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現在美軍在我國周邊海域的行動愈發放肆,這麼做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對臺軍售後,表明一下自己的態度,讓對岸一些有心人覺得自己的「保護費」沒有白交的同時,也想藉此求一個好評,指望還能在對岸頭上多撈一點。而美軍的這一系列行動中,駐紮在日本的第七艦隊,以及關島的安德森空軍基地就是發起這一系列行動的支撐點,只是從目前的形勢來看,這兩個支撐點似乎並不牢靠。
別看近日一批不明數量的F-22隱身戰機部署關島後,美國空軍的B-1B轟炸機又變得活躍了起來,在一個禮拜內先後飛往了我國南部海域和東部海域。但是上半年的時候,由於擔心我國會直接用飛彈摧毀關島安德森空軍基地,為了保存自己在西太的核威懾力量,美國空軍就搞起了所謂的「不可預測」概念,直接將B-52H戰略轟炸機給撤回了美國本土。距離我國本土尚且有一段距離的關島都緊張不已,更不要說日本的美軍基地,以及駐紮在日本的美國海軍第七艦隊了。所以美軍覺得這麼下去也不是辦法,於是美國海軍作戰部長就提出了一個想法!
根據美國海軍網站11月17日消息,美國海軍部長肯尼斯·布萊斯維特認為第七艦隊壓力太大,有必要再集結一支艦隊到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間,因為中國根本就沒有把第七艦隊放在眼裡。但話說回來,那也要有船才行啊,自2017年後美國海軍第七艦隊還有幾艘軍艦,心裡沒數碼?就算是我國想放在眼裡也沒得放。美國海軍現在什麼鳥樣呢?在美軍內部的一項軍事力量調查報告中指出,現在的美國海軍處理局部衝突的能力還是不錯的,但要想對付中國可就不是那麼一回事了。
報告指出,在美國海軍不到300艘戰艦的艦隊中,海軍基本上每天只有大約100艘可用艦艇,並且能夠在西太平洋行動的艦艇更是只有60艘。數量是一方面,另一個問題就是大多數的美國海軍艦艇都服役超過了20年。而中國海軍呢?中國海軍目前最少裝備有350艘軍艦,而且這些軍艦相對美軍軍艦來說更新、技術上也更加現代化,更關鍵的是本土作戰的中國海軍先天上就比美國海軍有優勢。
雖然美國海軍也為此投了不少錢,想要擴充起一個400艘戰鬥艦艇加624架戰鬥機組成的艦隊,以奪回美國海軍正在失去領先地位。但令美國海軍無奈的是,在如今產業空心化的美國,美國海軍造船廠正遭遇巨大困境,這不僅影響到了老舊艦隊的維護時間,更是影響到了新型戰艦的產能。
美海軍作戰部長說有必要把第一艦隊集結到印太,但想要重建在20世紀70年代初解散的第一艦隊,並把它部署到印太地區,你去哪裡找軍艦來組建艦隊?美國海軍現在自己都沒幾艘好船可用了,新軍艦造不出來難不成拿現有的軍艦充數?那其他地區的力量可就要被削弱了,別忘了其他與美軍不對付的國家可沒有我國這麼好說話。當然,這名美國海軍作戰部長提出了重建第一艦隊的想法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對此也是早有準備。
他將解決美國海軍這一困境的目標對準了印度,並強調美國還做不到單獨在西太平洋對抗中國,因此必須向美軍其他盟友和夥伴尋求幫助!在未來幾周他將會前往印度,向印度表達美國海軍願意就印度當前面臨的安全挑戰,給予獨一無二的幫助,作為回報,與印度討論一下如何能夠幫助美國。找印度幫忙?這是要抱團取暖嗎,印度自身都難保了還幫助美國呢。
不過,對於美軍這樣的動作我們也確實要保持耐心和理智。畢竟隨著美國將大國合作演變成大國競爭,尤其是美國高層不斷叫喊著對華強硬後,現在中美之間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對抗局面,這也讓中美之間的關係就日漸緊張。並且這樣一個緊張關係絕不會是短期存在的,所以我們只需要保持耐心和理智去看美國人的表演,要相信我國有信心,也有能力處理好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