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激勵理論解讀《倩女幽魂:人間情》中人物的命運走向及現實思考

2020-12-27 鏡如道

作者: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鏡如道 圖片來自網絡 侵刪

看熱播大劇《倩女幽魂:人間情》,我用觀眾的享樂之眼看特效,用諮詢師之眼看劇中人在何種欲望動機的激勵下,走向不同的命運軌道,並由此化生出針對三種人生選擇的現實思考。

相對於弗洛伊德的「人類是充滿欲望並受欲望驅使的動物」,馬斯洛顯然以更結構化、更審慎的方式闡述了需要、欲望對人類造成的影響。這位直到晚年都在完善自己需求理論的心理學前輩,1943年的《人類激勵理論》一文對需要的動機作用闡述的非常明確。

馬斯洛說:「激勵理論應該以人為中心,而非以動物為中心。」所以,我認為它是用來闡述《倩女幽:人間情》中人妖行為的基本動機分析的最好藍本,畢竟在倩女幽魂中,新老版本均指出妖的惡之中的善與人的善之中的惡,從一種普世的意義上彌和了人與妖之間的種族歧視。

新版《倩女幽魂:人間情》豆瓣評分低至4.9,單憑特效用心、新人臉嫩顯然不能流量、口碑雙豐收,但這個評分低到令人咋舌。王祖賢與張國榮不可超越,是不爭的事實,陳星旭、李凱馨的表演層次不夠豐富,自不必說。可超低評分中,難免有對哥哥「除卻巫山不是雲」的思念,以及致敬和折辱之間的微妙理解。但這部新劇也並非一無是處,而是有自己在人物關係上的嘗試性處理。

我今天就以這部片子為例,來談談其中主要人物的需要、欲望所形成的動機,以及在其推動下做出的看似匪夷所思的決定,將心理活動的暗礁,從潛意識之海暴露出來,與大家一同窺見人與妖在怎樣的需求和欲望驅動下,最終形成了令人扼腕的千古佳話。

一、生的欲望:三種角色,都體現著不同的生存欲望,這是人生的開始,也是一切欲望的基礎

生存下去,是生物體產生其它欲望的前提。《倩女幽魂:人間情》開篇描述的一幅亂世景象告訴我們,在這樣一個世道存活的困難程度。不同生命基於不同性格基礎和需求動機,於亂世中呈現出不同的行為模式,在這個部分的呈現上,新劇做到了和老版一樣的經典。

1、人:悲傷異化了欲望,悲傷也異化著欲望

大幕一拉開,我們就看到了悲傷的各種異化形式,捉妖人亦真亦假的沉迷幻象,拼盡全力,卻還是覆滅於樹妖姥姥的強大法術下。從第8分鐘到10分27秒,除了送葬一家的悲傷是正常表達方式,其他人所呈現出來的,皆是一種被扭曲、異化之後的悲傷。它們在亂世中,丟失了悲傷的原有模樣,使其或者成為欺騙的工具,或者淪為謀利的幌子。

假乞丐利用路人未泯的善良騙錢;裝神弄鬼的道士打著宗教的幌子謀財;棺材鋪老闆眼裡,買口棺材有備無患,變態的笑聲裡透露著人被異化後擠壓變形的需求表達;官差絕非亂世的維護者,抓通緝犯的隨意性源於失去職業信仰,淪落為生存需要後的可悲選擇。2、妖:支配者與被支配者的遊戲裡,作為工具的聶小倩們從來沒有選擇

妖的世界是一個看似漆黑,事實上充滿灰色地帶的神秘世界,除了姥姥這樣的頭目,確定自己的需求就是以人的精氣為靈,補益自身更強大外,其它小妖也是各懷心思。

向施暴者認同的小青,一心討好姥姥,想成為階層更高的妖的成就需求左右著她,妒忌、打壓同類,卻最終落得個灰飛煙滅,被自己討好認同的對象吸食了精氣,悽涼收場。

資深女妖雙雙,深得姥姥信任,取人性命時,有自己的價值觀穩固支撐,將對男人的恨泛化,復仇的念頭支撐她完成工作。真心對待小倩,最後為她的自由犧牲了自己,愛與尊重的需求對她的意義可見一斑。

