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族服飾\
當節日來臨
瑤人身著五彩狗尾衣服
這種衣服前短後長
模仿狗的形態
還用五色線裝飾自身
象徵龍犬盤瓠的五彩狗毛
● 瑤族服飾 動畫解說
傳統瑤族服飾
在整個盤王祭活動過程中都伴隨著瑤族人民的歌舞,更是集中展示了瑤族豐富多彩的服飾藝術,所以也成為一種集體歌舞娛神活動。當節日來臨,瑤人身著五彩狗尾衣服,這種衣服前短後長,模仿狗的形態,還用五色線裝飾自身,象徵龍犬盤瓠的五彩狗毛。
瑤族分支不同,服飾各有差異
踏猺時的著裝各個瑤族分支均有不同。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三百三十載:「連州瑤人蓄髮為髻,紅布纏頭,喜插雞翎」[1],生動描繪了當時瑤人的古樸服飾藝術。「雞翎」為白鷳鳥的羽毛,至今連南瑤人依然保存這種民風。清乾隆《皇清職貢圖》卷四載廣西羅城縣盤瑤說:「羅城縣猺人,居縣屬之信道鎮,歲時祭賽盤古廟,因名盤猺,又名自在猺。伐山火食,俗尚踏歌,濃妝綺服,一唱百和,謂之會閬。元夕中秋,為盛餘節,亦間舉男,五色布裹頭,領緣花絨帶綴制錢。女以竹片綴珠覆首,布衣花袖,帶亦綴錢,復結制錢為佩,系之當胸,行步則瑲然有聲。」[2]
瑤族根據其自身的政治經濟生活、宗教信仰、居住地域等表現出的不同特點,形成諸多分支,如盤瑤、盤古瑤、過山瑤、平頭瑤、藍靛瑤、靛瑤、紅頭瑤、花籃瑤、白頭瑤、頂板瑤、尖頭瑤、青衣瑤、平地瑤、高山瑤、深山瑤、山子瑤等,其服飾也有較大不同,款式達到百餘種。瑤服上精美的挑花刺繡、織錦、銀器尤為精彩,紋樣豐富多變,色彩豔麗而和諧,表現出圖騰崇拜、自然崇拜等多種造型語言,形成特殊且多元的審美圖式。
注釋
[1](民國)鄧以權、黎澤泰修,雷飛鵬纂:《藍山縣圖志》,民國21年(1932)刻本。
[2]《文淵閣四庫全書》第571冊,第513頁。
***
點擊觀看第一集:盤王傳說
點擊觀看第二集:瑤族長鼓舞
點擊觀看第三集:渡海傳說
***
「瑤族傳統文化」
持續分享中
關注我們
了解更多千年古瑤文化源流
長按識別二維碼,點擊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