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是牙科最常遇到的治療措施,不過什麼情況下應該拔牙,什麼情況要謹慎拔牙呢?大家是否情況呢?所以在拔牙前,一定要如實向醫生告知自己的身體狀況,如果出現以下狀況,則需要謹慎拔牙。
1、 月經期
婦女在月經期原則上要避免拔牙,因為月經期壓槽可能發現代償性出血。有資料顯示,女性在月經周期的第10天左右拔牙最為適宜,此時傷口癒合比較快,不易發生細菌感染。
2、 妊娠期女性
有人認為妊娠期一律不可以拔牙,可能會導致流產,其實在妊娠3-7個月拔牙比較安全的,對妊娠沒有什麼不良影響,不過需要注意,妊娠情況一定要告知醫生,並且有習慣性流產或者習慣性早產者,妊娠期禁止拔牙。
3、 心血管疾病患者
有嚴重的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壓在180/100毫米汞柱以上的人,一定要謹慎拔牙。而如果是一般的心臟病患者,只要沒有心功能功不全的表現,是可以拔牙的。
不過心血管疾病患者抵抗力較低,拔牙前一定要告知醫生,醫生會評估病人的身體狀況謹慎拔牙。拔牙前後還會給予抗感染預防處理,因為心血管疾病患者比正常人更容易合併感染。
4、 出血性疾病
比如有血友病,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患者,體內的凝血過程有障礙,拔牙後容易出血不止,還可能危及生命。
另外白血病患者,由於非常容易發生感染,拔牙後的創口也可能成為感染灶,從而導致全身感染。所以這些病人患牙病,也應該保守治療,謹慎拔牙。
5、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病人抵抗力降低,容易術後感染。所以病情嚴重的糖尿病病人謹慎拔牙,如果必須拔牙,必須讓內科醫生會診,術前術後都需要藥物控制血糖穩定,拔牙後要防止感染。
6、 肝腎功能疾病患者
對於急性期肝炎或者肝功能損害嚴重的病人,要暫緩拔牙,因為這類肝病可能因為疾病原因會導致身體無法合成凝血因子導致術後出血不止,必須等疾病好轉後再進行拔牙。
有嚴重腎功能損害的人也不能拔牙,以免引起腎功能衰竭。
7、 放射性治療期的患者
接受放射治療期間及治療結束後一年內也不宜拔牙,以免引起放射性骨髓炎。及時達到拔牙標準也要非常小心術後感染。
8、 甲狀腺功能亢進
這類病人可能因為感染、手術、焦慮等原因引起甲狀腺的危害,嚴重的可能引起衰竭甚至死亡,所以不能冒然拔牙。
9、 牙齒位於惡性腫瘤區域的患者
如果需要拔除的牙齒周圍發生癌變,切記單獨拔牙。如果患牙周圍有長時間的潰瘍,腫脹物,應該要先取活檢排除惡性腫瘤以後再拔牙。
拔牙並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在拔牙前很多情況需要充分考慮到,所以如果大家有以上情況,一定要告知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