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用到了「經典」一詞,是因為西化和商業模式下的瑜伽已經多少偏離的原本的味道。順應現代人的需求有所調整是允許的,但當你不知道該怎樣調配呼吸時,經典就是最有力的依據。
1.尊重自然規律
以山式為例,不考慮呼吸時,在手向上舉的動作中,脊柱是伸展延長的,胸腔是展開擴張的,腹部組織是上提延展的,橫膈膜是向下的。
呼吸時,吸氣脊柱是會延展的,胸腔是會擴張的,腹部是上提的,橫膈膜是向下的。
然後將「不考慮呼吸」和「呼吸時」各個器官的表現做對比,帶來的身體狀態是一樣的,所以要尊重自然規律。
2.身體運動和呼吸運動之間的關係
身體運動幫助呼吸延長,呼吸幫助更舒適的運動。穩定和舒適會自然發生,運動品質自然提升。運動中鼻吸鼻呼和用嘴巴呼吸的面部輪廓是不同的(所以想美容的,你懂得嘍)。
3.發生動作時,何時呼氣、吸氣,由脊柱變化決定。遵循身體擴張時吸氣,身體收縮時呼氣的原則。
a. 脊柱在收縮狀態時,也就是A點(頸5-頸7)到B點(腰4-骶1)靠近時呼氣,遠離時吸氣。
b. 背部後彎時吸氣,腹部收縮時呼氣。
c. 進入扭轉時呼氣,退出扭轉時吸氣。
d.雙手遠離身體時吸氣,靠近身體時呼氣。
e.腿遠離身體時吸氣,靠近身體時呼氣。
f.蹠屈即繃腳時吸氣,蹠伸即勾腳時呼氣。
g.有呼吸困惑時,就關注脊柱狀態,身體前側伸展時吸氣,前側變短時呼氣。四肢與軀幹角度變大時吸氣,變小時呼氣。
這其中最有疑問的應該就是後彎了,多數老師會引導呼氣後彎,從呼氣進入體式或本著練習腹肌的角度說,是可以的。但有下行氣支持的後彎才是穩定的,足底向上整個身體的延展才是後彎,更需要足底向下的紮根,所以大部分後彎是伴隨吸氣完成的。理論有被推翻的一天,但身體從不會說謊,自己做個嘗試,結果自然就有了。
健身房力量練習中,有些人會屏息來幫助保持肌肉的力量,但在衡量肌肉力量和呼吸的連貫性中,孰輕孰重,可能不用我說,你自己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