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劍濤:我的淘書記行

2020-12-12 澎湃新聞
【編者按】

本文摘自清華大學政治學系教授任劍濤的新書《書緣:讀書·品人·閱世相》。在書中,任劍濤通過讀書、品人、閱世相,希望能與讀者分享閱讀之樂,當然也包括本文寫到的淘書之樂。

盤桓潘家園:京城淘書記

每周六,我會一改一周幾乎天天晚起的慵懶,早早從床上爬起來,匆匆吃點東西,急忙趕去乘坐地鐵十號線。目標:潘家園。

潘家園是我近兩年淘書盤桓之地。曾經隱然消逝的淘書之樂,借周周盤桓潘家園,回到了我的日常生活中。說起來,從我住地的北三環西路,一路奔襲,到東三環南路,還真是路途遙遠!這路途,自然不是說地理距離的長短,而是說心理距離的遠近。這年頭,人們幾乎都在網上書店買書。足不出戶,心儀的圖書到手。況且網上書店折扣較大,方便又划算。人們何苦滿城竄去找書呢?!

潘家園舊書攤

從北京西城竄到東城,只為潘家園的周末書市。這個買書勁頭,實在是太大了,大到有時候我自己都覺得有些莫名其妙。是少小養成的習慣?還是經年伴書的陋習?或是專業工作落下的病症?雖不得其解,但實在覺得潘家園有這個魔力,把我這個書迷的胃口吊得老高。其實,我自命書迷有些靦腆,甚至應該臉紅。我買書不為搜求文物一般的罕見書籍,更不願意付出太高的書價,搜羅的也都是我的研究需要的一些專業書籍。買便宜,是我去潘家園淘書的最大動力!

幾乎每個周六去潘家園淘書,潘家園都不負我,總是能讓我能淘到十本以上便宜的好貨。珍貴自然是說不上,但絕對符合我的研究興趣需要。這就足夠了。更為重要的是,相比於新書店買到人人唾手可得的新書,到潘家園這樣的舊書集散地淘書,可以收穫購買新書不易體會得到的獨佔之樂!上到書店架上的新書,複本甚多。潘家園書市,一家攤檔,一般是一書一冊,多是獨本,在人人爭搶之際,奪人先聲,成功購入,滿足感無需多說。

我的購書行當頗接近農村進城務工人員:一輛在地壇書市淘書時購得的、頗顯破舊的藍色小推車,內裝一本記得密密麻麻的購書筆記本,外帶一支用以記錄已購、待購書目的籤字筆。每次這樣上地鐵,總覺得有人投來異樣的目光。或許是心虛,或許是想向人表白而不得的壓抑,心中總有點怪怪的感覺。在一個以衣帽取人的時代,不知這屬不屬於正常的心理反應?!但只要在潘家園購書歸來,碰巧有個座兒一坐下來,我便會心情釋然,在地鐵裡旁若無人地一本一本地翻起書來,好像剛剛打了一場勝仗的士兵,心無旁騖地欣賞自己繳獲的戰利品。

常常在潘家園聽書市老闆聊起這塊地方政府要另派用場,是耶非耶,不得而知。站在政府的立場上想,這塊風水寶地,隨便派個地產房產或做大型商業之用,都可能收到更為豐厚的稅費回報。心裡估摸,即便我這個書迷去從政,也會這麼做吧?想到這裡,暗自神傷。但願最後的購書「聖地」潘家園,不要這麼快地退出北京的文化天地。

樂此不疲的臺灣淘書

在臺灣淘書的經歷甚是愉快,可圈可點之處不少。但尤為值得用文字記錄下來的,是2010年和2015年兩次做訪問學者而有的淘書小高潮。

2010年最後一個季度,我受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院長黃俊傑教授的邀請,去那裡做三個月的訪問研究員。此行在與臺灣同行交流學問上頗有收穫自不待言。這三個月還有一個意外驚喜,就是淘了整整16箱舊書。在此之前到臺北開會,只是零零星星地買了些舊書,對臺灣的舊書業印象不深,沒覺得臺灣的舊書業有什麼勝於北京、香港的地方。

