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0「古典-器樂」丹尼爾·巴倫博伊姆 - 貝多芬:鋼琴奏鳴曲...

2020-12-15 無盡音源

20201110【古典-器樂】丹尼爾·巴倫博伊姆 - 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全集 & 33首C大調變奏曲.Op20,迪亞貝利華爾茲

Daniel Barenboim - Beethoven Complete Piano Sonatas & 33 Variations in C Major, Op. 120 on a Waltz by Diabelli(2020)[24-96、24-48]

https://www.highresaudio.com/en/album/view/pdq6tr/daniel-barenboim-beethoven-piano-sonatas-nos-1-6

https://www.highresaudio.com/en/album/view/zibxfx/daniel-barenboim-beethoven-piano-sonatas-nos-7-12

https://www.highresaudio.com/en/album/view/ia7vmp/daniel-barenboim-beethoven-piano-sonatas-nos-13-19

https://www.highresaudio.com/en/album/view/mtginb/daniel-barenboim-beethoven-piano-sonatas-nos-20-26

https://www.highresaudio.com/en/album/view/dpeh5s/daniel-barenboim-beethoven-piano-sonatas-nos-27-32

https://www.highresaudio.com/en/album/view/re9wjs/daniel-barenboim-beethoven-33-variations-in-c-major-op-120-on-a-waltz-by-diabelli

專輯發行:

2020年

HRA發布:

2020年10月30日

標籤:DG

類型:古典

子流派:器樂

藝術家:丹尼爾·巴倫博伊姆

作曲家:路德維希·凡·貝多芬(1770-1827)

傳奇人物丹尼爾·巴倫博伊姆(Daniel Barenboim)是貝多芬世界上最傑出的專家之一,他演奏或指揮了作曲家所寫的幾乎每一個音符。

這個項目-在今年的鎖定期間完全記錄-將成為一年中的經典記錄事件之一!

巴倫博伊姆的貝多芬毫不妥協,充滿了隱藏的深度,與之相反的激蕩,很少有音樂家像鋼琴家和指揮家丹尼爾·巴倫博伊姆那樣對貝多芬的音樂進行如此深入和長期的研究。

在這段錄音中,巴倫博伊姆在他所有三十二首奏鳴曲中的第五個完整的周期,在他所有過去的經驗的基礎上,重新融入了這些奏鳴曲的樂譜中。

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他以他特有的好奇心和固執,試圖以「處女般的清新和從頭開始」來詮釋一切。

巴倫博伊姆一直認為貝多芬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巴倫博伊姆對貝多芬的持續關注也反映在他為鋼琴創作的最後一部偉大作品《迪亞貝利變奏曲》作品120的新唱片中。

丹尼爾·巴倫博伊姆

我們這個時代傑出的音樂人物之一,出生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父母都是俄羅斯猶太裔。他5歲開始和母親學習鋼琴,和父親一起繼續學習音樂,7歲時在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辦了第一場官方音樂會。1952年,全家搬到以色列,兩年後,他的父母帶丹尼爾去薩爾茨堡參加伊戈爾·馬凱維奇的指揮班。1955年和1956年,他在巴黎與娜迪亞·布朗格學習和聲與作曲。

1952年巴倫博伊姆在維也納和羅馬首次登臺演出後,很快就成為他那一代最多才多藝的鋼琴家之一。隨後在巴黎(1955年)、倫敦(1956年)和紐約(1957年)首次亮相,他與利奧波德·斯託科夫斯基(Leopold Stokowski)一起演出。他的唱片生涯始於1954年。在20世紀60年代,他與奧託·克朗佩爾合作創作了貝多芬協奏曲,與約翰·巴比羅利爵士合作創作了勃拉姆斯協奏曲,並作為鋼琴家和指揮家,與英國室內樂團合作創作了莫扎特的所有作品。他一直活躍於室內樂,與已故妻子、大提琴家傑奎琳·杜普雷、小提琴家伊扎克·帕爾曼和平查斯·祖克曼一起演出。在歌曲獨奏會上,他曾與迪特裡希·菲舍爾·迪斯考、珍妮特·貝克夫人、託馬斯·卡斯託夫、安娜·奈特雷布科、喬納斯·考夫曼和馬格達琳娜·科耶納等藝術家一起參加了歌曲獨奏會。

