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吃餃子了嗎?來瞧瞧1000多年前的吐魯番餃子

2021-02-18 新疆是個好地方

「小年」在我國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北方指的是農曆臘月二十三,許多北方人有晚上吃餃子的習俗。

餃子歷史悠久,傳說眾多。傳說東漢時期,著名醫學家張仲景從長沙告老還鄉,看到許多百姓窮困潦倒、饑寒交迫,耳朵都凍爛了。他目睹此景,非常難過,發明了「祛寒嬌耳湯」,就是將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藥材包在麵皮裡,捏成人的耳朵狀,放進鍋裡煮熟,分發給窮困的病人。張仲景關愛病人,大年三十還在為患者送醫送藥。為了紀念他,後人在喜迎新年的同時,按照「嬌耳」的樣子製作麵食,大年初一早上煮了來吃。人們稱這種食物為「餃耳」「餃子」。

餃子在新疆的流傳也有上千年的歷史。1959年,新疆考古工作者在吐魯番阿斯塔那唐墓裡發現了餃子。餃子長約5 釐米、寬1.5 釐米,保存得比較完好。這些餃子的形狀與現在的餃子相同,只是小了一些。餃子的歷史十分悠久,根據古籍記載和出土文物,至少在漢代末年,餃子就已成為當時人喜食的佳品了。不過那時還不叫餃子,而叫「餛飩」,當時蒸吃,類似今天的蒸餃。

阿斯塔那墓地出土的餃子

這些新疆吐魯番出土的餃子,其形狀和今天北方的餃子一模一樣,證明早在1000多年前,餃子不僅已在中原成為「天下通食」,而且隨著絲綢之路傳到了西域,成了當地人的美食。

除餃子外,阿斯塔那唐墓還出土了七瓣夾心麵點、菊花式點心、麻花、寶相花紋月餅等花式繁多的點心。這些點心是一千多年前的休閒食品。當時的人對面點的要求已不限於好吃,還要好看,足以吊人胃口。面點用手捏制或模製成型,然後烘烤而成,有花式、面卷、葉片形等不同的形狀。

寶相花紋月餅 

麻花

菊花式點心

七瓣夾心面點

唐代已有「點心」一詞,當時有一個叫鄭傪的人當了「江淮留後」,一日,家人為其夫人準備了「晨饌」,夫人正在化妝,便對她自己的弟弟說:「治妝未畢,我未及餐,爾且可點心。」文中的「點心」是作動詞用的,均有先吃一點食物以充飢的意思。至遲到了北宋,「點心」已作為名詞。《東京夢華錄》中,就記有一些店家開門營業,「並飯、粥、點心」。

唐代新疆的點心和饢

除了餃子、點心,1972年,考古工作者在吐魯番阿斯塔那唐墓中發現了一個直徑19.5釐米的饢,呈圓形,出土時碎為12塊,土黃色,已經脫水幹化。其原料為小麥粉,是在饢坑中烤制而成的,它中心薄,邊緣厚,中央戳有花紋。

新疆乾燥的氣候使吐魯番阿斯塔那墓地出土的餃子、點心和饢得以保存下來,讓人們對當時的面點工藝有了直觀的了解。這些面點也再現了西域先民豐富多樣的飲食構成,既受到了中原飲食文化的深刻影響,又形成了具有自身鮮明特點的飲食體系和風味,對後世產生了深刻影響。(新疆博物館  阿迪力•阿布力孜)

- End -

非遺過大年 | 新疆是個好地方——第八屆天山南北賀新春非遺年俗展今日啟動! 


【長按上圖關注 " 新疆是個好地方 " 

