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上港的出局,國安至少已經鎖定了下賽季的亞冠附加賽席位,但對於御林軍來說,隨著上港的出局,讓御林軍成為中超在亞冠的獨苗,接下來將獨自扛起中超大旗,對抗日韓球隊(蔚山、神戶、橫濱/水原)。並且只有2隊進入淘汰賽,1隊殺入8強,中超極有可能創造亞冠5個賽季以來最尷尬的1次,唯有國安突破日韓的包圍圈才能緩解尷尬。
2隊進淘汰賽1隊進8強,中超5年來最落寞?
2014賽季的亞冠,中超只有恆大1隊進入淘汰賽,但最終止步8強。2015賽季,恆大在亞冠淘汰賽終於有了「夥伴」,國安和恆大攜手進入16強,從這個賽季開始,每個賽季中超至少有2隊進入亞冠淘汰賽,但2015賽季,國安在1/8決賽被全北淘汰,恆大代表中超笑到最後,登上了亞洲之巔。
2016賽季,雖然恆大作為衛冕冠軍小組出局,不過魯能和上港兩隊全部打入8強,可惜未能更進一步。2017賽季,申花止步附加賽,上港、蘇寧易購、恆大集體出線,其中上港打入4強、恆大進入8強;2018賽季,除了申花小組出局外,恆大、權健和上港都進入淘汰賽,只有權健打進了8強。
上賽季,除了國安小組出局外,恆大、上港和魯能都是打進淘汰賽,恆大進入4強、上港止步8強。而本賽季,中超BIG4出徵,2隊止步小組賽,僅國安1隊打入8強,就已經接近創造最近5個賽季中超球隊最落寞的1次。
如何緩解這種尷尬?唯有國安繼續前進!
單挑日韓球隊!中超靠國安扛旗
目前亞冠東亞區的4張8強席位,已經產生了3張,包括了中超的國安、日本的神戶、韓國的蔚山,而剩下一張門票的爭奪,將在韓國的水原和日本的橫濱之間。日本或韓國球隊佔據半壁江山已成定局,中超只有國安扛旗。
2015賽季,國安止步16強後,恆大為中超「長臉」,連續淘汰城南FC、柏太陽神、大阪鋼巴,決賽力壓阿爾阿赫利奪冠。中超要緩解近些年來在亞冠的尷尬戰績,國安成為最後的底牌,以御林軍的紙面實力,完全可以與韓國的蔚山,和日本的橫濱(尚未進入8強)叫板,這也是東亞區拿到決賽門票的三大熱門球隊。
一旦國安無緣最後的決賽,對於中超來說,在亞冠這條戰線將遭遇巨大的打擊。在中超球隊集體低迷期間,韓國的全北(2016賽季)、日本的浦和(2017賽季)、日本的鹿島(2018賽季)分別登頂亞洲之巔,2019賽季,浦和雖然未能奪冠,但也殺入了決賽。日韓球隊的表現完全碾壓了中超,這一次全看國安能否掙回臉面。
而且,特殊的2020賽季,很可能是中超球隊最後一次登頂亞洲之巔的機會,錯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
中超衝擊亞洲之巔,這是最後的機會!
中國足協為中超球隊「去泡沫」的動作,實際上從限制高價引援開始就是勢在必行。隨著足協動真格去執行限薪令,中超球隊的外援牌面越來越差,遠不如鼎盛時期,各種大牌外援紛紛湧來的盛景。
恆大2020賽季三大皆空後,有消息稱,除了樸志洙回國服兵役外,塔利斯卡有可能被清洗,恆大將專心致志打造所謂的「全化班」。上港同樣面臨大調整,胡爾克離開卡達之後,就可以說不再是上港的一員,雖然上港過去的1年半時間,補充了阿瑙託維奇、洛佩斯、穆伊,外援方面的更迭走在了中超各隊的前列,但多名本土核心還沒有續約,上港的危機已經很明顯。
魯能如果獲得今年的足協杯冠軍徵戰下賽季的亞冠,但佩萊合同到期,幾乎不可能和球隊續約。今年中超和足協杯的表現,就證明佩萊只是在履行合同,「出工不出力」的跡象非常明顯。
中國足協的限薪令,將讓各隊的實力進一步縮減,尤其是沒有外援的助力,和一向依靠本土球員的日韓球隊相比,中超實在是沒有競爭力。恆大在亞冠取得好成績之前,中超球隊在亞冠的戰績慘不忍睹:2009賽季4隊集體小組出局、2010賽季進國安打進16強、2011賽季僅泰達打進16強,2012-2015這4個賽季,也只有恆大獨扛大旗。
國安本賽季的亞冠能走多遠,很可能就是中超球隊在這條戰線的最後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