小倩的身世曾由她親口講述,燕赤霞側面佐證:當朝一品大員的女兒,全家120餘口被仇家滅門,有和雙雙一樣仇恨的理由,卻沒有強化自己的報復行為,這是很有意思的一個心態,我們將在下文中進行闡述。

3、捉妖師:亂世行,對世道失望卻仍不容妖孽作惡的俠義心腸

捉妖師通過捉妖這個行為,滿足自身安全感、愛與尊重或成就需要。每個捉妖師的不同性格,使得捉妖這件事對他們自身的意義不同。電影一開頭的師徒幾人,藝高人膽大,深入妖穴,假意被迷惑,反轉滅妖,卻最終仍為樹妖所滅的過程,說明了這是一個有今朝沒明日的活計,這個鋪墊對我們理解兩個重要配角的行為模式和需求動機有著重要意義。

歸隱的欲望:對世道失望後的後撤行為燕赤霞是一個閒散避世的捉妖師,元華這個老戲骨演活了一個又討厭麻煩,又放不下救人之心的世外高人形象,也沒有將這個人物扁平化處理成枯燥的好人,而是通過讓外人對屍體存敬畏心的警告,轉臉摸走了棺材裡的金戒指,美其名曰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場景,將這個不完美卻真實的人物立體起來。

不願招惹黑山老妖的他,在寧採臣愛的需求推動下,毅然決意幫他對付自己實力掌控之外的妖王,由此可見他的避世行為,不是出於生存的需要,反而是成就需要在強大現實挫折下的後撤行為。

無論是對書生做官志向的不屑,還是對知秋一葉比試的不耐,都保留著對雖弱卻不認輸的奮鬥者的善意,雖不認同,但盡我所能支持,也正是因為這個避世者的鼎力支持,才會有片尾寧採臣為官後,百姓街市上熱鬧、安寧的一景,知秋一葉和寧採臣的自我成就需要的達成,都離不開燕赤霞這個看似消極避世,實則心系蒼生的成就動機

輸贏的欲望:生本能戰鬥模式的自我刺激相對於燕赤霞,知秋一葉這個形象更多了幾分憨直和趣味,一出場就追著朋輩比試的他,開啟了以攻擊性為錨點的戰鬥模式,將自己對亂世的各種情緒,寄托在作為捉妖師的技能點增長上,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的念頭支撐他成為最好的捉妖師,這使他的無畏充滿了鬥士精神,更是一個捉妖師的自我修養。

在對輸贏的執著背後,是他作為一個捉妖師的自尊需求和成就需求,從他想保護寧採臣卻被姥姥用樹藤捆住,仍毫不畏懼挑戰妖王的行為,可以看出他是真勇敢,不是葉公好龍式逞強。他逞強的一面留給了自己認可與尊重的朋友:看到燕赤霞趕來,他雖被捆著,表情卻一波三折活現了內心,先是有人對付老妖、救寧採臣的驚喜,然後考慮到技不如人被俘的尷尬,這裡就很真實的把需求的層次感展現出來了。

相比87版,對於這個人物的塑造多了幾分寬容,更為真實、立體與親和。這事實上是這個時代對執著於輸贏的欲望,多了幾分寬容。這也是亂世中憑自尊需要和成就需要活著人,拼盡全力不讓自己淪陷於恐懼、無助的方式之一。

執著於沒有欲望的欲望,是一種隱藏更深的欲望,且傲然站在欲望鄙視鏈頂端,譴責其它欲望。新版對人性的寬容顯然是站在時代潮頭才能做到的亮點。

知秋一葉的本領是在日復一日的刻苦中悄無聲息增長的,他曾失敗的大招,在最終和燕赤霞一起力敵姥姥時的精準發力,背後不知有多少不為人知的刻苦修行。

在我看來,如果一個人有半途而廢的習慣,需求、欲望的強度會減弱,毅力會下降,對動機的執行力也就降低了。對工作充滿熱情的人,會有著始終如一的明確態度,直到成功。

二、愛的欲望:當有了生存欲望之後,生命的進化需要有愛的支撐

根據馬斯洛的觀點,如果體內缺少某種化學特質,譬如身體就會發展出需要那種食物成分的專門口味或選擇性食慾,並以全部能力投入到滿足它的服務中去,這些能力的組織、感受器、效應器、智力、記憶和習慣,一切都是滿足它的工具,而在發現缺乏之前,它處於休眠或隱藏狀態。

