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明庭老人今年77歲,他收集各類報紙的報頭已經有21個年頭了,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些珍貴的報頭。
點擊視頻了解詳細內容
在蘇明庭家的牆上貼滿了各種各樣的報頭,有的放到了冊子裡面,蘇老爺子還特意為這些報頭做了一個分類目錄。
都分類了,就像這報頭分了38個大類,自己看著也方便,別人來欣賞找著也合適。
記者看到,每一份報紙蘇明庭都用口取紙分門別類、標註清楚,政治、經濟、科教、文衛,每個省報、每個首府的市報,還有各大知名報刊等等,歸檔極為細緻。從56歲開始,蘇明庭就四處收集各種報頭。
為了這些報紙的報頭,蘇明庭沒少下功夫,從古玩城往回淘,找朋友幫忙代買,碰上朋友們、同學們誰出差或旅遊,就給人家錢讓人家往回捎,只要能想到的辦法他都用上了。
也會求購,寫去信,信裡面買上郵票放進去,四五塊錢的郵票,讓人家給寄過來一個報頭,最貴的一張報紙超過了20塊錢,10塊、5塊的多了,因為我缺它啊。
蘇明庭說,郵寄報紙和普通信件不同,得先按照印刷品的郵寄資費給對方寄過去樣品,裡面還得放上對方寄回來需要用的郵票,這一來一回就是雙倍的郵資,而印刷品的郵寄費用還相對較高,每份在四塊五塊不等,可以說遠遠超過了報紙的價格。21年間,蘇明庭前前後後收集了有五千多份全國各地的報紙報頭。他的業餘時間也全都用來整理和欣賞這些報頭。
蘇明庭:「自己最初那時是愛好書法,看見這個報頭都是名人書法,國家領導人書法,非常羨慕,它的筆畫都不一樣,各有各的風格,雖然只是六種書法(筆體)可每個人和每個人的不一樣。」
在蘇明庭看來,每份報頭是一張報紙的臉面,也是一個報紙的眼睛,一些報頭的選用的還是名人書法,所以蘇明庭也在收集的過程中,從這些報頭裡體會到很多內涵。
經過多年的欣賞和揣摩,蘇明庭也發現,每個地方的報紙使用的筆體不同,書法方式也不同,報頭可以說是囊括了書法的六大類字體。
蘇明庭:「行書、楷書、草書、隸書、魏書、篆書,還有鉛印的,只有一個是用的篆體,那個報紙是黃鶴樓周刊。」
隨著時間的變遷,如今信息化發展迅猛,電子化發展日新月異,而報紙也漸漸地要淡出人們的視野。蘇明庭用心欣賞著、守護著這些報頭,但也明顯感到缺少交流的對象,現在他最大的希望就是能有人來接手這些報頭,將這些報紙繼續保存下去,去讓更多的人欣賞並了解。
稿件來源:直播包頭
記者:李春潔 張鵬
微信編輯:袁小貓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