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中小學核心古詩集(208首)!不出3月,腹有詩書氣自華

2020-12-16 錦良說故事

人民日報:中小學核心古詩集(208首)!不出3月,腹有詩書氣自華

說到古詩詞,這是我們中小學階段語文學習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尤其是隨著近幾年教育制度改革後,更是加大了對古詩詞的學習力度,小學語文最為明顯。

很多人不解為什麼小學語文古詩詞的學習提升這麼大呢?小學階段的學生本來掌握得不是很好,難道不應該是主要是初高中去學習嗎?

實則不然,小學階段的學習是打下基礎的重要時期,並且古詩詞作為是我國的傳統文化,所以更是應該做到從小就讓孩子耳濡目染,打好基礎。

其實從小讓孩子學習古詩詞,也並不是為考試,最主要的目的還是從小就要培養學生們的文化素養與氣質。

所以學好古詩詞很重要。那麼接下來,老師就為大家分享中小學階段非常重要的208首古詩詞的合集,這也是人民日報力薦的,小學到高中的都包含了其中,建議家長們列印給孩子。

文末有word版完整高清資料獲取的方法!

每天堅持整理各科學習資料,喜歡就請多多關注吧!

word列印完整高清版資料:

1、點擊頭像進入主頁並關注,

2、點擊私信發「資料」即可

相關焦點

  • 武亦姝坦言:208首中小學核心古詩!我從小就背,腹有詩書氣自華
    武亦姝坦言:208首中小學核心古詩!我從小就背,腹有詩書氣自華語文這門博大精深的學科,學習的知識範圍很廣,所以需要學生們記下的知識也很多,很多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總是都知識採用死記硬背的方法,所以語文成績也始終提升不上去。
  • 《腹有詩書氣自華》古詩續新作九首
    序:此篇為飛雪所在群《腹有詩書氣自華》,於2020年8月19日晚9點舉辦的一次原創詩詞遊戲活動 。遂收錄優秀篇章9首於此(另許多優秀詩作未收錄),供各位詩友交流、點評。 活動名稱:古苑新葩。即主持人給出一句古詩,各位詩友須由這一句詩,續寫一篇完整的詩作。一共三題。
  • 俗話說「腹有詩書氣自華」,但上一句更經典,為何人們不願提起?
    所以我們品讀詩詞,總會發現其中某一句耳熟能詳,但是要問其出處,或者上一句、下一句是什麼,卻總是想不出答案。比如這句「腹有詩書氣自華」,究竟是出自何人之口?其實「腹有詩書氣自華」的上半句很少有人知道,甚至很多人都不願意提及,這又是為什麼呢?「腹有詩書氣自華」,這一句出自於蘇軾所作的《和董傳留別》中。
  • 「腹有詩書氣自華」,是董卿的代名詞,也是一個人最好的化妝品
    提起「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句詩,你想到的第一個詞是誰呢?相信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是董卿。董卿,一位喜愛又認真讀書的女子,既高貴典雅,又淡雅如畫。她猶如一幅畫,蘊含無數的內容,給人無盡的遐想;恰似一杯香茗,嫋嫋香氣,讓人回味無窮。董卿,詩一般的女子,美成畫,腹有詩書氣自華,理應如此。
  • 董卿力薦:1-12年級必考古詩詞208首,貼牆上記,腹有詩書氣自華
    董卿力薦:1-12年級必考古詩詞208首,貼牆上記,腹有詩書氣自華眾所周知,語文一直是一門需要積累的科目,可以這樣說,一個善於積累的孩子和一個不會積累的孩子的差距是十分巨大的,當然這個差距不僅僅體現在成績中。
  • 學古詩,要有興趣打底,這些方法,讓孩子「腹有詩書氣自華」
    有了欣欣之後,她便一直要求欣欣背誦古詩詞,可是小姑娘對這些枯燥的文字根本提不起興趣。因此,幾乎每天都可以聽到欣欣媽媽的怒吼「讓你每天背首詩,怎麼就這麼難呢!」其實,若光是死記硬背,對於孩子學習詩詞並沒有太大的幫助。孩子年紀尚小,一般對於鼓譟的文字提不起興趣,這就需要家長從中引導,建立起他們對於詩詞的興趣。
  • 觀山海|美的背後,是「腹有詩書氣自華」的修煉
    這次算是重讀經典,今天特意找來《觀山海》電子書,認真翻閱一番,有更深的感悟。01這本書豆瓣評分8.5分,5815人讀過,1174人在讀,2.9萬人想讀。2018年6月一經出版,便暢銷各大圖書,獲得2018年度高分圖書的第8名。
  • 腹有詩書氣自華,詩詞大會展風採——洪雅縣實驗小學學子田涵辰登上...
    藉助閱讀《國學經典》、《唐宋詩詞精選》、《東坡詩詞集》和《少兒古詩詞選讀》等書籍,啟迪孩子們從課內到課外拓展延伸,讓中華詩詞文化「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不讀唐詩宋詞,焉知中文之美」。在家長的影響和老師的引導下,田涵辰被古詩詞的魅力深深打動,迷醉在璀璨的民族傳統文化之中。
  • 「腹有詩書氣自華」盡人皆知,但能知道全詩和作者的寥寥無幾
    這就是所謂的「腹有詩書氣自華」。而如果不讀書,你就會連「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句詩的出處和作者都不知道,然後隨意給它配上一些網絡語,還覺得很牛的樣子。言歸正傳,這句詩出自蘇東坡的《和董傳留別》,嚴格意義來說,應該是蘇軾,因為這首詩是蘇軾罷官鳳翔籤判赴汴京,途經長安時,留詩贈別董傳。
  • 腹有詩書氣自華,上一句是什麼?出自蘇軾這首詩,第一句有點俗氣