亂世的愛,是人妖的稀缺品,當愛的需要被啟動之前,它處於休眠狀態,而當它終於找到合適的土壤存活下來,死亡的恐懼都不足以撼動它。人也好,妖也罷,都會生出無窮的力量與智慧,去完成愛的使命,因為它成為了當前最迫切需要滿足的需要與欲望,它支配我們的一切行為,令天地為之變色。

1、因美和善而生的愛:寧採臣一眼誤終生,聶小倩愛上傻書生

如果說寧採臣對聶小倩的情感,始於對美的珍惜;那麼小倩對書生的情感,就源於內心深處對善和純粹的期待。看到小倩的畫像,寧採臣只是覺得美,這與柳夢梅看到杜麗娘的畫像,珍而重之愛不釋手的感覺相比,少了一分情愛意味,多了一分對美的純粹欣賞與不忍流落。

聶小倩口中的還有這樣的傻瓜,指的就是這樣一個世道裡,還存在這樣的人,看到這幅畫想到的不是錢財、不是淫邪,而是對美的愛惜。自幼良好的教養環境讓她與這個書生有了精神共鳴,他的一念之善引發了她的一念之慈,不願傷他性命的種子生在心底,在這個貧瘠的世道就此紮根。

劇中的寧採臣人設確實有些問題,譬如,一個非禮勿視的君子,卻堅持察看女子居所內室,原因是怕打壞貴重東西?這不但略嫌牽強,也有強行突破他人邊界的嫌疑。小倩在這個行為中感覺到了入侵的意味,雖然書生可能無心,當人感覺到他人以我們不情願的方式堅持進入自己的世界,就會產生不安全感和隨之而來的敵意。

這就是為什麼小倩在此時生出了引誘和殺人的意圖,對於安全感的需要一旦被破壞,生物體就會出現防禦甚至攻擊的行為模式。巧的是,化解這場滅頂之災的也是書生的邊界感:他沒有順杆爬,更進一步入侵小倩的世界,而是實誠地喊出我好熱,然後奪門而出。

當他跑回來,小倩的表情處理還是很到位的,先是輕蔑傲然一笑,男人不過如此的悽涼背後浮現殺意。看到他只是老老實實來拿書箱,她先是驚訝,而後是久違的溫暖微笑。之前的美,只是被姥姥利用的工具,當這個美被愛暖熱,就有了建設性需要——珍惜和被珍惜,愛和被愛。

2、因情而生的愛:愛的唯一性力量支撐人妖為彼此犧牲

當小倩被迫返回取書生性命,卻看到夢中念著自己名字的他。醒來寧採臣還是一心護著她,生怕她遇到燕赤霞。小倩正色道:「你不知道我是來殺你的嗎?」本能的恐懼後,他堅定了自己心:「如果我的命對你那麼重要的話,你就拿去吧。」這句話,徹底軟化了小倩。

兩人逃亡路上,姥姥捉住小倩,寧採臣奪路而逃。樹妖大笑:「這就是男人。」緊接著,卻見一道金光,原來書生撿回伏妖咒,從姥姥手裡救下小倩,自此開啟人妖為彼此犧牲的章節。小倩在明確心意後,鎖妖鈴再也奈何不了她,因為之前對她而言,最重要的是生存本能,而獨立的勇氣來自找到了唯一的愛。

3、永恆的愛:不能回鄉祭祖的祝禱與亡者畫中自我空間心理同根同源

每個人都有一個內在的精神世界,寧採臣在荒山野嶺對祖先的祭奠,與小倩生前那幅畫卷,都承載著對每個人而言至關重要的精神世界——自我空間。因為對祖先的銘記,慎宗追遠的思慮讓我們行事有度,生前的畫作讓小倩可以休憩片刻。在這裡,有一個問題:既然小倩的畫作是她的自我空間,使用它殺戮難道不是對精神世界的汙染嗎?

