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笑雪
前幾天我無意看了一眼郭德綱主持的《國劇盛典》,恰好看到郭麒麟上臺領獎,作為主持人的老爸郭德綱說了一段話,句句樸實卻又蘊含著教育孩子的道理,當時就讓我感受到,原來有成就的大人物也是這麼教育孩子的呀。
我們都知道,郭麒麟現在可謂是家喻戶曉的大明星,尤其是他演活了《慶餘年》中範思哲這個角色,這部劇我和老公當時也追了,郭麒麟可以說是劇中一個大亮點,很多出彩的鏡頭都離不開他。
百度百科對郭麒麟的定位是相聲演員、影視演員,還羅列了他取得的成績等。對於郭麒麟的成才之路,從郭德綱這段話中,我們「管中窺豹,略見一斑。」
他是這麼說的——「郭麒麟童年並不幸福,在我的這個高壓摧殘下,成長起來的,好多人還替他打抱不平,但是這沒辦法,孩子從小是得管,所以到今天,你看他其實還挺穩當的一個人設,好多人也都跟我誇他,我就覺著挺高興,不指望他大富大貴,有一份工作,自己喜歡幹,養家餬口,好好過日子,比什麼都強。」
畢竟在綜藝節目上,郭德綱可能也不便對於兒子的童年經歷進行過多的描述,但是我們從這句話上也不難猜想,郭麒麟在小時候想必也是「吃了不少苦」,這個所謂的吃苦,其實就是受到大人的管教,所以郭德綱才說郭麒麟「童年並不幸福」,而且還說了「孩子從小是得管」。
生活中,經常見到有人說孩子沒有規矩、不聽話怎麼辦等等,還有在網上提問的,總之有類似苦惱的大人太多了。
那為什麼有的孩子守規矩,有的孩子不守規矩呢?答案就跟「孩子從小得管」有關。
擁有百萬粉絲的母嬰大V網紅六媽羅羅,在她的著作《從容養育》中就專門講過這個問題,她說「愛孩子,自然要給他合理的、適度的自由,但同時更要將會他有教養、懂得規則。」
如果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父母不去適當地管教孩子,那麼很容易養出一個有問題的孩子。
在書中,六媽羅羅還舉了她的閨蜜養孩子的例子,閨蜜主張「愛孩子就給他自由」,但是自由給多了,規則少了,弊端在孩子上小學後以猝不防的態度排山倒海襲來,例如性格上出現唯我獨尊、自由散漫的苗頭,孩子習慣做啥事都從自己出發,不懂得體恤他人,也不喜歡被人管教,想做什麼就立刻去做,也不管是在課堂上還是操場上。
我們中國有句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講得就是這個道理。對於孩子來說,就像花園裡的小樹苗,樹苗如果不及時修剪,任其自由生長,它們就難以長成參天大樹。
所以孩子犯錯後父母的管教,就像園丁對樹苗的修剪,否則孩子犯錯了也不糾正,很容易導致孩子對此事習以為常,甚至還不覺得自己有錯。等到孩子再大一些,身上的缺點、毛病慢慢顯現出來,這時候再想去管,難度係數倍增,因為孩子已經變成了野馬一樣,不聽馴服了。
如果覺得自己孩子就是這種脾氣性格,回首反思,捫心自問,在孩子一兩歲、兩三歲該立規矩、培養好習慣的年齡,你做對了嗎?
如果孩子吃飯習慣不好,老是剩飯,那麼是不是在他剛開始學著吃飯時,你就沒有嚴格要求呢?
孩子該寫作業的時候光想著玩,拖拖拉拉,那麼是不是別的事情也是一樣呢?例如穿衣服穿鞋,總想著大人給穿等,這種事情,在孩子第一次表現出來時,大人就需要制止。
孩子沒有禮貌意識,跟大人頂嘴、衝撞大人,大人講話時隨意插話,或者不文明用語等,如果當孩子第一次有這個行為時,父母就予以制止或者懲罰,想必也不會變成習慣性的不良行為。
所以,愛孩子不是不管他,給他全部的自由也可以說是不負責任的表現,因為父母可以打著「為孩子自由發展」的旗號,什麼都不管。孩子該管的時候就要管,不要指望著「樹大自然直,否則小時候就養成一身壞習慣,等著孩子長大後就神奇消失變成積極向上的少年,這種事情可能也有,但是概率很小。
對此,你贊同嗎?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