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伯樂在線加星標,看經典文章)
轉自:程式設計師的那些事
4 月中旬,微博上有個熱帖是「法學狂徒」羅老師評論【槓精】和【鍵盤俠】。
當時我新學到一個術語:達克效應(DK effect)。
後來我去查了一下百科信息:
> 它的全稱是鄧寧-克魯格效應(Dunning-Kruger effect),是一種認知偏差,能力欠缺的人有一種虛幻的自我優越感,錯誤地認為自己比真實情況更加優秀。
簡言之即:庸人容易因欠缺自知之明而自我膨脹。
體現在:
1、能力差的人通常會高估自己的技能水準;
2、能力差的人不能正確認識到其他真正有此技能的人的水準;
3、能力差的人無法認知且正視自身的不足,及其不足之極端程度;
4、如果能力差的人能夠經過恰當訓練大幅度提高能力水準,他們最終會認知到且能承認他們之前的無能程度。
兩位心理學家還發現:非常能幹的人會低估自己的能力,錯誤地假定他們自己能夠很容易完成的任務,別人也能夠很容易地完成。
網友評論
@超級有節操的逆襲:回想起來學編程的時候那段絕望之谷真的太真實太痛苦了每天都在自怨自艾為什麼那麼菜,基本上是在哭著往前走
@自助本都吃不回來了:有個說法是這樣的,在領域內兢兢業業耕耘了好多年的人遇到一件事會通常謹慎一些,以防自己思慮不周出現問題;愣頭青因為知道的不多,以為這個領域就他眼前看到的那一點容易【勇往直前】。
@LemuriaX:太真實了。。每天都為自己啥也不會而流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