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繪江戶神還原|消失的老店、住吉舞、梵谷和廣重的白梅|東京10點

2021-03-01 1DayStand

時隔五個月為大家帶來「浮世攝影師」喜千也的「名所江戸百景」第二回:『日本橋通一丁目略図』和『亀戸梅屋舗』。

「名所江戸百景」中最著名作品是《龜戶梅屋鋪》及上期介紹的 《大橋安宅午後驟雨》。原因有三:

1、梵谷曾臨摹過

2、形式確實美、簡單易懂不落俗套

3、和《神奈川沖浪裏》這世上最廣受歡迎的日本藝術品一樣,表現的是更普及的主題,來自不同文化不同學識的人都能看得懂浪、橋、雨和花。

神還原第一回|日本橋 兩國花火 市谷 驟雨 龜戶

至於第一回介紹的「名所江戸百景」第一幅《日本橋江戶橋》你覺得如何?

至少對我來說,了解這為什麼是系列的第一幅、為什麼是江戶旅遊總起點、為什麼現在還是日本的「核心」地段、以及為什麼吃了「初物」可以延命,是更意外收穫呢。

『日本橋通一丁目略図』



畫中的老字號「白木屋」,是江戶時代三大「吳服店」之一。三大另兩家是「三井越後屋」、和「下村大丸屋」。

吳服的「吳」最初是從古代中國傳來,從日本第十五代天皇應神天皇開始起使用——應神天皇的年代正是三國時期,所以很有可能此吳指三國的吳而不是戰國的吳?

吳服最開始指代絲織衣服,和麻棉衣服相對,後來擴大到指所有的和服。

「吳服店」一詞最初的專指和服店,後來指百貨商店。

三大的另兩家,三井越後屋是三井財團的起源,現在「三越百貨」還在,而下村大丸屋起源於大阪,即現在的「大丸百貨」。現在,這兩家店的東京本店都在日本橋附近。

而本浮世繪的主角「白木屋」卻已不在了!1967年,日本橋「白木屋」被東急百貨收購,改名為東急百貨日本橋店。1999年正式閉店(也沒有那麼遙遠啊感慨

原址建起了現在的百貨店「COREDO日本橋」。COREDO是Core+Edo(江戶)之意,是從三井越後屋獨立出來的三井不動產的物業(這樣一說覺得白木屋更慘了

實際上廣重的「名所江戶百景」能找齊三大吳服店。大丸在《大伝馬町呉服店》,三越在《駿河町》。

從去年到今年春天,又有去過和未去過的老店消失,在谷歌地圖上變成了通紅「永久停業」。

上回提到,日本橋在江戶時代作為參勤交代「五街道」的起點,現在附近則是「東京站」。這裡從江戶時代至今都是日本的「核心」。

這次想說說這幅浮世繪具體所在的「中央通り」(中央大道)。

中央大道以日本橋為中心,北經神田、秋葉原、通向上野,南經京橋、銀座,通向新橋,可以說是東京都心的大動脈。沿路從江湖時代到現在都是大店林立、繁華興盛。

1882年這裡開通了日本第一條「馬車鐵路」——「東京馬車鉄道」。

東京名所 日本橋京橋之間鉄道馬車往復之図


中央大道所在的區叫「中央區」,廣受日本內外遊客歡迎的地方。這裡在高樓林立的同時,不忘保持傳統風情——平日這裡能找到各都道府縣的特產店,每年10月下旬則會舉辦:大江戸活粋パレード 日本橋・京橋まつり(日本橋·京橋節「大江戶活粹大遊行」)。

2019年,我趕上了遊行的最後一部分。最人氣的項目「大蛇」正是壓軸節目。

.去年的取消了。

摩登的東京在各區和各祭日時,就通過各種遊行和廟會回到江戶的情緒。2019年我只看了3次,每次都有驚喜,可惜.