這次做訪問學者給了我在臺灣瘋狂淘書的寶貴機會,也徹底改變了我對臺灣舊書業的印象。臺灣的舊書業,應該說是大中華地區最發達的,尤其是與其他城市明顯衰落的舊書業相比而言,更是如此。彼時,不唯臺北到處是舊書店,而且舊書店的擴張非常迅速。記得臺灣舊書業的龍頭老大茉莉二手書店,本來在臺北就有三家分店了,即臺大店、臺大影音店、師大店,我去的時候正趕上它們新開兩家分店,一家是臺大出版社分店, 一家是臺中旗艦店,可見其生意之興隆、業務拓展之迅速。臺灣舊書業的集散地自然是臺北。臺北的舊書店簡直可以說是星羅棋布,遍布全市。這不僅因為臺北是臺灣的政治中心,而且也是臺灣的文化中心。關鍵還因為臺北有一批專注於舊書業的書店老闆和店員。也許這與臺灣的經濟結構有點關係,臺灣的中小企業很多,構成經濟發展的主體,類似於規模不大的舊書店這類各行各業都分布廣泛的中小機構,很難說有大難不死的存活能力,但只要不遭受大的經濟風浪,它們卻都有經久不衰的秘方。我知道在臺灣開辦舊書店的人多是一些有情懷的人。茉莉老闆的書情告白,大家是很熟悉的。一句話,他就是心裡裝著書。像胡思二手書店、雅舍二手書店、阿維的店、竹軒書屋等,書店老闆對書的感情也有目共睹。而身患絕症的愛閱書房的創店老闆,那種大陸人常說的「身殘志堅」,不僅留人以極其深刻的印象,簡直常讓人感動落淚!

茉莉二手書店師大店

臺灣的舊書店不只是數量多而已。如果只是數量多,卻讓愛書人買不到自己心儀的書,那舊書店再多也不會讓愛書人留戀不舍。臺灣的舊書店說不上各有特色,但書店經營者幾乎都使出渾身解數,盡力收羅買家想要購買的好書。所謂好書,自然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有偏愛稀見書的,臺北的舊香居、古今書廊可以大大滿足出得起高價的淘書者的偏好;有偏愛流通很快的暢銷書的,茉莉連鎖店不會讓人失望。像我這種以專業為主、興趣為輔加入淘書大軍的實用主義者,只要願意花時間到處亂轉,總是會買到自己喜歡的舊書。

2015年我太太受邀擔任臺大高研院的訪問學人,我以陪同身份也獲得客座研究員資格,為期一個月。這一個月又有不少時間花費在淘書上,收穫頗豐,寄回內地六箱書。最大的收穫之一,就是在臺北牯嶺街一家規模很小的舊書店「新舊書屋」,淘到了張君勱的早期名著《立國之道》,這是一本力圖兼綜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優勢的設計中國建國方案的專著,書是張氏所在的民主社會黨自印的。同時還淘到了他的最後一部著作《中國專制君主政制之評議》,這部書是他專門反駁錢穆認定中國古代政治不是專制政治,而是優於現代民主政治的政治形式的論斷而寫的。兩書在臺灣舊書市上很少見,這家書店的老闆要價很高。當時確實有些不願出高價購買,跟書店老闆、一位年紀頗大的老先生砍價後,老先生給了不少優惠,同時告訴我,這書是他自己的私藏,不是因為眼力衰退無法專注讀書,他是不會賣掉這些書的。念及書的價值,以及老先生的誠懇優惠、人生述說,我終於掏了腰包。這可是我在臺灣淘舊書付出的最高價格了。

