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安溪城隍廟

2021-02-07 安溪鬥熱鬧

安溪城隍廟是福建省最早興建的城隍廟之一,始建於五代後周顯德三年(956年)。城隍是漢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多由有功於地方民眾的名臣英雄充當,是漢族民間和道教信奉守護城池之神。廟中供奉清溪顯佑伯主,俗稱城隍伯主。並祀城隍夫人,俗稱城隍媽。廟宇原建於縣治東(城關富民街安溪縣實驗小學內),今有舊廟與新廟各一座。建築風格獨特,裝飾富麗堂皇,香火四時鼎盛,在閩臺及東南亞等地均有較大影響。


一千多年來,安溪城隍廟歷盡滄桑,幾經修葺,幾經重建,幾經遷址,現存建築為清初遺物。 據史料記載,位於城關富民街縣實驗小學邊的安溪城隍舊廟,始建於五代後周顯德三年(956年)五月二十八日,後周顯德七年(960年)四月十五日竣工。明洪武元年(1368年)重建;景泰二年(1451年),邑人陳貞德重修;成化八至十五年(1472-1479年),知縣谷延怡、吳英再修,典史蔡珍增建後堂三間;嘉靖十八年(1539年),知縣殷楘、典史鄒奇重建;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廟宇毀於倭,至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由知縣蔡常毓重建。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知縣謝宸荃重修前後殿宇;康熙四十年(1701年),知縣戎式弘重修,知縣曹鑛續修;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知縣曾之傳新建後堂住持方丈室;乾隆十年(1745年),知縣何隆遇鋪砌拜亭前石坪;乾隆二十年(1755年),知縣莊成重修。


舊廟 坐北朝南,宮殿式建築,規模為 五進四天井。大門外有水井一口,泉甘水洌,供民汲用。大門內一進左右有連接蓋頂的兩房,中留人行通道,如果兩房間鋪以木板,則可作為朝北內向的戲臺。步過大門,即達廟內大埕,埕兩邊各有古榕一株,交遮成陰,讓人感受清涼爽氣。二進為兩廂,分立塑像,其左廂為稽查、考功、賞善三司,右廂為速報、地獄、罰惡三司,其塑像魁梧雄偉,令人敬畏。三進為正殿,前含拜亭,後連寢舍,面寬五間,進深三間,重簷式,抬梁架,徹上露明造;殿外有盤龍石柱,雕琢精巧,靈活壯觀。殿正中有穹窿藻井,外向為透孔金飾圓形欞窗,雕梁畫棟,莊嚴瑰麗;殿中供奉城隍伯主正身,座後則立有高大的城隍伯主鎮殿塑像,黃袍金冠,端莊嚴肅,令人肅然起敬。殿堂外翼有東西兩廂,各有寬闊走廊,其東廂吊掛大鐘一口,鐘下塑直符使者,後立護法韋馱、陽判官;西廂安架大鼓一面,旁立值日使者、主簿、陰判官。兩廊有門通第四進大埕,廳上奉城隍伯主及夫人並坐塑像,俗稱城隍媽廳。廳後第五進為僧舍。整座殿宇莊嚴大方,綠瓦蓋頂,屋簷翹脊裝飾以雙龍搶珠,襯以人物、花草,五彩鮮豔。廟中掛滿溢美楹聯和匾額,更顯殿宇之古樸,令人崇尚。廟宇宏敞,建築巍峨,古樸壯觀,顯示了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藝術創造力。

