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億投資大地影院,阿里影業布局影院終端意欲何為?

2021-01-08 中關村在線

從2014年起,外界圍繞BAT這些網際網路巨頭,究竟會以何種姿勢切入到電影這個傳統而又古老產業的討論就不絕於耳。隨著2年多來一系列的運作和收購,阿里影業在電影板塊的藍圖正在越發清晰起來。 

2016年5月9日晚間,阿里巴巴影業集團刊發公告宣布,阿里影業通過旗下子公司認購大地影院10億元人民幣可轉債。根據認購協議,在約定期限內,阿里影業可將債券本金轉為對大地影院的股權投資。

如果回顧阿里影業這2年來的對外投資,外界可以發現,這是阿里影業首次對下遊影院資產進行布局。那麼投資影院終端背後,阿里影業的動機到底是什麼?

影院投資背後的業務邏輯

回顧阿里影業切入電影產業的路徑,或許會更方便我們了解這家網際網路電影公司投資影院的動機。

2014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論壇上,博納影業董事長於冬拋出的「電影公司未來都將給BAT打工」的言論至今仍讓人記憶猶新。這一語境背後,其實代表了當時傳統電影行業對於網際網路的一種陌生和警惕。

不要妄圖輕動傳統電影公司的奶酪,而是要在市場的增量上做文章,這幾乎是BAT們切入電影行業的基本思路。所以外界會發現,不論是阿里、還是百度,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都在製片業務上缺乏建樹,而是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網際網路宣發的業務板塊上。

從2014年起,與阿里收購文化中國同步進行的是,具有股權眾籌+娛樂宣傳性質的娛樂寶在阿里體系內誕生,具有在線選座功能的淘寶電影也在不斷加大投入。從當時的角度來看,阿里選擇從網際網路宣發角度切入電影產業的好處包括:

當時中國電影的線上宣發是一塊空白市場,做新的增量市場可以避免過早的和傳統電影公司發生正面交鋒衝突。同時線上業務又與阿里這類公司的網際網路基因高度相符。

傳統地面發行體系的模式太重,而且往往是由製片公司如光線、博納的傳統電影公司,或是萬達、上影等院線巨頭衍生的發行團隊在染指經營

電影發行具有足夠的市場空間可以容納的下BAT的商業體量,縱觀目前好萊塢的六大,其真正價值沉澱在了發行環節而非製片。說到底,發行的本質是為了幫助影片提升票房,如果能夠通過線上的手段達到同樣目的,那麼就無所謂線上發行還是線下發行。

雖然目前從阿里影業的版圖來看,這家影業新貴已覆蓋了:娛樂產業鏈的投融資、內容發掘及製作、IP孵化、網際網路宣發、影院服務等多個板塊,初具「娛樂全產業鏈平臺」的雛形。但阿里影業最核心、最擅長的業務仍是網際網路宣發

這從阿里影業2015年度的財報就可以看出端倪:去年阿里影業總收入為2.64億元,其中網際網路宣發收入13625萬元,佔比51.67%。

但是,任何形式的宣發都必須配合影院終端的落地,才可以把效果落最大化。阿里影業CEO張強表示,影院不僅是娛樂產業最重要的消費場景之一,也是網際網路在電影產業的核心應用場景,是阿里影業致力打造的全產業鏈娛樂平臺不可或缺的環節。

所以外界會看到,過去不論是華誼兄弟、還是博納影業,都在建設了發行體系後,又向更下遊走了一步,投資建設自己的影院。相反,已經擁有下遊影院資源的萬達和上影,則向上遊進軍,建立了「五洲」和「四海」的發行聯盟,可謂殊途而同歸。

顯然,對於已經擁有強大線上宣發平臺的阿里影業而言,影院資源的缺位是目前的最大短板。但是自建影院的方式由於太過耗費時間而在短期內顯得並不實際,因此用資本併購的方式迅速打通下遊影院環節,成為了阿里影業補齊自身拼圖的一種理想選擇。

如何破局電商與影院的敏感關係?

