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巴黎2月14日電(記者 何蒨) 「我的感覺比較積極,也對中國比較有信心,因為中國政府採取了非常嚴格的預防和控制手段,所以我們保持等待即可。」這是留在上海沒有回國的法國人蕾阿·裴樂科的感受。她也感嘆:「難得見到上海的街道如此安靜。」
鎮定自若留守中國的法國人
新冠疫情期間,定居在武漢的大部分法國人已經撤回,但仍有一些法國人選擇留在中國,法國媒體在採訪他們時,以為他們處境困難,但得到的回答卻相反。有法國人表示:「這裡並沒有我們想像的恐慌。相反,中國的衛生防疫措施很嚴格,大家的精神狀態也不錯。」正如留在上海的蕾阿所言,身邊大部分法國朋友都在中國春節期間回國度假了,她選擇留下來,雖然要面對疫情發展,她卻並不恐慌擔心。
這些居住在北京、上海和香港的法國人,正因為熟悉中國的社會環境,所以反而比較鎮定。皮埃爾·路易·馬紹爾是一名定居在上海的創意總監,他頗帶幽默的指出:「中國經濟雖然因為疫情暫停,但看似恐慌的情緒其實全都來自外媒,導致我失聯五年多的法國老友竟也跳出來問我『你還好嗎?』」皮埃爾認為:「外媒製造了不少恐慌聲音,但中國的實際情況並非如他們所言,新冠病毒2019-nCoV首先還是一種『流感病毒』。」
法國媒體闢謠社交媒體視頻
中國爆發疫情後,法國媒體很快意識到了法國民眾的恐慌心理,一邊追蹤中國新冠疫情最新進展的同時,也積極破除謠言。法國24臺電視臺在2月初專門邀請分析專家,就海外社交媒體瘋狂轉載的「中國女生吃蝙蝠」的視頻進行闢謠。通過分析視頻內容的背景細節,這位專家指出這是東南亞某國的特殊旅遊項目,並非發生在中國。也有法國媒體援引醫療期刊《柳葉刀》科研文章,指出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未必是疫情的發源地。
自從法國出現三例新冠確診病例後,法國社會上確實出現過一陣「亞裔恐慌」。在巴黎的某些街區,亞裔面孔有可能引發路人的不敬指責。在推特上,亞裔同胞紛紛開始使用「我不是病毒」的標語,以此抵製法國人的種族歧視行為。法國媒體也紛紛出面,支持亞裔族群,一張流行在法國媒體及社交網絡的漫畫恰如其分的表達了對法國人過度恐慌的揶揄。圖中誇張的描繪了一組對比:法國每年死於流感的人數高達上萬,但仍有不少法國人認為疫苗不可信,堅持不打,而新冠疫情在法國0死亡,法國人就急得跳腳,表示「世界末日」要來了。
「中國採用了有效的防疫手段」
巴黎政治學院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的中國問題專家讓·路易·羅卡在被法國媒體問到如何看待此次中國政府在疫情中的行動時,他表示:「與2003年SARS相比,此次中國政府的反應要快得多,採取的手段也更為有效。雖然新冠疫情初期,地方政府的回應不夠及時,但這個情況也要分開看。」羅卡以歐洲為例,指出「歐洲尚無此類較為兇險、傳播速度極快的傳染病處理經驗,這需要政府非常迅速的回應。假如新冠疫情發生在法國、德國,情況會怎樣?想想車諾比,或是最近法國魯昂發大水的情況,我們就會發現,無論世界各地,公共衛生系統普遍存在類似的問題,政府往往都需要一定時間才能展開行動。」
中國政府集中調動資源的行動力確實讓法國人感到震撼,法國媒體一直在追蹤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的建設,法國社交媒體上「十天造一個醫院」的視頻被不斷轉載,法國網友好奇醫院內部的建設情況,法國媒體也解釋了「火神山」和「雷神山」的神話象徵意義,期待能夠為處於疫情中的人們帶來希望。
2月14日,法國衛生部長阿涅斯·布贊在接收法國廣播電臺採訪時,就法國目前新冠疫情防治方面的情況進行了介紹。她肯定了中國政府在防治疫情上採用的方法,並指出:「中國政府防止新冠疫情進一步傳播的手段非常嚴格,這是我認為唯一有效的辦法,也即隔離和追蹤可疑患者的路徑,就可疑患者接觸過的人進行隔離。」
(責編:崔越、楊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