民國30年(1941年),國民兵團副團長邱秋星派兵進駐安溪城隍廟,城隍伯主正、副身塑像被遷出,暫奉祀於縣城北街隘子頭民舍,其餘諸神塑像被拆毀。民國32年(1943年),因官方基建,隘子頭城隍臨時廟宇需拆遷,由承建者另行擇地於北門橋邊建一廳兩房及下落作為廟宇,並於同年遷入。1953年,城隍伯主正身遷入東嶽寺東廂奉祀,並於1985年又遷入東嶽寺檀樾祠奉祀。1958年和1986年,舊廟的第一殿和第五殿先後被教育部門拆建為宿舍, 今舊廟的建築物僅存二至四殿。1988年12月,安溪城隍廟被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0年1月16日,在旅居新加坡僑親陳美英女士倡議及在縣有關部門的支持下,擇地於東嶽寺東側,依照原廟規制,興建安溪城隍新廟,並由陳美英女士獨資興建一至三殿。新廟重建工程於1992年1月5日完工。此後,新加坡韭菜芭、楊桃園兩地僑親捐資續建四、五殿,繼而又有諸多分爐及信眾陸續捐建配套設施。

安溪城隍新廟與東嶽寺並肩聯臂,為五進殿堂,順山勢遞升興建,南北向。佔地面積2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1100平方米。第一殿面寬五間,闢三門,簷口輝綠巖龍柱,門堵、窗欞分別以青白石雕刻,有鯉魚跳龍門、雙龍戲珠、雙獅拋球、獅鳳牡丹、松鶴蓮荷、竹鹿等圖案,屋架構件,如吊筒分別透雕花竺、垂蓮、嫦娥奔月、吹簫引鳳。第二殿為城隍殿,重簷歇山式,徹上露明造,穿鬥式,面寬五間,進深五間,前加拜亭。一至三殿內諸神像,均仿舊廟體式。正副三尊城隍神像均坐正殿,分別面向三圓欞窗,八爺、九爺佇立兩旁。三殿為城隍寢殿。四殿為羅漢殿,奉祀觀音佛祖。五殿為釋迦殿,奉祀三寶世尊。全廟紅牆綠瓦,金碧輝煌;飛簷翹脊,飛金走彩;雕龍刻鳳,巧奪天工,其勢更勝舊觀。1999年1月,縣文物管理委員會在新城隍廟豎立文物保護標誌。

現今的城隍廟壯觀雄偉,金碧輝煌,海內外弟子更加誠心樂捐,慷慨解囊。如今又翻修城隍廟琉璃瓦,在三殿左右側增祀元辰殿,月老殿等。元辰殿供奉鬥姆元君,太陽、太陰星君,南鬥、北鬥星君及六十太歲。月老殿供奉月老,和合二仙,紅鸞星君與龍德星君。而原本廟宇右側土地廟今也翻建,除原供奉福德正神外,增奉文武財神爺。




安溪城隍廟歷史悠久,現存有諸多文物古蹟。珍藏廟內的城隍伯主之印,據傳系宋代皇帝所賜,玉質方形,邊長7.5釐米,高5釐米,印文為「敕封清溪顯佑伯印」繁體篆書,印座上雕有一頭上有「王」字紋的臥蟾蜍,寓贊安溪城隍解理陰陽、靈顯威赫之意。新廟門前挺峙的一對輝綠巖龍柱,原為舊廟所立,系出自前代名匠之手,神龍駕霧,精雕細作,維妙維肖。廟內現存「示諭」、「造船碑記」兩塊古碑刻,立石於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二月,由知縣夏以槐撰。「示諭」碑長44釐米,寬70釐米,碑文為「安邑敕封顯佑伯城隍尊神,理陰贊陽,每年季春,士民仿效古禮,設醮迎儺。」《造船碑記》碑長210釐米,寬110釐米,記載當年為解決每年春齋醮迎儺之資,置造溪船兩條,自泉州運鹽至安溪,並免收稅費,「取其餘息以為醮費」。