值得指出的是,阿里影業此次與大地影院並不一筆簡單的投資與被投資的關係。在雙方協議約定中,雙方還將在未來將進行電影的營銷推廣合作,以及共同開發電影相關市場及相關電子商務業務。

上述是一種比較官方的說辭,通俗的理解可以是:阿里影業在10億元投資以外,還承諾將幫助大地影院提高票房、賣品、衍生品、廣告等各方面收入。

這種「送錢送溫暖、瘋狂獻愛心」行為的背後,可以視為阿里影業對於「售票電商該如何與影院相處關係」的一次商業摸索。

自從在線購票興起之後,關於院線與電商之間的種種利益博弈現象並不鮮見,而這種博弈集中體現在電商通過低價預售的方式幹預院線排片上,這讓院線在控制排片方面喪失了部分話語權

此外,售票電商的崛起還讓影院苦心經營的會員體系瞬間土崩瓦解,用戶變得不再有品牌忠誠,而是跟著票補走,跟著低價走,說白了就是跟著售票電商在走。

如果總結售票電商與影院過去時間以來的雙方關係,我們會發現1.0版本是:電商幫助影院售票;2.0版本:在線電商希望掌握髮行話語權,引發影院的報復和警惕。那麼如今3.0的版本會是什麼?答案或許是:一種互惠互利的合作關係。

目前影院行業的痛點在於:不斷增多的銀幕數和低下的經營效率。截至2015年末,全國影院總數超過6000家,銀幕總數達31627塊,與全球最大的北美市場只差約7000塊。但與銀幕數量迅速增長形成對比的是,國內影院的經營效率還處於較低水平,國內平均上座率僅為17.5%。

而阿里提出的影院另一大痛點是收入結構單一,除了票房之外,影院其他賣品、衍生品、廣告等收入都存在短板。而阿里旗下的天貓、淘寶擁有豐富的商家和商品資源,如果將影院傳統設施和電商平臺直接對接,在影院展示天貓、淘寶上的正版電影衍生品,觀眾通過手機就可以購買,那麼影院也就可以獲得引流收入和商品銷售分成收入。

從上述的這些現象看來,與大地影院的合作將成為阿里影業今後發展與其他影院合作的重要示範樣本。不過,這塊「試驗田」的成敗還不得而知。

http://news.zol.com.cn/582/5824561.html news.zol.com.cn true 中關村在線 http://news.zol.com.cn/582/5824561.html report 4376 從2014年起,外界圍繞BAT這些網際網路巨頭,究竟會以何種姿勢切入到電影這個傳統而又古老產業的討論就不絕於耳。隨著2年多來一系列的運作和收購,阿里影業在電影板塊的藍圖正在越發清晰起來。 2016年5月9日晚間,阿里巴巴影業集團刊發公告宣布,阿里影業通過旗下子公...

