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本男性荷爾蒙爆棚的小說,《水滸傳》中不僅出場的女性不多,且這些女子大多風評不好,那麼《水滸傳》中最為風流多情的女子又是誰呢?提到這個問題,恐怕大家第一反應就是潘金蓮、潘巧雲、閻婆惜三人,但我認為並非如此。
關於「風流多情」這個詞,其中「風流」二字出自《漢書·趙充辛慶贊國忌等傳》,「其風聲氣俗自古而然,今之歌謠慷慨,風流猶存耳」,主要指風度儀表,也指才華出眾、風採特異;「多情」則指感性、重感情、感情豐富的性格,與濫情、花心有著本質區別。
事實上,「風流」二字在文學作品中的應用相當廣泛,例如「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為仰風流百世希,長歌招隱坐漁磯」、「清夜遊雲泉,追隨盡風流」、「衣冠重文物,詩酒足風流」等等。如果僅僅用「風流多情」形容男女之間的私情和濫情,則顯然略顯狹隘。因此,如果用「風流多情」來形容《水滸傳》中的潘金蓮、潘巧雲、閻婆惜,顯然略顯狹隘,而用來形容李師師,則再恰當不過。
李師師在《水滸傳》中出場次數雖然不算很多,但影響卻一點也不小,作為皇帝的女人,他在梁山好漢招安中起到了穿針引線,甚至決定性的作用。
李師師的外貌才氣自然不必多說,能將作用後宮佳麗三千的皇帝迷得神魂顛倒,那定然是才貌雙絕的人物,正如李師師家門上對聯所言,「歌舞神仙女,風流花月魁」,就連浪子燕青見了,也是「納頭便拜」。
小說中關於李師師的相貌,有過兩次描述,其一為浪子燕青初見李師師時,書中寫道,「少年聲價冠青樓,玉貌花顏世罕儔。萬乘當時垂睿眷,何慚壯士便低頭」;其二則是燕青第二次見到李師師時,書中言道,「容貌似海棠滋曉露,腰枝如楊柳嫋東風。渾如閬苑瓊姬,絕勝桂宮仙姊」。由此可見,李師師的容貌定然是「絕美」的。
而出身青樓的李師師,在風度氣質和待人接物方面,自然也不用多說。在與宋江第二次見面時,宋江以黃金百兩作為見面禮,李師師則拜謝道,「員外識荊之初,何故以厚禮見賜?卻之不恭,受之太過」,這句話說得再得體不過。而當宋江醉酒流露出梁山好漢作風「揎拳裸袖,點點指指」時,柴進上前打圓場,李師師卻來了一句「各人稟性何傷」,一句話便化解了尷尬。
至於多情,則主要體現在李師師與燕青之間,李師師作為青樓女子,「多情」那是必然的,而其作為皇帝的女人,「多情」又是絕不可能的。然而,李師師與燕青之間,卻還是萌生了一絲情愫,但她的這種「多情」,卻並不像《水滸傳》中的其他女子,反而仍有一定的分寸,即容易盛情卻不濫情,這與她青樓出身的身份,卻是形成了鮮明對比。
李師師在《水滸傳》中,前後不過出場三次,但卻皆與梁山招安之事緊密相關,正是她將燕青引薦給了宋徽宗,從而求來了一紙赦書。而從其短短幾次出場的表現來看,這個青樓女子顯然太不一般。不僅具備了一個「花魁」應有的相貌和才氣,同樣又表現出了一絲絲的俠氣,可以說是水滸傳中為數不多的正面女性角色,自然也就當得起「風流多情」這個稱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