城隍新廟的拜亭有一副古聯:「寵錫袍冠八閩第一;褒封伯爵五邑無雙。」傳說安溪城隍伯主自宋代以來,由於曾為宋太后治癒頑疾,得帝賜御龍袍,又是鄰近原五大縣(即南安、安溪、晉江、同安、惠安)的保護神,護佑百姓免受旱、澇、風、蟲、獸災之苦,因此兩次受到朝廷敕封,宋帝賜金冠、龍袍、玉印,褒封顯佑伯;清道光皇帝敕賜「欽加普護清溪顯佑伯」聖旨一道,而全省其他縣份的城隍卻無此殊榮,是為「八閩第一」、「五邑無雙」。

古往今來,風流名士有感於安溪城隍廟之靈秀,大發豪性詩情,留下不少名匾佳聯。有明張瑞圖題的「陰騭下民」,清知縣葉紹芬題的「燮理陰陽」,黃宅中題的「是夢覺關」,李鈺題的「保我黎民」,莊成題的「真英靈」等古匾;有明進士 秦鍾震作的「為惡不滅,祖宗有餘德德盡必滅;為善不昌,祖宗有餘殃殃盡必昌。」清狀元莊俊元作的「功德秀河山,前龍津,後鳳麓,十八裡歸依福地;聲靈昭綸 綍 ,東陽鍾,西鱷鼓,第一長詹拜公門。」清庠生陳子瑞作的「神所憑依將在德;爾於幽獨毋自欺」、「看彼世人詭譎心腸,莫怪此公吐舌;睹斯色相黑混面目,真令我輩驚心」等古聯,也有「賞懲善惡因果有報;燮理陰陽判斷無差」、「善惡報應,莫道竟無前世事;利名爭競,須知總有下場時」、「進廟來,先自問平日所行何事;歸家去,莫忘記今朝俯首通誠」、「善報惡報、遲報速報,終須有報;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謂無知」、「孽鏡高懸,善心人不妨當頭一照;影衾多愧,惡念者應怕有物潛窺」、「善惡到此難瞞,不必階前多叩首;瑕瑜從來了徹,豈容臺下細搖唇」、「地獄即在眼前,莫到犯了罪時方才省悟;孽鏡曾懸臺上,但要過得意去也肯慈悲」等諸多勸善對聯。


歷史上,官府均十分重視安溪城隍每年的春巡之事。清代,恭迎城隍,設醮(一種禱神的祭禮,後專指僧道為禳除災祟而設的道場)盛典,熱鬧非凡。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二月,安溪知縣夏以槐特立「示諭」碑。歷年設醮之日,規定在上年臘月十六日在神前擲杯奉準,翌年二月初二日貼出文告,把日期昭示全縣,規定不論晴雨都要設醮,次日迎儺(古時驅逐疫鬼的儀式)。每年做醮完畢撤壇,當夜12時由4位首人恭請清溪城隍伯主整頓衣冠坐上8座交椅。翌晨5時左右,由首人鼓吹恭迎出廟。城隍出巡路線為:從東門出,沿河溝、山邊到祥雲渡,行至鳳山黃氏祖墓(俗稱狀元墓),再按原路回到祥雲渡鳳池庵設帷幕安奉(註:今路線為:東出山門→鳳山路→八三一路→祥雲路→深內→縣製藥有限公司→鳳山黃氏祖墓→返回→深內→鳳池庵)。到10時至11時之間,廟關起大門,廟內所有官曹衙役、兵馬差事(均須以人裝飾代替),以八、九爺領頭,按序排班行進。由4個首人拈香侍候,主持僧人負責點名。點畢,整隊環廳繞行,再大開廟門吆喊而出,與儀仗和大鼓吹、八音、臺閣、戲陣排成縱隊,出西門迎接伯主進城巡遊各街、巷、縣衙、儒學、校場(今路線為:鳳山路→八三一路→祥雲路→深內→縣製藥有限公司→鳳山黃氏祖墓→返回→深內→鳳池庵→迎接城隍伯主進城→祥雲路→新華路→城關南市場→河濱路→茶葉大酒店→城關醫院→文廟廣場→縣外貿公司→鳳華製衣有限公司→河濱北路→鳳聲路→新安路→鳳山路→城隍廟)。古時候,儀式十分複雜。當隊伍行進至縣衙門口時,縣令均擺好香案,親自頂禮迎接;當隊伍行進到南門巷口時,全隊稍停,清溪城隍伯主換上法衣帽(即法官服裝),然後由儀仗隊排駕,鳴鑼開道,鼓簫齊鳴,4個首人隨八、九爺及城隍伯主入孔廟繞泮池一周;然後下南校場(刑場),主持僧人身穿袈裟、手帶法器隨行,到達校場時,即揮動手中法器搖鈴,呼叫有冤之魂準予前來鳴訴;隊伍繞行一周後,乃出場與等候在一邊的民間大鼓吹、戲陣等隊伍取縣城街道巡遊。巡遊隊伍一般於當日下午3時左右方進廟卸駕,再由主持僧人就四街各定若干人選,逐一進行投擲卜杯,獲準杯者為明年新首人。此後,進行新舊首人交接禮儀,晚上再按路線巡遊,由新首人負責工役、火把、燈籠,一般至夜10時許結束。