相關焦點

  • 阿里影業認購大地影院10億元可轉債
    藍鯨TMT訊 5月10日消息,阿里巴巴影業集團昨日發布公告宣布,阿里影業通過旗下子公司認購大地影院10億元人民幣可轉債。根據認購協議,在約定期限內,阿里影業可將債券本金轉為對大地影院的股權投資。對於本次投資,阿里影業CEO張強表示,影院不僅是娛樂產業最重要的消費場景之一,也是網際網路在電影產業的核心應用場景,是阿里影業致力打造的全產業鏈娛樂平臺不可或缺的環節,「我們希望能夠基於自身的網際網路能力和資源,攜手大地影院這樣優秀的合作夥伴,探索出更豐富的商業模式,為整個電影產業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 阿里影業為什麼要與大地影院聯姻,以及淘寶電影變形記
    2016年5月9日晚,阿里影業通過全資附屬公司認購了大地影院本金總額為10億元人民幣的可轉債;2016年5月15日晚,阿里影業旗下淘寶電影宣布獲得17億元融資,由鼎暉投資、螞蟻金服、新浪網領投,跟投方為和和影業
  • 萬達VS大地,誰將是中國影院市場最終的王者
    我們不妨來對比一下在國內電影放映終端布局中最具代表性的兩家大佬——全國票房產出最高的萬達電影集團(以下簡稱萬達)和全國擁有影院數量最多的大地傳播集團(以下簡稱大地)。大地直屬投資建設的大地影院一直採用的是提前布局2-5線城市,快速佔領中國中小城市市場的策略。截至到今年上半年,大地影院在全國有438家影院,2575塊銀幕。早在2015年,大地院線申請新三板掛牌的公開轉讓說明書顯示,截止2015年8月31日,大地院線旗下有537家加盟影院。不過,這500多家影院大多集中在二三線城市。除一線城市外,大地院線布局了498家影院,佔其全國總影院數的約93%。
  • 大地影院聯合香港電影導演會打造「自由人影城」
    大地影院集團董事長劉榮、總經理于欣、香港電影導演會會長兼著名導演劉偉強、紐西蘭駐廣州總領事館-紐西蘭貿易發展局商務領事JohnCochrane、中國商業地產聯盟秘書長王永平、樂視影業CEO張昭、阿里影業CEO張強、百度糯米電影事業部總經理徐勇明等業界風雲人物以及近百家全國知名商業地產、權威行業組織、各大銀行、廣告合作夥伴、主流媒體的代表近300人參加了本次盛會。
  • 影院復工「危」「機」並存,BAT+字節跳動在如何布局影視業?
    阿里影業、商湯科技、螞蟻區塊鏈、百度區塊鏈、騰訊區塊鏈等科技企業在在線協同製作、區塊鏈版權存證、VR/AR視頻製作、遠程傳輸、影片在線存儲、票務精準營銷、人臉自動檢票、VR/AR播放等電影新基建應用場景提供服務。此外具備網際網路基因的阿里、騰訊、百度、字節跳動等網際網路巨頭也紛紛布局電影產業。
  • 劉詩詩趙麗穎持股,稻草熊影業赴港上市;影院復工後日票房首破千萬...
    億港元;字節跳動投資塔讀文學,再度布局網文閱讀;寶可夢在上海成立玩具公司;上海電影節開票,10分鐘出票超10萬張;迪士尼無限期推遲電影《花木蘭》上映時間;周杰倫快手直播首秀確定於7月26日正式開啟。影院復工後日票房首破千萬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在影院正式復工後的首個周五,全國單日票房首破千萬。截至發稿,總出票量為40.7萬張。數據顯示,日票房貢獻最高的影片分別為今日新上映的《多力特的奇幻冒險》《喋血戰士》以及復映片《誤殺》。
  • 340億賣萬達商業 78億賣萬達電影 王健林"左擁"騰訊"右抱"阿里
    本次權益變動完成後,萬達投資持股降至5.35億股(45.59%),王健林仍為萬達電影實際控制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萬達電影這兩家戰略投資方來頭不小。  文投控股是北京市文化投資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文投集團)下屬文化類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為北京市國有文化資產監督管理辦公室。
  • 上海發放1800萬元影院停業補貼 345家影院獲益
    9、希傑希界維(上海)國際影城有限公司10、上海左岸風影電影院有限公司11、上海博納悅影影院管理有限公司12、上海希傑希界維永泰路影城有限公司13、北京格裡芬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14、上海江川保利影城有限公司15、上海百麗宮百新影院有限公司16、上海一嶽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 【行業速遞】B站5.13億港元戰略投資歡喜傳媒;阿里影業入股耐飛...
    「導讀:B站宣布以5.13億港元戰略投資歡喜傳媒。雙方將圍繞影視劇播出、影視IP衍生開發等進行一系列深入合作;阿里影業入股耐飛影視,成第三大股東;耀客傳媒啟動上市輔導,擬A股掛牌上市。據貓眼票房專業版數據,8月電影票房達33.92億元,觀影人次超過9500萬人;光線傳媒公告稱,目前來源於電影《八佰》的營收約為3000萬至3600萬元;華策影視在互動平臺上稱,《長歌行》項目已進入後期製作中;Netflix為用戶免費提供10部影視劇。