說回浮世繪中最搶眼的部分,是中間的一把大傘,那是日本傳統舞蹈住吉舞的行頭。

住吉踴(Sumiyoshi Odori)是日本的民俗藝能。舞者穿著江戶人外出旅遊的裝扮:木棉質料衣褲,並以同質料之布垂掛於草帽周圍、綁腿、草鞋等。帶頭的一人左手持長柄大傘,右手持剖開的竹子,邊敲打大傘長柄邊唱歌跳舞。另四位舞者手持團扇,繞著帶頭者手持的長柄大傘跳躍。

現行的「住吉踴」在明治時期曾杜絕一時,於大正十年(1921)始再次復興。被杜絕之前原是由願人坊主(Ganninbouzu)之團體,在京都、大坂、江戶三大都市巡迴演出。該舞蹈在更早期最開始時是大阪住吉神社宮寺的僧侶,在各地巡歷跳舞,專門代替他人祈禱神明,由此可知其舞蹈本質與原貌是僧侶必修之苦行。

其舞蹈本身擁有「田樂」 及「念佛踴」的要素,也影響到後來江戶音曲)之「活惚」(Kappodore)和關東之「萬作踴」(Mansakuodori)等。

東京的國立國會圖書館藏有手繪捲軸畫《おどりの図》,包含八幅插圖,展示日本的八種民間舞蹈。住吉舞是開篇第一種。

表紙: 紺地金襴 見返し: 金箔 料紙表: 金砂子散らし 料紙裡: 金切箔散らし

從左往右:住よしおとり (住吉踴) 、おいせおとり (伊勢踴) 、かけおとり (掛踴) 、こきりこおとり (小切子踴) 、小町おとり (小町踴) 、から子おとり (唐子踴) 、ほうさいおとり (泡斎踴) 、さし物おとり (指物踴)

上次提到日本橋附近有很多重要美術館,這次我要大聲喊出它們的名字,排名按照我目前的喜好——Artizon Museum(才不是因為它對學生常展特展都免費還給拍照呢,我有買圖錄的),三井紀念美術館和東京車站美術館 。

從Artizon出來可以看到浮世繪圖中的場景,還能看到遠遠的「日本橋」三個字——實際上那三個字掛在「首都高速」上——這條高架在日本橋上跨過。東京已在計劃要拆掉這條毀掉江戶天際線的交通動脈了。

『亀戸梅屋舗』


相比之下,龜戶梅屋舗的歷史故事似乎差一些?

商人伊勢屋彥右衛門在龜戶有座別宅,原本叫清香庵,因為庭園裡種了很多梅花,便改名「梅屋敷」。其中一株就像躺下的龍,據說被水戶黃門——水戸光圀(徳川光圀、水戸藩主) 命名為「臥龍梅」


現在梅園不再,反而是這名揚海外的浮世繪為這裡增色,以此為名建了一個旅遊中心。

若要來這邊玩,我更推薦「龜戶七福神」七個寺廟和神社巡遊。

這圖的寺社比例是有問題的——找齊七福神最少需要兩小時啦,但這圖重點明顯,還能看到建築的形狀。

圖中的「龜戶梅屋敷」是旅遊信息中心,「梅屋敷跡」才是浮世繪畫中的原址。

我去年拍的照片,隔壁幸好還是有一點梅花的。

喜千也只能盡力地在附近找到一株和浮世繪畫中形狀很像的梅,以同樣的季節和形狀來重現江戶情緒。

我們再來看著梵谷的摹寫——如果說東方對梅的理解還比較相似,那這位荷蘭人肯定對「梅」有什麼誤會。用油畫表現梅花 ,怎麼有種陰間感呢?——或許是兩行大紅對聯的鍋。

這卻是梵谷作品中我特別喜歡的一張。它強調了原作中的絕妙構圖,同時比原作更著重描寫背景的梅林和遊人,更耐人尋味,還有了雅宴畫的感覺。


寫到這裡我才發現,現在不正是梅的季節嗎?一查,東京的梅花主要在二月下旬綻放,也就是現在!

我推虎琳(Torarin) 也在賞梅呢~

我自認為不懂賞花,更被二條作者「絕望sazeta」形容為更適合賞樹(因為我喜歡綠色)。

然而這樣的我,忍不住提出2個疑問:

1、櫻花桃花梅花有何不同?

2、為啥畫作裡的梅花,我朝一般是深紅或紫紅,而日本一般選用白色的?