傳說中,清溪城隍十分顯赫,靈驗非凡。清乾隆版《安溪縣誌》有三處記載:一是「正德上章執徐(庚辰年,1520年)春仲甲申,吉水龔公令安溪之四月,忄心(憫)茲邑民,久罹虎患,乃焚文於城隍之祠,矢神必獲。越翼日乙酉,果戮其一;越三日戊子,又戮其一,民胥神之。」時教諭鄒魯曾目擊其事,特作《戮雙虎賦》。二是「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七月二十八日,蔡寅率眾數千突至安溪,正欲攻城,忽見有甲騎自東門出。蔡疑有援兵至,遂驚退。時共以為城隍顯靈,邑令李鈺大書『保我黎民』匾額,並識其事於廟。」三是「乾隆二十年(1755年)正月十一日,縣民陳福挾仇將田主王益讓殺死於後塘隴地方,屢審,堅不承認。邑令莊成齋戒沐浴,具牒親禱於城隍神。翌日,帶犯赴廟復訊,冤魂忽附於犯妻黃氏身上,向伊夫歷歷質證,並將兇器指出。福始俯首無辭,案乃定。觀者無不稱異。莊令題匾於廟,以紀其事。」

傳說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侵略中國,派出飛機轟炸安溪縣城。人們發現天上有二隻老鷹與飛機對壘盤旋。飛機投擲諸多炸彈,縣城群眾卻無一傷亡。日機飛走後,城隍廟法事人員發現城隍公、城隍媽神像滿臉汗滴,頓悟老鷹是城隍公媽的化身。消息傳出後,各街頭群眾自發舉行「犒眾」之儀,敬獻黃豆,寓意為神兵提供子彈,或讓神明灑豆成兵,抵禦外侵。

靈應昭昭,惠及四方。晉江沿海一帶,至今還流傳著一則「清溪城隍顯聖保佑漁民」的民間故事。傳說約百餘年前的一天,晉江有200多艘漁船出海捕魚,忽然迎面來了一隻小船,船中站立一位老漢,大聲疾呼:「我乃清溪顯佑伯主,特來指點汝寺,即刮颱風,漁船須從速調頭返航。」當漁船全部進港內後,大暴風雨突至,漁船安然無恙。為此,漁民中廣泛傳著「清溪城隍顯威靈,警報颱風事是真。漁船返航安無恙,眾誇伯主保漁民。」的歌謠。自此,泉州、晉江、石獅、南安等沿海的民眾除設壇崇祀清溪城隍伯主神位外,不少人還時常到安溪城隍廟焚香敬奉,祈求平安獲福。不少地方還設立分爐,敬奉清溪城隍。


