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利波利塹壕內的甜蜜武器之土耳其軟糖

2020-12-22 騰訊網

1915年2月,在英國海軍大臣溫斯頓 邱吉爾的極力鼓吹下,英法聯軍開始了協約國在一戰時期最大的軍事冒險:在達達尼爾海峽西側的加利波利半島登陸。此舉意在擊敗土耳其,迫其退出同盟國集團,同時控制黑海海峽,打通援助俄國的海上通道,同時英國還有更深遠的戰略意圖,希望在戰後掌控這處連接歐亞的戰略咽喉。然而,這次作戰從策劃準備到組織實施都漏洞百出,從一開始就埋下了失敗的種子,登陸部隊猶豫不決,行動遲緩,讓對手獲得時間動員部隊,展開防禦。另一方面,已淪為「西亞病夫」的奧斯曼土耳其雖然國勢衰微,準備不足,但在德國高參的指揮下還是調集重兵進入半島,與英法聯軍對峙,加利波利戰場很快陷入了與西線戰場同樣的塹壕戰。

■ 這幅畫作描繪了1915年4月,英法軍隊在艦隊支援下在加利波利半島登陸的場面。

加利波利戰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最為殘酷血腥的戰役之一,英法聯軍陸續投入了近50萬人的兵力,與30萬土耳其守軍進行了長達10個月的鏖戰,雙方在貧瘠荒涼、地形崎嶇的半島上反覆攻守,均傷亡慘重。同時,嚴寒酷暑、風霜雨雪、飢餓瘟疫輪番折磨著戰壕內的兩軍官兵,吞噬了更多的生命。到1916年1月英法聯軍被迫撤退,宣告戰役失敗時,傷亡人數已經超過30萬人,而土耳其人雖然堅持到最後,卻也不過是一場慘勝,損失了25萬人,這場戰役給交戰雙方都留下了極為悽慘恐怖的記憶。

■ 在加利波利戰場上,英軍的廓爾喀部隊逼近土耳其守軍的戰壕,與之展開近戰。

然而,在宛如地獄般的加利波利戰場上,卻也流淌著一絲溫情和甜蜜。當戰局陷入僵持後,隨著時間的推移,戰壕間的厭戰情緒日益濃厚,在犬牙交錯的前沿陣地上苦苦忍耐的兩軍士兵產生了同命相憐之感,他們會利用短暫的休戰彼此喊話,互道問候,偶爾也會互贈禮物。在近在咫尺的塹壕間,土耳其士兵向對面丟去葡萄和甜品,而協約國士兵則拋過來罐頭和香菸作為回禮。英法士兵在對手饋贈的包裹裡發現了一種色彩豔麗、呈小方塊狀的糖果,它們表面裹著糖霜,質地柔軟,彈性十足,放入口中咀嚼,甘甜多汁,齒頰留香,融化的糖汁滑喉而過,讓人感到異常舒暢,暫時忘卻了戰場上的苦楚。

■ 在加利波利戰役中使用德制MG 08型重機槍的土耳其士兵。

■ 在加利波利前線塹壕中待命的英軍士兵。

不僅在前線,英法士兵在後方同樣能品嘗到這種糖果。在戰役期間,愛琴海的利姆諾斯島是英法軍隊的前沿基地,該島的穆德洛斯港成為物資集散地和部隊中轉站,非常繁忙和混亂,碼頭上各種物資堆積如山,剛剛抵達尚在候命的士兵也聚集在港口,而一些當地商販穿梭其中,向那些來自遙遠異國的年輕士兵們兜售土特產。英國戰地記者兼通俗歷史作家艾倫 穆爾黑德在《加利波利》一書中引用了利姆諾斯島英軍司令威姆斯將軍的日記,描述了當時的狀況:「在那些士兵中間出沒著奸詐小販的身影,他們貪慾旺盛,口若懸河,出售的物品從洋蔥到土耳其甜品,再到比徹姆藥廠的藥丸,無所不包,他們從英法士兵手中騙取了大量金錢。」那些希臘商販出售的甜品中就包括了那種方形軟糖。

