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沙百戰穿金甲!海拔5400米的高原河谷,有這樣一群中國軍人

2020-12-23 熊熊評說

2020年10月1日,是新中國成立71周年的日子,同時這一天也是我國傳統節日中秋節。國慶節和中秋節在同一天,整個21世紀中,只會有4次。

在這個雙節假期,很多人外出旅遊,更多的人回家團圓。而當我們洋溢在節日的喜慶中時,在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上,一群高原戰士風餐露宿,守衛著祖國的每一寸土地,守護著我們的安寧。

在10月1日的央視軍事報導節目中,有一大半篇幅是以高原戰士們為主角的。

在這期軍事報導中,我們看到了西陲第一哨的巨幅中國地圖,看到了神仙灣哨所的升旗儀式,看到了駐高原某部用吊車升旗的場面,看到了高原汽車兵的淚水與笑容,更看到了駐守在喀喇崑崙山一線的戰士們。

本期軍事報導中最後一條,「軍醫路俊霞-咖喇崑崙的女兒」要佔到了整個報導的一小半。經常看軍事報導的朋友們都知道,這是不常見的。

而我們也借著軍醫路俊霞的視角,來看看那些將生命與青春年華獻給祖國的咖喇崑崙勇士們。

路俊霞是一位服役11年的女軍醫,也被稱為是喀喇崑崙的女兒。當然,按她自己的說法,自己是「崑崙小妖」。

2009年路俊霞在軍隊醫院實習時,結識了一位在神仙灣哨所服役的軍人,就在當年她毅然報名參軍。而在這個國慶節,她再次走上了邊防一線。

從三十裡營房出發,路俊霞的第一站是康西瓦烈士陵園。

1962年對印自衛反擊戰中,解放軍西線部隊拔除了印軍入侵的43個據點。在激烈的戰鬥中,解放軍官兵犧牲104人。

反擊戰結束後,西線解放軍犧牲和病故的大部分烈士就被安葬在了康西瓦,當時一共有83名烈士長眠於此,其中一等功臣3名、二等功臣9名、三等功臣12名。康西瓦也因此成為了我軍海拔最高的烈士陵園,在一片無人區中成為了解放軍烈士的安眠之地,化身為了喀喇崑崙山的守護神。

自衛反擊戰結束後至今,因公及因病逝世的一線官兵又有數十名,他們也被安葬在了康西瓦,因此目前在康西瓦烈士陵園中安葬的烈士已經有100多名了。

新兵第一次執行任務上山,都會來這裡向長眠的烈士報到;老兵執行最後一次任務,也會來到這裡,在群山環抱之中,向這些巍峨崑崙之神告別。

在咖喇崑崙服役多年的路俊霞已經多次來到康西瓦了,最開始的時候,看著這些在青春年華就已經犧牲的戰士們的墓碑,她來一次哭一次。

但現在,在烈士陵園的路俊霞已經不哭了,她要給烈士們帶來歡樂,而這不正是烈士們想看到的嗎?

他們的犧牲是為了更多人不犧牲,他們的犧牲是為了祖國領土每一點都不能少,他們的犧牲是為了讓更多的人開開心心的活著。

老兵們來康西瓦,都會給烈士們敬煙,路俊霞給烈士們帶來的是一顆顆奶糖,希望他們都能甜甜的。

實際上,聽過康西瓦烈士陵園的人並不多,別說是那些追星的年輕人了,就是在軍迷人群中知道康西瓦的也只是一小部分。

我們這些寫文章的也沒有多大的能量,但還是希望讀者們知道,在喀喇崑崙山的腹地,有這麼一個烈士陵園。在雪域高原的苦寒之地,守護著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告別了康西瓦烈士陵園後,路俊霞來到了神仙灣哨所。

神仙灣,這是一個聽起來很有仙氣兒的名字,但這裡的生活並不神仙。

神仙灣位於咖喇崑崙山口之上,這裡海拔5380米,年平均氣溫低於零度,晝夜最大溫差30多度,冬季長達6個多月,一年裡17米/秒以上大風天佔了一半,空氣中的氧含量不到平地的45%,而紫外線強度卻高出50%。

