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近期不少網際網路金融平臺下架了多款銀行存款類產品,比如百度度小滿、京東金融、騰訊理財通、滴滴金融、陸金所等,同時其他平臺也有此趨勢。這是因為網際網路金融或正面臨著最強監管。
近期高層出臺了不少有關網際網路金融的講話,12月15日,在第四屆中國網際網路金融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穩定局局長孫天琦發表主題為《第三方網際網路平臺存款:數字金融和金融監管的一個產品案例(續)》的演講。
孫天琦介紹,近兩年來,多家銀行在網際網路金融平臺推出了存款產品,加大攬存力度,拓寬獲客渠道,很多消費者也非常便利地享受到了存款服務。此類產品收益高、門檻低,已成為部分中小銀行吸收存款、緩解流動性壓力的主要手段。這種模式突破了地方法人銀行經營的地域限制,部分地方銀行通過網際網路金融平臺得以從全國吸收存款,從負債業務看已成為全國性銀行。此類存款的流動性特點也有別於傳統儲蓄存款,給監管部門和金融機構帶來新課題。網際網路金融平臺開展此類金融業務,屬「無照駕駛」的非法金融活動,也應納入金融監管範圍。
同時,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主任、中國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今日在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年會表示,防止數據金融平臺大而不能倒,可限制與平臺合作的銀行合作數量。
在強壓之下,不少平臺開始下架此類產品。比如打開滴滴理財頁面,可以發現已停止新增銀行存款產品,新客已不能購買銀行存款類產品。
為什麼這裡產品會如此次引人,以至於樹大招風迎來高層密集監管呢?很簡單,它們的產品模式非常吸引人。
筆者曾經也了解過此類產品,以支付寶為例,它推出過一類銀行存款類產品,注意是銀行存款而非理財,這意味著50萬以內有國家銀行存款保證金兜底,因此不會有太大風險;其次收益高,比如近4%的年化收益,以季或者半年未時間周期提前支付利息,並且可以提前支取本金,避免了傳統的銀行存款產品要提前支取沒有利息的弊端,並且可以提前拿到利息;最後門檻也很低,相對於銀行大額存單30萬以上的本金,此類產品50元即可購入,這讓一些本金不高的人群也可享受較高收益。
不過現在支付寶內對性用戶已經下架了相關產品,只有此前購買過的朋友才能看到相關產品。
不過萬事沒有絕對的,這類產品關聯的銀行主要以中小銀行或者地方農商行為主,甚至有的平臺存款規模佔其各項存款比重達83%,單一業務依賴過重容易引發系統性風險;同時,這類中小銀行並非我國銀行業的主力軍,但其藉助網際網路平臺的流量獲得的優勢,遠高於傳統銀行業,因此對國內主要大銀行構成威脅,影響正常資金流動、借貸。
對A股投資者而言,近期網際網路金融存在利空,最好不要過多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