    對於蘇軾的作品,有很多絕句在民間流傳,但是卻不知道具體的出處,也不了解完整的作品。相信大家都聽說過一句名句「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句話其實就出自蘇軾的作品,出自他的《和董傳留別》。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這首詩的第一句的意思是,董傳讀過很多書,滿肚子的墨水,然而因為生活疾苦,因此衣裳都是很樸素的。
  • 「腹有詩書氣自華」的上一句是什麼?出自蘇軾作品,與上句成絕對
    「腹有詩書氣自華」這一句相信大家都聽到過,然而它的上一句或者下一句是什麼呢,這個問題的答案好像沒有那麼清晰,大家都聽過什麼版本,把你們知道的一起發出來交流一下吧。所以不計代價的去閱讀吧,相信未來會給你這些「浪費」掉的時間一個交代。我也是翻讀蘇軾詞集的時候偶然看到了這句詩,然後又去百度了確認這個作品是這句膾炙人口的經典真正的出處,於是寫出來告訴大家,雅文共賞,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寫出這句名言的蘇軾在這首詩中寫了些什麼,究竟有著多高的創作水平吧。和董傳留別宋代:蘇軾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
  • 「腹有詩書氣自華」,上一句是什麼?很多人不知道,上一句有點俗
    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下蘇軾的一句非常著名的一句詞作——「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句,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也都知道它出自北宋著名詩人蘇軾之手,但說到詩句意思以及上半句是什麼的時候,很多人卻知之甚少。就像這首作品一樣,表達了蘇軾對朋友深深的勸勉和鼓勵之情。「腹有詩書氣自華」常被遺忘的上半句「粗繒大布裹生涯」,這句話寫出了生活中董傳粗絲綁發、身穿粗布的常態,從中可以看出董傳當時的生活一寒如此,為首聯的下半句帶入了深深地畫面感。
  • 腹有詩書氣自華!古詩詞積累豐富的孩子,走到哪裡都自帶光環
    他在送外賣的間隙隨身攜帶《唐詩三百首》,送完一趟,詩也背下來了。奪冠後的他,也走上了教研的道路,改變了自己原來的人生軌跡。和那些終日沉迷遊戲的孩子相比,讀詩改變命運,從來不只是說說而已。讀詩最直接的好處,便是「腹有詩書氣自華」。
  • 腹有詩書氣自華—智慧圖書館,以書香致遠
    提到「腹有詩書氣自華」,你一定會想到「央視一姐」董卿和中國詩詞大會上的武亦姝,她們都是我們心目中的才女,董卿說,讀過的書走過的路使我變得更出色。闡述了讀書的重要性,今天的閃光和榮譽都離不開平日裡日復一日的積累。
  •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蘇軾告訴你,讀書的意義
    「腹有詩書氣自華」。這是我看過對於讀書的意義最好的闡釋。大文豪蘇軾在鳳翔任職的時候經常與董傳來往。當時的董傳雖然貧困潦倒,但志向遠大。正所謂: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蘇軾在董傳身上看到了不一樣的光彩。和董傳分開後,蘇軾為了鼓勵這位朋友,作了一首《和董傳留別》: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
  • 腹有詩書氣自華!那些用古詩餵大的孩子,究竟是怎麼從小學詩的?
    連續四年參加《中國詩詞大會》,並最終奪冠的北大工科博士陳更,她錦心繡口,滿腹經倫,用溫婉恬靜、落落大方的才女形象,充分向人們展示了什麼叫「腹有詩書氣自華」。第四屆《中國詩詞大會》四期擂主,年僅13歲的鄧雅文,蘭心蕙質,一時間圈粉無數。
  • 腹有詩書氣自華,從小培養孩子閱讀習慣,好處原來這麼多
    但她有一個很好的習慣,就是閱讀,尤其詩詞方面的說。從最初的《唐詩三百首》到後來的《宋詞》《詩經》《元曲》。今年她上初三了,除了讀名家詩詞鑑賞、古詩詞名人傳記外,還參與了學校舉辦的各種古典文化活動。蘇東坡曾說過:腹有詩書氣自華。隨著十幾年的古典詩詞滋養,我的女兒也漸漸有詩書氣質。
  • 腹有詩書氣自華,歲月從不敗美人,洗盡鉛華也是別樣的美
    因為你是女人,所以要學會知書達理,懂禮儀,有涵養,要學會寬容別人,包容別人,娓娓而談,因為你是女人,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注重內在的品質和外在的形象,因為你是女人,要學會自我調節,自我反省,和自我欣賞,因為你是女人要學會安靜,要溫暖別人,溫柔自己,感動生活,也要化作春風,沐浴別人,因為你是女人,要學會不驕不躁,不躁不亂,與大家和平相處
  • 《朗讀者》董卿:史上最全名言警句,不出半月,腹有詩書氣自華!
    《朗讀者》董卿:史上最全名言警句,不出半月,腹有詩書氣自華!語文主要是積累。大多數同學們就是因為平時沒有好的素材積累,導致孩子在閱讀寫作中容易丟分。其中語文還有一項必須掌握的知識點就是文學常識,這類題型也是在語文中必考的題型。
  • 傳統節日的味道,讀完這套書的孩子,腹有詩書氣自華!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食話,ID:FoodTalk01】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作者 | 食小花 出處 | 食話▼為什麼要讓孩子學古詩?0128個節日,200首古詩讓孩子愛上國學與傳統文化中國傳統節日豐富多彩,每一個節日都蘊含著悠久的歷史傳說、深厚的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