在這麼惡劣的環境中,連正常的吃飯、睡覺都是非常困難的,會對人的身體造成很大的損傷,一些高原疾病隨時會造成生命危險。

2020年4月,央視軍事發布了一條新兵到康西瓦烈士陵園報到的視頻。視頻中的一個鏡頭聚焦到了魏正杰烈士的墓碑上,墓碑上寫道:魏正杰,1999年出生,2019年犧牲。年僅20歲的戰士,比我們中的絕大多數人都要年輕,但在體能訓練中就這麼走了,高原環境之惡劣,由此可見一斑。

在這次報導中,路俊霞講了這麼一件事:

一次來神仙灣時,有一位班長給她送了一個果盤,但是卻戴著白手套。路俊霞問,班長你為什麼戴著手套?班長說,因為我怕你看到我的手吃不下飯,因為在高原服役的因素,班長的手指皸裂,指甲都凹陷了。

高原環境是十分惡劣的,這些年神仙灣哨所的各項設施也改善了很多。戰士們可以吃到四季的新鮮蔬菜,還有閱讀室,後勤保障越來越好。

但是高原的客觀環境在那裡擺著,在一線執勤的戰士們依然要付出很多。

離開了神仙灣哨所後,路俊霞又前往了另一處高原官兵的執勤點。這裡的海拔更高,是一處邊防河谷地區,我們已經不用多說這是哪個河谷了。相信大家要是多關注軍情的話,應該知道這是哪裡。

在這裡帶隊的邊防營教導員李鵬中校,黝黑的臉龐足以表明,他們執勤點環境是有多麼惡劣了。

李鵬中校說道:在祖國沒有界碑的領土上,我們就是祖國的界碑,現在我說出來就感覺到特別自豪!

而當抵達邊防營地時,我們看到的是更多的「李鵬」。

在高原的強輻射下,我們已經無法通過臉龐來判斷他們的年齡了,這些年輕的幹部和戰士們一個個都是黝黑的「黑張飛」。

在高海拔環境下,各種護膚品都是沒有穩固效果的,時間一長,官兵們個個還是會變成「大老黑」。因此高原戰士們也戲稱:還是配發的高原護膚霜最靠譜。

這些全副武裝的戰士,他們的臉龐是黝黑的,面容是滄桑的。如果不是參軍入伍,有哪家20來歲的小夥子會有這樣一副面容?

但是在高原,我們看到了這些戰士們積極樂觀的心態和昂揚的鬥志與精神。

我們在他們的臉上,看到的是軍人的自信與堅定,是將生命和青春置之度外的無私與奉獻。

在河谷執勤點的海拔是5400多米,在報導中就有戰士突發疾病倒下的鏡頭。而我們知道,在這裡的鬥爭還不僅僅是面對自然環境這一個對手。

但是在高原河谷的這群中國軍人們,已經用實力證明了自己,他們創造的光輝事跡和血性精神將永遠地成為中國軍人的驕傲。

在報導中,來到前線採訪的主任編輯說道:

雖然可能家鄉的父母和家鄉的親人們,不知道你們在這裡堅守,但是咖喇崑崙山會銘記著你們的功勳,祖國和人民是永遠不會忘記你們的。

在報導的最後,戰士們齊聲唱起《祖國不會忘記》,當鏡頭掃過這一張張年輕而黝黑的面孔時,我們既感動,又驕傲。感動的是這群戰士們的默默付出,驕傲的是他們是我們的親人,是當代最可愛的人。

祖國,不會忘記你們;人民也不會忘記你們!高原戰士們,雙節快樂!