從2010年以還,除開兩次做訪問學者而比較集中地廣泛淘書外,幾乎每一年我都會因為或開會或與家人臺北自由行,而到臺灣的舊書市去淘書。由於大陸最近幾年的書價飆升,也讓我在臺灣淘書時出手闊綽起來。先前上了一千臺幣的書,哪怕是套書,我幾乎都是不考慮的。這曾經讓我痛失好書,後悔莫及。2010年時在臺大出版社的茉莉店開張時,我發現一套《胡適先生年譜長編初稿》,這對胡適研究來說,是一套必備的參考書。當時標價1500元新臺幣,優惠過後的價格,換算成當時的人民幣,幣值200餘元。那時大陸的書價尚低,百元以上的書不多,花200餘元買書,還是很奢侈的事情。猶豫再三,沒有下手。待到即將返回北京的時候,終於下定決心,要去買下此書。結果別人已經先下手為強了。這是在臺北淘書最為痛悔的一件事了,至今想起來還想捶胸口。到2015年以後,大陸書價跟臺灣書價的差距是愈來愈小,隨之我出手的價位也就相應提高。記得這前後,我在雅博客舊書店看到一套《政治科學大全》,也就是舊版的、多卷本的《政治學研究手冊》,標價也是1500元臺幣,我幾乎沒有任何猶豫就出手拿下。買這書的同時,還心生一種出手大方的自我欣賞感。

臺灣淘書之樂,豈止得到所想購買的圖書,買書之餘,遊覽了城市、體會了民情、觀察了世相、豐富了知識、提升了品味、升華了人生。這才是樂此不疲的臺灣淘書成為臺灣行不可須臾缺少的環節最重要的理由。想像明年家人的臺灣自由行,那幾家熟悉的書店影子,便又在眼前晃悠起來……

只是讓人嘆息,臺灣的舊書業受衝擊極大,近兩年明顯有點衰落了……

舊書業與香港的吸引力

20世紀80年代到廣州讀研究生,處處可見香港對廣州的影響。流行歌曲《東方之珠》將香港描述得來驚豔動人,心中便產生了到香港一遊的強烈願望。但機會似乎很渺茫,遊覽香港的願望一直被壓在心底。80年代末,研究生畢業留在中山大學任教。但數年下來,就是沒有機會到咫尺之遙的香港一遊,心裡隱隱有一種遺憾。

1994年,我接手中山大學辯論隊的教練任務,緊張地為全國大專辯論邀請賽作準備。在一天到晚不分晝夜的辯論輔導中,偶然從中山大學學生處得知,兩所中大(中山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傳統的一年一度、兩地交換的辯論賽需要組隊和尋找教練,而且這一年的比賽地點是在香港。我所在的辯論隊是中山大學團委組織的隊伍。得知學生處另起爐灶組織辯論隊到香港辯論,雖然為之怦然心動,但也沒有打算改投學生處的隊伍。當時學生處恰好有一位朋友,一再向處裡推薦我做教練,一者磨不過學生處同人的勸說,二者也確實極想在香港回歸前到此地走一走。那時,我剛調動到政治學系工作不久,政治學者心中那種比較回歸前後的香港社會的研究衝動,竟然也給挑激起來。衝動中便跟團委領導稟告,我不能繼續待在國辯的隊伍裡了,我得去帶赴港的辯論隊。在被戴了個「叛徒」帽子的情況下,我轉而組建和輔導香港辯論隊。1994年,在香港回歸前3年多,我就這麼踏上香港這片心儀已久的熱土。

辯論以我任教練的中山大學隊獲勝結束。這中間生出不少故事,留待今後另說。辯論結束後,我們辯論隊一行數人在香港轉悠開來。這一路逛商店、遊街道、觀名勝、品美食,到處留下良好印象。但留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旺角幾家讓我這個書迷收穫頗豐的舊書店。記得辯論賽結束後,電臺與電視記者採訪我,問我對「香港是個文化沙漠」有什麼評論,我基於政治正確,振振有辭地答道,香港怎麼會是一個文化沙漠呢?你看香港的大學辦得不錯啊!香港的文化設施很齊全啊!香港的文化活動很豐富啊!香港人的文化創作很活躍啊!但老實講,當時心裡還真不覺得香港的文化怎麼了不得。如果說香港吸引我的原因,主要因素肯定不是文化,而是經濟發達!從落後地區出來,到發達地區開開眼界,這才是我很想到香港一遊的真實動力呢!