■ 1915年4月在利姆諾斯島登陸的法軍部隊,他們在此集結,準備開赴加利波利戰場。

這種在加利波利戰場上帶給士兵們甜蜜回憶的糖果就是土耳其軟糖,同時也是土耳其飲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甜點。這種軟糖在土耳其語中稱為lokum,源自阿拉伯語中的「喜悅」,也被稱為rahat lokum,意為「令喉嚨舒爽」,而在英語世界中普遍稱為Turkish delight,也就是土耳其軟糖。這種充滿中東風情的糖果具有非常悠久的歷史,有學者考證認為,其源頭可以追溯到古波斯帝國時期的甜點,在公元9世紀阿拉伯帝國的阿拔斯王朝時期也有利用麵粉和蜂蜜製作甜點的方法,不過在配料和做法上與後來的軟糖還是有所差異。目前普遍的觀點認為,土耳其軟糖出現於15世紀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時期,其製作方法大約在18世紀末、19世紀初最終定型。在18世紀前,土耳其人主要使用小麥粉作為軟糖的原料,用蜂蜜或糖蜜調味,從19世紀初開始澱粉和砂糖成為土耳其軟糖的主要原料,並延續至今。

■ 掛滿糖霜的土耳其軟糖,嬌豔動人,玫瑰紅色表明是玫瑰香水口味。

■ 檸檬口味的土耳其軟糖,這種糖果至少有500年的歷史。

關於土耳其軟糖的誕生流傳著一個傳說:一位土耳其蘇丹為了取悅後宮的眾多嬪妃,下令帝國的甜點師們製作一種獨一無二的甜品,一位來自民間的甜點師傅為了滿足蘇丹的口味,將食糖、糖漿、各種調味料、堅果、曬乾的水果與乳香混合調製,經過反覆嘗試後,終於製作出一種口感綿軟、香甜濃鬱的糖果,敬獻給宮廷,蘇丹品嘗後讚不絕口,龍心大悅,將這位民間甜點師任命為宮廷御廚,而這種糖果更受到王公顯貴的追捧,人氣爆棚,成為深受人們喜愛的甜點。由於奧斯曼土耳其信奉伊斯蘭教,禁止飲酒,所以這種軟糖就取代酒精給人們帶來餐桌之外的口腹之樂,這是它得以迅速傳播的原因。大約在19世紀初,一位不知名的英國旅行者在訪問伊斯坦堡時嘗到了這種軟糖,將其帶回倫敦,從此這種源自中東的糖果為西方所知,廣受歡迎,並被稱為土耳其軟糖。

■ 土耳其軟糖因為使用不同的配料而呈現出五顏六色的外觀。

■ 這種粉紅色的軟糖應該使用了石榴或其他水果作為配料。

土耳其軟糖的配方和製作方法並不複雜,主要原料是澱粉和砂糖,並以其他配料調色調味,豐富口感。軟糖的基本製作過程是將砂糖和水根據一定比例混合攪拌成粘稠的糊狀,加入澱粉,並以適量的酒石酸調節酸鹼度,然後置於火上慢慢熬煮成凝膠狀,在這一過程中加入各種配料,配製出相應的風味。煮好的糖膠需要靜置一整天,在完全冷卻後切成小方塊,裹上糖粉或切碎的椰仁幹以避免糖塊之間粘黏。沒有任何添加的原味軟糖呈淺黃色,質地柔然且富於彈性,類似於果凍,掛著糖霜的外表略有韌性,一旦咬破就會釋放出令人倍感愉悅的甜美味道。大部分製成的軟糖會利用玫瑰香水、乳香、檸檬等調製成淺紅色、淡綠色、橙黃色等顏色,同時具備相應的味道,肉桂和薄荷也是較為普遍的口味。在軟糖中還會添加少量的堅果,比如開心果、榛子、核桃等,從而獲得綿中帶脆、甜中流香的多重味覺享受,令糖果的口味更為出色且富於變化。配料不同的軟糖都有各自的最佳食用期限,通常在製作完成後兩周內口感最好。土耳其人在吃軟糖時還會配合飲用一種非常開胃的酸甜水果汁,這種果汁的歷史與軟糖一樣源於奧斯曼帝國時期。