相關焦點

  • 海拔5400米的邊防河谷,戰士們唱起這首歌
    海拔5400多米,某邊防連在河谷的駐勤點,官兵們已在這裡守防很長時間了。高原打磨了軍人的面容,奇寒熔煉戰士的筋骨。雖然高寒缺氧、環境惡劣,但大家士氣高昂。他們的臉上,洋溢著保家衛國的自豪和榮光。國慶前夕,他們在戰位唱響《祖國不會忘記》。「邊防有我,請祖國和人民放心!」
  • 黃沙百戰穿金甲,「百」字飛花令來了!
    黃沙百戰穿金甲,「百」字飛花令來了!在中國,我們做學生的很喜歡「百」。巴不得考試滿分一百分,為了這個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標,我們全力以赴,竭盡所能,希望能做的更好分數更高。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百步穿楊,百尺竿頭,百鍊成鋼……還有很多含有「百」的成語,可見我們對百的喜愛。
  •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這兩句詩是一個倒裝句,使詩歌畫面的色彩頓時突現,同時,從地理學的角度講,站在「孤城」之上,人的肉眼是看不到玉門關、祁連山和青海湖這三點相聯的千裡邊防線的,這裡一個「遙望」及其所提領的空間距離遙遠的三地呈現於同一幅畫面,既是想像、誇張的手法使之「視通萬裡」,又突現了戍邊將士那全局在胸、重任在肩的歷史責任感。  三、四兩句由情景交融的環境描寫轉為直接抒情。
  • 黃沙百戰穿金甲 不知莎莎是女郎
    黃沙百戰穿金甲 不知莎莎是女郎嶽陽職院優秀畢業生主動參戰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月31日訊(記者 徐亞平 通訊員 金慧莉 黃耀元
  • 【致敬最美逆行者·支援湖北日記】黃沙百戰穿金甲 不破樓蘭終不還
    【致敬最美逆行者·支援湖北日記】黃沙百戰穿金甲 不破樓蘭終不還 2020-02-18 18: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丨讀典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譯文:青海湖上烏雲密布,連綿雪山一片黯淡。邊塞古城,玉門雄關,遠隔千裡,遙遙相望。守邊將士,身經百戰,鎧甲磨穿,壯志不滅,不打敗進犯之敵,誓不返回家鄉。注釋:⑴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唐朝大將哥舒翰築城於此,置神威軍戍守。長云:層層濃雲。雪山:即祁連山,山巔終年積雪,故云。
  • 醉夢|王昌齡:​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唐朝大將哥舒翰築城於此,置神威軍戍守。長云:層層濃雲。雪山:即祁連山,山巔終年積雪,故云。孤城:即邊塞古城。玉門關:漢置邊關名,在今甘肅敦煌西。一作「雁門關」。破:一作「斬」。
  • 同心戮力戰疫情 一線防控我在崗|蘭州監獄:黃沙百戰穿金甲 不破...
    同心戮力戰疫情 一線防控我在崗|蘭州監獄:黃沙百戰穿金甲 不破樓蘭終不還!《曹劌論戰》中有云:「「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隨著戰疫目標的階段性轉換,2月21日,蘭州監獄用進一步強化全封閉管理、開啟戰時執勤模式的更嚴厲舉措,再次發出戰疫宣言,吹響了「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戰鬥號角!
  • 黃強:《黃沙百戰穿金甲——古代軍戎服飾》
    《黃沙百戰穿金甲:古代軍戎服飾》,黃強著,商務印書館2020年1月版。一冊在手,千年中國鎧甲史盡收眼底。武器與盾牌鎧甲的關係就是這樣一對矛盾的關係,既互相依存、互相爭鬥,又互相促進。手持矛戈的戰士,希望自己的武器無堅不催,一招殺敵;手執盾牌,身披鎧甲的戰士則希望盾甲堅硬無比,保護自己。中國戰爭史上,進攻器的兵器與防禦器的鎧甲是在矛盾交織中曲折發展的。
  • 黃沙百戰穿金甲!火貓全程直播DPL-CDA聯賽
    黃沙百戰穿金甲!最為吸引人眼球的莫過於有Ame以及第一名萬分中國選手的二號位Xm的CDEC了。不知道這次預選,CDEC能否順利晉級下一輪呢?
  • 海拔5400多米,河谷守防官兵唱響祖國不會忘記
    海拔5400多米,某邊防連在河谷的駐勤點,官兵們已在這裡守防很長時間了。雖然高寒缺氧、環境惡劣,但大家士氣高昂。他們的臉上,洋溢著保家衛國的自豪和榮光。國慶前夕,他們在戰位唱響《祖國不會忘記》。海拔5400多米,某邊防連在河谷的駐勤點,官兵們已在這裡守防很長時間了。雖然高寒缺氧、環境惡劣,但大家士氣高昂。他們的臉上,洋溢著保家衛國的自豪和榮光。國慶前夕,他們在戰位唱響《祖國不會忘記》。
  • 黃沙百戰穿金甲 不破樓蘭終不還
