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過分珍愛自己的羽毛,不使它受一點損傷,那麼你將失去兩隻翅膀,永遠不再能夠凌空飛翔。」——雪萊
任何一個有成就的人,都有勇於嘗試的經歷。嘗試也就是探索,沒有探索就沒有創造,沒有創造也就沒有成就。
每一次的成功都是由嘗試開始,若不是開始嘗試去做某件事,最後也不可能得到一種結果。當然,也許這個結果是痛苦的,也許這個過程折磨得人想要放棄,甚至懷疑自己的能力,但是,只要你還願意嘗試,或許前面那扇成功的門就是虛掩著的。
人不應該永遠活在安逸中,你不逼一下自己,不去拼搏一把,永遠不能猜到自己能釋放多少光芒。每個人都有潛力,每個人都能做的更好。99次的勇氣比不上1次的決心,真正聰明的人知道什麼才是自己想要的,安逸的背後蘊藏著巨大的能量。不試一次,又怎麼知道自己不行。不要相信那些不勞而獲的童話,真正強大而成熟的人,他們信奉的是,天道酬勤。
01法拉第的面試
今天是考試報名截止的最後一天了,年輕的法拉第把心一橫,決定無論威廉教授如何對待自己,都要去試一試。
人生要勇於嘗試,無數次艱辛的嘗試並不一定能夠收穫成功,放棄嘗試,卻意味著永遠放棄成功。世界上有許多事業有成的人,並不一定是因為他比你會做,而僅僅是因為他比你敢做。
很早以前,英國倫敦的小巷子裡有家不大的印刷廠,昏暗的燈光下一個年輕的書籍裝訂工人在辛勤地忙碌著,他就是以後大名鼎鼎的法拉第。法拉第因為家庭貧困進入這家印刷廠已經3年了,每天都在一刻不停地工作,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有個盼頭。
一天,疲倦的法拉第在工作間隙躲在書堆後面,如饑似渴地讀著一本物理學著作,他看得那麼認真,忘記了周圍的一切。「法拉第,告訴你一個好消息!」一個聲音傳過來,法拉第抬頭一看,是他的好朋友油墨工人萊爾。
「聽說英國皇家學院正在為大名鼎鼎的威廉教授考試招收一個科研助理,你想不想去試試?」萊爾拍著法拉第的肩頭對他說。
「我當然要去試試!」法拉第放下書,一臉興奮地一路小跑趕去英國皇家學院。
法拉第來到皇家學院,對負責招聘的委員會說明了來意,那幾個委員會肥頭大耳的胖子一聽就嘻嘻哈哈地對法拉第說:「一個小小的裝訂工也想當著名的威廉教授的助理,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啊!你要是想參加考試,除非得到威廉教授本人的同意,要不就休想,哈哈哈!」
法拉第失望地走在大街上,不知道如何是好,高貴的威廉教授會願意見自己嗎,他會讓一個小裝訂工人參加選拔考試嗎?好像一切都是不可能的。法拉第獨自一人在街上轉了很久,心裡起起伏伏久久不能平靜。
教堂的鐘聲敲了幾下,法拉第抬頭一看,已經是下午2點了,今天是考試報名截止的最後一天了,年輕的法拉第把心一橫,決定無論威廉教授如何對待自己,都要去試一試。
法拉第找到了威廉教授的家,那是一棟古樸的小樓,大門緊閉著,裡面沒有動靜。法拉第在門口徘徊了許久,想敲門卻有沒有勇氣。不知道過了多久,法拉第終於鼓足勇氣敲了敲威廉教授家的大門,沒有人回應,法拉第只好硬著頭皮又敲了幾下。這時門「吱呀」一聲打開了,出來了一位帶著金邊眼鏡,目光炯炯有神,身材瘦小的老人,他就是威廉教授。
威廉教授把法拉第請進客廳,讓法拉第坐在沙發上,法拉第說明了自己想參加考試的想法,威廉教授讚許地看著這個臉龐紅撲撲的,充滿求知渴望的年輕人說:「我為你寫封信,你拿著去皇家學院,告訴他們我已經同意你參加考試了!」
後來如法拉第所願,他經過了激烈的考試選拔終於當上了威廉教授的科研助理,後來成為了大名鼎鼎的物理學教授,在物理學領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1834年,法拉第總結出法拉第電解定律:電解釋放出來的物質總量和通過的電流總量成正比,和那種物質的化學當量成正比。這條定律成為聯繫物理學和化學的橋梁,也是通向發現電子道路的橋梁。
1837年,他引入了電場和磁場的概念,指出電和磁的周圍都有場的存在,這打破了牛頓力學「超距作用」的傳統觀念。