■ 冷卻後進行切塊的軟糖原膠,不加任何配料的糖膠呈淺黃色。

■ 色彩繽紛的土耳其軟糖拼盤。

■ 各式堅果、乾果是土耳其軟糖的好搭檔。

■ 在糖果店內擺盤出售的土耳其軟糖。

說起土耳其軟糖就不能不提位於伊斯坦堡舊城的哈希 貝基爾糖果店,這座擁有兩百多年歷史的老店製作的土耳其軟糖被認為配方最傳統、口味最正宗。這座店鋪的創始人哈希 貝基爾在年輕時從鄉下來到伊斯坦堡謀生,通過勤奮努力成為一名甜點師,並在1777年開辦了自己的糖果店。哈希製作的糖果深受大眾歡迎,甚至得到蘇丹的青睞而步入宮廷,那個關於軟糖誕生的傳說很大程度上正是以哈希的經歷為原型的。雖然哈希不是軟糖的發明者,但是他率先引入澱粉和砂糖作為主要原料,從而奠定土耳其軟糖的經典配方。哈希可以說是為糖果而生的人,直到九旬高齡依然在店鋪裡製作和出售糖果。哈希去世後,兒子穆希丁和孫子阿里繼承了好手藝,將家族生意發揚光大,最終三代掌門人的名字合起來成為這個糖果世家的品牌「阿里-穆希丁-哈希 貝基爾」。哈希糖果店出品的甜點在歐美舉辦的飲食大賽中屢屢獲獎,聲譽日隆,在最鼎盛的時期僅在伊斯坦堡就有10家分店,在歐洲和美洲均有分銷商。

■ 這幅畫作描繪了年屆九旬的哈希 貝基爾在店鋪內為客人稱量糖果的情景,背景中的壁爐至今仍保留在哈希老鋪內。

■ 19世紀時伊斯坦堡的哈希糖果店。

■ 哈希糖果店前總是顧客如潮,可見土耳其人對該店糖果的喜愛。

■ 今日伊斯坦堡的哈希糖果店。

值得一提的是,當年哈希 貝基爾初創的店鋪依然在原址繼續經營著,堪稱土耳其飲食文化的活化石。儘管現代技術已經使得糖果製作實現了工業化,但哈希老店依然堅持純手工製作,配方和製作方法也秉持傳統,對於原料的選擇、配料的比例、流程的控制都非常嚴格,比如該店採用的砂糖來自一家已經合作長達50年的製糖廠,對於砂糖的顆粒大小都非常講究。此外,所有配料均由天然植物提取,製糖場所的溫度和溼度也有特殊要求,總是力求做出最好的土耳其軟糖奉獻給消費者。製糖的秘訣只掌握在幾個老師傅手中,並由他們傳授給精心挑選的徒弟,這種傳承方式在兩百多年中從未改變,從而保證了哈希老店製作的土耳其軟糖能在漫長的歲月中始終保持最佳的品質和口感,並享譽世界。如果朋友們有幸去伊斯坦堡一遊,不妨去舊城加拉塔橋附近的繁華老街上探訪哈希老店,體驗一下昔日加利波利戰場上讓雙方士兵無限沉醉的甜蜜味道。