  • 小成本愛情片奪4億票房,《時間盡頭》的宣發破圈路 專訪阿里影業
    所以一開始,阿里影業副總裁何弭很坦白地告訴小娛,「起初團隊對這部影片的票房預期只有1到1.5億。」沒想到今年《盡頭》還是火了,於是我們帶著疑惑,又去問何弭,「你們到底是怎麼把它做爆的」。 在與河豚君暢聊的一小時中,我們發現,原來《盡頭》一開始的劇本定位除了愛情還有奇幻,但在初步調研分析後迅速的將奇幻這個營銷點給拋棄了,主打「純愛」(還記得《被光抓走的人》嗎)。
  • 疫情影響影院,環球影業也開始點播業務了
    此舉被認為是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在疫情期間於康卡斯特電視網及SKY電視網為觀眾提供電影點播服務。此外也有消息稱,環球影業和蘋果公司的iTunes、亞馬遜等科技巨頭合作推行這項點播業務。 其中值得關注的是,環球影業計劃將在上映當天即進行在線點播,夢工廠動畫《魔發精靈2:世界之旅》、及真人電影《狩獵》、《隱形人》、《艾瑪》將有望線上線下同步上映。
  • 淘票票聯合支付寶預售電影票優惠券,阿里本地生活服務提振影院信心
    原標題:淘票票聯合支付寶預售電影票優惠券,阿里本地生活服務提振影院信心  3月18日,阿里影業旗下觀影決策平臺淘票票上線支付寶首頁,為用戶提供電影票、爆米花、可樂等影院賣品預售,部分商品折扣價格低至3折,為用戶提供「先囤後看」、「先囤後享」的服務。此次活動為用戶提供優惠服務,也為受到疫情影響的影院提前鎖定消費,為影院恢復營業、探索商品售賣新模式帶來信心。
  • 博納影業今日過會 股東榜閃現阿里及騰訊身影
    博納影業今日過會 股東榜閃現阿里及騰訊身影 2020-11-05 22:32:39 來源:中國證券網
  • 博納影業副總裁黃巍突然離世,新冠肺炎致影院業不能承受之重?
    6月10日,博納影業集團發布消息,集團副總裁黃巍於6月10日凌晨去世,享年52歲。而死因博納集團並未公布,對於該事件,有自媒體評論稱之為「自殺」,但未得到官方證實。生命不可承受之重,對於黃巍的生平,網際網路上的公開資料並不太多: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影院分會副會長,於2009年1月至今任博納影業副總裁。黃巍先生成功籤約、建成並開業了近百家現代多廳影院,擁有深厚的影院投資、建設和管理經驗,擁有15年以上電影院產業從業經驗。
  • 華盛證券:推薦阿里影業、美圖公司
    原標題:《勝算在握》華盛證券:推薦阿里影業、美圖公司   阿里影業(01060
  • 阿里影業旗下「淘寶電影」獲得17億元A輪融資,估值達到137億元
    【快訊】今天,阿里巴巴影業集團宣布,公司旗下的網際網路售票業務平臺(以下稱「淘寶電影」)獲得17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由鼎暉投資、螞蟻金服、新浪網領投,和和影業、博納影業、華策影視、南派泛娛、聯瑞影業等多家機構參與。此輪融資後淘寶電影的整體估值達到137億元。
  • 曝華納與傳奇影業出現糾紛 《沙丘》或登錄線下影院
    Deadline曾爆料稱傳奇影業為了阻止《沙丘》和《哥斯拉大戰金剛》上線HBO Max而向華納提交律師函。Deadline在最新爆料中表示傳奇與華納的鬥爭最終的解決方案可能會讓《沙丘》以傳統電影院的形式上映。
  • 透市|年度票房破百億 房企影院國慶檔分化加劇
    萬達院線、大地影院、橫店院線等「影投鐵三角」仍佔據國慶票房大盤前三,泰禾影院、鑫苑星空、芒果影業的表現則相對遜色。對影視行業來說,國慶檔的優秀成績一掃疫情陰霾,但要想一路晴空也並非易事。電影行業全面復甦 國慶檔總票房近40億儘管2020年還有不足3個月的時間,但電影行業已經歷了「跌落谷底」到「重回巔峰」的完整過程。
  • 博納影業擬登陸A股主板,為什麼電影不是個好生意?
    由於海外資本態度冷淡,博納影業於2015年決定私有化,彼時總市值約為50億人民幣,同時期的華誼兄弟市值已經超過了500億人民幣。2017年,博納影業踏上了A股上市之路,由於整個行業上市收緊加上其審計機構瑞華牽涉康得新財務造假事件,博納影業始終未能如願上市。如今,博納影業重啟IPO進程,又有幾分誠意?
  • 黃曉明、張涵予、章子怡、韓寒等明星股東雲集的影業巨頭要來A股了!
    招股書顯示,博納影業擬通過深交所上市,首次公開發行新股不低於12217.95萬股,且佔發行後總股本的比例不低於10%。保薦機構是華龍證券,聯席主承銷商是華龍證券、中信證券。博納影業的此次IPO,所募集資金主要投資於博納電影項目和博納電影院項目,其總投資規模為18.9億元,擬投入募集資金合計為14.2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