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族文化之瑤族服飾

2021-02-19 千年古瑤虛實共生文化推廣

/瑤族服飾\

當節日來臨

瑤人身著五彩狗尾衣服

這種衣服前短後長

模仿狗的形態

還用五色線裝飾自身

象徵龍犬盤瓠的五彩狗毛

● 瑤族服飾 動畫解說

傳統瑤族服飾

在整個盤王祭活動過程中都伴隨著瑤族人民的歌舞,更是集中展示了瑤族豐富多彩的服飾藝術,所以也成為一種集體歌舞娛神活動。當節日來臨,瑤人身著五彩狗尾衣服,這種衣服前短後長,模仿狗的形態,還用五色線裝飾自身,象徵龍犬盤瓠的五彩狗毛。

瑤族分支不同,服飾各有差異


踏猺時的著裝各個瑤族分支均有不同。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三百三十載:「連州瑤人蓄髮為髻,紅布纏頭,喜插雞翎」[1],生動描繪了當時瑤人的古樸服飾藝術。「雞翎」為白鷳鳥的羽毛,至今連南瑤人依然保存這種民風。清乾隆《皇清職貢圖》卷四載廣西羅城縣盤瑤說:「羅城縣猺人,居縣屬之信道鎮,歲時祭賽盤古廟,因名盤猺,又名自在猺。伐山火食,俗尚踏歌,濃妝綺服,一唱百和,謂之會閬。元夕中秋,為盛餘節,亦間舉男,五色布裹頭,領緣花絨帶綴制錢。女以竹片綴珠覆首,布衣花袖,帶亦綴錢,復結制錢為佩,系之當胸,行步則瑲然有聲。」[2]

瑤族根據其自身的政治經濟生活、宗教信仰、居住地域等表現出的不同特點,形成諸多分支,如盤瑤、盤古瑤、過山瑤、平頭瑤、藍靛瑤、靛瑤、紅頭瑤、花籃瑤、白頭瑤、頂板瑤、尖頭瑤、青衣瑤、平地瑤、高山瑤、深山瑤、山子瑤等,其服飾也有較大不同,款式達到百餘種。瑤服上精美的挑花刺繡、織錦、銀器尤為精彩,紋樣豐富多變,色彩豔麗而和諧,表現出圖騰崇拜、自然崇拜等多種造型語言,形成特殊且多元的審美圖式。

