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羊方尊出土的異說採風

2021-03-01 廣宗發布

現藏於國家博物館的商代青銅器四羊方尊,為國家特級文物,在國家十大傳世國寶中排名第三。就是這件器物,廣宗人傳說,民國年間出土於威縣大高廟村漢代廣宗王劉如意墓旁。

據廣宗南街周秀峰、吉廷貴老人傳講,上世紀三十年代,凡村的××在廣宗王劉如意墓旁刨樹根時,挖出一樣東西,俗稱「瓷羊」(老百姓可能認為文物一般是瓷器),是件寶貝。當時在社會上引起很大轟動。因大高廟村當時隸屬威縣,「瓷羊」是廣宗人挖出來的,又在廣宗王劉如意墓旁,「瓷羊」歸誰所有?因此,兩縣打官司到大名府,結果判給了廣宗,由縣教育科保存,牛可久舉人保管。

為了調查核實四羊方尊出土的這一異說,2008年6月5日,筆者和谷華池在威縣人大副主任李金鵬和威縣政協文史科長潘明輝的配合下到大高廟村調查。廣宗王劉如意墓在該村村西約一華裡的地方,有數畝大。其上還有兩間廟宇,周圍是農田。在該村村委會,邀請的幾位老人均說有此事,並說了有關「瓷羊」的神秘傳說:以前,本村在地裡看瓜的人,在夜裡經常聽到羊的叫聲,可尋不到羊;在墓的西北角有一片茅草,不見羊啃吃,可總長不出來,每天長新芽。「瓷羊」就是在那片茅草地上挖出來的,村裡有一名號叫老偉的(已去世),見到了挖出的那「瓷羊」,說是廣宗凡村(一說是伏城)的一個人在刨樹根拾柴時,挖出來給背走了,並聽說,以後到廣宗衙門「晉了上了」。北小東村賀須保的先父,生前曾在大高廟村扛長活,南街周秀峰、吉廷貴聽他講過此事,2005年11月11日筆者登門拜訪賀須保,證實了他父親生前在大高廟村扛長活的事實。

近年中央電視臺播放的專題片《國寶尋蹤》,《中國文化報》(2010年11月3日)《失而復得的四羊方尊》,顯示了四羊方尊1938年4月出土於湖南省寧鄉縣月山鋪淺地表。這讓廣宗人產生了聯想:在出土的前幾年,廣宗縣長姜榓榮恰是湖南省寧鄉縣人,其村左家灘距月山鋪出土的具體地點,只有五華裡之遙。因此,廣宗文史學者猜想,在大高廟村挖出的「瓷羊」疑是四羊方尊,又進一步推測「晉了上了」即是交給了縣政府,是姜榓榮縣長1935年7月卸任時帶回老家,在戰亂的環境下埋於自家的耕地裡。

引起廣宗文史學者猜想的還有四個方面:一、挖出的時間,據大高廟的老人和周秀峰迴憶是1934年,姜榓榮在廣宗出任縣長為1931年5月至1935年7月,他的同鄉張光嶽為秘書。二、周秀峰迴憶見到的文物照片,文物式樣是一件羊模樣的酒器。周的鄰居王躍生在縣教育科供職,一天,他拿回一張「瓷羊」的照片在他家胡同口給眾人看,並也說了在大高廟挖出,兩縣打官司,牛舉人保管的過程。保管者牛可久在1937年10月12日被侵入廣宗的日本飛機炸死,文物去向無從調查。三、網上專家說,四羊方尊不是湖南當地的文物,應是中原地區的文物,恰又是姜景舒兄弟二人種紅薯刨坑時從地表層刨出的。四、姜氏兄弟和姜榓榮是同村,據《姜榓榮文集》中他的回憶錄記述,早年他的家鄉叫左家灘,左家灘可能是自然村名,屬於行政村月山鋪即今月山鄉龍泉村,龍泉村即是姜榓榮的家鄉。姜氏兄弟可能是姜榓榮的同族,出土地可能是他家族的耕地。

據此,廣宗文史學者推測1938年4月在湖南省寧鄉縣月山鋪出土的四羊方尊乃是1934年在大高廟村劉如意墓旁挖出的「瓷羊」。僅為推測,有待考證。

廣宗縣依據這個傳說,2007年8月在縣城東出入口塑造了一尊放大14倍的四羊方尊雕塑。

 

【相關連結】

夏商周時期我國青銅製造業發達,青銅器造型豐富、種類繁多,有酒器、食器、水器、兵器、車馬器、生活用具等各樣器物。其中酒器包括飲酒器、盛酒器、調酒器和溫酒器,主要有爵、角、觚、觶、觥、尊、缶等20多個器種。「尊」是一種盛酒器,一般為圓形、鼓腹、大口,但也有少數方形尊,四羊方尊便是其中一例,它們一般屬於禮器或祭祀用品。

四羊方尊是我國現存商代青銅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其每邊邊長為52.4釐米,高58.3釐米,重量34.5公斤,長頸,高圈足,頸部高聳,四邊上裝飾有蕉葉紋、三角夔紋和獸面紋,尊的中部是器的重心所在,尊四角各塑一羊,肩部四角是4個卷角羊頭,羊頭與羊頸伸出於器外,羊身與羊腿附著於尊腹部及圈足上。同時,方尊肩飾高浮雕蛇身而有爪的龍紋,尊四面正中即兩羊比鄰處,各一雙角龍首探出器表,從方尊每邊右肩蜿蜒於前居的中間。