新加坡也廣泛流傳有清溪城隍顯靈的故事。20世紀40年代,日本帝國主義南進入侵新加坡。有一次,日軍出動大批飛機轟炸新加坡各地,各處一片廢墟,而民國17年(1928年)自安溪分爐至新加坡的城隍伯主五舍公城隍廟之所在地,卻絲毫未受到飛機的轟炸。因此,當地華僑、華人對安溪城隍伯主更加虔誠奉祀,並先後在韭菜芭、楊桃園構築兩座雄偉壯觀的清溪城隍廟宇,至今仍香火鼎盛。而兩地城隍廟每年組團到安溪城隍廟尋根,謁祖進香,祈求安溪城隍庇佑之舉也成慣例。

安溪城隍廟歷經千年興替,蜚聲鶴遠,著稱海內外。早在明末清初,安溪先民即將香火帶入臺灣,嗣後分爐到臺北、臺南、高雄,直至全島各地。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在臺灣各地共有自安溪城隍廟分爐222座。新加坡亦有韭菜芭城隍廟和楊桃園城隍廟等分爐。自清代起,安溪城隍廟在晉江、南安、泉州、石獅等地有70多處分爐分別立廟供奉,在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地區亦建有諸多分爐。每年各月,特別是五月二十八日城隍誕辰日,海內外信眾均組團至安溪城隍廟進香、朝拜,參觀訪問,有效地增進海內外及海峽兩岸情誼,促進歷史宗教文化的交流。

1994年10月,安溪縣人民政府將東嶽寺、城隍廟劃歸鳳城鎮人民政府管理,並建立東嶽寺、城隍廟園林管理處及文物保護管理組,秉承愛國愛教、奉獻社會的宗旨,積極提高城隍廟的文化品位,先後新建一批配套設施等,贏得良好的社會聲譽。與此同時,注重發揮城隍宗教文化在閩臺文化交流和對外聯誼中的積極意義,努力把安溪城隍廟建設成為一處民眾進行正常宗教活動的場所、一座聯繫海內外愛國人士的文化橋梁、一扇展現安溪僑鄉現代文明風貌的窗口,取得較好的社會效益。

信仰城隍是一種以漢民族傳統歷史文化為深刻社會背景的文化現象。安溪城隍廟在閩南、閩臺、東南亞均有分爐廟宇,在弘揚傳統文化及對臺、對海外文化交流中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對增進兩岸中國人的民族文化認同意識和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等均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相關焦點

