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業股份(600128)於1997年在上交所掛牌上市,是全國外貿工藝品行業和江蘇省外貿系統第一家上市企業,現為江蘇省蘇豪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重要成員企業。目前,公司業務涉及貿易、投資、文化三大領域。疫情背景下,對貿易主業將產生什麼影響?公司此前終止的定增會否重啟?帶著疑問,大眾證券報記者參加了5月28日弘業股份的股東大會,由於董事長吳廷昌辭職,此次會議由董事、總經理姜琳主持。
危中尋機穩外貿
受世界經濟下行、保護主義抬頭、貿易摩擦等複雜因素影響下,2019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2.97億元,同比下降4.66%;淨利潤3536.55萬元,同比扭虧為盈。
疫情將給公司帶來什麼影響?弘業股份表示:「今年面臨疫情,給進出口帶來了向下衝擊,一季度全國出口整體下降11.4%,江蘇比全國又多3個點,受疫情影響,公司外貿進出口業務相對承壓較大。其中出口面臨在手訂單取消或延期、新訂單籤約困難、物流運輸不暢等諸多問題。進口業務受疫情影響程度相對較小。」
此外,公司方面表示:「針對疫情影響,公司積極採取措施,努力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一方面壓縮成本和費用,另一方面也在危中尋機穩外貿,加大轉型升級。疫情以來,憑藉多年外貿的經驗和特許經營醫療物資的優勢,抓住疫情進行商品的轉換。」
根據公司提供的數據,截止到4月底,累計出口防疫物資近900萬美元。
「公司今年的總體經營思路是傳統外貿保持住基本盤,希望幾家轉型公司在困難時挑起大梁,提供貢獻支持公司的發展。希望國內、國際環境在三季度有所好轉。」公司方面進一步提出。
繼2019年扭虧為盈後,今年一季度弘業股份實現營業收入57960.1萬元,實現歸屬母公司淨利潤100.4萬元,同比增長120.77%。
「一體兩翼」戰略推進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弘業股份計劃通過實施定向增發,戰略轉型跨境電商和服裝全產業鏈業務,但最終到期不再延期終止。
為何終止定增?「到期後不再延期終止增發,停掉主要與市場環境有關。後期公司將根據再融資政策的變化和公司經營發展的需要來論證再融資的可行性。」公司方面解釋道,「在目前這種經營環境下,公司主要還是把精力花在抓內部管理、抓市場、抓應對困難的情況上,把難關克服好,克服困難迎難而上,才是我們今年總體的經營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春季線上廣交會即將開啟。弘業股份表示:「公司從線上廣交會的獨特視角和新型會展方式著手,從樣品準備和選擇上切入,精選最具有市場影響力和品牌效應的產品,保證產品質量,確保服務到位。未來在鞏固好傳統產業的基礎上,圍繞創新主題,加快轉型升級步伐。圍繞積極履行國企責任,落實重大戰略。通過疫情進行深層次思考,把創新點做大做強,夯實上市公司根基。」
根據公司戰略規劃顯示,2019年-2020年為發展升級期,在恢復調整期的基礎上,全面優化各要素資源,實現「一體兩翼」的戰略模式,「一體」是突出貿易主業,「兩翼」是文化和投資。貿易主業進一步完善國際市場與國內市場互補、人員數量與企業效益適配、規模與品牌並重的結構性布局。文化翼站在文化板塊整體發展戰略的高度,全力打造綜合運營、業態多元的文化產業平臺。投資翼通過槓桿作用支持貿易主業、文化業務的跨越式發展。記者 劉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