注釋

[1](民國)鄧以權、黎澤泰修,雷飛鵬纂:《藍山縣圖志》,民國21年(1932)刻本。

[2]《文淵閣四庫全書》第571冊,第513頁。

***

點擊觀看第一集:盤王傳說

點擊觀看第二集:瑤族長鼓舞

點擊觀看第三集:渡海傳說

***

「瑤族傳統文化」

持續分享中 

關注我們 

了解更多千年古瑤文化源流 

長按識別二維碼,點擊關注

相關焦點

  • 金秀瑤族"非遺"文化鑑賞——瑤族服飾
    龐伊蔓瑤族服飾製作作坊戶1.再加上瑤族生活環境和條件的變遷,民族和區域文化特色消失加快,瑤族服飾的生存空間受到了嚴重擠壓。2. 瑤族服飾因製作工藝紛繁複雜,尤其織繡圖紋花樣需要付出極大的耐心和富餘的時間來艱辛製作,加上現在社會上的很多織繡品都採用現代化機器設備來進行生產,因此,對於本民族傳統服飾中的手工織繡,年輕人大都不願意學,傳承出現了青黃不接的嚴峻局面。3.
  • 瑤族服飾傳統紋樣剖析
    【提 要】本文從豐富多彩的瑤族服飾實物出發,結合有關考古、民族民俗資料,探究瑤族服飾傳統紋樣的文化內涵,揭示服飾文化與民族歷史、圖騰崇拜、自然崇拜、生殖崇拜等民族意識形態的關係。20世紀90年代初,廣西博物館為舉辦《中國瑤族服飾》展覽,在廣西及毗鄰的湖南、廣東、雲南、貴州等瑤族居住比較集中的地區,徵集、收藏了各種瑤族服飾近百套,幾乎囊括了國內50多個瑤族支系的服飾,為瑤族服飾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本文擬從這些服飾實物出發,結合有關考古及民族民俗材料進行研究,對瑤族服飾紋樣作一探討,挖掘深藏於其中的文化內涵,揭示服飾文化與民族意識形態的關係。
  • 瑤族服飾有哪些特點?
    瑤族風俗★瑤族文化★瑤族歌舞瑤族飾品★瑤族服飾★瑤族文玩 瑤族人精於織染、刺繡,服飾亦多種多樣,而各瑤族同胞之間也有不同的服飾風格,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廣西南丹瑤族男子穿交領上衣,下著白色大襠緊腿齊膝短褲,因而得「白褲瑤」之稱;龍勝的瑤族由於穿紅色繡花衣而得「紅瑤」之稱,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瑤族服飾的色彩、款式之豐富。瑤族婦女精於藍靛印染,至今仍保留著一套完整的印染技術。她們將自己種植的藍草經過浸泡加工後,提取藍靛,加入白酒,經草木灰過濾、發酵呈黃色後便可染布。在染布過程中經過數次浸染、晾乾,直到布料呈深藍帶暗紅色為止。
  • 美麗的瑤族服飾(圖文+視頻)
    河口,是雲南省唯一的瑤族自治縣,主要分布了藍靛瑤和紅頭瑤兩種支系,藍靛瑤人口居多。河口藍靛瑤的服飾以繡花居多,紅色流蘇為主色調。現在還衍生出新款式的瑤族服飾,多姿多彩,美麗異常。服飾、頭飾是一個民族的特點,我們外行人判斷是什麼民族,也只能從服飾判斷。
  • 有一種美,叫瑤族服飾
    服飾是民族重要標誌之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瑤族服飾有自己獨特明顯的文化內涵,瑤族服飾承載著民族歷史的功能。
  • 江華女職工舉行瑤族服飾走秀 展現新時代巾幗之風
    紅網時刻5月13日訊(江華融媒記者 藍玉春)5月10日,由江華瑤族自治縣總工會、縣民族文化旅遊廣電體育局主辦的「弘揚工匠精神 傳承瑤族文化」全縣女職工瑤族服飾走秀活動在縣體育館舉行。走秀活動在大型服飾秀表演《琴棋書畫春意濃》中拉開了序幕。優雅的身姿、端莊的服飾、自信的神態,展現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明沉澱和燦爛瑰寶琴棋書畫。大型漢服秀《盛世國風》的50名表演者以巾幗不讓鬚眉的姿態,呈現了一場震撼的舞臺效果,恢弘的氣勢、整齊的動作、鏗鏘頓挫的音樂,將新時代女職工的巾幗之風展現得淋漓盡致,表達了對家鄉、對祖國的無限深情,對中國夢的不懈追求。
  • 瑤族服飾丨織、染、繡展現民族風情
    瑤族是我國南方的一個典型的山地民族,生活在廣西、廣東、江西等省的山區。瑤族支系眾多,各支系的服飾也不盡相同。瑤族就依據服飾顏色、式樣的不同而各得其稱,如南丹的瑤族男子穿白色大襠齊膝短褲,叫「白褲瑤」;龍勝的瑤族女子穿紅色繡花衣,叫「紅瑤」,等等。瑤族婦女精於織染,她們在藍靛布上用紅、綠、黃、白、黑等顏色織出馳名中外的「瑤斑布」。
  • 【瑤族文化】藍山瑤族傳統文化之瑤歌
    境內共6個瑤族鄉,3萬多人,瑤區面積405平方公裡。瑤區內是個古老的遷徙地。漢初建縣時「包有瑤地」。唐代「貞觀之治」後,逐步形成以華陰洞為中心的縣境瑤族散居地,至明清時期進而形成大分散小集中的瑤族居住區。  瑤歌歷史相當悠久,早在晉代就有瑤族先民『用糝雜魚肉,叩槽而號,以祭盤震瓠』的記載。唐代詩人劉禹錫的《蠻子歌》中的「時節祭盤瓠」等均以歌而祭……。
  • 瑤族傳統服飾有多美?到玉林市博物館看一看吧
    1月16日,由廣西民族博物館和玉林市博物館共同主辦的「五彩斑斕——廣西民族博物館館藏瑤族服飾展」在玉林市博物館開展。市民在參觀瑤族服飾展。瑤族是典型的南方山地民族,他們勤勞、智慧,創造出了多彩而獨特的服飾文化,具有款式繁多、色彩斑斕、圖案古樸、工藝精美的鮮明民族特點。市民觀看展板,感受瑤族獨具特色的民族風情。此次展覽內容囊括了盤瑤、布努瑤、茶山瑤和平地瑤四大瑤族支系服飾,共計50件(套)。
  • 瑤族自古出美女 能歌善舞且熱情好客 在崇山峻岭中體味瑤族文化