  • 福建安溪:鼓勵省外務工人員留在當地過年
    節日補貼、新年紅包線上申領、公交車免費乘坐、A級景區免收門票……2021年春節期間,為鼓勵省外務工人員留在福建安溪過大年,讓留在安溪過大年的省外廣大務工人員過一個歡樂、祥和、喜慶的節日,安溪縣委、縣政府推出五大新春「禮包」。  發放節日補貼。
  • 福建安溪鐵觀音女排首勝!!!
    關注福建安溪鐵觀音女排,關注安溪報我們將第一時間為您送上福建安溪鐵觀音女排最新戰報。小編剛剛接到前方戰報,14日19:30,中國女排超級聯賽(2017-2018)第五輪第27場,福建安溪鐵觀音隊和河南銀鴿投資隊,在福清市體育館展開激烈爭奪。
  • 「鄭成功」杯安溪鐵觀音茶王品鑑會走進福建農林大學安溪茶學院
    近日,由安溪南安茶業發展促進會攜手福建農林大學安溪茶學院主辦的「安溪鐵觀音 健康軟黃金」2020秋季安溪鐵觀音「鄭成功」杯茶王品鑑會在安溪茶學院盛大舉行。來自福建各地百名師生、茶人現場共同品嘗鐵觀音原產地福建安溪的秋季鐵觀音茶王賽金銀銅,並聆聽專家講解鐵觀音辨析和品飲知識。
  • 3:0,福建安溪鐵觀音河南站客場大勝… …
    福建安溪鐵觀音女子排球隊從福建飛抵鄭州!熱情的河南球迷在機場翹首以盼,為每位到來的福建安溪鐵觀音女排隊員、教練、領隊等敬獻鮮花,並在機場合影留念。「安溪鐵觀音 好喝一身輕」,此次安溪鐵觀音牽手福建女排,在全國範圍內提升品牌曝光度,「茶為媒介」、「體育為載體」的完美碰撞,讓全國人民更多的了解安溪,了解安溪鐵觀音的魅力。
  • 福建安溪蔡姓源流
    福建安溪蔡姓源流第一節   源流  一、 溯源
  • 為什麼說福建安溪的四季建蘭容易養?
    在福建安溪這邊有一種小蘭花品種(四季建蘭的一種),蘭花花朵比較小,但是最好養。為什麼說福建安溪的四季建蘭最好養?福建安溪這邊的四季建蘭,它的抗旱能力很強,我的鄰居在它的三角梅老樁下面養了幾盆。基本上的靠天吃水,只有大約20天左右沒有下雨,她才會去澆水一遍。
  • 安溪:「真金白銀」鼓勵外來務工者留下過年
    東南網1月6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李向娟 黃瓊芬 通訊員 林清鍛) 安溪縣近日推出一系列優惠舉措,鼓勵外來務工人員「留安過大年」。這些優惠政策包括:發放節日補貼。對春節期間,留在安溪過年的規上工業企業、限上商貿企業、在建受監工程、縣級在建重點項目的省外務工人員,給予每人節日補貼1000元,由企業統一向主管部門申請、發放。工會走訪慰問。
  • 臺灣人才集聚福建安溪 「第一資源」成產業「加速器」
    (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臺灣人才集聚福建安溪 「第一資源」成產業「加速器」 中新社福州8月4日電 題:臺灣人才集聚福建安溪 「第一資源」成產業「加速器」作者 黃瑤瑛 吳清遠「臺灣工具機領域尖兵陳志明的到來,為企業注入了新活力。」
  • 新加坡【新明日報】八期專題文章介紹安溪城隍星洲發展史
    他們在用心去推廣用行動來表達感恩安溪城隍爺的庇佑之恩值此星洲信眾奉祀安溪城隍爺一百周年之際,韮菜芭城隍廟和
  • 新加坡韮菜芭城隍廟奉祀清溪顯佑伯主百年慶典!
    .html公元2017年,新加坡韭菜芭城隍廟迎來了奉祀「清溪顯佑伯主」100周年大慶。韮菜芭城隍廟所奉祀的是「清溪顯佑伯主」,淵源自中國福建省安溪縣城隍廟之「清溪顯佑伯主」第五副身。1917年,安溪城隍廟的主持法師偕同縣城下西街聞人謝禮文秀才恭奉「城隍五捨身」(即伯主第 五副身),前來新加坡。
  • 福建安溪: 助力扶貧 茶王義拍新高價
    來源標題:福建安溪: 助力扶貧 茶王義拍新高價 為展現感德茶葉高香、鮮爽、優雅的獨特品質,講好感德茶故事,推動感德茶經濟快速發展,重振中國茶葉第一鎮雄風,在安溪鐵觀音秋茶產出之際,由安溪縣茶業管理委員會作為指導單位,中共安溪縣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辦公室
