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憶中匯聚復興圓夢的強大力量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在追憶中匯聚復興圓夢的強大力量
2020-12-13 06:32:19 來源:新華日報 作者:陳海峰 責任編輯:陳海峰

2020年12月13日 06:32 來源:新華日報

參與互動

  本報評論員

  今天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在這個沉痛的日子裡,我們深切悼念所有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同胞,緬懷所有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獻出生命的英烈,在追憶中守望和平,凝聚民族復興的偉大力量。

  昭昭前事,惕惕後人。83年前的今日,侵華日軍攻入南京,開始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在此後的幾個星期裡,30萬同胞慘遭殺戮。這是人類歷史上十分黑暗的一頁,也是中華民族永難磨滅的集體記憶。83載冬去春來,世界形勢已經迥異於當年,中國大地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歷史不容淡忘,更不容篡改。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的背景下,我們緬懷這段歷史,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和平的可貴,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世界各國人民休戚與共、命運相連。

  「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南京大屠殺慘案已經過去了83年,但刻在心口的傷痕仍在。以國家之名祭奠同胞,就是要重溫歷史、銘記歷史,以史為鑑、開闢未來。近代,中國積貧積弱、四分五裂,中華民族飽受欺凌,中華大地飽經滄桑。落後就會挨打,自強才能自立。正是因為吸取了歷史的教訓,中華民族才能自強不息、逆境崛起,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偉大成就。民族復興路上,我們需要永遠牢記歷史的教訓,從歷史中汲取前行的智慧和力量。

  和平來之不易,需要加倍珍惜。83年前,日本軍國主義者窮兵黷武,不僅給亞洲鄰國帶來了災難,也讓日本人民深陷泥淖。歷史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只有和平,國家才能發展,民族才能進步,人民才能過上安居樂業的好日子。歷史也一再啟迪我們,和平是需要爭取、維護的。只有人人都珍愛和平、維護和平,只有人人都記取戰爭的慘痛教訓,和平才是有希望的。我們在這個沉痛的日子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舉行公祭儀式,就是要喚起每一個善良的人對和平的嚮往和堅守,以史為鑑、面向未來,共同捍衛世界安寧、人類和平。

  歷史無法重來,未來可以開創。今天的世界正面臨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一些國家和地區仍然籠罩在戰爭、動亂的陰影之中。尤其是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擴散的嚴峻局面,各國人民更加需要互相關愛、相互支援。事實再次表明,只有全人類攜手並肩、共同行動,才能維護人類健康與安寧。中國人民經歷過戰爭之苦、動亂之禍、疫情之害,更懂得「和平像陽光一樣溫暖、像雨露一樣滋潤」,更懂得有了和平穩定,人類才能更好實現自己的夢想。只有世界各國人民一道,求同存異,互惠互利,合作共贏,面向未來,才能打造並築牢人類命運共同體。

  永矢弗諼,祈願和平。今天的中國,正全面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徵程。讓我們以史為鑑、以史為師,在緬懷歷史中堅定意志、凝聚力量,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闊步前進!