一腳踏進旺角的幾家舊書店,香港的文化味兒真是撲鼻而來。這可不是與政治正確粘連在一起的文化味兒,而是真真切切在舊書堆中嗅到的文化芳香。當時,我印象很深很好的舊書店之一是神州書店。經營這家舊書店的是一位先生。神州書店既賣港臺舊書,也賣大陸圖書,但港臺書明顯多一些。大陸書新舊參半,我也在其中淘到一些20世紀80年代出版的舊書。但更重要的收穫,還是買到不少港臺思想文化方面的舊版書。那時我的視野還定在儒家思想上,而內地流行的思潮,正好是港臺海外新儒學。其時內地也出版了一些港臺海外新儒家的選集,但讀起來總是有支離破碎的感覺。他們比較完整的著作,尚待引進。因此到香港逛舊書店,收集相關圖書,就成為重中之重。牟宗三的「新外王三書」(《道德理想主義》《歷史哲學》《正道與治道》)、徐復觀的《中國人性論史》、唐君毅的《中國文化精神》等書,就是在神州書店翻出來的。這對我後來做博士論文,發揮了不可替代的引導作用。

神州書店

香港之於我的吸引力,從來不是它鱗次櫛比的摩天大樓、琳琅滿目的高檔商品、華燈綻放的夜市街景。如果說在專業的角度我欣賞香港人的勤勞智慧、敢於表達、努力行動的品性,那麼在城市的角度講,我欣賞的就是香港發達的舊書業。一個城市舊書業的昌盛,既表明這個城市居民的曾經好學,又表明這個城市居民的總是好學:流通的舊書,大多是城市居民購買並閱讀後再賣到市場上的,不好學,不會有那麼多舊書;舊書的流通,說明城市居民願意購買這些圖書並將之作為精神食糧,沒有好書者,舊書就只能是廢品,只會經過廢品收集渠道,拿到紙廠搗成紙漿。一個城市發達的舊書業是這個城市社會的招牌,也是這個城市的文氣,更是這個城市的品味。香港的舊書業維繫著城市的文化品質。

可嘆的是,香港的舊書業也有點江河日下的感覺。近兩年到香港淘書,所獲日少,舊書店給人的感覺也在悄悄變化。如今說旺角是香港舊書的集散地,已經有些勉強了。神州舊書店已經搬到了遙遠的柴灣,上了一家工業大廈的23樓。好不容易去一趟,穿過幽幽的工業大廈一層,登上直達書店的電梯,進入書店便已經難有當年那種買書的爽快感覺了。而且神州書店的書價不菲,讓人不敢輕易下手。近年去了兩趟,便不再去了。

香港舊書業、香港吸引力、香港……

無處淘書:追懷廣州的文化味

成年後,我待的時間最長的城市是廣州,不計中間短時間的離開,前後算起來長達24年。整個中青年時光,幾乎全給了廣州。我於廣州,可見淵源,可見忠誠,可見情深。

對我這個讀書人來講,廣州物質生活方面的吸引力自然不小,但更重要的吸引力還是文化上的。這樣說,首先與我的職業有關。教書匠屬於文化中人,自然而然的便會優先關注文化方面的事情。其次也與我的興趣有關。我愛買書、尤其愛買舊書,淘書是我的一大樂趣。這個興趣是啥時養成的,一時也說不清楚。大約是在讀大學的時候,因為學校附近有個市場,總有幾家地攤書商,幾毛錢就能買到一本專業書籍。於是隨時隨地就往那裡跑,一來二去竟成了習慣。

