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軍覆沒!網際網路金融迎最強監管!

2020-12-23 逸凡關注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近期不少網際網路金融平臺下架了多款銀行存款類產品,比如百度度小滿、京東金融、騰訊理財通、滴滴金融、陸金所等,同時其他平臺也有此趨勢。這是因為網際網路金融或正面臨著最強監管。

圖片來源網絡

近期高層出臺了不少有關網際網路金融的講話,12月15日,在第四屆中國網際網路金融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穩定局局長孫天琦發表主題為《第三方網際網路平臺存款:數字金融和金融監管的一個產品案例(續)》的演講。

孫天琦介紹,近兩年來,多家銀行在網際網路金融平臺推出了存款產品,加大攬存力度,拓寬獲客渠道,很多消費者也非常便利地享受到了存款服務。此類產品收益高、門檻低,已成為部分中小銀行吸收存款、緩解流動性壓力的主要手段。這種模式突破了地方法人銀行經營的地域限制,部分地方銀行通過網際網路金融平臺得以從全國吸收存款,從負債業務看已成為全國性銀行。此類存款的流動性特點也有別於傳統儲蓄存款,給監管部門和金融機構帶來新課題。網際網路金融平臺開展此類金融業務,屬「無照駕駛」的非法金融活動,也應納入金融監管範圍。

圖片來源網絡

同時,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主任、中國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今日在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年會表示,防止數據金融平臺大而不能倒,可限制與平臺合作的銀行合作數量。

在強壓之下,不少平臺開始下架此類產品。比如打開滴滴理財頁面,可以發現已停止新增銀行存款產品,新客已不能購買銀行存款類產品。

圖片來源網絡

為什麼這裡產品會如此次引人,以至於樹大招風迎來高層密集監管呢?很簡單,它們的產品模式非常吸引人。

筆者曾經也了解過此類產品,以支付寶為例,它推出過一類銀行存款類產品,注意是銀行存款而非理財,這意味著50萬以內有國家銀行存款保證金兜底,因此不會有太大風險;其次收益高,比如近4%的年化收益,以季或者半年未時間周期提前支付利息,並且可以提前支取本金,避免了傳統的銀行存款產品要提前支取沒有利息的弊端,並且可以提前拿到利息;最後門檻也很低,相對於銀行大額存單30萬以上的本金,此類產品50元即可購入,這讓一些本金不高的人群也可享受較高收益。

圖片來源網絡

不過現在支付寶內對性用戶已經下架了相關產品,只有此前購買過的朋友才能看到相關產品。

不過萬事沒有絕對的,這類產品關聯的銀行主要以中小銀行或者地方農商行為主,甚至有的平臺存款規模佔其各項存款比重達83%,單一業務依賴過重容易引發系統性風險;同時,這類中小銀行並非我國銀行業的主力軍,但其藉助網際網路平臺的流量獲得的優勢,遠高於傳統銀行業,因此對國內主要大銀行構成威脅,影響正常資金流動、借貸。