1838年,他提出了電力線的新概念來解釋電、磁現象,這是物理學理論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1843年,法拉第用有名的「冰桶實驗」,證明了電荷守恆定律。
1845年,在經歷了無數次失敗之後,他終於發現了「磁光效應」。他用實驗證實了光和磁的相互作用,為電、磁和光的統一理論奠定了基礎。
1852年,他又引進了磁力線的概念,從而為經典電磁學理論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儘管法拉第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他一直都在為無法給出電磁理論精確的數學方程而耿耿於懷。因為法拉第小時候沒受過正統教育,所以他的數學能力遠遠沒有實驗能力那麼強。
正當法拉第以為自己此生看不到電磁理論被數學論證的時候,1865年,另一位偉大的科學家麥克斯韋接過他的衣缽,用完美的數學公式(麥克斯韋方程組)證明了他電磁理論的猜想。
兩年後,1867年,沒有遺憾的麥可·法拉第與世長辭,享年76歲。
法拉第離世時,倫敦有人提議停電3天,向他致哀。
縱觀法拉第的一生,他都在和自己的坎坷命運做鬥爭。年輕時,他憑藉個人的努力,實現了命運的逆襲,成功投入科學事業。中年時,面對恩師的打壓,他忍辱負重,不怨不艾。
取得成就之後,法拉第並沒有沉迷於名利。他始終牢記父親的教誨,保持謙虛和低調,做一個正直的學者。
02故事感悟
法拉第能夠成功地當上威廉教授的助理,關鍵是因為他敢於試一試,如果他不敢去敲威廉教授家的門,那他也許一輩子就只能在印刷廠裡工作了。機會只屬於勇於嘗試的人,不試一試怎麼知道行不行?
美國心理學家阿特金森認為,一個人的成就動機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追求成功的傾向,一部分是避免失敗的傾向。
在他看來,追求成功的人,通常會努力克服一切障礙,儘快解決困擾自己的難題;而那些避免失敗的人,總是會選擇不去做一件事情或是去做自己有絕對把握可以完成的事情。
其實,在人際交往中,很多人不願意開口向別人求助,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因為他們害怕失敗,他們寧願什麼都不做,也不要做了之後得不到想要的結果。
很可笑,對不對?要知道,什麼都不做的結果,跟做了之後失敗並沒有什麼區別,反倒是主動去做,最後還有一半的可能會成功。
美國前總統林肯在寫給友人的一封信中,曾提到自己幼年時的一段故事。
小時候,林肯的父親在西雅圖買下了一座農場,農場裡面有許許多多的石頭。它們是一座小山頭,與大山連著。
當時,農場的主人之所以願意將這座農場賣給他們,就是因為這些石頭沒辦法搬走。
有一年,林肯的父親獨自去城裡買馬,林肯的母親則帶著他們在農場勞動,在母親的鼓舞下,他們開始挖那一塊塊石頭。
沒想到,沒花多少工夫,他們就把這些石頭全部搬走了。
原來,這些石頭並不是人們想像的山頭,而只是一塊塊孤零零的石頭,只要在石堆上往下挖一米,就能讓它們晃動,從而鬆動散落在地上。
這件事讓林肯感觸頗深,他在信末寫道:「有些事情一些人之所以不去做,只是他們認為不可能。其實,許多不可能只存在於人的想像之中。」
是的,很多恐懼都植根於自己的想像,篤信想像中的「不可能」,而不去行動的人在生活中,往往也很難有奇蹟發生。
要想知道水果的味道,你就得親口嘗一嘗。
同樣的道理,別人答不答應你的請求,你只有問了才知道答案,如果連問都不去問,那你很有可能錯失命運贈予你的珍貴禮物。
03人生忠告
泰國有一部公益片,據說是以真人原型改編的。裡面,一個小女孩想要種豆芽,在沒有一點經驗可借鑑的前提下,她不斷失敗,每次媽媽都信心滿懷地說:「我們再試試。」就是這個「試試」給孩子的心靈種下了一顆「勇於嘗試-不怕失敗-尋找方法-直至成功」的種子,使孩子最終成為了一名科學家。
「試錯法則」鼓勵我們在不知道正確答案之前,為找到答案所做的種種嘗試,用「摸著石頭過河」的精神去探索。而人類社會從刀耕火種到文明高度發達的今天,特別是我們偉大祖國能取得今天輝煌的成就,不就是靠著這種不怕失敗,勇於探索,大膽創新的精神嗎?
