你是否獨秀在風裡
你,你在哪裡
放棄整個世界傾心你的嫵媚
世俗的眼我並不在意
人來人往匆匆過客早已讓人忘記
夢中的紅紗巾還在飄逸
想你的時候讓我沉醉
何時與你再次相遇
你,你在哪裡
來源:科普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