從20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巴倫博伊姆開始把更多的時間用於指揮。1975年至1989年,他擔任巴黎管弦樂團的首席指揮,經常與他一起演奏當代作曲家的作品,如盧託斯亞夫斯基、貝裡奧、布列茲、亨澤、杜蒂勒克斯和武滿徹。1973年,他在愛丁堡音樂節首次登臺演出,1981年在貝勒特音樂節首次登臺演出,在那裡他連續18個夏天執導了《特裡斯坦與伊索爾德》、《戒指》、《帕西法》和《梅斯特辛格》。1991年,他接替索爾蒂出任芝加哥交響樂團音樂總監,2006年被評為「終身榮譽指揮家」。1992年,他成為柏林德意志音樂學院的音樂總監,2000年,柏林音樂學院任命他為「終身首席指揮」。他還經常出現在柏林愛樂家和維納愛樂家,與他們一起領導了2014年的新年音樂會。

1999年,巴倫博伊姆與已故巴勒斯坦裔作家、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愛德華·賽義德(Edward Said)共同創立了東西方長沙發床工作室和管弦樂團,匯集了來自埃及、敘利亞、黎巴嫩、約旦、突尼西亞和以色列的天才青年音樂家,在世界上一些最優秀的音樂家的指導下創作音樂。講習班旨在促進中東不同文化之間的對話,並促進共同演奏音樂的經驗。

2005年夏天,西-東迪凡管弦樂團在巴勒斯坦城市拉馬拉舉辦了一場具有歷史意義的音樂會,並對其進行了電視廣播並錄製成DVD。2013年夏天,樂團和巴倫博伊姆在歐洲巡演,在琉森和薩爾茨堡等主要節日以及在柏林瓦爾德布恩演出。2014年夏天,他們將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的Teatro Colon以及薩爾茨堡和琉森音樂節上舉辦音樂會,包括特裡斯坦和伊索爾德的音樂會表演。柏林斯塔茨卡佩萊的音樂家們從一開始就作為教師參加了這個項目。巴倫博伊姆還在巴勒斯坦領土發起了一個音樂教育項目,其中包括一所音樂幼兒園和一個青年管弦樂隊。

2007年,巴倫博伊姆開始與米蘭的斯卡拉(Teatro alla Scala)建立了密切的關係,在那裡他不僅主持歌劇、音樂會,還演奏室內樂。2011年,他被任命為傳奇米蘭學院的音樂總監。從2010年開始,無論是在柏林還是在那裡,他都主持了蓋伊·卡西爾(Guy Cassier)的新一輪「指環」(the Ring)的演出(他還在2013年英國廣播公司(BBC)倫敦阿爾伯特音樂廳(Albert Hall)的舞會上與柏林斯塔茨卡佩爾(Berlin Staatskapelle)合作完成了整個周期。他的項目包括米蘭的威爾第安魂曲、琉森和薩爾茨堡音樂節、柏林愛樂樂團,以及莫斯科大劇院,在那裡他還指揮著斯卡拉部隊的唐·喬瓦尼。

巴倫博伊姆在2013-2014年的其他演出包括在柏林、聖彼得堡、德勒斯登、維也納、伊斯坦堡、布加勒斯特和亞美尼亞的埃內斯庫音樂節上與柏林歌劇院演出;裡姆斯基·科爾薩科夫的歌劇《沙皇在斯卡拉和柏林的新娘》在拉斯卡拉的歌劇《塔特》,以及沃澤克、唐·喬瓦尼、伊爾·特羅瓦託的音樂會,西蒙·博卡內格拉和坦納烏澤在柏林。他的獨奏演出包括勃拉姆斯第一鋼琴協奏曲與西蒙拉特爵士和柏林愛樂樂手,第二鋼琴協奏曲祖賓梅塔和柏林斯塔茨卡佩萊在德國各地以及米蘭和馬洛卡舉行獨奏會。

巴倫博伊姆為中東和解所作的努力以及他在音樂方面的成就,使他獲得了許多獎項和榮譽,其中包括法國勳爵勳章和大英帝國騎士司令勳章、德國的格羅斯·維爾迪內斯特克魯茲·米特斯特恩、西班牙的普林斯·德阿斯圖裡亞斯獎(與愛德華·賽義德合辦)、日本藝術與文化「帝國主義者」獎、以色列沃爾夫基金會藝術獎、伊萬傑裡希·阿卡德米寬容獎、布伯·羅森茨威格獎章、威利·勃蘭特獎、恩斯特·馮·西門子音樂獎和赫伯特·馮·卡拉揚音樂獎。