    當這次來勢洶洶的新冠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襲擊中國各地時,日本方面站了出來,向中國捐贈急需醫療物質,同時日本執政黨議員每人將向中國捐款5000日元(約合人民幣318元),助力中國政府和民眾抗擊戰勝病疫,為中日兩國關係穩定和健康長遠發展,注入新一股牢固的力量和血液。這確實為既做曾是惡人又做好人的日本拍手叫好,讓兩國的民意團結在這個春天向上生長,風景獨好。
  • 【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第十場: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嘉賓康震點評:為什麼是青海?為什麼是玉門?因為當時的唐代,向西和向北的邊境最大的敵人有兩個,一個是吐蕃,一個是突厥。西邊是吐蕃,北邊是突厥。當時承擔防衛任務的是河西節度使,他必須往西邊盯著吐蕃,往北盯著突厥,所以「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 戰疫日記: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回首過去的這段時光,我經歷了很多,有初次全副武裝進入「紅區」時的緊張,有夜以繼日高負荷工作的艱辛,也有下班後思念親人的酸楚,更有看到患者康復出院時的自豪。看到老爺子把藥吃下的那一刻,我特別開心,很有成就感!諸琳給病人餵飯 這些天來,我們照顧的患者都很善良,也很懂得感恩。一位姓楊的老奶奶總是熱情地和我們醫護人員打招呼,我替她打水拿飯,每次她都不停地說「謝謝」,我對她說:「奶奶,您不要這麼客氣,照顧你們是我應該做的。」
  • 飛花令「戰」: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9.百戰苦風塵,十年履霜露。10.百戰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重圍。 1.徵人幾多在,又擬戰臨洮。 2.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9.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10.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徵戰幾人回?1.亂峰排似戰,片石響於鍾。2.昔日長城戰,鹹言意氣高。
  • 在海拔5400米國境雪線,追尋喜馬拉雅的冰川與佛光
    我的地主這個世界的很多人,都有一顆嚮往青藏高原之心,渴望在海拔4000米高空之上,在生命禁區,在白雲生長的地方,蔚藍通透的天空,吹拂凜冽清澈的清風,在眾山之王的喜馬拉雅,拋棄人間煩惱憂愁,淨化身心和靈魂。
  • 武漢卓爾 | 百戰黃沙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百戰黃沙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目前卓爾比重慶多一分,從戰略上講,拿下一分只有不輸也可以接受,後面兩個對手華夏幸福和泰達,卓爾應該有實力去爭取勝利做到攻守平衡,卓爾絕對有機會!要知道,卓爾陣中的埃弗拉和巴普蒂斯唐也是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的好手!針尖對麥芒!一劍定江山!
  • 武漢卓爾 |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百戰黃沙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目前卓爾比重慶多一分,從戰略上講,拿下一分只有不輸也可以接受,後面兩個對手華夏幸福和泰達,卓爾應該有實力去爭取勝利做到攻守平衡,卓爾絕對有機會!要知道,卓爾陣中的埃弗拉和巴普蒂斯唐也是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的好手!針尖對麥芒!一劍定江山!
  • 軍隊白衣天使聲音日記: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回首過去的這段時光,我經歷了很多,有初次全副武裝進入「紅區」時的緊張,有夜以繼日高負荷工作的艱辛,也有下班後思念親人的酸楚,更有看到患者康復出院時的自豪。 看到老爺子把藥吃下的那一刻,我特別開心,很有成就感!
  • 解讀王昌齡《從軍行其四》: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從軍行》組詩共七首,描寫了邊關、戰場、戰士,有場景描寫,有心理描寫,是唐朝邊關狀態的真實歷史再現。其中第四首因後兩句而更加著名,成為經典名篇。這首詩重點描寫了戍邊將士們不畏戰爭、保家衛國的崇高精神,也是王昌齡作為親身經歷者對戰友的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