這就涉及到我們在多大程度上可以保有和使用自我空間了。最理想的狀態當然是留下一片內心的淨土,只作為自己和密友的休憩場所,但在現實的擠壓下,她不得不被迫使用它作為自己能力的一部分,來攝人性命,背後的心理意義上的支撐在於:

即使作惡,我也要用我的方式,在善的我不得不死滅的同時,哪怕殘存在惡中,也要以我的標識活下去,這其實是一種生存需要和成就需要的交織。

三、成就需要:三種人物不同命運走向,都滿足了自我發展需要——堅定地走完自己選擇的方向,就能成就自我

一個人總是會有欲望的,心理學家艾丁斯堡將這個心理現象稱之為:欲望守恆定律。在馬斯洛的《人類激勵理論》中,進一步明確表達了各種需要和欲望的轉化可能性,它會隨著人內在世界的發展、外界情境的轉變而生出變數,有時是建設性成長,有時是退行性反應。

我們仍以此劇為例,來說明劇中人三種成就需要的不同發展可能性與現實思考。

1、小隱於野: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的燕赤霞

一心避世的燕赤霞,在蘭若寺度過多年獵妖生活,與知秋一葉這對生死冤家不顧個人安危,奮力除妖的過程,是有抱負的歸隱出世者在以自己的方式維護人間正道。看似出世,卻比太多世間人更多了一份責任感,正因為此,他被書生一句:「終日逃避和死有什麼區別」喝醒,幫他一起對付黑山老妖救小倩。

他和知秋一葉,沒有匡扶朝廷的心思,卻將一腔熱血灑在鄉野之間,事實上,如寧採臣所說,以他的能力和見識,若出仕為官,要比在這裡斬殺幾隻妖怪更能救民於水火,而他受困於個人情緒與需要動機,受挫之後保持初心不變成厭惡的那種人,逍遙自在過生活,就是他的最高追求了。

2、中隱於市:中國版的人魚公主聶小倩與雙雙

作為姥姥的傀儡工具一直自甘沉淪的聶小倩,擁有愛後,開始不再做浮沉不由己的鵝毛,被愛賦能的她重新擁有活成自己的勇氣,這份勇氣甚至升華為犧牲自己,扔出伏妖咒的力量,由此可以清晰的看到愛的需要所擁有的強大激勵作用,使她從苦苦掙扎的妖的世界,展望向人。

雙雙愛的需要是投射向小倩的,她們在亂世中喪命,孤苦相依,一直不相信男人的她,因看到寧採臣願意為小倩到黑山界的行為,放下了自己的成見,為護他們周全,最後時刻將自己懸於石柱之上,拖住黑山老妖的追殺。那一刻,她把自己從一個妖,因為愛的需要進化成了基督耶穌一樣奉獻者形象。

3、大隱於朝:並非百無一用的書生寧採臣

想必在小倩魂飛魄散當下,不止一人調侃或怒道:百無一用是書生,甚至在小倩進入轉妖輪時,他也不願放手。人就是這樣,即使在情意最濃時,也希望對方有上帝視角,對自己的行為保持理智,不亂陣腳,這樣的要求不止對書生,對我們任何人而言都是不可能,也是殘忍的。

自從戈爾德斯坦創造了自我實現這個詞,我們就在這條路上不斷看到有人突破自我,之前的怯弱和無能,正是我們成就自我的動力,在對自卑的不滿意中產生完善自我的需要,不斷尋求超越,同樣是阿德勒的理念。寧採臣做到了,他入朝為官,並因為有他這樣對這個亂世不放手的人,使得多年後的人民可以過上安穩的日子。

每個人的心理需要有很多種,如果選擇了一個自己最強烈的需要作為行動的目標與動機,那麼無論這條路是荊棘還是泥濘,都需要義無反顧地堅持下去,才能書寫出獨屬於自己的人生篇章。

寫在最後:

以馬斯洛為代表的需求理論的研究者,幫助我們清楚展現了所有過往的甜蜜與苦澀,都可以成為一種對自身有激勵效果的需要,那些驅動我們的欲望,不只是燒完即成灰的木頭,而是點燃即發出光與熱的原料,若聶小倩為自己的悲慘身世所困,沒有家人疼愛過、讀書浸潤過、自己堅持過,只怕很難將血海深仇轉化為再度為人的勇氣。

無論身處何等境地,常懷對自己人生格局的展望之眼,不將基本生存需要當成人生的全部追求,看到自己實現更高成就的可能性。帶著勇敢的心一步步行走,這就是《倩女幽魂:人間情》中這些人物形象如此打動我的原因。「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天道之於人性的彰顯,便是君子自強不息以應萬難。小倩可親,書生可敬,每一個眼裡有光的人,未來可期。