程維是打車軟體領域的領導者——滴滴打車的創始人。他曾在阿里巴巴任職。
八年,曾是阿里最年輕的區域經理,也曾擔任支付寶B2C事業部副總經理。在尋常人眼中,年紀輕輕就能做到這樣一個位置,是為人所羨慕的。可程維的事業心卻遠遠不僅止步於此。
2012年6月,程維選擇從支付寶離職,之後他創立了小桔科技,公司的創業項目是做智能出行的打車應用滴滴打車。可以說在阿里的歷練,為他之後成功創辦滴滴積累了不少能力和經驗。滴滴打車用短短幾年時間不斷做大,如今已成為人們出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正是因為這次拼搏,程維的事業再創高峰,他也因此被視為善於洞察商機和具有開創精神的創業家,同時也是未來移動出行信息平臺的實踐者和探索者。
在現實的生活中,很多事情沒有勇敢的嘗試就不會有好的結果。勇敢地跳出舒適區,戰勝自己,就會變得比以前更強大,活得更精彩。
所以,與其徒勞地羨慕別人,不如拿出膽量去做你想做的事,也許你就是那個活得精彩的強者。面對未知,要大膽地去試一試,即使沒有成功也會為我們積累寶貴的經驗,要是成功了就是個勝利,勇敢地朝前邁一步,越過風雨就是燦爛的晴天。
嘗試,像是無心的播種,種子撒下去那一刻是對過程的享受,至於未來能否開花結果,這是丟給時間的考卷,不是給你的。
1.嘗試是一種學習。
人永遠要持續學習,這種學習不是為了像學生時代一樣為了應付考試,而是因為自己喜歡願意付出精力去主動學習。如果決定要嘗試去做一件事,最開始的動作一定是開啟學習模式。
2. 嘗試是一種篩選。
不是每一次嘗試都會成功,但是只有嘗試才會幫你成功地篩選出自己熱愛同時又值得付出的事情。嘗試是為自己的好奇心買單,篩掉不適合自己的,篩掉和自己臆想中不一樣的事情,留下的就是可以從嘗試轉變為持續的事情了。
3.嘗試也是一種執行力。
沒有人在做一件事的開頭就預料到自己是否能成功,只有嘗試做了才知道。不要只在腦袋裡嘗試,而是要實際行動起來。所以嘗試更是對執行力的考驗。
敢於嘗試、勇於探索,相信你們會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一片天空,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精彩未來。命運很喜歡獎勵那些勇於嘗試的人,恰恰是你自己 給了命運獎勵的機會。
作家王蒙在《人生即燃燒》中說到:「生命就如同一場奮力的燃燒,在這短暫且不可逆的生命歷程中,應該學著熱愛自己所做的事,盡一切可能讓有限的生命爆發出最大的能量,才算不虛度此生」。
那些看似平坦的成功之路往往是由無數失敗的石頭加之努力的柏油鋪成的。不要怕失敗,當你將信心放在自己身上時,你將永遠充滿力量。奮鬥吧,其實,你比想像中更強大!
參考文獻:方圓.平凡不掩光華:麥可·法拉第.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