巴倫博伊姆的著作包括他的自傳《音樂中的生活》(也用德語、法語和西班牙語出版)、《平行與悖論》(與愛德華·賽義德合著,也用法語)、《音樂加速時間》(也用法語、義大利語、德語和西班牙語)、《一個管弦樂隊:東西方長沙發樂團之聲》(與埃琳娜·謝赫合著),音樂與音樂對話:特裡斯坦與伊索爾德(與帕特裡斯·切羅(Patrice Chéreau;也用義大利語)和la musicaèun tutto(也用法語)。

巴倫博伊姆於1972年開始與德意志語法學密切聯繫。他在黃色標籤上的巨大的盤狀圖案上,藝術家是管弦樂曲目的指揮(作曲家包括柏遼茲、布魯克納、德彪西、埃爾加、辛德米特、拉威爾、聖薩恩斯、舒曼、柴可夫斯基和華格納)和歌劇(西瑪羅薩、馬塞內、聖薩恩斯、柴可夫斯基和華格納)以及協奏曲(貝多芬和伯格)的鋼琴家,室內樂(勃拉姆斯和莫扎特)、獨奏曲(迪特裡希·菲舍爾·迪斯考、克裡斯塔·路德維希、傑西·諾曼、安娜·內特雷布科和託馬斯·卡斯託夫)和獨奏曲目(貝多芬、蕭邦、孟德爾頌和舒伯特)。

2010年與Daniel Decophon籤訂了新的Decophon Decophon合同。到目前為止,根據新協議發行的DG包括布魯克納的第七交響曲(與柏林斯塔茨卡佩萊)、蕭邦協奏曲(由安德裡斯·內爾森指揮柏林斯塔茨卡佩萊)、李斯特協奏曲(與皮埃爾·博萊茲和柏林斯塔茨卡佩萊合作)和「華沙獨奏會」(蕭邦)。

Decca發行了柴可夫斯基的「路徑」交響曲和勳伯格的交響樂變奏曲(與東西方長沙發樂團合作)和一個名為「所有人的貝多芬」的大型項目,包括由巴倫博伊姆指揮的9個交響曲的完整周期,於2012年6月發行,隨後於8月發行另一套新的包含五首鋼琴協奏曲的曲子,巴倫博伊姆在鍵盤上指揮著柏林歌劇院,並於10月完成了鋼琴奏鳴曲。

2013年的音頻發行包括柏林交響樂團的柏遼茲交響樂團幻想曲和李斯特的《勒斯勒路德交響樂團》和《來自拉斯卡拉的威爾第安魂曲》(也有DVD和藍光);視頻發行包括巴倫博伊姆在柏林愛樂樂團舉行的70歲生日音樂會,以及貝多芬與東西方長沙發樂團合作的9首貝多芬交響曲BBC 2012年舞會現場直播。定於2014年:舒伯特的完整鋼琴奏鳴曲和埃爾加的第二交響樂與柏林斯塔茨卡佩爾的第二交響樂的音頻發行;以及伯格的露露從柏林的希勒泰特發行DVD。