  • 安溪城隍爺丁酉年誕辰圓滿!恭迎清溪顯佑伯主聖駕回廟!
    今年安溪城隍廟顯佑伯主誕辰,輪到祥雲鳳池庵當值,恭迎城隍爺金身下山到境內宮廟慶祝誕辰,眾弟子紛紛敬獻高甲戲、歌仔戲於城隍爺誕辰獻唱,前後歷時長達三十餘晚大戲。最後一晚大戲表演安溪城隍顯靈傳奇故事——《青竹絲》,以表示對城隍爺的敬愛!
  • 抗「疫」洪流湧現福建安溪臺灣人才協會力量
    央廣網泉州3月13日消息(記者萬存靈 通訊員吳清遠 林清鍛)「在安溪這個人才『港灣』,享受著媽媽式的服務,創新創業夢想美麗綻放。戰疫的關頭,臺灣人才協會不能缺席,應盡力幫助自己的兄弟姐妹。」近日,在福建安溪的旺旺集團消毒液免費派送現場,安溪臺灣人才協會副會長、旺旺集團廠長林錫燈動情地說。
  • 今天,福建日報頭版再次點讚安溪!這回說的是…
    編者按繼12月1日,福建日報頭版刊發《安溪:一片茶葉,拓開萬千百姓致富路》的報導,點讚我縣茶業富民的做法後(點擊:茶業),今天(12月6日),福建日報頭版再次刊發《安溪:全方位打造優質均衡教育新高地全面推進「網際網路+教育」,讓城鄉孩子共享優質教育資源;累計投入1.28億元實施信息化「三通兩平臺」建設,班班配置多媒體教學一體機、校校配備錄播教室,校園網絡帶寬均達到100M以上……從此,安溪的教育搭乘上「網際網路+」的快車,為孩子們的校園學習與生活提供了更多可能。「城區擠、鄉村弱」是安溪教育的「老大難」。如何破題?安溪實施城區「擴容」、鄉村「改薄」系列行動。
  • 安溪文廟與儒家文化
    如今,安溪文廟的保護工程又全面啟動,預計分三期工程進行,完成後將成為「以保護文物為主,集休閒、旅遊、購物為一體的場所。」按計劃,將舉行「安溪文廟始建千年」慶典活動和「安溪文廟創建千年」的學術研究討論會。
  • 福建高院幹教處處長董宇一行到安溪法院調研文化建設工作
    福建高院幹教處處長董宇一行到安溪法院調研文化建設工作 2020-05-14 02: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福建安溪供電:供電快車道服務企業輕鬆「獲得電力」
    為服務企業儘快投產,福建泉州安溪供電公司採取客戶經理一對一服務模式,及時對接企業用電需求。在得知該企業因廠房建設需要辦理250千伏安臨時用電後,該公司引導用戶「不見面」辦電,並主動告知先建設後付費的服務措施,減輕企業項目建設初期的投資成本,在疫情防控工作關鍵階段,為切企業緩解經營壓力,服務企業「輕裝上陣」。
  • 數字福建安溪產業園:專業數字媒體產業基地 助力城市經濟轉型升級
    數字福建安溪產業園在大力發展數字媒體信息的浪潮中乘風破浪,以數字經濟園區建設為依託,積極發展數字經濟,以大規模、多等級數據中心為核心,發展雲計算、大數據、數字媒體、服務外包、電子商務、文化創意等六大產業。主要建設「三中心三基地」,即數據中心、信息技術教育實訓中心、APEC電子商務工商聯盟國際交流中心,信息技術服務外包產業基地、國際數字媒體產業基地、海西電子商務產業集群基地。
  • 數字福建安溪產業園:構建互聯創新產業體系 助力高新產業轉型升級
    位於泉州安溪南翼新城裡的EC產業園緊跟市場潮流,積極搶抓5G、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發展機遇,以電子信息產業作為突破口,搭建聚才引智、創新創業的優良載體,營造鼓勵創新、支持創業的良好生態,構建萬物互聯、融合創新的產業體系,為產業上午轉型升級和結構優化積蓄了強勁動能。幾年前,高端信息產業、大數據、數字經濟的發展在安溪還是一片空白,彼時的產業園所在地還是一片荒蕪雜亂之地。
  • 臺灣嘉義縣義竹鄉翁氏宗親會參訪團到福建泉州謁祖
    臺灣嘉義縣義竹鄉翁氏宗親會參訪團到福建泉州謁祖 2017年07月07日 13:22: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嘉義縣義竹鄉翁氏宗親會參訪團在安溪進寶殿前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