據考古學者分析,四羊方尊是用兩次分鑄技術鑄造的,即先將羊角與龍頭單個鑄好,然後將其分別配置在外範內,再進行整體澆鑄。整個器物用塊範法澆鑄,一氣呵成,鬼斧神工,顯示了高超的鑄造水平。

相關焦點

  • 十九件你必須膜拜的青銅尊 之一 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商晚期青銅酒器1938年出土於湖南寧鄉縣黃材鎮月山收於中國國家博物館四羊方尊每邊邊長約為
  • 「國之重寶」四羊方尊—戰火中涅槃重生的國寶
    這期聊聊另外一個被稱為「國之重寶」的青銅器,它就是商代祭祀青銅禮器「四羊方尊」。四羊方尊(圖片借鑑,侵權可刪)四羊方尊的出土經歷也頗為傳奇,它發現的地點位於盜掘走私文物的重災區湘中地區長沙市。山貨店老闆在拿到「四羊方尊」後,立即將它輾轉至長沙縣城某大商號,因為在長沙出土這種造型奇特,體積碩大的青銅器皿尚屬首次,不法商人們經過商議後決定通過小道消息哄抬物價,將它的價格炒至二十萬大洋。為什麼不敢明目張胆的競價拍賣呢?因為他們也怕民國政府部門的出手幹預,讓他們炒高價格「四羊方尊」的計劃流產。
  • 【春節】乙未說羊,羊有哪些有趣的傳說?
    最著名的以羊作為裝飾主題的青銅禮器還要數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的四羊方尊。 1938年於湖南寧鄉出土的四羊方尊,體型高大, 造型雄奇, 在其肩部、 腹部與足部, 各裝飾有一隻頭角向外的綿羊的造型。 四羊各踞一隅, 增加整器動感神韻的同時, 又不失莊重典雅。 在商代的祭祀活動中, 方尊內盛滿酒漿, 用以奉獻神靈。方尊上包括羊在內的動物形象則是溝通人類與神靈的媒介,向神靈傳達人們的訴求。
  • 常識積累:「四羊方尊」是哪個朝代的文物?
    12、「四羊方尊」是哪個朝代的文物?13、「結髮」在古時是指什麼?14、「莫逆之交」是用來形容?15、戰國時期,總結前人醫療經驗歸納出的「四診法」,是哪位名醫?答案:11、裴旻的劍舞;12、商;13、結婚時把夫妻頭髮束在一起;14、友情;15、扁鵲。
  • 羊大為美——東西方世界的「羊文化」
    中國羊種的馴化和演進:河北省武安市磁山、河南省新鄭縣裴李崗、陝西省西安市半坡、陝西省臨潼縣姜寨等新石器時代遺址都出土過羊骨或陶羊,說明中國北方養羊的歷史有可能早到六七千年以前。到了龍山文化時期,出土羊骨的遺址已分布南北各地。北方有內蒙古、甘肅、陝西、山西、山東、河南、河北、遼寧以及安徽等地;南方有江蘇、浙江、湖北、湖南、廣西、雲南等地,說明養羊業有所發展。
  • 與羊有關的文物
    我們特選取了一些較有代表性的與羊有關的文物,介紹其精湛的工藝及其背後的文化寓意。  四羊方尊     商代晚期,上口最大徑44.4釐米,高58.6釐米,湖南寧鄉月山鋪出土,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四羊青銅方尊,在現存商代青銅方尊之中體形最大。
  • 《深師方》中的出土秦漢經方
    《深師方》中的出土秦漢經方 《深師方》又稱《釋僧深藥方》《僧深集方》,佛門醫家釋僧深所撰,約成書於南北朝後期。
  • 山西出土兩周時期文物
    玉虎 商代(公元前16世紀前11世紀)長9釐米 寬5釐米2005年曲沃縣羊舌村出土商代玉器精華。兔尊    西周(公元前11世紀—前771年),高22.2、長31.8釐米,1992年曲沃縣北趙村晉侯墓地M8出土。共兩件,形制、紋飾均相同,唯一大一小。
  • 烏魯木齊西大橋上四尊「虎頭獅紋獸」的來龍去脈
    西大橋上著名的四尊「虎頭獅紋獸」鎮守西大橋的東西兩端,威風凜凜,同西大橋一起,成為西大橋——紅山——人民公園景觀帶的重要組成部分。要認識這四尊神獸,首先要先了解一下西大橋的歷史。西大橋附近的建橋歷史首先要追溯到1763年的清政府時期,當時建的第一座橋的名字為「虹橋」,歷經200多年的不斷重建維修,才形成今天雄偉壯觀的西大橋。
  • 略說青海都蘭出土的吐蕃石獅
    並指出:「狻麋,獅子,又作『狻猊、蹚、尊耳、組』。源自梵文 simha. —說粟特sryw,sarys. 一說巴比倫UR」[6]。林梅村先生則根據英國語言學家貝利的觀點,認為 該詞來自塞人語言。他說:「於閱塞人稱獅子為sarau。該詞的形容詞形式作sarvanai;抽象名詞作 sarauna。
  • 觚彝卣角爵觥罍瓿卮尊盉斝觶都幹嘛的?
    《說文解字》上記載:「古者儀狄作酒醪,禹嘗之而美,遂疏儀狄。杜康作秫酒。」有了酒,酒器也就應運而生了。古人云:「非酒器無以飲酒,飲酒之器大小有度」「好酒若有美器配,常人也能品千杯」好酒配美器,更能增加飲酒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