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靜安和普陀兩區單元規劃(含重點公共基礎設施專項規劃)草案6月1日至6月30日公示,草案明確了全區開發規模、用地布局、空間結構和發展目標,涉及住房保障、綜合交通、公共服務設施等重要專項,小編選取了其中部分亮點,一起來看看吧~
1
靜安區單元規劃
發展目標
規劃將靜安建設成為全球城市核心功能的發展實踐區,國際文化大都市的重要展示區,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國際城區,著力顯現靜安品質。
堅持靜安「一軸三帶」的總體發展戰略,建設創新創業的活力城區、均衡均質的和諧城區、精品精緻的美麗城區、開明開放的國際城區、宜居宜業的幸福城區,成為「中心城區新標杆、上海發展新亮點」。
發展規模
人口規模
規劃常住人口規模108萬人左右
用地規模
規劃建設用地規模約36.26平方公裡
一軸三帶發展結構
南北複合發展軸,南京西路兩側高端商務商業集聚帶、蘇州河兩岸人文休閒創業集聚帶、中環兩翼產城融合發展集聚帶
「豐」字形生態結構
蘇州河綠廊、廣中路綠廊、走馬塘綠廊、彭越浦綠廊
三級中心體系
城市主中心(中央活動區) :南京西路、蘇河灣
地區中心:大寧地區中心、市北地區中心
社區中心: 集中布局社區文化、體育、商業服務設施,提升社區活力
公園綠地
規劃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6.6平方米;
重點增加沿蘇州河、彭越浦、走馬塘濱河等公園綠地;
形成「地區公園-社區公園一口袋公園」三級公園體系,實現:
4公頃以上公園廣場30分鐘步行(1500米)可達,
3000平方米以上公園廣場10分鐘(500米)步行可達,400平方米以上公園廣場5分鐘步行(300 米)可達。
道路交通
貫通南北通道,加密地區支路,規劃全區全路網密度達到8.5公裡/平方公裡,CAZ中央活動區全路網密度達到10.1公裡/平方公裡。規劃形成「七橫四縱」的主幹路網和「十七橫十六縱」的次幹路網結構。
公共運輸
重點提升靜安區北部軌道線網密度及站點覆蓋率,提升東西向可達性。
公共服務設施
規劃形成「市區級-社區級」兩級公共服務設施體系。提升高等級公共服務設施規模能級,重點塑造江寧路、南京西路、蘇河灣、環上大等特色文化集聚區,全面建設十五分鐘社區生活圈。
重點地區發展指引
CAZ中央活動區
劃定靜安區CAZ中央活動區11.1平方公裡,北至交通路(鐵路沿線)-大統路一中華新路, 東、西、南至區界,建設蘇河灣世界級濱水區。
六條空間策略(亮點):
一、世界級商區,「全球服務商」。
二、文化活力街區。
三、24小時活力街區,發展夜間活動區。
四、創新街區。
五、綠色街區,塑造蘇州河生態廊道。
六、慢行街區,慢行網絡,特色低碳出行實踐區。
中環兩翼創新創意集聚區
北至走馬塘,南至靈石路一廣中西路汶水路, 東至俞涇浦, 西至彭越浦河 -滬太支路一姜家橋範圍劃定為靜安區的創新創意集聚區,面積7.1平方公裡。對接上海科創中心建設,重點發展大數據、人工智慧、影視文創、電競等戰略新興產業。
四項空間發展策略(亮點):
一、產城融合,功能多元的科技文創城區。
二、構建公園網,花園城區。
三、文化標識、中環地區文化活力環。
四、提升軌交線網密度,增補中運量交通,加密次支路網。
2
普陀區單元規劃
總體目標
實現「宜居宜創宜業願景」
戰略定位
西北門戶與副中心驅動下的長三角科創與商貿中心
發展內涵
轉型引領下的智能產業集聚區和智能生活社區
環境品質
塑造功能複合、標誌突出的都市濱水空間
空間結構
文化之弓
蘇州河生態文化休閒帶, 秉承」-江一河」為世界濱水區的理念,提高蘇州河沿線在全區的戰略地位;重點在天際輪廓、濱水界面、步行體系、公共空間、文化建築等方面加強。
智慧之箭
智慧創新綜合發展走廊 ,契合主城區空間格局;以11號線為依託,串聯西北方向的重要功能區;引領普陀未來發展的重點地區;軸線長,輻射範圍廣。未來需進一步加強道路的連通。
未來之心
長三角一體化重要承載區,強化真如是長三角一體化核心承載區、城市副中心的中心職能。
人口規模
規劃常住人口規模130萬人左右。
用地規模
本次單元規劃建設用地53.691平方千米,相較於現行控規拼合,公共設施用地和綠地有所增加,工業和倉儲用地相應減少。
公共服務
完善公共中心體系,構建十五分鐘社區生活圈
地區級設施——提品質,中心化
加快真如副中心地區公共設施的規劃實
引入高等級公共設施
在北新涇、新曹楊地區增加地區級公共設施,支撐真北地區級中心和蘇州河文化風貌帶
社區級設施——補短板,網絡化
加快已批設施的規劃實施
已有設施的標準化升級改造
新增部分設施,完善社區級設施的網絡化布局,形成十五分鐘社區生活圈
綜合交通
1、推進北橫通道、武寧路快速化、滬嘉高速抬升工程,研究經由真華路、凱旋北路的地下主幹路系統。
2、結合槎浦、桃浦祁連山路以東、北新涇以及新曹楊地區城市更新,加密重點地區支路系統,面向慢行交通開放25條公共通道。
3、加快跨蘇州河橋梁建設和滬寧鐵路兩側交通聯動。
4、規劃全區道路網密度為7.7千米/平方幹米,全路網密度8.1千米/平方千米(含公共通道),道路面積率19.8%。其中高快速路有6條,主幹路有21條、次幹路有28條。
三級公園服務體系
地區公園
全區規劃4公頃以上地區公園12處,步行30分鐘覆蓋率達100%。
社區公園
規劃3000平方米至4公頃的社區公園,承載社區運動、休閒、散步交往功能;3000平方米以上公園步行10分鐘覆蓋率達到90%。
口袋公園
全區400平方米以上公園綠地步行5分鐘覆蓋率達100%。
人均公園綠地指標達到7.6平方米/人。
資料來源:上海發布
掃一掃
關注我們
喜歡本文,請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