對於問題1

梅花:花瓣先端呈圓形。一節枝幹上一朵花單獨開放,無花梗。

桃花:花瓣先端較尖,呈水滴狀。一節枝幹上兩朵花對稱開放,花梗較短。 

櫻花:花瓣先端分裂。一節枝幹上有多朵花,花梗較長。 

顏色上:1.三種花中顏色最深的為梅花。2.三種花皆可能為粉紅色,開白色花的有可能是梅花或櫻花。3.紫色花一定為梅花。

對於問題2

從文化意義上,百度百科說梅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首(源自一個40年前的投票),與蘭花、竹子、菊花一起列為四君子,與松、竹並稱為「歲寒三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以立志奮發的激勵。在嚴寒中,梅開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

我猜,因為在中國傳統審美中,梅花總是跟雪一起出現,所以多選擇有傲雪效果的紅梅?

想問各位可知道畫梅畫得好的國畫作品,我搜出來的都不盡人意.

中日對三種花的理解還比較一致:

■桜:精神美、優美な女性、純潔

■桃:気立ての良さ(氣質好)、チャーミング(有魅力)、私はあなたのとりこ(我是你的俘虜)、長壽

■梅:上品、高潔、忠実、忍耐

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日本藝術品中,梅除了多是白色外,還喜歡用金色底色:

Artizon Museum 現在展出的「狩野派」 狩野典信的《梅松圖屏風》。圖為左只的白梅,右只為松。

「琳派」尾形光琳筆下的國寶《紅白梅圖屏風》 ,顧名思義兩種顏色的梅都有,然而這幅據維也納美術史學家考察很有可能影響了克裡姆特《鮑爾夫人像》的名作,離出圈還有多遠?

我不在乎。

嘴上說不在乎,我又希望我寫的這些,能給大家帶來在世界大同的海浪、梅花和大雨之美之外,更多的、不同的、更深入的體驗。

存在即是合理,本「浮世繪江戶百景神還原」仍是「東京10點」。上次介紹五組作品信息量過大,以後一次只寫兩組對決,資料圖補上也就是10點了耶。

浮世繪江戸神還原|日本橋 兩國花火 市谷 驟雨 龜戶

好一場浮世繪瘟疫大戰,暗藏著什麼政治嘲諷?

