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上善若水,水養萬物而無所求,常居下且無所爭。柔韌之至無可破碎,剛硬至極攻無不破。水近道,故善矣!聖人之行,當若如水。
水,生命之源。它哺育了萬物卻毫無奢求。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它與世無爭,停留在眾人不喜歡的地方。
水性柔韌,沒有東西可以將它擊碎;
水亦剛硬,它可以擊穿任何事物。
水最接近於「道」,所以,它是善的代表!
聖人所作所為,應當像水一樣。
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譯文: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最善的人,居處最善於選擇地方,心胸善於保持沉靜而深不可測,待人善於真誠、友愛和無私,說話善于格守信用,為政善於精簡處理,能把國家治理好,處事能夠善於發揮所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最善的人所作所為正因為有不爭的美德,所以沒有過失,也就沒有怨咎。
新解:
第一句:「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道生萬物,隱匿虛空,不可見。
道創生了天地萬物,自己卻隱藏在眾人不喜歡的幽暗之地,不自居功,與世無爭!
水也具有這樣的品質,所以,水最接近於「道」。
第二句:「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選擇最符合自己條件的地方居住(不與人爭奪處所),心胸闊達保持沉靜智慧深不可測(不與人言語爭辯),待人友善仁愛無私(與人交際沒有私心),說話做事恪守信用(不失信於人),為政當簡單治理(不束縛百姓),善於發揮自己的特長(善用己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抓住機遇)。
何為善?
順道而為,即是善也(所作所為順應自然規律,就是善的行為)!
第三句:「夫唯不爭,故無尤。」
人若不爭則無糾紛,無糾紛就沒有過失和怨咎,一切順其自然,就合乎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