更多人看到此文

相關焦點

  • 小年到吃餃子,蒸餃,煎餃,水餃,三種不同餃子的揉面方法
    轉眼又是臘月二十三,也就是小年了。雖然是小年,但也是年,自然離不了團聚,在北方似乎一切節日的主食,都和餃子掛鈎。尤其是小年,包一頓餃子,自然是很多人慶祝節日的方式。其實餃子有很多種,尤其是現在的節日裡,餃子會作為餐桌上一道點綴,而不再是全家唯一的主食。
  • 過小年了,家裡吃這個餡的餃子,招財進寶,寓意大吉大利節節高
    過小年了,家裡吃這個餡的餃子,招財進寶,寓意大吉大利節節高自從進入臘月之後,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快,今早看了一眼日曆,才發現還有兩天的時間就是小年了。不同地方過小年的日子是不一樣的,我們北方是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小年一到也意味著開始準備年貨、打掃屋子和祭灶等,準備乾乾淨淨的過年,同時表達了人們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小年在我們北方也是一個比較重要的節日,不知道大家過小年的時候都有什麼習俗呢?反正在我們北方,除了要打掃房子和祭灶,在小年這一天更要吃一頓餃子。
  • 小年?這些逆天的奇葩餃子你敢吃嘛!
    額,就是想知道,宜昌人的小年到底是哪一天?度娘告訴節節根北方大部分地區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南方大部分地區的小年是臘月二十四好的,那麼問題就要升級到如何劃分南方北方了以秦嶺劃分?以長江劃分?就先不分的這麼細緻了,還是【吃】比較重要過小年,少不了餃子我們常吃的豬肉餡兒、牛肉餡兒餃子隨便盛上一碗就能吃的特別滿足
  • 過小年吃餃子,就該吃這餡,寓意百財聚來,節節高升,新年好彩頭
    臘月二十三是北方傳統的小年,民間相傳在這一天灶王爺要上天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家家戶戶會供奉糖果、糕點等,祈求灶王爺嘴甜一些,
  • 【小年到】吃餃子不發胖的正確打開方式,你get到了嗎?
    祝大家小年快樂!在這天,民間講究吃餃子,其寓意「送行餃子迎風面」,特別是在北方地區,吃餃子在小年,除夕夜等節日更是盛行。餃子雖然好吃,但對於減脂路上的小夥伴好像不太友好啊!首先我們先來看看餃子的熱量有多高!
  • 今日小年,天津人講究吃餃子吃糖瓜蒸花饃,您的家鄉有什麼習俗?
    今日小年,天津人講究吃餃子吃糖瓜蒸花饃,您的家鄉有什麼習俗?著名作家老舍在《北京的春節》中,曾記錄過一系列有關春節的民俗,其中就提到了小年,字裡行間透出了濃濃的年味兒。不過,小年的日期並不一致,有的是在臘月二十三,有的是在臘月二十四,但一般而言,小年都被當作是春節的序曲,等那首「過年謠」唱起來,人們就開始按部就班做準備,直到迎來熱熱鬧鬧的春年,大年三十,每一天都忙忙碌碌的,所謂忙年。「二十三,捏糖瓜;二十四,掃屋子;二十五,凍豆腐;二十六,燉豬肉;二十七,殺肥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上炕包餃子。」
  • 「更歲交子」——考古發現的餃子與混沌
    與 每到周末,時常看到維吾爾群眾一家老小歡聚在家裡包餃子的情景,當一盤熱騰騰的餃子呈上來時,一家老小都相互禮讓地吃起來,充滿了濃鬱的家庭生活氣息。餃子在新疆的歷史也十分悠久,從吐魯番古墓中出土的餃子實物來看,一千多年前的唐代,餃子已成為西域人們的食品之一。
  • 明日小年,打掃完家裡的衛生,記得吃這碗餃子,酸辣開胃,正合適
    明日小年,打掃完家裡的衛生,記得吃這碗餃子,酸辣開胃,正合適什麼是過年的氣息?很多人覺得現在過年的味道越來越淡了。
  • 餃子這樣吃才健康
    北方人在小年這一天飯桌上一定會出現主食——餃子,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即送走灶王爺,迎接新一年。
  • 冬至吃餃子,起源竟然這麼少兒不宜丨豫記
    而餃子的背後,還有一個羞羞的故事。 初白桑丨文 豫記微信號:yjhltxdjm 3000多年前的一天,周公在洛陽玩小棍,時間久了,他發現小木棍的影子每天都不一樣長。於是,他根據影子的長短,敲定了冬至日和夏至日。所以說,在二十四節氣裡,夏至和冬至是最早被確定出來的。
  • 小年:二十三祭灶官,餃子灶糖裝滿盤
    比如春節是大年,臘月二十三是小年;吃盛宴叫大餐,路邊攤叫小吃;喝啤酒叫大喝,喝白酒叫小酌;就連果樹掛果子也有大小年之說,大年掛的多,小年掛的少……」我一邊欣慰於這群外國朋友對中國文化的喜愛,一邊感嘆著時光腳步匆匆,轉眼又到小年了,兒時在老家過小年時的情景又一幕一幕地浮出腦海,恍如昨日。