廣州淘舊書,最集中、最實惠、最暢快的,不是在舊書店,而是在露天書攤。早些年,中山大學附近,尤其是廣醫二院、廣州美院交界的街心花園轉盤處,一到晚上便是十數家舊書地攤開張,「文革」時期出版的一些「西方資產階級哲學社會科學資料輯」就是在這些地攤上買到的,一套邱吉爾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竟然在地攤上能一次買到全本。

在我看來,廣州的文化味,從舊書店與地攤書市不經意地展露出來。廣州這些年,為了祛除「文化沙漠」的惡名,花費不菲,修建了不少高大上的文化設施。博物館、展覽館、音樂廳、圖書館、科技館、文化館不一而足。建築富麗堂皇、展品底蘊豐厚、陳設相當講究、上演陽春白雪……但這些地方,市民常常只是偶爾光顧次把,很難成為市民文化消遣的常到之所。與市民文化真真貼近的,還是存活在市民生活空間中的文化形式。舊書市、地攤書市,就是市民在可親可近處感受文化的上佳場所。一個城市的文氣、書卷氣,常常不就在這裡透顯而出,讓人有一種「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快感,城市的文化升華也就水到渠成。所謂「人文化成」,不過此意。

《書緣:讀書·品人·閱世相》,任劍濤/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19年9月版。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任劍濤|講述那些與書結緣的故事
    因此,他們總是慫恿我將讀書的體會寫下來,並且交付發表。我是一個喜歡人我相互理解的人,經不住媒體朋友的誘惑,常常將他們喜歡的書,甚至是他們喜歡而我並不太喜歡的書,先讀起來,並寫成書評,因之迅速刊登在報刊上面。本來就心存保飯碗的功利讀書心態,加之「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想到讀書寫書評還有物質回報,也就對寫書評這件事情做踴躍狀了。
  • 任劍濤 | 政治學理論領域的八個趨勢
    任劍濤:今年我投入精力最大的一件事是召集「比較文明再思考」文化沙龍。這個沙龍已經是第二季了,首季的主題是「中華文明再出發」。一季為一個年度,由我主持,每月邀請兩位專家就一個主題閒聊。原本由騰訊文化主辦,今年運作不暢,只好與一家大學合辦,形式上也改成了學術講座。每一期主持人與兩位專家先各講15到20分鐘,再與網上報名的參與者對話一個小時。
  • 活動預告 | 任劍濤、張緒山、晏紹祥:文明匯通下的千年帝國
    三位學術大咖共聚,迷弟迷妹們快快約起,領票參加~~中國政法大學學院路校區教學樓207,(地鐵大鐘寺站或公交薊門橋西、薊門橋南站)任劍濤:清華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張緒山: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晏紹祥: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教授拜佔庭帝國是中古歐洲歷史最為悠久的國家之一,飽經滄桑而屹立千年,並對中世紀歐洲的政治、經濟
  • 任劍濤:廢除科舉是中國教育的一次大扭轉 | 思想現場
    作者:任劍濤(清華大學政治學系教授)教育是推動中華文明發展最重要的社會因素教育是推動中華文明發展最重要的社會因素,所以我們今天討論一下關於日常生活,「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關於教學,「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關於文明的繼承,「入太廟,每事問」。這樣一種教育安排、教育姿態,說明從日常生活一直到國家高層,儒家都有一系列的教育規訓,所以儒家在教育問題上,有著非常系統的設計。法家的教育理念比較特殊,「以吏為師,以法為教」。大多數人認為這種教育理念帶來了負面作用。