    此後,廣西先後建立了6個瑤族自治縣,50多個瑤族鄉。瑤族語言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瑤語支。由於長期與漢、壯、苗等族接觸,各地瑤族一般又兼通漢語,部分兼通壯語和苗語。受居住地域限制,多數瑤族至今仍保留著原始的狩獵、捕魚和農耕文化,以及精美的瑤錦、瑤服,古老的傳說,動聽的瑤歌,優美的舞蹈,獨特婚俗和宗教信仰。禮儀:瑤族人民的熱情好客。
  • 瑤族部落歡迎你
    瑤浴是瑤族民間用以抵禦風寒、消除疲勞、防治疾病的傳統文化知識。它是瑤族祖先獨創,族內獨有,傳內不傳外的保健良方。被專家稱之為人類健康的古老傳承。瑤族人的圖騰!瑤族醫學醫藥.瑤浴+瑤族服飾+瑤族織錦刺繡+瑤族歌舞+瑤族婚禮: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瑤族是擁有五千年歷史文化底蘊的山地民族;是少數幾個擁有自己語言文字的民族(論證考察之中)。
  • 黃平強:白褲瑤族的傳承與變遷
    2006年6月,瑤族服飾被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白褲瑤主要聚居在廣西南丹縣八圩、裡湖瑤族鄉,極少數在貴州省荔波縣朝陽區瑤山鄉一帶,總人口約3萬。白褲瑤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一個民族,被稱為「人類文明的活化石」。傳統的白褲瑤族服飾,分男裝和女裝,節日盛裝和便裝,其服飾圖案以雞仔花為主要紋飾,體現出白褲瑤胞對雞的崇拜。
  • 江永民政局原局長歐陽慧英讚嘆「瑤繡服飾體現瑤族婦女智慧」
    7月18日江永縣民政局退休幹部組團到源口瑤族鄉清溪瑤歷史文化博物館參觀,學習瑤族歷史文化。歐陽老局長說,「我早就知道你的大名,很想來拜訪你,因我們不相識,恰好與詹喜輝閒聊時說到清溪瑤歷史文化博物館,田萬載先生是我的叔叔也是我的老師,她就帶我們結伴來參觀了!」在參觀時,田萬載介紹了博物館收藏的文物,包括古代瑤族婦女的刺繡「金雞報喜」、「彩鳳朝陽」等代表作品。
  • 白褲瑤族 人類文明的活化石
    作為中國僅有的兩個直接由原始社會步入現代社會的民族之一,白褲瑤族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民族。其主要生活在廣西南丹縣的八圩、裡湖瑤族鄉和貴州省荔波縣朝陽區瑤山鄉一帶,是瑤族的一個支系,自稱「布諾」,因男子穿齊膝白褲,又被稱為「白褲瑤」。白褲瑤族憨厚、樸實、勤勞、勇敢,並以獨特的婚俗、葬禮、服飾等民族文化風情,備受世人關注。
  • 你聽說過白褲瑤族嗎?
    為探求南丹縣易地扶貧搬遷對白褲瑤族傳統文化的影響,2019年1月17日至21日,挑戰杯調研組到南丹縣開展了為期四天的實地調研。同時,在八圩瑤族安置點,原利樂村村民告訴我們,大多數老一輩人不願意搬到新居,一是因為對新生活的不適應,二是因為擔心傳統文化被破壞。
  • 十萬大山的瑤族文化,絕!美!
    並不是像書中的那樣神奇,現廣西巴乃村在上思縣南屏瑤族鄉左邊。我想,因著這個小說,很多人都嘗試過來了解瑤族這個民族的吧!過了幾年,瑤族文化公眾號上,經常發防城港的一位美女歌手李進莉的歌,這期間,對防城港、對十萬大山的瑤族,我又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
  • 「拜盤王」傳承人盤良安:堅守瑤族流傳千年的文化圖騰
    中新網廣州6月30日電 題:「拜盤王」傳承人盤良安:堅守瑤族流傳千年的文化圖騰  作者:李凌儘管年過八旬,盤良安依舊能吹響牛角迎客。 李凌 攝  沿著廣東乳源縣必背瑤寨陡峭的盤山公路,一直往大山深處的桂坑尾村驅車行進,但見沿途群峰逶迤,山下溪水潺潺,過山瑤「拜盤王」傳承人、83歲的老祭師盤良安就住在這風光綺麗的地方。
  • 在湖北鹹寧,這個村子普普通通多年,如今藉助瑤族文化一炮而紅
    眾所周知文化傳承是一個文明、種族的不滅薪火,縱使時代變遷、滄海桑田,只要傳承不滅終有重新輝煌的一天。今天協冰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這樣一個重塑文化祖地的景區,故事的主角就是「東方吉普賽人」瑤族的祖地「千家峒」,它最終被確認在湖北省通城縣的藥姑山(龍窖山)地區。
  • 瑤族展覽館搶先看
    瑤族先民和其他少數民族先民一樣本來無姓,後受漢族文化的影響方始有姓。但瑤族的姓不同於漢族某姓可追溯到某人、某氏,而是由評王賜姓。瑤族最早生活在黃河流域,根據《盤瓠》、《渡海》和《長鼓》三個神話傳說推斷,瑤族先民曾是一支比較強盛的氏族,生活在中原一帶。黃帝戰蚩尤的傳說,在我國可說是已經家喻戶曉[2] 。蚩尤是瑤族人最為認可和影響最大的先祖。遠古時期,生活在我國黃河下遊和長江中下遊一帶的原始人類在距今五六千年前形成了以蚩尤為首領的名為「九黎」的部落聯盟。正如《國語·楚語》注中所載:「九黎,蚩尤之徒也」。
  • 端午 | 探訪恭城瑤族端午藥市
    在廣西民間傳統的端午藥市中,以恭城瑤族端午藥市和靖西端午藥市最具特色。歷經千百年發展,端午藥市已逐漸成為傳播壯瑤民族醫藥、防病治病的重大節日,它不僅是當地豐富藥材資源的一個展銷會,也是當地傳統醫藥知識和經驗的交流平臺,更是傳播與發揚民族傳統醫藥文化和端午民俗文化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