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體育5月28日報導:
肌腱是連接骨骼和肌肉的強韌的纖維結締組織。當肌肉纖維被過度使用後,就會引起肌腱膠原纖維的退行性病變,這就是肌腱炎。跑步屬於高度重複性運動,所以肌腱炎在跑者群體中比較常見。
通過調查發現,跑者的腳跟、肩膀、膝蓋、肘部和腕部是最容易出現肌腱炎的部位。肌腱炎通常是內源性和外源性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內源性因素主要指和身體有關的因素,比如肌肉力量差,身體結構存在不足等。外源性因素包括跑姿不正確、跑鞋保護性能差、跑步路面崎嶇不平等。
肌腱炎最主要的臨床表現就是疼痛。出現炎症的部位除了疼痛,還可能伴隨著腫脹和灼熱感。特別是晚上睡覺時,可能會因為疼痛而影響到睡眠。
懷疑自己出現肌腱炎之後,跑者首先要做的就是停止跑步,防止炎症進一步惡化。對於疼痛部位,跑者儘可能的減輕它的負擔。如果疼痛比較嚴重,應及時就醫,防止出現更嚴重的後果。
既然肌腱炎對跑者影響很大,那麼跑者們在平時就要做好預防措施,防患於未然。一是堅持力量訓練,增強肌肉和肌腱力量,提高它們的抗病能力;二是保持正確的跑姿,不正確的跑姿會對膝蓋和腳產生很大的影響;三是防止訓練過量,肌腱炎屬於過度使用性傷病,跑者訓練過多會引起多種傷病,肌腱炎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