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生活品質的提升,人們有了更豐富的選擇權,尤其是當代女性,獨立自強成為了她們的代名詞。然而,生活真的對她們百般友好麼?也不盡然,一方面,早婚早育、多子多福、傳宗接代的傳統婚育觀已經成為過去式;另一方面,不少獨立女性仍因「未婚」而承受著巨大的壓力。被催婚、甚至被人們戴著有色眼鏡來看待,儼然成為日常。跟隨自己內心還是為了結婚而結婚,對於她們來說,是個永恆的兩難問題。身為新時代的獨立女性究竟該如何面對「未婚」的壓力?又該怎樣建立正確的婚戀觀?
「女人30多歲沒結婚,就要被當成異類嗎?」,立足於「她時代」的風口,都市獨立女性治癒情感劇《誰說我結不了婚》拋出了這一問題,也問出了當下社會多數輕熟女性的心聲。該劇由中央電視臺、興格傳媒、愛奇藝、騰訊影業、北京廣電聯合出品,何念執導,潘粵明、童瑤、陳數領銜主演,袁文康、許芳銥、李燊、董又霖、王陽等加盟,將於今日正式登陸中央八套黃金檔、愛奇藝、優酷、芒果TV。面對來自社會、親人和朋友的巨大壓力,她們該如何自處,或許這部劇可以給出答案。
劇集未播爭議先至?詼諧金句引期待,將為觀眾答疑解惑
結婚,在當下社會已經成為一個永遠不會「退燒」的話題,本帶著幸福、美滿標籤的「婚姻」因為現代女性意識的覺醒而有了更加多元的審視角度。人過而立之年,「結婚」就要從一種生活選擇演變成必須完成的任務?女性必須靠完成一種儀式才能為自己「保值」?為了不成為別人眼中的「異類」,女性就要奔著結婚而降低自己的擇偶標準、放棄對浪漫的追求?這些問題困擾著許多輕熟女性,也揭露了現代社會女性的生存現狀,她們用努力證明自己,卻也在被世俗的眼光、狹隘的思維定義著。
基於對真實生活的觀察,《誰說我結不了婚》從輕熟女性這一高關注度群體出發,並展現了以程璐、田蕾、丁詩雅為代表的三個當下社會女性典型。深刻探討了不同職業、不同年齡的女性對婚姻的多元觀念。劇中三位女性不僅有穩定的經濟來源,還有親密無間的朋友知己。看似衣食無憂,過著令人豔羨的生活,然而依舊逃不開「被催婚」、「被相親」的宿命。該劇將她們的困頓、迷惑、甚至對自我價值的否定仔細剖解,呈現在觀眾面前。獨特的故事題材、高熱度的話題屬性和銳利的敘事視角旨在讓更多人群看到輕熟女性不為人知的一面,體會到光鮮亮麗的外表下實則是一顆勇敢又難掩疲憊的心靈。全劇不販賣焦慮,而是以激起大眾共鳴與認同感的方式消解都市女性的焦慮,讓她們被理解、被關注、被尊重。
《誰說我結不了婚》雖未開播,但已在網上引發了不少討論,曾有網友「提前蓋章」:「從劇名看,獨立女性似乎又變成了恨嫁剩女!」這種質疑聲音也帶動了不少網友跟風熱議,「最後還是要結婚?」、「感覺又是一個坑」、「假瀟灑真恨嫁」……但也有網友冷靜地表示:「成色如何,內核如何,思想如何,還是得看了劇再說」。
劇集未播,爭議先至,因對劇名的不同理解而產生歧義無可厚非,但從另一個角度也能直觀地體現出,「女性」、「婚姻」、「自由選擇」本身就具備足夠的話題性。不得不說,將大眾共同關注的社會問題,作為作品的敘事線索本就是一種大膽的探索與嘗試。既然敢於嘗試,就無畏爭議,面對如此高關注度的話題,《誰說我結不了婚》在創作之處就懷揣著誠意,以開放包容的態度將更加多元的價值討論融入到劇集當中,因此,觀眾的爭議對於該劇而言也是熱切的關注。
網友們關於劇名的討論,也吸引了更多的觀眾對《誰說我結不了婚》產生濃厚的興趣與期待,劇方曝光了第二段預告片,出人意料的是,本是沉重又嚴肅的話題,該劇卻另闢蹊徑,用詼諧幽默的方式表達了當下「追愛人」的婚戀觀。「你從哪來的自信對別人的生活指手畫腳?」、「我不是結不了婚,是我選擇了不結婚」、「什麼配不配啊,我又不是手機充電器」……短短三分多鐘的片花,金句頻現,令人過耳不忘。網友紛紛留言道:「看預告,這劇臺詞寫得真好」、「偶然點進去,卡司感人」、「這個劇情我很可!」犀利的臺詞讓不少網友會心一笑,其內在深意則需「細嚼慢咽」、耐心體會,這樣看來,與其說被劇名勸退,不如說廣大網友在爭議聲中被徹底吊足了胃口。
緊扣社會話題,塑造典型人物兩性換位思考打破偏見與誤解
《誰說我結不了婚》刻畫的當代女性群像,也是近兩年同類題材劇中率先播出的女性群像劇。在題材先行的優勢下,該劇以婚戀話題切入,卻不拘泥於單一視角,話題涵蓋了職場、家庭、友情等多個方面,寫實地反映了各個年齡層女性的都市癥結,以及面臨的生活難題。例如,女性過了30歲,是否就應該為了現實而放棄理想中浪漫夢幻的愛情;面對如虎穴般的職場,愛情的溫床是否是事業晉升的「絆腳石」;「門當戶對」在如今社會是否依舊需要納入擇偶標準當中……該劇不斷地發問,直擊都市人群痛點,同時也激起了他們的情感共鳴,讓他們在現實生活中能夠重新審視自我,重新看待事業與感情的平衡點,重新定義自己的人生目標。