■ 位於伊斯坦堡舊城的哈希老鋪,已經有兩百多年歷史。

■ 哈希老鋪內的櫃檯上擺滿了各色糖果,這裡的土耳其軟糖被認為是最正宗的。

■ 精心製作的土耳其軟糖無論是外觀還是口感,都會給食客帶來喜悅的感覺,恰如它的土耳其名字。

相關焦點

  • 加利波利塹壕內的甜蜜武器:土耳其軟糖
    另一方面,已淪為「西亞病夫」的奧斯曼土耳其雖然國勢衰微,準備不足,但在德國高參的指揮下還是調集重兵進入半島,與英法聯軍對峙,加利波利戰場很快陷入了與西線戰場同樣的塹壕戰。 然而,在宛如地獄般的加利波利戰場上,卻也流淌著一絲溫情和甜蜜。當戰局陷入僵持後,隨著時間的推移,戰壕間的厭戰情緒日益濃厚,在犬牙交錯的前沿陣地上苦苦忍耐的兩軍士兵產生了同命相憐之感,他們會利用短暫的休戰彼此喊話,互道問候,偶爾也會互贈禮物。在近在咫尺的塹壕間,土耳其士兵向對面丟去葡萄和甜品,而協約國士兵則拋過來罐頭和香菸作為回禮。
  • 土耳其軟糖-甜味的美學
    小男孩不假思索地說了土耳其軟糖。他拿著裹滿糖霜的軟糖,一口咬下,軟糯彈牙。土耳其軟糖最初在阿拉伯語中被稱為「rahatul-hulküm」,意思是「讓喉嚨感到舒適」。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5世紀,直到17世紀,它才開始流行並被土耳其文化所認同。18世紀末,這種點心開始大量生產,呈立方體狀,至今仍保持著人們喜愛的形狀。
  • 這裡是亞歷山大大帝踏進亞洲的起點,一波三折的加利波利半島之行
    恰納卡萊入住的酒店位置相當好,過條馬路就是碼頭,買了去加利波利半島的輪渡船票,兩個人5裡拉,渡輪班次很多,隨買隨上,這是一種客貨混裝的船,下層是汽車,上層是乘客,可惜天氣不好,冷嗖嗖的,不敢在甲板多做停留,渡輪大概行駛十五分鐘,海面上海鷗翻飛異常美麗,如果是晴天應該還會很漂亮。
  • 一戰塹壕戰中很少被提及的一款近戰武器,外觀簡單醜陋卻很實用
    手拿塹壕棒的一戰士兵但是殘酷的戰爭不可能永遠僵持下去,在長期的塹壕戰中有一種武器應運而生,它就是塹壕棒。它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除了步槍、手榴彈、刺刀外,地面部隊戰鬥時也要隨時攜帶的武器。那麼塹壕棒究竟是一款什麼武器呢?塹壕棒是一戰期間使用的一種自製近戰武器。在夜間突襲時安靜地殺死敵方士兵是它的用途。
  • 歐洲史:加利波利——消逝的要地
    加利波利就是這樣的一個轉折點。加利波利是土耳其的一個半島,它是通往又窄又短的海路達達尼爾海峽的關卡,該海峽連接地中海和黑海。這條海路不足27英裡,形如瓶頸,在接近恰納克之處,間隔僅1英裡。戰爭開始前,德國已意識到這條海路的重要性,試圖拉攏土耳其為同盟,進而控制達達尼爾海峽。儘管土耳其軍隊士氣高漲,但在最近幾次戰爭中屢屢受挫。德軍重整了土耳其軍隊。
  • 【軍武漫畫】奇葩塹壕戰
    於是英國將戰壕修成曲線,並挖的越來越深,但是面對炮擊時,仍然不能有效的阻擋衝擊波在壕溝內肆無忌憚的收人頭。而德國人將塹壕挖成標準的90直角,可以有效的遏制炮彈衝擊波的蔓延。而隨著戰爭越拖越久,塹壕也挖得越來越深,並被日益加固和完善,形成了一道道錯綜複雜的塹壕迷宮。  美國南北戰爭和日俄戰爭都出現了塹壕戰,但是真正讓塹壕戰發揚光大的還是在一戰。
  •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最後一搏
    加利波利戰役中的英軍登陸部隊。
  • 星月旗下頂著圓筒的士兵,一戰時期的奧斯曼土耳其士兵
    加利波利附近奧斯曼土耳其陣地裡簡易的高射炮,只是給普通火炮加了架子,這些士兵帶著的帽子叫菲斯帽,是一種流行於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傳統服飾,呈筒狀,頂部常有流蘇,菲斯帽自19世紀中葉以來就是奧斯曼土耳其士兵的保護帽,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仍在使用,在1925年的改革中,凱末爾全面禁止穿戴菲斯帽。
  • 土耳其風情:去土耳其移民旅遊買什麼?
    作為一個重要的旅遊國家,土耳其移民旅遊已受到全世界人民的矚目,伊斯坦堡是紀念品天堂,擁有500年歷史的大市集有4000家商店,除提供文化體驗外,還有琳琅滿目的傳統商品。來到土耳其一定不能錯過。土耳其軟糖是用糖和澱粉製成,通常會填充乾果和堅果。每種土耳其軟糖可以有不同的形狀尺寸。
  • 別士巴衝鋒:800澳洲牛仔擊潰3000土耳其軍隊,騎兵最後的衝鋒
    相比於慘烈的歐洲戰場,1917年的中東戰場顯得很平靜,自從1915年加利波利登陸失敗後,英國便在中東陷入了苦戰,儘管實力遠超對手,但英軍打的並不順利,奪取巴勒斯坦和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攻勢連連受挫。直到1917年3月11日,損失慘重的英軍才佔領了巴格達,而通往耶路撒冷的道路依然遙不可及,這座「聖城」對英軍的誘惑太大了!
