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則徐吃「冰淇淋」被洋人嘲笑,他回敬一道菜,讓洋人出盡洋相?

2020-12-23 騰訊網

立壁千仞無欲則剛,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林則徐

19世紀40年代,鴉片戰爭在我國東南沿海爆發,將中國拉近了近代史的歷程,同時也將中國拖入了一段黑暗的屈辱史。而造成鴉片戰爭的直接原因則是虎門銷煙,雖然現在人們一致認為,虎門銷煙是維護國家安全的有利行為。但是愚昧的清王朝卻將鴉片戰爭的失敗,歸結於虎門銷煙,還把一代民族英雄貶謫新疆,最終導致林則徐死在半路。

林則徐出身書香世家,入仕後官運亨通,很快就坐上了一品大員,成為地方總督。而他卓越的見識和眼光,更是為人讚嘆。他知道中國的落後不只是源於技術,更是來自思想,於是他主持翻譯了多部外國巨著,被稱為「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著名的《海國圖志》也是在他的提議下,由魏源完成的。

林則徐一輩子最令人敬佩的自然是虎門銷煙,1838年時任兩湖總督的林則徐深知鴉片的危害,上書道光帝:

「若猶洩洩視之,是使數十年後,中原幾無可以禦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

道光深有所感,於是派他為欽差大臣,前往廣東禁菸。1838年12月31日,林則徐正式前往廣東,銷毀鴉片,並且屢次帶領民兵水勇擊敗了挑釁的英軍。這其中還有一則小故事,體現了林則徐的智慧。

剛到廣州時,英國人以為林則徐與其他清朝官員一樣貪汙腐敗,即使得知他是來禁菸的也沒有在意,反而想要通過賄賂的方式,讓他網開一面。然而林則徐屢次拒絕了英國人示好,表示沒有情面可言,惹怒了英國人。

於是英國人想要給林則徐一個下馬威,便邀請他參加宴會。林則徐深知這是鴻門宴,但是他也不畏懼,帶上當地的豪勇和民兵坦然赴宴。原本準備在宴會上下手的英國人見到這樣的場面不但輕舉妄動,卻不甘心就這樣放過林則徐,於是想乘機刁難下林則徐。

英國人特意請林則徐吃了「冰淇淋」,當時國內並沒有這種零食,正好廣東處於熱帶,而冰淇淋上又冒著氣。林則徐以為冰淇淋是很燙的食物,於是吹了吹才小心翼翼的吃一口,沒想到卻被英國人趁機嘲笑。林則徐沒有多說什麼,卻在之後的漂亮的反擊回來。

第二天林則徐也請英國人吃飯,桌上也擺著一份甜品,英國人沒有在意拿起勺子就吃,卻被燙的跳了起來,原來這是著名的「太極芋泥」,看起來很像涼菜,確實非常燙嘴。林則徐看著英國人的表現,微笑的撫了撫鬍鬚。

在之後的日子,林則徐沒有顧忌英國人臉面,鐵面無私地在廣東境內徹底搜查鴉片,並且集中起來在虎門銷毀。面對英國人的誘惑和刁難林則徐堅持了自己的本心,並且用智慧漂亮地還擊。為國為民,無愧於心,不愧是我國清朝著名的「民族英雄」,稱得上「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相關焦點

