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社(考研筆記127)
學生李清文 編輯
太陽社成員是革命文學的提倡者,他們都是接受了激進左翼文學理念影響的文學青年。
一、說在前面的話:
1、這是一個學生寫的考研複習筆記,是學習過程中所做的摘錄、記錄,還有一點兒自己的隨想隨感。文中所錄的參考答題,也只是參考。
2、為了不把時間耽誤在與撲所迷離的平臺「規則」和舉報「用戶」之間的毫無實用意義的矯情上,下文中將用「話詩一句」的方式來改變文本表面。可能影響閱讀體驗,但為了不破壞參考答案的原文原意,避免加入我個人的表述、轉述,出此下策。望讀者朋友們體諒我的無奈。
二、考題與參考答題要點:
名詞解釋:太陽社
1、太陽社是1927年在上海成立的革命文學社團,發起人有蔣光慈、阿英、洪靈非、孟超等,主要成員有夏衍、戴平萬等。他們先後出版了《太陽月刊》、《時代文藝》、《拓荒者》等刊物,在革命文學理論宣傳和創作實踐上都起到過積極的作用。
2、話詩一句: 「 遵彼汝墳,伐其條枚。未見君子,惄如調飢。」
3、太陽社大多數成員都是共產黨,他們要求光明,要求新的人生,積極倡導無產階級革命文學運動,強調文學要反映工農大眾的生活和鬥爭,提倡文藝大眾化,努力創造出表現社會生活的新文藝。
4、話詩一句: 「 遵彼汝墳,伐其條肄。既見君子,不我遐棄。」
5、儘管其理論和創作存在某些過激的偏向,但對無產階級革命文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1931年左聯成立時,該社自行解散。
6、太陽社是文學團體。1927年冬正式成立於上海。蔣光慈、孟超、錢杏邨等人發起,主要成員由林伯修、洪靈非、戴平萬、劉一夢等,多為共產黨員。
7、話詩一句:「 魴魚赬尾,王室如毀。雖則如毀,父母孔邇。」
8、積極倡導革命文學,宣傳無產階級文學理論,創作中努力反映工農群眾的生活與鬥爭,對左翼文學運動有很大影響。
9、話詩一句: 「 遵彼汝墳,伐其條枚。未見君子,惄如調飢。」
10、1929年9月,蔣光慈、樓適夷等人先後到日本,曾成立太陽社東京支部,吸收一些中國留日學生參加活動。先後出版《太陽月刊》、《時代文藝》、《海風周刊》、《新流月報》、《拓荒者》等刊物,編有《太陽社叢書》。1929年底自動解散。
三、總結、所感、所想:
1、關鍵詞: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太陽月刊》、上海、蔣光慈、共產黨、新文藝
2、1927年成立,1931年就解散了,一共才四年。
3、《拓荒者》後來變成左聯的刊物了。
4、在1923年前後,中國共產黨人鄧中夏、沈澤民、蔣光慈等人就有革命文學、無產階級文藝的倡導,革命文學則在1928年成為一種頗有聲勢的文學運動。因為政治形勢的改變,當時的上海聚集了從事過實際革命活動的作家以及從日本歸國的激進青年,現實的挫折與理論的追求結合,催生了革命文學運動。
5、閱讀說明:上文中第1、3、5要點組成一個完整的答題;第6、8、10要點組成一個完整的答題。
6、詩意:《周南·汝墳》為妻子挽留久役歸來的徵夫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