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治學」謝春濤: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

2020-12-12 澎湃新聞

「黨建治學」謝春濤: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

2020-12-07 1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謝春濤: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

黨建治學

★★★★★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是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點上召開的重要會議,會議審議通過的規劃《建議》,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綱領性文件,是今後5年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行動指南。

制定和實施中長期發展規劃是我國的制度優勢。從1953年制定和實施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到現在,我國制定和實施五年計劃或規劃已達14個,是世界上中長期發展規劃最多、效果也最好的國家。中央根據國內外形勢和人民生活需要,著眼於長遠發展目標,制定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五年計劃或規劃,各地區和部門再以此來制定各自的發展計劃或規劃,中央和地方以這些計劃或規劃指導經濟社會發展。60多年來的實踐經驗證明,這一做法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一步步達到國家的長遠發展目標。我們的這一優勢,就連西方國家的一些政治家也已看清。有人認為中國政治有穩定性、連續性,有人認為中央能統籌全國的發展。

規劃《建議》立足發展的高起點。這個起點就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中國共產黨人百年的奮鬥目標和奮鬥結果。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毛澤東、周恩來等提出實現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四個現代化」。「文化大革命」結束後,中央確定20世紀末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1978年,鄧小平出訪日本、新加坡等國,看到了我國同發達國家的巨大發展差距。之後,他相繼提出了「中國式的現代化」和小康社會的命題。1987年,黨的十三大正式確定了溫飽、小康和基本實現現代化「三步走」的發展戰略。2002年,黨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2012年,黨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習近平總書記講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五位一體」的小康社會,也是「一個也不能少」的小康社會。8年來,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的大臺階,預計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突破100萬億元。脫貧攻堅成果舉世矚目,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醫療保險覆蓋超過13億人,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近10億人。14億多人口的大國即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

規劃《建議》的制定是民主決策、科學決策的典範。去年底,習近平總書記要求黨中央和國務院有關部門對「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問題組織開展前期研究。全國人大、全國政協組織開展專題研究,形成了系列調研報告。今年3月,在黨內一定範圍徵求意見。從7月下旬到9月下旬,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企業家座談會、紮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科學家座談會、基層代表座談會、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當面聽取意見和建議。8月,首次在網上徵求意見。中央還將建議稿在黨內一定範圍徵求意見,也專門聽取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意見。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 2次中央政治局會議、3次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和2次起草組會議,研究審議規劃《建議》稿的總體框架、基本思路、指導原則和重要內容。五中全會期間,出席和列席會議的同志對建議稿進行充分討論,又提出一些修改意見建議。規劃《建議》稿徵求意見範圍之大、參與人數之多、形式之多樣,是前所未有的。

規劃《建議》提出的指導思想和原則是符合實際的。規劃《建議》強調要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還提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深化改革開放,堅持系統觀念。這些指導思想和原則,多數是十八大以來已經被實踐所充分證明的正確的發展理念和思路,也有針對國內外形勢新變化提出的因應之道。

規劃《建議》提出的發展舉措和落實機制是有力的。規劃《建議》就科技創新、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形成強大國內市場、全面深化改革、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優化國土空間布局、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推動綠色發展、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改善人民生活品質、統籌發展和安全等12個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舉措。這些舉措,很實很細,具有可操作性,符合人民期盼。規劃《建議》還強調,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健全規劃制定和落實機制,確保中央部署落到實處。

(謝春濤:長安街讀書會主講人、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副校(院)長)

