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4年起,外界圍繞BAT這些網際網路巨頭,究竟會以何種姿勢切入到電影這個傳統而又古老產業的討論就不絕於耳。隨著2年多來一系列的運作和收購,阿里影業在電影板塊的藍圖正在越發清晰起來。
2016年5月9日晚間,阿里巴巴影業集團刊發公告宣布,阿里影業通過旗下子公司認購大地影院10億元人民幣可轉債。根據認購協議,在約定期限內,阿里影業可將債券本金轉為對大地影院的股權投資。
如果回顧阿里影業這2年來的對外投資,外界可以發現,這是阿里影業首次對下遊影院資產進行布局。那麼投資影院終端背後,阿里影業的動機到底是什麼?
影院投資背後的業務邏輯回顧阿里影業切入電影產業的路徑,或許會更方便我們了解這家網際網路電影公司投資影院的動機。
2014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論壇上,博納影業董事長於冬拋出的「電影公司未來都將給BAT打工」的言論至今仍讓人記憶猶新。這一語境背後,其實代表了當時傳統電影行業對於網際網路的一種陌生和警惕。
不要妄圖輕動傳統電影公司的奶酪,而是要在市場的增量上做文章,這幾乎是BAT們切入電影行業的基本思路。所以外界會發現,不論是阿里、還是百度,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都在製片業務上缺乏建樹,而是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網際網路宣發的業務板塊上。
從2014年起,與阿里收購文化中國同步進行的是,具有股權眾籌+娛樂宣傳性質的娛樂寶在阿里體系內誕生,具有在線選座功能的淘寶電影也在不斷加大投入。從當時的角度來看,阿里選擇從網際網路宣發角度切入電影產業的好處包括:
當時中國電影的線上宣發是一塊空白市場,做新的增量市場可以避免過早的和傳統電影公司發生正面交鋒衝突。同時線上業務又與阿里這類公司的網際網路基因高度相符。傳統地面發行體系的模式太重,而且往往是由製片公司如光線、博納的傳統電影公司,或是萬達、上影等院線巨頭衍生的發行團隊在染指經營電影發行具有足夠的市場空間可以容納的下BAT的商業體量,縱觀目前好萊塢的六大,其真正價值沉澱在了發行環節而非製片。說到底,發行的本質是為了幫助影片提升票房,如果能夠通過線上的手段達到同樣目的,那麼就無所謂線上發行還是線下發行。雖然目前從阿里影業的版圖來看,這家影業新貴已覆蓋了:娛樂產業鏈的投融資、內容發掘及製作、IP孵化、網際網路宣發、影院服務等多個板塊,初具「娛樂全產業鏈平臺」的雛形。但阿里影業最核心、最擅長的業務仍是網際網路宣發。
這從阿里影業2015年度的財報就可以看出端倪:去年阿里影業總收入為2.64億元,其中網際網路宣發收入13625萬元,佔比51.67%。
但是,任何形式的宣發都必須配合影院終端的落地,才可以把效果落最大化。阿里影業CEO張強表示,影院不僅是娛樂產業最重要的消費場景之一,也是網際網路在電影產業的核心應用場景,是阿里影業致力打造的全產業鏈娛樂平臺不可或缺的環節。
所以外界會看到,過去不論是華誼兄弟、還是博納影業,都在建設了發行體系後,又向更下遊走了一步,投資建設自己的影院。相反,已經擁有下遊影院資源的萬達和上影,則向上遊進軍,建立了「五洲」和「四海」的發行聯盟,可謂殊途而同歸。
顯然,對於已經擁有強大線上宣發平臺的阿里影業而言,影院資源的缺位是目前的最大短板。但是自建影院的方式由於太過耗費時間而在短期內顯得並不實際,因此用資本併購的方式迅速打通下遊影院環節,成為了阿里影業補齊自身拼圖的一種理想選擇。
如何破局電商與影院的敏感關係?值得指出的是,阿里影業此次與大地影院並不一筆簡單的投資與被投資的關係。在雙方協議約定中,雙方還將在未來將進行電影的營銷推廣合作,以及共同開發電影相關市場及相關電子商務業務。
上述是一種比較官方的說辭,通俗的理解可以是:阿里影業在10億元投資以外,還承諾將幫助大地影院提高票房、賣品、衍生品、廣告等各方面收入。
這種「送錢送溫暖、瘋狂獻愛心」行為的背後,可以視為阿里影業對於「售票電商該如何與影院相處關係」的一次商業摸索。
自從在線購票興起之後,關於院線與電商之間的種種利益博弈現象並不鮮見,而這種博弈集中體現在電商通過低價預售的方式幹預院線排片上,這讓院線在控制排片方面喪失了部分話語權。
此外,售票電商的崛起還讓影院苦心經營的會員體系瞬間土崩瓦解,用戶變得不再有品牌忠誠,而是跟著票補走,跟著低價走,說白了就是跟著售票電商在走。
如果總結售票電商與影院過去時間以來的雙方關係,我們會發現1.0版本是:電商幫助影院售票;2.0版本:在線電商希望掌握髮行話語權,引發影院的報復和警惕。那麼如今3.0的版本會是什麼?答案或許是:一種互惠互利的合作關係。
目前影院行業的痛點在於:不斷增多的銀幕數和低下的經營效率。截至2015年末,全國影院總數超過6000家,銀幕總數達31627塊,與全球最大的北美市場只差約7000塊。但與銀幕數量迅速增長形成對比的是,國內影院的經營效率還處於較低水平,國內平均上座率僅為17.5%。
而阿里提出的影院另一大痛點是收入結構單一,除了票房之外,影院其他賣品、衍生品、廣告等收入都存在短板。而阿里旗下的天貓、淘寶擁有豐富的商家和商品資源,如果將影院傳統設施和電商平臺直接對接,在影院展示天貓、淘寶上的正版電影衍生品,觀眾通過手機就可以購買,那麼影院也就可以獲得引流收入和商品銷售分成收入。
從上述的這些現象看來,與大地影院的合作將成為阿里影業今後發展與其他影院合作的重要示範樣本。不過,這塊「試驗田」的成敗還不得而知。
http://news.zol.com.cn/582/5824561.html news.zol.com.cn true 中關村在線 http://news.zol.com.cn/582/5824561.html report 4376 從2014年起,外界圍繞BAT這些網際網路巨頭,究竟會以何種姿勢切入到電影這個傳統而又古老產業的討論就不絕於耳。隨著2年多來一系列的運作和收購,阿里影業在電影板塊的藍圖正在越發清晰起來。 2016年5月9日晚間,阿里巴巴影業集團刊發公告宣布,阿里影業通過旗下子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