為了增強劇集的看點,《誰說我結不了婚》中的人物性格鮮明,且緊扣當下女性典型形象與心理,以此更加客觀、真實地反映當代社會熟齡女性的情感抉擇。
程璐年過三十仍舊未婚,在生活中,因為對理想愛情的執著而不願將就,最終落得「大齡未婚」的標籤,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安逸的生活和單純的工作環境讓她選擇跟隨內心,可讓她沒有想到的是,這份純粹與勇氣僅僅因為一些無所謂的標籤而被定義為「異類」。
田蕾是典型的職業女強人,在她心中,事業大過天,職位晉升、能力被肯定帶來的成就感與滿足感,遠遠超過一段無法掌控結果的愛情。因此,她絕不允許愛情與婚姻成為事業的羈絆,始終堅信「利益第一,感情倒數第一」是世界上最輕鬆的關係。
丁詩雅滬漂多年,為一個男人苦等多年卻無疾而終,習慣了等待的她,在生活中意外碰到一個願意等她的「富二代」,她卻又因家庭背景與身份的懸殊而陷入兩難。
三個性格截然不同的都市女性遇到了生命中的那個「他」,生活悄然發生了改變。作為程璐「移動的戀愛教科書」,心理學教授魏書對她進行了全方位指導,對於精通心理研究的魏書來說,愛情36計本是信手拈來,可偏偏在程璐身上招招失靈,兩人也因此一路互懟,笑料不斷。
田蕾的青梅竹馬徐海峰與其任職在同一家公司,從競爭對手變成被追求的對象,讓事業上不能接受失敗的田蕾變得不知所措,無從抉擇。
周晨宇對丁詩雅一見鍾情,即便知道她心有所屬,仍選擇孤注一擲,為愛改變,放下驕傲,等待心儀女孩的一個回眸。
《誰說我結不了婚》雖從女性視角出發,但男性角色也塑造得極有代表性,通過人物之間的互動,該劇從兩性角度表達了對愛情、婚姻的不同理解。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都認為,男性與女性很難在婚戀話題上達成共識,甚至處於「敵對」的狀態,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所謂「敵對」只是不同思維下的認知。《誰說我結不了婚》希望借兩性之間的思想碰撞消解偏見、誤會,尋找理解與共鳴,讓更多的聲音被聽見、被認可。
人物設置得出彩,被網友譽為「神仙陣容 」的主演班底同樣引人注目。男主角潘粵明憑藉收官不久的《龍嶺迷窟》在業界收穫好口碑,演技自然不在話下,與摸金校尉胡八一不同的是,魏書儒雅不失幽默,雖然有點職業病但耿直可愛,這樣的性格與粉絲眼中憨厚、自帶萌點的「潘老師」十分相似,因此引發了不小的期待。去年剛剛獲封「白玉蘭獎最佳女配角」的童瑤一直以文藝氣質、鄰家、開朗、溫婉形象示人,與劇中程璐的性格和職業屬性都有很高的契合度;陳數的職場女精英形象一直深入人心,這次再次出演同類角色,但人物的性格與內心戲較以往更加複雜,亮點十足,值得一看。
三位主演演技精湛,觀眾緣極強,且具有一定的國民度,對於劇集而言可謂錦上添花。此外,還有袁文康、許芳銥、李燊、董又霖、王陽等演員傾情加盟,如此高品質陣容不容錯過。
傳遞正確婚戀觀探索戀愛中的「二次成長」
除了對婚姻觀的探討,《誰說我結不了婚》還蘊含了戀愛和人際交往的智慧與哲學,如何吸引別人的注意,如何照顧別人的感受,又如何進退有度,都是一門藝術。劇中,魏書教程璐在暗戀對象面前欲擒故縱、步步為營的橋段就頗有意思,魏書的戀愛教學看似條條有據,但也總有意外發生,從而引出一系列讓人啼笑皆非的橋段。而這正是劇情的巧妙之處,在交往過程中設立法則與秘籍,的確起到一定的借鑑作用,但也通過失敗案例告訴觀眾,有人設招,就有人見招拆招,維持長遠穩定的關係,關鍵在於不設套路,以誠相待。
通過對劇中幾位女性感情生活的「答疑」與「解惑」,《誰說我結不了婚》真正想要表達的是鼓勵當代女性遵循自己的內心,堅守自我,勇敢捍衛自己追求真愛的權利,這些與年齡、身份、社會地位和他人的目光都沒有關係,唯有愛自己才能愛別人。如此看來,被網友熱議的「誰說我結不了婚」七個字想探討的並非「能不能結婚」,而是「想不想結婚」,這不是無力的抗爭,而是自信的宣言。女性有選擇不結婚的權利,也有選擇結婚的權利,一切都要由心出發,不畏世俗偏見,更不能被輕易地代言、定義。
除此之外,《誰說我結不了婚》也在告訴觀眾,世上沒有絕對完美的對象,甜蜜的戀愛也不能保證百分百幸福的婚姻,要兼顧現實與理想,只有耐心了解對方,才能真正經營好一段戀愛、婚姻關係。一段美好的戀愛是人生中的「二次成長」,婚姻是一種選擇,可以自由地決定是否開始,也能決定何時終止,而愛是一種能力,無論身處哪個年齡,都不能停止修煉,技巧和套路都不是長遠之計,唯有真誠才是愛的真正奧義。
都市男女如何為愛修煉,敬請期待今晚中央八套黃金檔、愛奇藝、優酷、芒果TV播出的《誰說我結不了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