  • 新民晚報數字報-高雄臺南淘書記
    曹正文  這次赴高雄、臺南、嘉義旅行,在行程中並沒有安排參觀書店的節目,我因上次逛臺北重慶南路的書店街,印象特好,所以我一到高雄
  • 淘小鋪持續「燎原」
    前幾日,一位社交電商的從業者告訴銷貓新零售(ID:DSxiaomao1130),淘小鋪在爆出相關帳戶被凍結4400萬(淘小鋪被凍結4400萬始末)的新聞之後,相關負責人一直在「與當地管理部門積極磋商,制定整改措施,並妥善解決了用戶投訴。」淘小鋪輿論危機剛爆發的時候,引發了行業的熱議。
  • 點淘邀請碼是多少? 點淘邀請碼填寫規則
    點淘邀請碼是【LRHJ429U】或【LR8SGEVC】或【LRW3Z42K】或【LR66QWEP】純數字才是阿里巴巴集團官方最新推薦使用的點淘邀請碼,歡迎大家填寫! 點淘邀請碼是【LRHJ429U】或【LR8SGEVC】或【LRW3Z42K】或【LR66QWEP】純數字才是阿里巴巴集團官方最新推薦使用的點淘邀請碼
  • 淘淬襟懷·謝雲書畫展在榮寶齋美術館盛大舉辦
    2020年11月18日,由中國書法家協會、溫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共龍港市委宣傳統戰部、榮寶齋展覽部共同主辦,北京藝人行文化有限公司承辦的「 淘淬襟懷·謝雲書畫展」與藝術研討會在榮寶齋成功舉辦。>崔 偉 榮寶齋出版社 社長總編輯秦金根 安徽美術出版社副總編、《書畫世界》《中國書學》執行主編徐立偉 北京藝人行文化有限公司總經理中國書協分黨組書記李昕、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閻曉宏
  • 淘寶微博送出數千淘公仔 引領淘一族跨年盛典
    12月22日,淘寶網在其官方微博(http://t.sina.com.cn/taobao)發起年度最大的淘公仔派送活動【親·微言送聽】——4000個淘公仔將在其「親,新年快樂」為主題的新年祝福活動中送出,短時間內即引發網友關注
  • 感謝淘商會老童老師的指導
    我是今年9月加入淘商會正式和老童老師學習拼多多的,其實啊。我在今年5月份就開店了,,當時啊,請教了很多人,也一直在到處進行學習,感覺都已經很熟悉了。所以就滿懷信心的開始了。前期談貨源,打造店面等,都還是比較順利。我做的是養生食品。那時候給我出主意的人多,我自己的想法也多,花了很多的冤枉錢。現在想來都有點後悔。
  • 己亥淘書撿漏樂
    己亥淘書撿漏樂 2020-01-19 09:50:53 來源: 南通網 □彭 偉2019本是己亥豬年,實為白駒過隙,轉眼即逝。豬年難忘豬,鄉間有俗語:「富不離書,窮不離豬」,我不富裕,但不離書,又不離肉。
  • 我在北京海澱淘買舊書的幾十年
    魯迅在《一件小事》裡寫道:「我從鄉下跑進城裡,一轉眼已經六年了。其間耳聞目睹的所謂國家大事,算起來也很不少;但在我心裡,都不留什麼痕跡,倘要我尋出這些事的影響來說,便只是增長了我的壞脾氣——老實說,便是教我一天比一天的看不起人。」而我在海澱二十年來的痕跡,留下的也不過是淘買舊書的記憶,北京四九城的書攤書肆我大都寫過了,這回來寫寫我與海澱鎮書攤書店的故事。
  • 淘禮金是什麼呢?創建淘禮金的步驟是怎樣的?