迎財神 開市大吉 必備金閃閃藝術品

相關焦點

  • 限量復刻只印3000冊的浮世繪,每1冊都是私人訂製
    梵谷最痴迷的畫家是歌川廣重。梵谷對其他版畫家的作品學習和臨摹,會帶有自己的藝術加工,對廣重則是原封不動照搬,梵·高對廣重的浮世繪臨摹已經徹底「放飛自我」,連廣重作品的籤名都學著寫了上去。梵谷是識貨的,他推崇的《大橋驟雨》、《龜戶梅屋鋪》是浮世繪中的極品。它們既是浮世繪巔峰畫家歌川廣重的作品,同時也代表了浮世繪大錦繪的巔峰。
  • 浮世風情與市井百態丨歌川廣重:名所江戶百景
    ​說起充滿風情的日本元素,浮世繪這個詞一定會浮現在許多朋友的腦海,它是一種起源於17世紀日本江戶時代,主要描繪人們日常生活、風景和戲劇的藝術表現形式。簡單來講,浮世繪即是描繪世間風情的畫作,自誕生以來,就一直受到市井百姓的喜愛。
  • 浮世繪,日本江戶時代的小紅書?
    浮世繪,可以有多美?它在19世紀風靡歐洲,讓莫奈、梵谷和眾多印象派大師為之傾倒,競相效仿。其中,梵谷可能是受浮世繪影響很深的人。他不僅臨摹過不下30幅浮世繪作品,並且以歌川廣重、溪齋英泉等日本畫家的浮世繪作品為參考,繪製出了東西方藝術相遇的經典之作。
  • 歌川廣重:名所江戶百景
    說起充滿風情的日本元素,浮世繪這個詞一定會浮現在許多朋友的腦海,它是一種起源於17世紀日本江戶時代,主要描繪人們日常生活、風景和戲劇的藝術表現形式。 但痴迷浮世繪藝術的不只有市井百姓,浮世繪的繪畫特點是強調線條、大量無陰影的平塗和不嚴謹的透視關係,這些「反學院派」的繪畫方式對歐洲印象派畫家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 浮世繪歌川派名作金陵展出,還原江戶時代民俗風貌
    日本浮世繪名家名作眾多,被稱作是江戶時代日本生活的記錄全書,而歌川派則是其中最大的派系,代表畫家有歌川廣重(安藤廣重)、歌川國貞、歌川國芳等。澎湃新聞獲悉,「享此浮生——日本浮世繪經典作品展」5月1日起在南京明社·璞齋開幕,共展出浮世繪作品近40幅,其中大多來自歌川派。展出的作品中既有來自初代歌川豐國的《忠臣藏》,也有為世人所熟知的「浮世繪三傑」之一的安藤廣重的江戶百景與東海道系列作品,還有同為江戶時代名畫家的歌川國芳和歌川國貞的多幅作品。
  • 美味的浮世繪展 歌川廣重大戰國芳
    Gallery(六本木ヒルズ森タワー52階)一般 1,800円 高校・大學生 1,300円 小學・中學生 800円「和食」「浮世繪」無敵流量江戶名店入口 圖自imuseum食文化在江戶風俗史中佔重要地位,關於當時日本人飲食生活的細節屢屢出現在浮世繪中。
  • 江戶時代日本民俗的「百科全書」,國內最大規模浮世繪藝術大展登陸...
    魯迅曾說:「關於日本的浮世繪師,我年輕時喜歡北齋,現在則是廣重,其次是歌麿的人物。」  他提到的三位大師——喜多川歌麿、葛飾北齋和歌川廣重,是浮世繪的主要代表人物,被稱為「浮世繪三傑」。  今天,他們的作品齊聚外灘壹號,亮相「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
  • 眾籌| 繁世浮雲錦繪成!21個浮世繪流派藝術精選,限量圖書及周邊
    而且他曾專門臨摹浮世繪作品:▲梵谷臨摹浮世繪畫家溪齋英泉作品《花魁》▲梵谷臨摹浮世繪畫家歌川廣重作品《龜戶梅園》▲梵谷臨摹浮世繪畫家歌川廣重作品《大橋驟雨》在日記裡,梵谷寫道:「說我們是光的畫家,這是你們對我們的不了解,說我們喜歡浮世繪,是對我們的看不起,浮世繪就是我們的信仰
  • 為什麼日本浮世繪能火遍全球?
    江戶時代有一本《浮世物語》很流行:「萬事不掛心頭,隨風飄去,流水浮萍一般,即叫做浮世。」因此,要用畫筆抓住轉瞬即逝的浮華瞬間,及時行樂。 這些浮世繪都是通過木刻版畫技法批量生產,所以,浮世繪沒有「原作」的概念——無非是質量和批次的差異而已。
  • 除了美人畫、風景畫,浮世繪還有……丨江戶時代的趣味畫集
    歌川廣重-目黑千代池這些都只是我們了解到的浮世繪的冰山一角。作為日本的一種獨特的民族藝術,浮世繪包含著很多不同的類別。今天,知美君就帶大家看一看平時比較少見的,詼諧而又充滿創意的浮世繪——遊繪。盤根古松/梅枝黃鶯中開本雙聯頁,一立齋廣重天保十一年至十三年(1840—1842年),蔦屋吉藏版(東京國立博物館收藏)這是歌川廣重(即一立齋廣重)的一幅在酒席間表演餘興節目的樣本圖,在廣重的作品中也很少見到
