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項投資划算不划算,可以先樹立一把「標尺」。和「標尺」進行衡量,讓「標尺」來告訴你划算不划算。「標尺」指的就是一個人慣常使用的投資渠道。
每個人的「標尺」都不一樣,有些人習慣把錢都存在銀行,那麼它的「標尺」就是銀行存款或理財;有些人的習慣是把錢都存在股市,那麼它的「標尺」就是股市。如果這項投資的收益比不上你的「標尺」收益,那就是不划算。
這樣比較的邏輯是基於機會成本的概念。
將資源用於某種用途而取得的收益是以放棄將該資源用於其他有利可圖的用途為代價,這個代價就是機會成本。
你用90萬去買商鋪,肯定就沒有辦法用這90萬再去買銀行存款、理財,或是投入股市,所以評判買商鋪划算不划算,主要是看它的收益有沒有超過銀行存款、理財收益或是股市收益。
90萬的商鋪,年租金是3.1萬,年化收益率為3.1/90=3.44%。當然還有購買商鋪所需要交的稅費,這些可能都要攤到每一年的租金收益裡。為了方便計算,我們暫時不考慮稅費,那麼商鋪的收益率為3.44%。
90萬辦理大額存單,以三年期為例,年利率最高為4.2625%,最低也有4.125%。很明顯辦理大額存單收益是要高於商鋪收益的。這樣來看,購買商鋪並不划算。
在看股市收益,因為股市收益是每天都在波動,我們參照近一年的股市大盤漲幅情況來推測一下。2019年1月2日股市開盤,上證指數為2497.88,2019年12月31日股市收盤,上證指數為3050。
上證指數是由上海交易所掛牌的所有股票共同作用形成的。股票發行量大,權重就高,發行量小,權重就低。假設我們把錢掙好,投資在所有股票裡,而且權重也都一樣,那麼跑在股市裡一年的收收益率是(3050-2497.88)/2497.88=22.1%。很明顯,和投資股市比,購買商鋪依舊不划算。
總結:
可能你慣常使用的投資方法不是銀行理財,也不是股市,而是黃金基金等其他方式,你都可以採用這種方法來進行比較,看看自己的其他投資是否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