  • 精選 | 讓你欲罷不能的土耳其十大剁手手信
    一旦來到土耳其,除了上天入海越野等各項必體驗之外,慕名造訪這片歐亞交接、各種文化之地的你,絕對不會想空手而歸吧? 今天就讓小編來為大家介紹介紹,十大最具代表性的土耳其手信給各位參考,為各位來土耳其各大巴扎掃街時提供一份剁手指南!
  • 樂團, 薇諾詩益生菌酵母軟糖
    (10克x10粒)/桶【保質期】18個月【發貨時間】截單後3-7天【快遞】百世韻達快遞,新疆西藏湖北溫州不發特別備註:非質量問題,拆封不退換注意:正常發貨時間為一周,但是現在快遞時效不保,下單後不接受改地址以及退貨退款服務,請各位代理理解,不能接受的請謹慎下單【售後處理】質量問題籤收72小時內商品與面單同框拍照報售後
  • 天津|土耳其咖啡佔卜-藏在五大道的神秘異域小院「蔣懶懶要勤快」
    坐在店內的院子裡吃著抓飯,聽著土耳其歌曲,看著來來往往的土耳其店員,簡直就像穿越到了土耳其,疫情期間不能出國旅遊在這裡也許可以彌補你的一顆去看世界的心。店雖然不大,但是充滿了異域風情,從老闆到店員一水的土耳其人,你別說中文都還可以~交流無障礙,店內點餐的pad還會一直循環播放土耳其歌曲,是個「自帶bgm的菜單」在五大道周邊的小洋樓裡,在院子裡吃會更有穿越土耳其的感覺!店主還送了土耳其軟糖,我開心像是幼兒園裡被分零食的小盆友。
  • 喜歡土耳其的100個理由之一,這裡的開心果可以搭配萬物
    並不好看,可是好吃啊~開心果軟糖《古蘭經》裡有句著名的經文:「享受甜蜜的味道是虔土耳其還有一句諺語:「甜食等同於善良的心和甜蜜的話」。所以在土耳其,全民喜愛甜食。大巴扎的特色食品攤位上,各式各樣,各種口味顏色的土耳其特色軟糖,能讓選擇恐懼症的人糾結一整天。
  • 《甜心軟糖》情人節甜寵上線 男神張家睿演繹「犬系男友」
    2月14日情人節超級甜寵網劇《甜心軟糖》火爆上線,該劇由北京鼓潤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海潤影視製作有限公司出品,北京星宏影視文化有限公司聯合出品,施維聰執導,演員馬倩倩、張家睿、鄭鵬、王文軒等新銳人氣演員聯袂演繹偶像天團和追星女孩之間的浪漫故事,九億少女夢寐以求的「星粉之戀」,情人節甜蜜來襲!
  • 一戰中的土耳其:硬抗英法俄三大列強,牽制協約國上百萬軍隊
    文/寂寞的紅酒土耳其,位於亞洲西部,是一個面積不算大的中等強國。在很多人眼裡,土耳其就是個喜歡惹事的二流國家。不過在歷史上,土耳其也曾輝煌過。奧斯曼帝國時期,土耳其曾稱雄歐亞,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
  • 土耳其駐北京大使館紀念阿塔圖爾克逝世82周年
    2020年11月10日,土耳其共和國開國元勳穆斯塔法·凱末爾·阿塔圖爾克逝世82周年的紀念活動在土耳其駐北京大使館舉行。土耳其駐華大使埃明·約南在紀念活動中說:「在阿塔圖爾克逝世周年之際,我們懷著悲憫、感恩和尊敬的心情來緬懷他。」作為一種傳統,土耳其人每年11月10日都會在安卡拉參觀阿塔圖爾克的陵墓,向他表示致敬。
  • 土耳其胖子養成記—土耳其甜品
    土耳其甜點非常甜,甜到魅力無法擋,大人小孩都愛吃,且隨處可見,有土耳其軟糖Lokum、最受遊客歡迎的米布丁Sutlac,和千層派Baklava
  • 浪漫主義的土耳其美食(多圖)
    位於亞歐之交,又是伊斯蘭國家,土耳其的文化的交融氣息顯得特別的濃,尤其他們對宗教以及政治經濟上的實用現實主義,更是讓人印象深刻,在土耳其你感受不到宗教對人們精神和生活的禁錮。飲食上,大家說土耳其兼收並蓄了周圍地區所有飲食的優點。儘管買很多東西都得進行一番討價還價,對於不諳此道的人有些頭疼,但充滿浪漫氣息的土耳其讓人內心湧動著歡愉。
  • 奧斯曼帝國最善戰的蘇丹,武器比關羽的還重,至今仍保存在土耳其
    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的史書,在記載一些能徵善戰的猛將之時,經常會出現一些刻意誇大的記述,比如在一些國內的書籍中,常常會誇大一些古代名將的身高和體重。而在西方史書中,則經常對名將的武器進行誇大,在歐洲史書中,經常出現一些所謂的「神兵利器」,而位於歐亞交界處的土耳其,或許是受到了歐洲人的影響,在史書中也存在類似現象。而筆者最近在閱讀關於奧斯曼帝國的史書時,也發現了一個有著萬夫不當之勇的人物,而此人便是奧斯曼帝國的第十七任蘇丹穆拉德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