    淘禮金玩法是在2018天貓雙十一大促的時候開啟的,他的主要玩法是能夠結合商品的優惠券,同時使用,以代金券的形式,單個淘禮金,只能指定一款商品進行使用,那麼你知道淘禮金是什麼嗎?是怎麼創建如何獲取的嗎?首先我們一起來認識下淘禮金,也就是對於淘禮金的一個定義:淘禮金本質上是一種有跟蹤能力的權益產品,(本質還是一個權益產品,對於買家用戶來說,是很好的一個具有吸引力的一個產品,對於淘客來說呢,是一個具有很強跟蹤能力,也是一個很好的利好的功能)他的一個玩法模式,主要是由淘寶客推廣者出資,充值,綁定某個要推廣的單品後生成「淘禮金
  • 每日一問-手淘搜索和手淘首頁優化的方法一樣嗎?
    01手淘搜索和手淘首頁優化的方法一樣嗎?1.手淘搜索:依賴於手淘關鍵詞排序權重。2.手淘首頁:依賴於猜你喜歡推薦、達人推薦等。直接就是達人合作和鑽展直通車投放手淘首頁。和手淘搜索沒有直接關係。3.手淘搜索是買家搜索的主動行為;手淘首頁是根據買家行為主動推薦產品。
  • 淘小鋪的真面目是什麼?
    淘小鋪的真面目很多朋友都在問淘小鋪能做嗎?做了能賺錢嗎?那我們先來看看淘小鋪到底是什麼?網上有很多文章都在說淘小鋪是阿里旗下產品,是一個賺錢的機會。其實呢淘小鋪可以理解為是第三方機構組織內的人在阿里開店賣貨,阿里會根據他們賣貨的金額給他們一筆獎勵金,他們把這個獎勵金拿去做二次激勵分配。這也就是網上經常有在說的什麼有兩種模式在運作,這一種呢就是他們在說的團隊模式,這一種呢就是他們在積極推的399模式,你可以自購或者推薦下級購買獲得高佣金。
  • 河北曲周自行車小鎮網上淘「金」
    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李光清 河北日報記者喬賓娟)「今天我的淘寶網店銷售童車的收入是4700多元。」日前,曲周縣河南疃鎮駱莊村26歲村民張樹興高興地告訴筆者。張樹興的網店已經有3年時間了,在這個網店上他不僅銷售自家童車廠的產品,還銷售當地及外地生產的童車產品。
  • 《淘寶》淘工廠介紹
    相信很多小夥伴都有在淘寶中看到過淘工廠,這裡面的東西一般價格都比較低,而且銷量什麼的也都比較不錯。那麼淘寶淘工廠是什麼意思?淘工廠在哪裡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了關於淘寶淘工廠的相關介紹,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獲贈萬元正能量獎金,「淘書爺爺」錢玉田稱繼續淘書進行捐贈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倩16日下午,在濟南章丘垛莊鎮中心小學校園內,愛心圖書室捐贈活動正在進行中,從廢品回收站「淘」書買下之後捐贈給鄉村孩子閱讀的淘書爺爺錢玉田受到了現場師生的歡迎。在同學們以及山東省監獄管理局領導同事面前,錢玉田老人收到了天天正能量特別獎證書以及萬元獎金,他當場表示一定會繼續淘書,繼續把這份愛傳遞下去。作為一名山東省監獄系統退休職工,愛好收藏的錢玉田老人在廢品回收點淘書,他挑選品相較好的圖書購買下來,然後捐贈給有需要的鄉村學校和鄉村孩子。
  • 淘小鋪怎麼樣?靠譜嗎?和優淘集市對比有什麼優勢? 備註信息:
    優淘集市中的商品都是直接對接淘寶、京東、拼多多等平臺的,所以質量不用擔心,而價格方面也是給出了十足的優惠,全場一折起,以超低的價格販賣商品,保證每個人購買的商品價格是最實惠的。如此大的優惠力度也是優淘集市的一大特色,也是吸引用戶的主要因素,我相信沒有哪個人可以拒絕如此大的優惠力度的商品。
  • 記住「1泡2淘3炒」,家人愛吃
    記住「1泡2淘3炒」,家人愛吃作為一個陝北人,醃酸菜是很多家庭在深秋入冬前都會做的,但是有時候,醃出來的酸菜卻往往不盡人意,不是口感過酸就是口感綿軟不好吃。昨天我分享了醃酸菜容易出現的問題及導致這些問題出現的原因,今天我就繼續給大家分享一個口感過酸的酸菜的好吃做法。那麼秋冬醃的酸菜過酸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