  • 林則徐第一次吃雪糕,吹冷氣被洋人嘲笑,他的做法讓洋人出盡洋相
    在這個進程中,也是有許多 官吏在和西方國家交談的過程中發生了許多 令人哭笑不得的事,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出洋相了。下面便要為各位講一件發生在林則徐的身上的有意思的事,林則徐,清朝時期的重臣,也是民族英雄,各位對他記憶深刻的應當是虎門銷煙吧。下面說起的這一事,也和銷煙有關係,在1839年,林則徐初到廣東去禁菸。
  • 林則徐第一次吃冰淇淋逗得洋人哈哈大笑,他卻回請一道菜,燙的他們...
    而林則徐九世這樣一個人,晚清雖然政治腐朽,但林則徐依然保持他的本心。 當時林則徐在廣東一帶戒菸時,有非常多的外國領事館的歪果仁想借吃飯的機會讓林則徐出醜,以此來打壓他的威風。因此在宴席上便上了一道外國甜品——冰淇淋。
  • 林則徐虎門銷煙得罪了洋人,他的死是與洋人有關嗎?
    林則徐虎門銷煙確實得罪了洋人,但如果把林則徐的死因與洋人聯繫起來,這卻是沒什麼道理的。為什麼有觀點說林則徐之死與洋人有關呢?因為有記載說,林則徐在死前說了三個字:星鬥南。這種觀點認為,林則徐是福建人,說話帶些口音,他說的星鬥南,其實就是新豆欄。新豆欄是哪裡?新豆欄在廣州,位于洋人的商館區,那是外國人的聚集區。鴉片戰爭前,來華貿易的外商只能居留在商館,不得進入廣州城。
  • 「主降派」琦善:放下防備,洋人就會良心不安;林則徐:痴心妄想
    我們知道,在鴉片戰爭中,湧現出很多「奇葩」官員,尤其許多滿清貴族。其中有那麼一位,就非常「能作」。此人的政治生涯,幾乎每過一段時間,就要「作」一下,幹了不少荒唐事兒,他就是琦善。有趣的是,他每「作」一下,出事了,下去了,卻總還能起來,這是怎麼回事呢?琦善這個名字,一聽就知道是滿族名。他的家世的確顯赫,乃世襲的一等侯爵。
  • 慈禧出盡洋相,第一次見到燈泡大喊兩個字,現在的我們還在這樣喊
    就是這樣一個滿清的老大,在洋人面前也不斷出洋相,讓洋人私下偷笑不已。道菜,還有100樣水果點心等。窮苦百姓就是這些洋玩意,慈禧太后也是從牴觸到慢慢接受,期間也出了不少的洋相。早期的汽車好在解釋了這東西不吃草是喝油的,慈禧也很有興趣上車坐坐,這司機是以前一個趕馬車的,特地為了慈禧開車去洋人那裡學的駕駛技術。
  • 慈禧見到燈泡大喊兩個字,一時出盡洋相,我們現在卻依然這麼喊
    慈禧太后照片 那麼慈禧太后到底是不是歷史的罪人,我們不做評價,筆者今天要為大家介紹一下慈禧太后的一件小趣事,她第一次見到燈泡後大喊兩個字,一時出盡洋相,我們現在卻依然這麼喊。
  • 洋人就是洋人,卻被我們搞成了洋大人
    就說這個事,如果只是幾個老外插隊撒潑,那其實算不得大事,咱們作為吃瓜群眾罵幾句,這些個老外真沒素質,呸。然後就算了。但這事裡,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咱們地方工作人員是怎麼處理此事的?咱們地方代表拿的是一個什麼姿態?事實上,工作人員起先並沒有阻止、處理插隊的老外,反是勸其他好好排隊的國民:讓讓他們。讓咱們大度。那就有問題了。
  • 林則徐搞禁菸運動,道光很生氣,背地抱怨林則徐多事讓朝廷丟臉
    琦善後來得到起用,最恨的人就是林則徐—如果不是當時還在廣州的林則徐(雖然已被罷官)慫恿廣東巡撫告了他一狀,「漢奸」罪名還落不到他的頭上。出乎意料的是,戰後道光最恨的人竟也是林則徐。戰爭期間,對林則徐的發配令已下,但他仍在廣州幫楊芳布局打仗,還在浙江前線以四品京堂的名義幫奕經出謀劃策,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然而,打完了仗,他仍被繼續發配。
  • 當年洋人租住的地方有啥了不起?
    沙面這裡現在很多洋建築都是文物保護單位,它們普通都是建於清末,至今一百多年了,這裡在清代時,英法等國的商人在此匯集的地方,通過這裡跟大清進行貿易,這裡是見證了清朝末期對外貿易歷史的地方,當年的大清,很長時間只有廣州的十三行做對外貿易,而十三行對應著是洋人的十三夷館,這塊就是當年夷館所在。
  • 我們對外國人很友好,對同胞卻很苛刻,「洋人優先」是慣性使然?