微信三連

相關焦點

  • 向貝多芬致敬,鋼琴大師白建宇連續舉辦8天8場鋼琴奏鳴曲演奏會
    當今藝術造詣頂尖的亞洲鋼琴大師白建宇,在全臺樂迷引頸期盼下抵臺,今天起將在臺中國家歌劇院以連續8天8場演奏全套貝多芬32首鋼琴奏鳴曲,與樂迷一起為 貝多芬誕辰250周年慶生,向「樂聖」致敬。白建宇昨天出席「NTT會客室」表示,「連續8天演奏貝多芬是很瘋狂的計畫,對我來說也是一個很迷人的經驗」,他期待與樂迷共創「一個長達8天、 讓音樂縈繞在生活每個時刻」。
  • 貝多芬三十二部鋼琴奏鳴曲的故事
    我一直是貝多芬作品的詮釋者,在我的演奏生涯中,曾在世界各地演奏了60次貝多芬的全套三十二部鋼琴奏鳴曲。書中對貝多芬每部鋼琴奏鳴曲的描述並不是為了進行科學分析,而是從詮釋者的角度,把每部奏鳴曲看作貝多芬人生路上的節點,從而演繹這些偉大的作品。
  • 薦書|貝多芬三十二部鋼琴奏鳴曲的故事
    我一直是貝多芬作品的詮釋者,在我的演奏生涯中,曾在世界各地演奏了60次貝多芬的全套三十二部鋼琴奏鳴曲。書中對貝多芬每部鋼琴奏鳴曲的描述並不是為了進行科學分析,而是從詮釋者的角度,把每部奏鳴曲看作貝多芬人生路上的節點,從而演繹這些偉大的作品。
  • 意想不到的器樂組合改編貝多芬作品,當代音樂家全新創作致敬貝多芬
    古典吉他演奏家楊雪霏搭檔鋼琴家左章,琵琶演奏家吳蠻搭檔豎琴演奏家茱莉·史密斯·菲利普斯(Julie Smith Phillips),中阮演奏家薛淼搭檔鋼琴家齊一多,還有第一板塊(上午8-12點)裡古典吉他演奏家範曄搭檔豎琴演奏家陳妤穎,都不約而同地挑戰了貝多芬為曼陀林和古鋼琴而作的音樂作品。
  • 貝多芬的升c小調第十四鋼琴奏鳴曲
    一、升c小調第十四鋼琴奏鳴曲,又名月光奏鳴曲。 二、德國作曲家路德維希·凡·貝多芬創作於1801年,分為三個樂章。 三、第一樂章是持續的慢板,升c小調,2/2拍子,三部曲式。
  • 聆聽貝多芬鋼琴奏鳴曲
    1「悲愴」奏鳴曲1799年c小調第八號奏鳴曲「悲愴」,是貝多芬早期鋼琴奏鳴曲創作的頂峰。這首奏鳴曲也是貝多芬沉浸在愛情之中的產物。3「暴風雨」奏鳴曲1802年在創作「暴風雨」的時候,正是貝多芬耳病加重個人生活又遇到很多困難和挫折。
  • 不可不聽的世界名曲(三)——貝多芬c小調第十四鋼琴奏鳴曲
    您是否想讓自己的寶寶接受古典音樂的薰陶,卻不知該怎樣介紹,在這個新系列中,我們將重點介紹心愛的作品中的單個元素,您可以將其用作為踏入古典音樂殿堂的入口。不可不聽的世界名曲(三)——貝多芬c小調第十四鋼琴奏鳴曲(月光奏鳴曲)BEETHOVEN: Piano Sonata No.14第十四號鋼琴奏鳴曲,升C小調(《月光》),OP.27.2,作於1801年。
  • 貝多芬鋼琴奏鳴曲的創作特點與演奏思考
    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數量非常龐大,又非常複雜,匯集了很多高難度的演奏技巧,蘊藏了非常豐富的精神和哲理。因此,要想準確地演繹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必須要從情感、踏板、力度和觸鍵等方面出發進行思考和研究,本文就簡要分析了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的創作特點和演奏技巧。
  • 會員每日分享20200407「古典」月光-貝多芬作品選2020「DSF/DSD128」
    (木幡一誠)路德維希·凡·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出生於德國波恩,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歐洲古典主義時期作曲家。貝多芬在父親嚴厲苛刻的教育下度過了童年,造就了他倔強、敏感激動的性格。
  • 著名指揮家鋼琴家 Daniel Barenboim - 丹尼爾·巴倫博伊姆 12名盤
    著名指揮家鋼琴家 Daniel Barenboim - 丹尼爾·巴倫博伊姆 會員可在微信群獲取連結,點擊「閱讀原文」可了解更多會員信息!丹尼爾·巴倫博伊姆一直以鋼琴家、指揮家、室內演奏家的「多重身份」活躍於國際樂壇。在今天的世界音樂舞臺上,有兩位最走紅的鋼琴大師出身的指揮家。
  • 樂聖的「自白」,賞貝多芬《降A大調第三十一鋼琴奏鳴曲》