相關焦點

  • 新華日報評論員:在追憶中匯聚復興圓夢的強大力量
    在這個沉痛的日子裡,我們深切悼念所有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同胞,緬懷所有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獻出生命的英烈,在追憶中守望和平,凝聚民族復興的偉大力量。昭昭前事,惕惕後人。83年前的今日,侵華日軍攻入南京,開始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在此後的幾個星期裡,30萬同胞慘遭殺戮。這是人類歷史上十分黑暗的一頁,也是中華民族永難磨滅的集體記憶。
  • 【地評線】紫金e評:在追憶中匯聚復興圓夢的強大力量
    在這個沉痛的日子裡,我們深切悼念所有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同胞,緬懷所有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獻出生命的英烈,在追憶中守望和平,凝聚民族復興的偉大力量。  昭昭前事,惕惕後人。83年前的今日,侵華日軍攻入南京,開始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在此後的幾個星期裡,30萬同胞慘遭殺戮。這是人類歷史上十分黑暗的一頁,也是中華民族永難磨滅的集體記憶。
  • 「地評線」紫金e評:在追憶中匯聚復興圓夢的強大力量
    在這個沉痛的日子裡,我們深切悼念所有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同胞,緬懷所有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獻出生命的英烈,在追憶中守望和平,凝聚民族復興的偉大力量。昭昭前事,惕惕後人。83年前的今日,侵華日軍攻入南京,開始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在此後的幾個星期裡,30萬同胞慘遭殺戮。這是人類歷史上十分黑暗的一頁,也是中華民族永難磨滅的集體記憶。
  • 【地評線】紫金e評:在追憶中匯聚復興圓夢的強大力量-新聞中心...
    在這個沉痛的日子裡,我們深切悼念所有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同胞,緬懷所有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獻出生命的英烈,在追憶中守望和平,凝聚民族復興的偉大力量。昭昭前事,惕惕後人。83年前的今日,侵華日軍攻入南京,開始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在此後的幾個星期裡,30萬同胞慘遭殺戮。這是人類歷史上十分黑暗的一頁,也是中華民族永難磨滅的集體記憶。
  • 黨的領導是引領復興徵程的強大力量
    「在思想和靈魂深處爆發革命」「把開展主題教育同推動改革發展結合起來」「扶貧村莊見初心,鬥爭一線看使命」……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在跨越百年的回望中,在觸及靈魂的洗禮中,讓世界最大的執政黨匯聚起更為強大的精神力量。
  • 漫評:在國家公祭中凝聚民族復興力量
    以國家之名祭奠遇難同胞,共同追憶那一段困難深重的歷史,是傳遞中國人民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的堅定信念。  以國之名公祭遇難同胞,不僅僅是為了打撈那段被時間湮沒的歷史,更是為了喚醒民族的共同記憶。30萬同胞慘遭殺戮,鐘山石城腥風哀,血灌長江赤秦淮。我們翻開歷史,祭奠遇難同胞,是不忘國家和民族所曾經歷的坎坷命運。為何從第一次國家公祭後,每到長假,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總能排起長隊?
  • 從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中汲取復興圖強的精神力量
    從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中汲取復興圖強的精神力量軍事科學院政治委員 方 向習近平主席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指出:「偉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必須永續傳承、世代發揚。」
  • 弘揚偉大夢想精神 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磅礴偉力
    千百年來,偉大夢想精神作為偉大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流淌於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中,為中國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今天,弘揚偉大夢想精神,為中華民族行穩致遠引領方向,可以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磅礴精神偉力。夢想引領方向,夢想凝聚力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長久生存的靈魂,唯有精神上達到一定的高度,這個民族才能在歷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奮勇向前。
  • 匯聚起衝刺「十三五」、奮鬥「十四五」的強大精神力量!史立軍寄語...
    全市新聞輿論戰線要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持續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講好泰州故事,傳播好泰州聲音,展示好泰州形象,匯聚起全市上下衝刺「十三五」、奮鬥「十四五」的強大精神力量,為推進「一高兩強三突出」、建設人民滿意的幸福城市提供堅強有力的輿論支持!
  •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努力奮鬥
    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在全省各界幹部群眾中引起熱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要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銘記苦難輝煌的抗戰歷史,弘揚偉大的抗戰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努力奮鬥,貢獻自己新的力量。
  • 弘揚最美精神 匯聚最強力量
    雙燕同志作為新當選全國勞模和先進工作者的5位代表之一,昨天還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崗位成才、奮鬥圓夢」新聞發布活動上與中外記者見面。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我深切感到,不僅雙燕同志是最美的,22位稅務系統全國先進工作者以及近年來受表彰的其他先進典型都是最美的,值得全體稅務人為你們點讚。大家美在哪裡呢?
  • 經濟日報:以制度優勢匯聚共克時艱的磅礴力量
    來源:經濟日報原標題:經濟日報:以制度優勢匯聚共克時艱的磅礴力量制度優勢是一個國家的最大優勢。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制度優勢是形成共克時艱磅礴力量的根本保障,只要堅定『四個自信』,堅持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就一定能夠使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緊密團結起來,發揮出攻堅克難、推動事業發展的強大能量」。這一規律性認識,既是理論層面的概括提煉,也是生動實踐的深刻總結,更是億萬人民的切身感受。
  • 紅船精神:民族復興偉業的強大精神力量
    【摘要】紅船精神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億萬人民承擔起民族復興責任、履行好自己肩負的歷史使命的精神力量之源。具體而言,開天闢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使黨始終擔當起解答時代課題的歷史重任;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使黨始終保持旺盛的革命鬥志;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使黨始終凝聚起實現民族復興的磅礴力量。
  • 雲南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趙金:匯聚起奮進新徵程的強大精神力量
    宣傳思想工作要忠誠履行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更好地把全體人民的思想行動統一起來,把團結奮進、一往無前的鬥志激發出來,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匯聚強大精神力量。
  • 人民日報社論:凝聚實現民族復興的磅礡力量
    前進道路上,越是面對風險挑戰,越要從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敢於應對重大挑戰、抵禦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偉大勝利,就是要銘記歷史、警示未來,動員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更加奮發有為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銘記歷史、警示未來,讓我們大力弘揚偉大民族精神。
  • 牆內的堅守與牆外的牽掛 匯聚成並肩戰鬥的強大力量
    牆內的堅守與牆外的牽掛 匯聚成並肩戰鬥的強大力量 2020-03-18 18: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紀念」人民日報評論員:凝聚實現民族復興的磅礴力量
    這一偉大勝利,開闢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開啟了古老中國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徵程。這一偉大勝利,也是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維護世界和平作出的重大貢獻。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正處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時期,我們黨正帶領人民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
  • 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匯聚萬眾一心民族力量
    二 深圳經濟特區建設的40年,民族力量的蓬勃匯聚再次令世人震撼 談及抗美援朝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無論時代如何發展,我們都要匯聚萬眾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全國乃至全球技術、產業、人才、資金等經濟要素不斷開放聚集的浪奔浪湧背後,是全世界華人華僑、包括港澳臺同胞在內的全國人民矚目深圳、投資深圳、發展深圳的熱情,是民族力量的再次匯聚,再次引爆。
  • 【地評線】致敬「時代楷模」匯聚「復興偉力」
    「用一賢人則群賢畢至,見賢思齊就蔚然成風」,崇高的事業需要楷模引領,奮鬥的精神激發前行的力量。廣大黨員幹部要對標照鑑、匯聚合力,共同開好偉大復興的時代列車,在新長徵路上創造新的更大奇蹟。  要堅定如初,把握對黨忠誠的「方向盤」,始終踐行初心使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黨絕對忠誠要害在「絕對」兩個字,就是唯一的、徹底的、無條件的、不摻雜任何雜質的、沒有任何水分的忠誠。
  • 文藝戰疫,匯聚強大精神力量——贛州市文藝工作者匠心創作2000餘件...
    文藝戰疫,匯聚強大精神力量——贛州市文藝工作者匠心創作2000餘件戰疫作品配樂詩朗誦《在贛州靜候曙光》 何志清 攝《春天裡的一面旗》樂譜《我卻知道你為了誰》 羅琪 作>戰疫(油畫) 鄒志平 作文藝凝聚力量,作品傳遞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