  • 藝術|為什麼日本浮世繪能火遍全球?
    浮世繪便宜大碗的基礎來源於明確的分工。到了江戶時代末期,幕府下達禁令導致浮世繪開始轉型,畫家們不再以人物(美人繪、役者繪等)為主,風景成為新的主題(即「名所繪」)。鑑於當時的交通條件和法律,平民百姓沒辦法合法旅行,因此以各地風景為主題的作品銷路非常好。
  • 《浮世繪》作者: 潘力
    中國浮世繪研究權威潘力清晰地講述了浮世繪300年的興衰史。鳥居派、歌川派等7大流派的來龍去脈,喜多川歌麿、葛飾北齋、歌川廣重等31位大師的生平故事與藝術成就,《歌撰戀之部》《富嶽三十六景》《名所江戶百景》等200多幅經典作品的風格解析,都在書中得到了完美展現。
  • 從浮世繪「穿越」兩百年前的江戶:兩碗拉麵買一張葛飾北齋
    大英博物館推出了一系列城市旅行項目,其中一站就是東京,但並非是如今的東京,而是19世紀初的江戶。大英博物館日本館藏項目策展人阿爾弗雷德·哈夫特(Alfred Haft)通過浮世繪作品走近江戶的美景美食,推薦最佳「酒店」和遊覽路線,連何處可以「買買買」都有涉及。
  • 「展訊」「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在上海開幕
    7月3日,展覽「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在上海Bund One Art Museum開幕。展覽從浮世繪的發展脈絡結合名師名作的解讀以及對浮世繪版畫技藝繁衍的探索等方面,全面展現了浮世繪絢爛多彩的風俗人情和歷史價值。
  • 「享此浮生」浮世繪展覽在南京「明社·璞齋」茶社舉行
    浮世繪:江戶時代的百科全書  據策展人肖徵宇介紹,該展覽展出了日本江戶時代浮世繪作品近40幅。浮世繪作為一種獨特的民俗版畫,題材涉及社會時事、美人風華、民間傳說、歷史掌故、戲曲場景和古典名著圖繪、記錄戰爭事件或抒寫山川景物。
  • 日本浮世繪竟然和中國的木版年畫同源
    近期,中國美術館甄選館藏的一百餘幅清代木版年畫和日本浮世繪作品,組成「異域同繪——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日本浮世繪部分有「浮世繪第一人」菱川師宣,「浮世繪六大家」鈴木春信、鳥居清長、喜多川歌麿、東洲齋寫樂、葛飾北齋、歌川廣重,「最後的浮世繪大師」小林清親等重要畫師的經典作品。
  • 浮世繪裡的江戶:穿越到200年前,打開「江戶遊覽攻略」
    原標題:浮世繪裡的江戶「穿越」:兩碗拉麵買一張葛飾北齋……2020年因為新冠疫情讓出國旅遊成為了奢望,如何撫慰小半年沒有開啟旅行的內心?大英博物館推出了一系列城市旅行項目,其中一站就是東京,但並非是如今的東京,而是19世紀初的江戶。
  • 浮世繪與年畫:東方版畫花開兩朵
    展期:2020.8.5 至 2020.10.18    地點:中國美術館    日本浮世繪的興起發展與中國明清繪畫有著緊密聯繫,二者同源於明代書籍版畫的興盛,同樣以多色木版套印為主要製作工藝。    如果走在東京淺草寺旁,路邊小攤常見印有張牙舞爪人物形象的浮世繪T恤,上面的人物就來自東洲的代表作《三代目大谷鬼次之奴江戶兵衛》。這件作品取材於歌舞劇《戀女染房分手綱》中的場景。江戶兵衛作為反派角色,準備要搶奪對方的黃金。他銳利的目光和兇狠的表情外加怒張的雙手,讓畫面極富戲劇性的張力。三代目大谷鬼次飾演的江戶兵衛,表情怪異,令人過目難忘。
  • 除了春宮畫、美人畫、風景畫,浮世繪還有……
    歌川廣重-目黑千代池這些都只是我們了解到的浮世繪的冰山一角。作為日本的一種獨特的民族藝術,浮世繪包含著很多不同的類別。中開本雙聯頁,一立齋廣重天保十一年至十三年(1840—1842年),蔦屋吉藏版(東京國立博物館收藏)這是歌川廣重(即一立齋廣重)的一幅在酒席間表演餘興節目的樣本圖
  • 日本江戶時代浮世繪最著名的畫:《神奈川沖浪裏》
    ——葛飾北齋1831年,71歲的日本江戶時代浮世繪畫家葛飾北齋畫出了《神奈川沖浪裏》,這幅畫也成為史上最著名的日本畫之一。葛飾北齋 Katsushika Hokusai - 神奈川沖浪裏 The Great Wave of Kanagawa夏日炎炎,海浪衝擊下的神奈川,清涼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