相關焦點

  • 《倩女幽魂:人間情》黑山老妖為何娶聶小倩?和其身世有一定關係
    如果拋開聶小倩、寧採臣的愛情線不談,從黑山老妖、樹精姥姥、聶小倩三人之間的利益關係圖出發,《倩女幽魂:人間情》將煥發全新的「生命」。不妨以《倩女幽魂:人間情》中聶小倩的角色經歷為出發點進行解讀。姥姥的出現改變了聶小倩的命運,樹精姥姥用自己的道行將聶小倩化作妖,重新進入到六道輪迴之中。
  • 《倩女幽魂:人間情》甜蜜來襲,同步泰國上映,再現人鬼情未了
    雖然這部《倩女幽魂:人間情》是一部網絡電影,但是在日新月異的時代裡,用網絡的方式上映的影視劇越來越好,越來越精緻,以網劇《鬼吹燈》系列為例,而網絡電影也漸漸的不是爛片的代名詞了。故事框架、服化道、人物角色都足夠還原《倩女幽魂:人間情》在劇情上吸取了老版的長處,故事的離奇感沒有消失,人物服裝設計上也保持了原有的風格,蘭若寺也還原了原來的那種感覺,並且在服化道上更加的精細,各種古代建築也十分具有時代感。
  • 黃齡深情獻唱電影《倩女幽魂:人間情》插曲
    黃齡插曲封面《倩女幽魂:人間情》自「五一」上線以來,捷報連連,僅用3天專輯播放量突破1億次觀看,至今蟬聯單日播放量冠軍寶座,創下網絡電影4天突破1769萬的票房紀錄。聶小倩佯裝酒家舞女被識破多情自古傷離別 轉音歌姬深情獻聲此前電影發布阿雲嘎演唱的主題曲《倩女幽魂》,引來網友無數好評,為電影映前造勢添了一把火。
  • 阿雲嘎MV古裝造型首曝光 獻聲《倩女幽魂:人間情》
    :人間情》,繼全陣容主演曝光後,於今日重磅發布同名主題曲《倩女幽魂》MV。新版《倩女幽魂》主題曲由87版同名單曲正版授權,黃霑作詞作曲,朱芸編製作,阿雲嘎演唱,時隔33年經典再現,熟悉的旋律,古典的曲風,配合實力唱將阿雲嘎渾厚磁性的中音,另有一番韻味,首次古裝造型亮相的「音樂劇王子」阿雲嘎也在MV中白衣飄飄,驚豔全場。
  • 經典港片《倩女幽魂:人間情》重啟!阿雲嘎古裝亮相 獻唱主題曲
    五一上映港劇《倩女幽魂:人間情》,陳星旭、李凱馨演繹青春版「人鬼情」!在近日,該片發布了主題曲MV,阿雲嘎老歌新唱,古裝造型亮相致敬經典。網友直呼:太驚豔了,期待正片上線!說起香港電影,《倩女幽魂》始終都是一個繞不開的名字。
  • 《倩女幽魂:人間情》或許正創造歷史
    03《倩女幽魂:人間情》與東方美學其實這部電影之前,前面的《奇門遁甲2020》也因為特效出過圈。這裡,伯光還是重點分析一下剛剛上線的《倩女幽魂:人間情》吧。不過,這幕戲基本是《倩女幽魂1》的「鬼迎親」,與《倩女幽魂2》妖僧出場「索命梵音」的翻拍的結合。但原版「鬼迎親」更多的恐怖,「索命梵音」則是邪氣凜然。《倩女幽魂:人間情》將兩種風格完全結合,反倒拍出了2010年過後,中國奇幻片裡少見的詭異詭譎,卻又邪氣沖天的鬼怪場面。
  • 《倩女幽魂人間情》上線,人妖殊途的動人愛情,充滿希望的人間情
    #倩女幽魂人間情#五一小長假的第一天,騰訊獨播了一部經典IP改編的電影《倩女幽魂人間情》,這部電影改編自張國榮、王祖賢、午馬等聯袂主演的87版《倩女幽魂》系列,由陳星旭、李凱馨主演,更有老戲骨元華、徐少強出演,以網絡電影來看,陣容可謂相當不錯了。
  • 三十三年輪迴再相遇,《倩女幽魂:人間情》重溫千年絕戀