    一般人接觸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可能不是《月光》就是《熱情》開始;通篇賞析完全部的三十二首鋼琴奏鳴曲後,讓世人熟知的或許也就那四首而已:第八首《悲愴》(Sonata No.8 in C Minor Op.13 「Pathetique」)、第十四首《月光》(Sonata No.14 in C sharp Minor, Op.27 No.2,「Moonlight」)、第二十一首《黎明》(Sonata
  • 20200823「古典-器樂」Sergei Babayan-Rachmaninoff(2020) 24-44
    20200823【古典-器樂】Sergei Babayan - Rachmaninoff_Preludes, Etudes-Tableaux, Moments musicaux (2020) [24-44.1]會員可在微信群獲取連結,點擊「閱讀原文」可了解更多會員信息!
  • 貝多芬:我寫的這首曲子,鋼琴家練50年才能彈
    原創 乘以0 經典947貝多芬的32首鋼琴奏鳴曲,被譽為鋼琴作品中的「新約全書」,這套作品不僅在音樂史上有著承前啟後的重要作用,而且對貝多芬本人也是意義重大。
  • 每日一張經典黑膠(7)巴倫 祖克曼 杜普蕾 貝多芬鋼琴三重奏全集
    說好的今天放送一張EMI的唱片,毫不猶豫就選擇了它:唱片曲目:巴倫博伊姆Barenboim鋼琴,祖克曼Zukerman小提琴,杜普蕾Du Pre大提琴,《貝多芬鋼琴三重奏全集「幽靈」「大公」等》唱片公司和編號
  • 貝多芬降E大調第二十六鋼琴奏鳴曲《告別》賞析
    降E大調第二十六號鋼琴奏鳴曲《告別》,作於1809至1810年。貝多芬的朋友、他最有力的支持者魯道夫大公爵,在1809年因法國軍隊侵佔維也納而憤然離去,一年之後才返回故土。正是以這段故事為背景,貝多芬創作了這首鋼琴奏鳴曲,在本曲中充分反映出他與魯道夫公爵這對摯友從「告別」到「重逢」期間的感觸,隱含著他們深深的友情和對法國侵略者的憎惡。   這首奏鳴曲屬於貝多芬中期的作品,強烈地散發著一種已日漸成熟的新風格的芳香。
  • 「以貝多芬之名,宣告英雄歸來」杭州愛樂樂團2020-2021音樂季正式...
    在下半場的d小調第九交響曲中,貝多芬把大型管弦樂與合唱相結合的形式幾乎用到極致。他尋求酒神境界之外的天地,在純粹精神化的氣氛中完成了音樂與人性相融合的升華,創作出了第九交響曲作為「古典交響樂紀念碑」的偉大存在。
  • 貝多芬十首小提琴奏鳴曲,藏著怎樣的故事?丨揭秘
    10月14日這場將演奏的曲目是《D大調第一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Op. 12 No. 1》、《G大調第十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Op. 96》和《F大調第五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Op.24- "春天" 》。此次在北京國際音樂節上演繹的貝多芬十套小提琴奏鳴曲全集,一直以來被譽為貝多芬為世人留下小提琴曲目文獻中的經典。
  • 未來兩年,53歲李堅要「攀登」貝多芬32首鋼琴奏鳴曲
    音樂史學家曾將巴赫的48首平均律鋼琴曲和貝多芬的32首鋼琴奏鳴曲,奉為鋼琴音樂中的「舊約全書」和「新約全書」,足見其難度之高、地位之隆。貝多芬32首鋼琴奏鳴曲完成於1795年-1822年,長達27年,其中第8號《悲愴》、第14號《月光》、第21號《黎明》、第23號《熱情》等都廣為人知。然而,要完整演繹貝多芬32首鋼琴奏鳴曲,即便是對最優秀的鋼琴家來說,也是望而卻步的「終極挑戰」。
  • 紀念貝多芬(經典流芳)
    他一生共創作了9部交響樂、32首鋼琴奏鳴曲、16首弦樂四重奏、1部歌劇、5首鋼琴協奏曲和其他眾多不同體裁的作品。這些浩瀚的曲目,不僅成為音樂史上的經典,在200多年後的今天,仍是音樂廳上演率最高的作品。所有種種,決定了貝多芬不僅作為音樂家被頌揚,同時也像所有可以超越時空被不斷談起的藝術大師,幾乎在每個時代都擁有為數眾多的擁躉。
  • 市民開放日丨長沙藝術講堂·貝多芬鋼琴奏鳴曲系列(三)早期奏鳴曲...
    市民開放日丨長沙藝術講堂·貝多芬鋼琴奏鳴曲系列(三)早期奏鳴曲與雙樂章奏鳴曲 2020-09-28 19: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