    由於中國長期以來在國際社會關係當中比較弱勢,所以這也就導致很多中國人都非常在意洋人的看法,甚至還會拿中國人和洋人進行雙標對待,而這種思想隨著發展也就慢慢變成了洋人優先,很多人外國人在中國享受的待遇極高,可以說是遠遠要超過中國人,而這似乎已經養成了一種習慣。
  • 精明能幹的林則徐用綠豆為我們扳回一局,為我們贏得一些利益
    在林則徐來到這裡之後,他就趕緊調查具體的情況,好制定出禁菸計劃,但是這一調查竟然發現除了鴉片,還有不少很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在一些正常的商品貿易往來中,我們都受到了外國的欺壓,他們想方設法的從清朝撈取好處,佔盡便宜,讓本就不樂觀的貿易更加的雪上加霜,當時清朝在正規貿易當中主要是進口國外的布料,而出口的那基本是茶葉和瓷器這些東西,這些貨物都是通過航運來運輸的,而大家都知道,在大海航行時,大風大浪那肯定是會有的
  • 虎門銷煙後,清政府為了擠走「洋人生意」,幹了一件事天理不容
    畢竟,忠心耿耿的他只明白一件事,那就是:朝廷需要他的效忠。鴉片之害自然不必細說,如果不能將這種東西清掃出國,大清就很難再有未來。所以,林則徐所做的一切都顯得那麼決絕,那麼不近人情。 這期間,林公還給外國商館寫了一封信,內容為:命令所有煙販子在三日之內,將所有非法入境的鴉片全部上交到當地衙門。
  • 洋人跳傘落在湖南,彪悍農民圍上去想打死,洋人一開口農民就散了
    年輕人高鼻深目,一看就是個洋人。 當時中國人受慣了洋人的欺凌,湖南老鄉又一向彪悍,眾人發一聲喊,拖著傢伙什就想上去打死他,洋人慌了,張口說了一句話。
  • 鴉片戰爭180年:我們為什麼要懷念林則徐?
    這次林則徐來搞禁菸,一開始就表現出與以往禁菸運動截然不同的手段。具體來說,林則徐的掃毒計劃分為兩方面,其一是針對廣東境內中國癮君子和鴉片商販進行嚴打,這塊具體仍由兩廣總督鄧廷楨和廣東巡撫怡良負責。其二是針對外國商人的行動,這也是林則徐這次禁菸運動的重點。
  • 清代巨人奇遇:封疆大吏的侍從、洋人的展覽品,後坐人力車摔死
    徽州農家子弟譚六,少年時失去雙親,家中僅有小他三歲的妹子,兄妹兩人相依為命。十七歲那年,譚六在田間捕獲一條黃鱔,重達兩斤,短而粗壯。提回家後煮熟,略撒些鹽,和妹妹一起食用。當晚睡到半夜時,譚六覺得渾身腫脹難受,身體間骨骼「咔嚓」作響。
  • 康熙首次吃洋人送來的巧克力,看完千字說明書後,嗤笑說了3個字
    巧克力的吃法多樣,最普通的就是巧克力塊,含在口中等其慢慢融化,那種醇厚的滋味好吃到眼睛都能眯起來;還有各種巧克力所加工的甜點,比如說麥麗素,比如說巧克力冰淇淋,巧克力蛋糕卷等等。
  • 他因長相酷似洋人,演了幾十年外國人,但他卻是地地道道的中國人
    不過大家一定想不到,影視劇中的一些長相酷似洋人的人,卻是實實在在的中國人,這其中就要數演員徐亞洲最為著名。 若要問業內人士,誰是最像外國人的中國演員,大家一定先想到徐亞洲。而圈外人在看見徐亞洲的國籍信息上寫著的是中國的時候,也會驚呼,他怎麼會是中國人,難道他只是加入中國國籍的國際友人?
  • 一位太監的名字,竟成印尼最大城市名,洋人嘲笑,華人卻肅然起敬
    中國的古代的歷史足足上下五千多年,我們從小就開始學習歷史,知道中國古代發生的重大事件,知道中國古代湧現而出的一些名人,但是大眾對這些名人的了解,也就僅僅只是片麵皮毛。有時候甚至連這個名人是男是女都不一定清楚。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歷史上這樣一個名人。
  • 兩面開戰,導致最終徹底完蛋,太平天國為什麼得罪了洋人
    西方人怎麼說得罪了清政府這是必然的,因為太平天國是在清政府的勢力範圍造反,但得罪了洋人這件事情就顯得比較離譜了,洋人想要在清朝賺取更多的利益,看到有人造反起義當然是樂見其成,怎麼可能幫助清政府來鎮壓反叛呢?
  • 洋人貨輪撞翻中國木船,羅瑞卿上前執法,漢奸翻譯卻嘲諷他土包子
    但羅瑞卿將軍,卻在這長江邊上,創造出了「中國人勇鬥洋人」的傳說佳話,狠狠打擊了當時「崇洋」,「怕洋」,「奴洋」的社會風氣。據《羅瑞卿大將傳》中記載:「1927年3月的一天,一艘外國貨輪很霸道地在長江上,胡亂行駛。航線軌跡一會向西,一會向東,來往的船隻都紛紛躲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