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道二十多年,變換過「張震嶽」、「DJ Orange」、「縱貫線團員」、「海雅谷慕」、「兄弟本色團員」等諸多身份後,如今的張震嶽又多了「嘻哈明星製作人」這個title。
在《中國有嘻哈》9進6的比賽中,熱狗張震嶽戰隊的《凡人歌》燃爆全場。張震嶽的改編使原本雲淡風輕的曲子充滿了力量,既適合GAI這種江湖嗓子,也能讓黃旭展示自己紮實的基本功。
第二段熱狗一出場,嗓音和颱風,真的可以carry全場了,小編也就大概聽了20幾遍吧。
所以呢,今天小編不聊你們的老公PG ONE、也不聊你的情敵小白、你的男孩TT、你的大哥GAI爺、你的同事孫八一.......而是想跟你們說說張震嶽。
一位歌手,能把他的音樂做成一個男人的成長史:從清純到叛逆,從叛逆到溫情,想必也只有張震嶽了。
從小在花蓮長大,住在部落,張震嶽伴隨著原住民的歌長大,這些旋律一直存在。後來的他和任何一個叛逆青年一樣,接觸詩歌、流行音樂、嘻哈和搖滾。
這些基因不會憑空消失,他們早就刻錄進他的歌裡,讓你覺得這個歌手太難定義。他評價自己為:「一個音樂的投機主義者」。翻譯過來就是,覺得什麼好聽就唱什麼吧。
關於張震嶽,如果你只知道《愛的初體驗》和《思念是一種病》的話,那還遠遠不夠。
和《中國有嘻哈》的歌手一樣,張震嶽也是參加比賽才順利出道的。
高中時,同學聽到張震嶽在彈吉他唱歌,就建議他一定要參加「木船民歌比賽」。
與他一起參賽的都是來自臺北的大學生,而且都拿著很好的琴,張震嶽覺得自己遜到不行,就默默躲在角落裡也不找人說話。可沒想到他一路晉級,並順利籤約滾石。
在後來張震嶽自己回憶說:「當時就抱著一把很破的吉他,簡單的幾個和弦,就可以有很多的音符冒出來,後來我才曉得那個叫做天賦」。
點擊觀看視頻☟☟☟
本期視頻剪輯:恩純
張震嶽的音樂道路不總是一帆風順。
1993年,張震嶽籤約滾石唱片公司,發行了第一張個人專輯《就是喜歡你》。剛出道的時候,公司把他定位為「陽光純情大男孩」路線,試圖打造出另一個林志穎。
可惜外表雅痞的張震嶽搭配「純情男孩」的風格,始終給人一種強烈的違和感,這就直接造成了《就是喜歡你》這張專輯反響平平。
1997年,以「張震嶽+Free Night」的組合發行了專輯《這個下午很無聊》,他的音樂風格產生了根本性的轉變。
原本是可以成為陽光少年偶像,但是張震嶽卻「覺得不行」,他要rock!於是畫風突變成為了一個衝勁十足的搖滾青年。
對於音樂,張震嶽有了自己的風格、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的態度。
20多歲的他,對生活的不公平充滿了憤怒,這時候音樂成了他最好的宣洩通道:他唱《狗男女》;唱《放屁》;也唱《trouble》......
印象中他一直處在叛逆期,泡在吉他、酒精和女人裡,一副邋裡邋遢的樣子,唱著露骨和包含大量髒話的歌。但正是因為這些歌詞太過直白,2015年被文化部列入黑名單,要求從市場全面下架。
於是他也就理所當然地被認為是一個bad boy,但真正了解張震嶽的都知道,他現在的關鍵詞是「隨性」。
如今的張震嶽在音樂這條路上跑的正開心,他也學會用更溫柔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思考。
公布張震嶽是《中國有嘻哈》製作人之一的時候,瞬間爆發了很多質疑。很多人對張震嶽的認知可能還停留在情歌王子、搖滾歌手上,但熱狗挺身而出為他辯護:「阿嶽是真的嚴格,比我想像中還嚴格」,對待嘻哈音樂,秉承嚴謹認真的態度,這就是熱狗眼裡的張震嶽。
嘻哈音樂在中國一直以來都是小眾地下的狂歡,但也有一群人致力讓嘻哈走進主流。不管世俗怎樣議論,張震嶽一直以keep real的態度做音樂,執著地尋找「比自己更厲害的人」。
知乎上有人評價張震嶽:
他唱loser的憤怒,唱浪蕩子的無賴,偶爾也唱些溫柔和真誠。無論是哪一種,都真實不做作。憤怒是真實的,淫蕩是真實的,喝醉酒以後的胡言亂語也是真實的。
也有人說:
張震嶽的歌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寫給無法得到的愛人,一種是寫給活在當下的炮友。
他唱:「如果你真的要走掉,麻煩你順便說一下」;他唱:「只有我的香腸代表我的心」;他唱「當你在穿山越嶺的另一邊」;他也唱:「我不想走,去你媽的路口」......
張震嶽的歌,一邊把愛情和人生唱得溫柔又心碎;一邊告訴你,愛情和人生都是放屁。所以每個年輕人在聽到都會覺得:「啊,這不就是我想要的自由和愛嗎?」
張震嶽說:
任何一種音樂形態,一個創作者態度必須是誠懇的,因為他很難假裝。創作歌手最重要的是去體驗生活,把生活寫成歌,就因為這部分生活跟大家是一樣,所以才有共鳴,而不像那些被追捧得高高在上的明星。我是流行音樂裡不太一樣的歌手。
在張震嶽的演唱會上,我們也能夠看到他不是那麼能說會道,但他也在演唱會上告訴大家,他只是在做音樂,想帶給大家更好的音樂。
這樣的一個張震嶽,熱狗評價說,「我覺得OK!」
PS:看到微博上某次張震嶽在做微訪談,粉絲問他晚飯吃的什麼,他說吃的大便。
真好啊,小編也想活到40歲,然後和18歲的自己一樣,吃大便。
商務合作,請後臺回復「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