原標題:《「黨建治學」謝春濤: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
    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全面總結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的決定性成就,系統分析了新發展階段面臨的新形勢,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擘畫了宏偉藍圖、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 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
    #學習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高度,將「十四五」規劃與2035年遠景目標統籌考慮,描繪了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的發展藍圖,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 「黨建治學」謝春濤:中國夢與中國共產黨執政新趨勢
    「黨建治學」謝春濤:中國夢與中國共產黨執政新趨勢 2020-06-29 20: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邁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
    這次全會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即將開啟的重要歷史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是在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正處在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具有全局性、歷史性意義的會議。會議聽取和討論了習近平總書記受中央政治局委託作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
  • 【講課提綱】 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行動指南...
    【講課提綱】 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對於動員和激勵全黨全國人民繼續抓住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推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戰略意義。
  • 「十四五」規劃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第一個...
    「十四五」規劃將既是從持久戰角度著眼制定的一個中長期規劃,又是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規劃。一、《建議》是立足「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點,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頂層設計早在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就高瞻遠矚地指出:面向未來,中國將相繼朝著兩個宏偉目標前進:一是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小康社會
  • 小金快評| 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溫江新徵程
    小金快評| 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溫江新徵程 2021-01-07 21: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擘畫壯美藍圖,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
    因此,《建議》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綱領性文件,是今後5年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行動指南,具有重大政治意義、理論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步。從「十三五」轉向「十四五」,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邁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從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跨入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不論從哪個角度講,都預示著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進入新發展階段,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的大跨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發展階段,就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階段。這在我國發展進程中具有裡程碑意義。」
  • 發揮制度優勢開啟全面建設 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
    [內容提要]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需要發揮中國獨特的制度優勢。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就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了部署安排。我們要立足制度成效增強制度自信,用好制度優勢科學制定規劃指導經濟社會發展,以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促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充分體現出來。
  • 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四川新徵程進發
    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對標對表中央要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總結「十三五」、部署「十四五」,勾勒出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期四川發展新願景新藍圖新路徑,為團結和動員全省各族人民,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四川新徵程,錨定到2035年,與全國同步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凝聚了信心和力量。
  •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歷史溯源與當代徵程
    站在新的歷史方位和時代起跑線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華民族正處於偉大復興的關鍵時刻,今天的中國較之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民族復興目標,也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和能力去實現這個目標。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基本實現之後,中國朝著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朝著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奮進的嶄新徵程。
  • 「黨建治學」謝春濤:十八大以來黨的領導是如何加強的
    謝春濤:十八大以來黨的領導是如何加強的黨建治學★★★★★黨的十八大以來,針對不少地區和部門存在的黨的領導弱化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強調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並為此做出多方面不懈努力,使黨的領導得到全面堅持和加強。
  •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邏輯理路
    當前我國正處於「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這意味著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即將實現,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即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有其內在的邏輯理路,是歷史邏輯、理論邏輯與實踐邏輯的辯證統一。
  • 乘勢而上 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中央經濟工作...
    會議認為,今年是新中國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嚴峻複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衝擊,我們保持戰略定力,準確判斷形勢,精心謀劃部署,果斷採取行動,付出艱苦努力,交出了一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可以載入史冊的答卷。
  •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世界意義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創造性地將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為首要戰略目標,這意味著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的創新中完美回答了馬克思主義的「時代之問」。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的召開,標誌著中國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
  • 奮力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
    尤為重要的是,在「十三五」的實踐中,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全面依法治國取得重大進展,全面從嚴治黨取得重大成果,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推進,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勢進一步彰顯,新發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廣大黨員幹部政治品質和鬥爭精神鬥爭本領得到錘鍊,全國各族人民精神面貌更加奮發昂揚,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提供了有力政治保證和強大奮進力量。
  • 為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為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弘揚延安精神理論研討會專家學者發言摘登 ■編者按 延安精神,是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老一代共產黨人在延安時期,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在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鬥爭中鑄就的偉大精神
  • 六盤水市委書記王忠: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市州黨委...
    六盤水市委書記王忠: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十三五」時期,在省委的堅強領導下,六盤水市深學篤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貴州和六盤水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全市各方面工作風生水起、風風火火、
  • 勤於創造 勇於奮鬥 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上書寫...
    當前,我區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勝利在望。從2021年開始,將全面開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內蒙古發展新徵程,全區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責任重大、使命光榮。為此,我們提出如下倡議:一、堅定理想,恪守信念,彰顯勞動者政治本色。
  • 奮力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社論)
    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這是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的綱領性文件。「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