    納蘭驚夢/文作為國民級IP,《倩女幽魂》不僅影響了幾代人,還曾在歐洲、東南亞、日韓等地引發不小的轟動。歸根結底是因為這部具有東方韻味的奇幻電影,以一個引發情感共鳴的浪漫愛情故事,打動了無數的觀眾。此番《倩女幽魂:人間情》的重製,更可稱得上是「倩臣cp」經歷三十三年輪迴後,於人海中隔世重逢。正如在《倩女幽魂:人間情》的最後,李凱馨飾演的聶小倩被捲入了轉妖輪,踏入了轉世為人的輪迴之中。而寧採臣的痴心,不過是希望多年後,能夠在茫茫人海中再次相遇那位白衣姑娘。
  • 《倩女幽魂:人間情》:人間真實聶小倩,解讀「倩女」愛情
    導語:電影《倩女幽魂:人間情》近期在騰訊視頻上映,闊別33年,寧採臣和聶小倩終於再續前緣!相比87版王祖賢的經典,新版的劇情和演繹是毀譽參半。科學解讀人妖戀: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裡出西施影片中書生在救畫時是小倩第一次整蠱書生,然後被他的傻裡傻氣吸引,忍不住趴在樹上輕聲喚了一聲傻瓜。
  • 新版「臣倩」戀致敬經典,《倩女幽魂:人間情》能否再次打動觀眾?
    《倩女幽魂:人間情》在經典翻拍的基礎上,增加了現代特效技巧,使畫面感更強,陳星旭飾演的寧採臣和李凱馨飾演的聶小倩也為這部經典的影片增加了青春的活力。由李凱馨,陳星旭主演的《倩女幽魂:人間情》基本復刻了經典作品《倩女幽魂》的劇情,講述了聶小倩與寧採臣曲折的愛情故事,劇中的場景與建築也借鑑了港風風格,與以往不同的是添加了很多新的特效畫面,為觀眾打造了一場全新的視覺盛宴。
  • 玩破圈、做精品,從《倩女幽魂:人間情》看網絡電影下半場新趨勢
    5月1日,打磨3年之久的《倩女幽魂:人間情》在騰訊視頻獨家上線。這部創下迄今為止網絡電影最高成本的精品之作,上線56小時專輯播放量破億,4天累計分帳突破1769萬,商業表現和數據指標一路飄紅。影片上線一周前,由阿雲嘎演唱的同名主題曲《倩女幽魂》率先登陸QQ音樂,評論數超1萬,微博MV點擊量破450萬次;騰訊新聞、騰訊視頻雙通道開啟圖文短視頻徵稿,大獎加持掀起熱力互動;騰訊看點、QQ瀏覽器、微視等全騰訊系產品均可見大幅電影海報,硬廣資源全民觸發。上線24小時內,《倩女幽魂:人間情》專輯總播放量超7000萬。
  • 新版本《倩女幽魂》槽:舊版本中使用的繪圖太多
    新的《倩女幽魂》中有兩點:舊版本中使用的繪圖太多,愛情太簡單網絡電影《倩女幽魂:人間情》,由李凱馨(作為聶小倩)和陳星旭(作為寧採臣)主演,前天已經在騰訊視頻上線中。演出前一周,作者發表了《李凱馨出演新版《倩女幽魂》聶小倩。
  • 《倩女幽魂:人間道》:人間的慘澹經營,成李嘉欣慘敗的理由
    作為三部曲的第二部,《倩女幽魂:人間道》的存在,無非是響應觀眾號召,在劇情上給《倩女幽魂》裡面沉浸紅塵已久的寧採臣一個美好的結局。所以,他和外貌酷似聶小倩的清風締結良緣,僅僅是製片方給觀眾和寧採臣一個皆大歡喜的收梢!劇情從蘭若寺這個人間矛盾的集中地,拓展到了整個中原。
  • 《倩女幽魂:人間情》不好看?不,那是你沒有用正確的方式打開!