對A股投資者而言,近期網際網路金融存在利空,最好不要過多參與。

相關焦點

  • 三天內八大平臺網際網路存款產品下架!網際網路金融或迎更強監管
    此後,騰訊理財通、度小滿金融、京東金融、攜程金融、滴滴金融、陸金所、天星金融相繼下架平臺所有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截至12月20日晚,三天之內八大平臺主動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一時間颳起了網際網路存款下架的風暴。近日,監管多次對網際網路存款存在的問題發聲,此番網際網路存款下架行動背後,或將迎來新一輪更強監管。
  • 諾諾鎊客:風雨十年,網際網路金融迎拐點
    在繁榮與亂象中,網際網路金融一路蹣跚的迎來十周年
  • 網際網路巨頭再「翻車」:被批「無照駕駛」,存款產品全軍覆沒
    網際網路巨頭再"翻車":被批"無照駕駛",存款產品全軍覆沒往年的網際網路巨頭,憑藉著"流量+資本"的套路,無往而不利。但是盛極則衰,今年對於它們而言,可謂是命運多舛,一波接著一波的"寒潮"襲來。一時間我們耳熟能詳的網際網路巨頭們都面臨著自己的難題,不可否認的是,對於它們而言,這個"冬天"太過寒冷。而近期網際網路巨頭們再次"翻車",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在20日,數家巨頭們紛紛下架了平臺相關的金融業務,網際網路產品一夜之間全軍覆沒。其中我們熟知的阿里、京東、騰訊、滴滴、陸金所等等都赫然在列。
  • 全軍覆沒!螞蟻之後 微信、京東等全部下架存款業務!被指非法金融活動
    來源:東方財富網原標題:全軍覆沒!螞蟻之後 微信、京東等全部下架存款業務!被指非法金融活動 來源:中國基金報這類產品幾乎全軍覆沒!網際網路金融平臺的銀行存款產品或迎來嚴監管。陸金所app也顯示下架,陸金所回應稱,為響應網際網路存款行業相關監管精神,陸金所平臺已停止上架新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已購買產品不受影響,將持續密切關注監管動態,並嚴格落實監管相關規範和要求。京東金融也在20日下架了相關產品。
  • China V 網際網路金融對話:治憂尤待徵信與監管
    在主題為「創富,還是創新」為主題的中國移動金融高峰論壇分會場,商務部研究院信用評級與認證中心部長李奎元,網利寶創始人兼CEO趙潤龍,華道徵信常務副總裁童邗川及愛錢進CEO 張輝等在各自立場探討了網際網路金融徵信與監管的問題。  金融與每個經濟個體息息相關。任何一個社會人每天都在於錢打交道。通俗理解,金融與錢的關係最為直接和密切。
  • 韓歆毅:網際網路金融要兼顧產品創新與風控監管
    人民網北京11月16日電(記者劉陽 實習生石霞)「網際網路亮點在創新,金融核心是風險控制,網際網路金融要兼顧創新與監管,做到有『放』有『收』。」螞蟻金服集團副總裁韓歆毅12月14日在第一財經和零壹財經聯合主辦的「網際網路金融產品創新峰會」上如是說。
  • 第三方網際網路平臺存款:數字金融和金融監管的一個產品案例
    原標題:第三方網際網路平臺存款:數字金融和金融監管的一個產品案例   部分地方銀行
  • 多款網際網路存款產品相繼被下架:金融監管風暴來襲?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金融創新必須在審慎監管的前提下進行近日,支付寶、騰訊理財通、攜程金融、京東金融等相繼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引發市場廣泛關注。12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穩定局局長孫天琦在第四屆中國網際網路金融論壇上表示,近兩年來,多家銀行在網際網路金融平臺上推出了存款產品,給監管部門和金融機構帶來新課題,網際網路金融平臺開展此類金融業務,屬「無照駕駛」的非法金融活動,也應納入金融監管範圍。隨著本次各大平臺相繼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是否預示著新一輪嚴監管的到來?
  • 3天,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全軍覆沒
    平臺紛紛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20日,京東金融、滴滴金融、陸金所App的存款產品已經下架。頁面顯示,滴滴金融的銀行甄選一款產品都沒有。滴滴金融稱,目前滴滴理財已停止新增銀行存款產品,新客已不能購買銀行存款類產品。我們密切關注,堅決落實監管相關規範和要求,將嚴格按照監管部門的政策指引,有步驟、有秩序地調整存量用戶,嚴格落實監管政策。
  • 經濟觀察:中國金融控股公司將迎「新監管時代」
    (經濟觀察)中國金融控股公司將迎「新監管時代」中新社北京10月24日電 (記者 魏晞)金融控股公司,在全球一直被視為「國之重器」的存在。七天之後,中國金融控股公司將迎來「新監管時代」。隨著11月1日的到來,中國將初步搭建起金融控股公司監管制度框架,明確對非金融企業投資控股金融機構而形成的金融控股公司依法準入、接受監管。