  • 年味 過年怎麼少得了餃子!手把手教你武漢人過年吃餃子的正確姿勢!
    在小年這一天,北方民間講究吃餃子,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南方有些地區也興吃餃子。南方北方小年都吃餃子,然而南方做餃子和北方做餃子是有差別的。從餃子皮到餡料的做法都不一樣。小年不能回家過的外地朋友,不能吃到媽媽煮的餃子別心塞,美食君奉上最全包餃子方法,親手做一頓美味的餃子,讓這個小年充滿溫暖的味道。
  • 冬至為何又稱「小年」?這天為何南吃湯圓北吃餃子?
    冬至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所以古人稱冬至為「亞歲」或「小年」。在我國南方沿海部分地區至今仍延續冬至祭祖的傳統習俗。在我國北方一些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這個傳說有著「冬至大過年」地位的節氣,每年都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不少的樂趣和儀式感。冬至,從古至今,都是值得慶賀的好日子。
  • 「香香餃子,我來做」吃餃子嘍
    「香香餃子,我來做」吃餃子嘍冬至到,冬至到;南餛飩,北方餃;曖曖和和吃一碗,保你耳朵凍不掉
  • 【微農職】冬至,咱們一起吃餃子!
    在中國北方有冬至吃餃子的風俗。冬至是養生的大好時機,主要是因為「氣始於冬至」。       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云:「冬至到,吃水餃。」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俗話說:不吃餃子,凍掉耳朵!
  • 東北大媽:中國人吃餃子寓意著什麼?
    中國地域廣闊,各個地方吃餃子的風俗也各不相同,南方地區,蒸餃、水餃的形狀是麥穗狀的;北方則做成元寶狀、月牙狀。還有的地方將麵條和餃子放在一塊吃,叫做「金絲穿元寶」。春節吃餃子,不論是以韭菜、白菜、蘿蔔、雞蛋、肉類等作餡,它預示新的一年裡素靜,平安無事。
  • 過年吃餃子,你知道餃子是誰發明的嗎
    過年吃餃子,你知道餃子是誰發明的嗎作者:歐耶姜九州故事萬花筒各個時期餃子的叫法也不一樣:三國,月牙餛飩。南北朝,餛飩。唐代,偃月形餛飩。唐代開始,餃子餛飩分家,餃子逐漸成為一種單獨吃的食物,之前叫餛飩,是因為與其他食物一起煮著吃的緣故。宋代,角子。元代、明代,扁食。清代,餃子。好吃不過餃子,相傳餃子是張仲景首創。張仲景是東漢時期著名醫學家,被後世稱為「醫聖」。張仲景的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至今仍是中醫院校的主要基礎課之一。
  • 「餃子有什麼優點?」瞧瞧外國網民怎麼說,有老外的回答亮了
    在中餐裡有很多麵食食物,像我們吃的麵條、包子、餃子、饅頭等等食物,這是我們用麵粉製作的食物。在西方人的烹飪中,他們用麵粉製作了麵包、披薩、甜點、義大利麵等等食物,可以說中餐麵食和西餐麵食是不一樣的。實際上關於我們吃的麵食食物餃子,就有外國網民在國外問答論壇上提問:餃子有什麼優點?實際上當我們說道餃子,就會想起像包子、元宵、餛飩這種別有洞天的食物,看起來表面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是往往裡面會有意料之外的驚喜。而且中餐餃子不僅可以蒸,還可以煮,油炸,油煎。在餡料方面也是多種多樣,像雞蛋韭菜餃子、蘿蔔大肉餃子、蝦肉餃子等等。
  • 為什麼南方人過年不吃餃子?
    正月初八:早,食餃子。正月初九:早,食餃子。入阜成門,至「天成軒」飲茶。正月初十:煮羊肉,買餅,請八舅食用。正月十一:早,買甜漿粥食之。餘食餑餑兩個,飲酒一杯。申時,我等食餃子。正月十二:散席後,同返家食餃子。……——[清]穆齊賢《閒窗錄夢》對,你沒看錯,道光年間,這位二十八歲的穆先生的春節幾乎都在吃餃子,從正月初一硬是吃到了正月最後一天,除了偶爾的小食零嘴,全部都是餃子。
  • 日本人吃餃子,俄國人吃餃子,中國人吃餃子,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說起餃子,大家都知道,是我國流傳千年的一種經典美食了。最初還是東漢醫聖張仲景發明的,最初,張仲景只是拿餃子皮來做一種藥材,治病救人。而後,餃子被進一步開發,成為了我國的一種經典美食。到現在,餃子已經走進了千家萬戶,成為了我們逢年過節必備的一道美味食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