    文:霍輝首發百家號:霍霍的小世界今年五一,電影《倩女幽魂:人間情》上映,離上一版----87版張國榮、王祖賢飾演的寧採臣、聶小倩,一晃33年過去了。這一版的《倩女幽魂》,受到很多人的吐槽,其實,那是你沒有用正確的打開方式來觀看。它的特技、音樂都很不錯,不能去影院觀看,你至少要用一部好手機觀影,才不會錯過精彩的瞬間。1深夜瓢潑大雨,一群黑衣人匆匆趕路。
  • 從《倩女幽魂:人間情》結尾聶小倩的背影談起,為什麼說寧採臣是...
    新版《倩女幽魂:人間情》5月1日開始平臺播出,口碑褒貶不一,豆瓣打分已經由開始的5.1降到4.9。 劇情上基本抄襲了87版哥哥王祖賢的《倩女幽魂》,算是抄優等生作業了,因為答案基本是抄的,又有現代影視科技支撐,算差強人意吧。儘管隔壁老王似乎吐槽詬病了男主女主矯情演技和若干值得推敲的劇情,但是敢於挑戰經典本身就是一種肯定。在這僅趣談下影片結局的故事,最後的場景寧採臣功成名就、加官進爵,走在大街上,遇到了一個背影像聶小倩的女人。
  • 阿雲嘎最新單曲《倩女幽魂》歌曲歌詞
    音樂之於人生,亦如悸動之於愛情,音起而曉生,情動則知深。阿雲嘎的聲音配合著倩女採臣纏綿悱惻的愛情,更是讓人心馳神往,醉心不已。歌聲流淌間,真愛深情娓娓道來,這一世蘭若初見,也是二人同赴宿命之約。《倩女幽魂:人間情》獲得1987年經典版《倩女幽魂》正版IP授權改編,由原版編劇阮繼志親自操刀劇本,李凱馨、陳星旭聯袂主演,老牌港星元華、徐少強、駱達華傾情加盟。
  • 新《倩女幽魂》曝片尾曲MV 劉惜君演繹倩臣虐戀
    1905電影網訊 5月11日,網絡電影《倩女幽魂:人間情》發布片尾主題曲《倩女幽魂》MV,該歌曲為87版電影的同名主題曲,由劉惜君演唱。她用悠揚的歌聲唱出倩臣CP間如夢如幻的虐戀故事,這首歌曲也是繼阿雲嘎為該片獻唱男聲版《倩女幽魂》之後,由女聲詮釋的又一版本。
  • 《倩女幽魂:人間情》續:小倩被轉妖輪退貨後,我們終於在一起了
    《倩女幽魂:人間情》劇照小倩身世可憐,雖然是妖但心地非常善良,我們郎才女貌情投意合,原本應該有一段令人豔羨的完美愛戀,然而,似乎每個美麗的愛情故事裡都有一個可惡的攔路虎,我和小倩的攔路虎是黑山老妖《倩女幽魂:人間情》劇照之後我消沉了很長一段時間,燕赤霞提出想收我為徒,讓我跟他一起捉妖,為了說服我,他還說了一句文縐縐不太像他風格的話:寧做太平狗,不做亂世人。
  • 新《倩女幽魂》寧採臣親身例證:讀書入仕有出路,人間正道終可期
    2020年5月剛上映的《倩女幽魂:人間情》,是根據1987年版《倩女幽魂》授權改編並翻拍的新電影。在87版《倩女幽魂》中,張國榮飾演的寧採臣在面對引誘他的女鬼聶小倩及燕赤霞等捉妖師時,一直在呼籲「唯有愛是化解衝突的唯一辦法,只有愛,才是最有力的武器。」而這,也是87版《倩女幽魂》的精神內核。
  • 看完60年前的聶小倩,才知道新版《倩女幽魂》到底毀在哪了
    熟悉的情路。它就是《倩女幽魂:人間情》。電影還請來元華、徐少強、駱達華,以及87版編劇阮繼志加盟,企圖打造最強IP翻拍版網絡電影。可是,上映十天,收入3000萬,評分居然只有4.9。要論成敗,輸在一個「情」字。《倩女幽魂:人間情》(以下簡稱《人間情》)注重男女之情。《倩女幽魂》自被搬上大熒幕的那一天起,就不只是愛情。它涉及的,是愛的妥協,是信仰崩塌,是時代光怪陸離的孩子氣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