  • 多家網際網路金融平臺下架存款產品 新一輪嚴監管即將到來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自從上周螞蟻集團下架了銀行存款產品後,京東金融、滴滴金融等平臺也陸續下架了網際網路存款產品。雖然監管部門目前還沒有正式發聲,但多平臺主動下架預示著新一輪嚴監管即將到來。此外,京東金融、滴滴金融等平臺紛紛表示,將嚴格按照監管部門的政策指引,對存量客戶和相關業務進行穩妥有序地調整。網際網路金融平臺不約而同地「主動下架」存款產品,或許與近期監管層的表態有關。12月15日,央行金融穩定局局長孫天琦在第四屆中國網際網路金融論壇上公開演講稱,網際網路金融平臺開展金融業務,屬於「無照駕駛」的非法金融活動,應納入金融監管範圍。
  • 金融消費侵權監管 沒有「最強」 只有「更強」
    >國家金融監管持續加碼背後,深層次原因是什麼?市面上主流的網際網路信貸產品基本來自網際網路巨頭,每一家巨頭不是在搶佔金融牌照、自建消費業務、設置各類導流入口開閘放貸,就是從中賺取廣告費、售賣流量給信貸產品。而這些網際網路企業推出的消費貸款,因其低門檻、方便快捷的特徵,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成為其忠實的擁躉。不可否認,數字金融的興起提升了大眾金融服務的可得性,豐富了金融產品的供給方式。
  • 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形勢得到根本好轉
    來源:上海證券報 原標題:《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年報2020》: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形勢得到根本好轉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韓宋輝)12月15日,由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等主辦的2020第四屆中國網際網路金融論壇在京召開
  • P2P入贅影子銀行家族 107號文監管網際網路金融
    央廣網北京1月16日消息(記者劉禕辰)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2013年,網際網路金融風生水起大受關注。而其中,P2P網貸平臺更是賺足了眼球,一會兒某平臺獲得巨額融資,一會兒又有某平臺無力付款倒閉,監管卻始終缺位。雖然負面消息不斷,但交易額每年500%的增長速度,就好像一個瘋狂增長的「野孩子」。
  • 網際網路金融進擊升級
    時代周報記者曾令俊當傳統金融遇到網際網路,金融業將會怎樣?2013年以來,網際網路金融迅猛崛起,以網際網路支付、P2P網絡借貸等為代表的網際網路金融快速發展,彌補了傳統金融模式的業務空白。但在快速發展的同時,網際網路金融行業逐步顯露出許多問題。
  • 《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年報2020》:網際網路金融規範發展態勢加速形成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15日訊 (記者 姚進)12月15日,由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等主辦的2020第四屆中國網際網路金融論壇舉行,並發布了《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年報2020》(以下簡稱年報)。據介紹,該年報是在金融管理部門的指導和各界專家的支持下,由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組織從業機構編著完成。年報顯示,2019年我國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專項整治成效顯著,風險形勢得到根本好轉,行業規範發展態勢加速形成。
  • 網際網路金融「斷代史」
    甚至一段時間以來,P2P和網際網路金融畫上了等號,在P2P不斷暴雷的過程中,「網際網路金融」這個詞也是被聞之色變。P2P推高了網際網路金融的浪,也成了一塊狗皮膏藥,以至於後來正規開展金融業務的網絡小貸公司等,無論是面向監管還是面向公眾,都需要不斷去解釋自己不是P2P。國內的第一家P2P平臺是在2007年誕生的拍拍貸。
  • 網際網路金融的現狀及其發展趨勢?
    網際網路蓬勃發展背景下,金融與網際網路融合進入網際網路金融時代。1946年第一臺計算機被發明以後,信息化逐步滲透各個行業,在早期,金融行業通過ATM機以及POS機等電子設備的使用提升了效率。90年代網際網路蓬勃發展之後,信息之間的互聯互通極大的加強,金融與網際網路的融合進一步加深。
  • 剛剛 全軍覆沒!螞蟻之後 微信、京東、百度、陸金所、滴滴全部下架...
    (原標題:剛剛 全軍覆沒!螞蟻之後 微信、京東、百度、陸金所、滴滴全部下架存款業務!被指「非法金融活動」 權威解讀來了!)這類產品幾乎全軍覆沒!
  • 防控金融風險須未雨綢繆
    謝曉剛繼12月18日支付寶宣布下架銀行存款產品之後,百度度小滿、京東金融、騰訊理財通、滴滴金融、中國平安旗下陸金所等平臺相繼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各大平臺表示將密切關注監管動態,嚴格落實監管要求,規範經營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