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收看新一期的令和留學說。
之前咱們聊過高中生以及大專生的日本留學途徑以和方法。那麼也有很多本科生,他們不想在國內考研,想去日本留學深造,到日本去讀碩士。那麼這部分人該怎麼辦呢?途徑有哪些?
本期視頻就來聊聊本科生到日本留學需要做哪些準備。
為了方便大家能清晰的理解,搞清楚,令和君會把視頻模塊化。
第一部分是基礎概念及名詞解釋。
第二部分是修士出願(申請)資格。
第三部分是留學途徑(申請方式)。
第四部分是費用的介紹。
第五部分是報考大學院的準備。
這個包含學術上以及材料上的準備。因為是純乾貨,所以說可能本期會稍顯枯燥。
基 礎 概 念 及 名 詞 解 釋
首先,先給大家介紹三個詞,原因是因為日本這塊跟國內的區別很大,必須要搞清楚,否則就亂了。
修士 :學制 2年
在日本也叫博士前期課程,等同於國內碩士的概念。
博士 :學制 3年
在日本也叫博士後期課程,但是有些學校還是會明確的標註修士或者博士,這個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研究生:修讀期限 六個月——兩年
最容易混淆的點來了,日本的研究生,它不是國內碩士研究生的概念,俗稱是預科,其實就是旁聽生,這個是沒有學歷的。
簡單來說你通過在日本大學院的研究室進行旁聽學習,協助導師進行相關研究的過程當中你要準備修士考試,也就是考研,通過後才能成為正式的修士也就是碩士了。
研究生分為兩種一種是學部研究生一種是大學院研究生,前者是為了考研後者為了考博。
還有一點就是日本留學跟歐美不一樣,它不是申請制,是需要考試的。
跟國內考研不同點在於日本的修士考試是大學院自主出題,考試時間也各不相同,沒有一個全國性的的統一考試。
理論上你可以報考多所大學,這樣可以有效避免考試失常耽誤一年沒有學上的情況。只要你的實力是夠的,而不是說像那種非東大這樣一所學校不可的人, 考上好學校的概率比國內要大很多。
而且從入學難度來看,修士比學部也就是本科要更加容易,上頂級名校的機會也更大。
修 士 的 申 請 資 格
一般是要求是滿足16年以上教育,也就是本科學歷者。
特殊情況是15年教育的大專生通過事前審查,也可以進行申請。
大專生可以看令和君之前的視頻。
另外強調一點,修士或者研究生在入學之前必須要畢業!申請和材料準備的話可以提前。
關於語言能力這裡
日語大四前日語需要達到N1/N2水平,一般理工科日語需要達到N2即可,文科想去好學校必須要達到N1。
日語的分數越高對你申請名校越有利。
英語的話想衝擊名校大四需要託福80+、託業730+、雅思6.0以上。
日本的話託福是主流,雅思認可的學校是比較少的,如果是超一流大學的話例如東京大學、京都大學這樣的學校,可能會要求出示GRE或者 GMAT成績,甚至可能是GRE下面的SUB,這個具體要看目標院校往年的招生標準,也就是募集要項。
修 士 的 申 請 途 徑
一般來講,去日本留學讀修士的途徑有三種,分別是直考,研究生,以及語言學校。
直考非常簡單,你辦理個旅遊籤直接到日本參加修士考試即可。這裡面有一個前提,就是每個大學院的報考規定不同,你需要先跟目標院校負責考試的部門聯繫,對於考試的情況和方式進行確認。
因為有的學校報考是以書面材料的審查和面試為中心來實施的,這些都是需要你提前進行準備的。直考這種方式適合實力極強的學霸,否則失敗率極高。
第二種就是研究生途徑,上面說過了,在研究室跟教授學習的過程當中備考修士考試。優點是近水樓臺先得月,只要你的研究能力,人品都能得到教授的認可,在修士考試的時候研究生會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就有點像武俠小說裡面的外門弟子晉升為內門弟子那種感覺。但是研究生啊,這個水很深,很多中介已經把水攪黃了而且費用不低。
如果你是那種出身校不錯,而且GPA非常優秀,語言能力也沒啥問題的,完全可以DIY自主申請。另外,研究生不止國公立大學有,私立大學也設有留學生別科,你可以理解為私立大學的研究生。
第三種就是語言學校了,這個門檻低,不像上述兩種要求那麼高,所以絕大部分人都是通過語言學校這個途徑來進行升學的。
在語言學校期間要備考,收集大學院信息然後參加修士考試就行。好的語言學校也進行升學指導以及學校信息的分享。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SGU英文項目,這個對於學生的出身院校以及GPA包括語言能力有非常高的要求。
費 用 的 介 紹
修士的學費
國立大學 :535800日元/年,這個費用的話是相當於全國統一的,當然具體的話還是要看學校的這個招生信息。
私立大學:一般是5~7萬人民幣左右一年學費,個別專業可能會10萬到12萬甚至更高,比如醫學專業學費就特別高。藝術類私立院校 ,大致學費是12—15萬左右一年。費用這塊具體學校具體專業都不一樣。還是要具體分析。
研究生學費國立大學 大概是29800日元/月左右,一年的話大概是346800日元, 這個費用是要比修士的學費要便宜。
生活費
東京地區:住宿加生活費 1萬人民幣左右,這個因人而異。
像大阪這種地區相對便宜,總體來講東京的消費是其它地區的1.5倍左右。那麼像日本的偏遠地區可能一個月五六千人民幣就夠了。
學 術 及 材 料 的 準 備
首先要明白,日本的修士是研究型,中國的碩士是授課型,二者的區別很大。
學術上的準備主要是做好三點:
第一尋找適合自己的研究領域/方向,
第二撰寫研究計劃書,
第三是聯繫導師。
只要你想進入日本的大學院學習,就一定要提交研究計劃書,這樣教授會清楚的知道你所希望研究的課題跟教授自身的方向是否契合。
那麼在寫研究計劃書之前,先要搞清楚自己未來想要研究的方向和領域。這個可以按照你大學時候所學習的專業領域設定,也可以選擇新的。
如果你還是很迷茫,可以參考相關的學術論文來確定自己的研究課題。
當你確定好研究方向之後,就需要著手撰寫研究計劃書了。
研究計劃書主要包含研究動機,具體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預期成果三個大部分。
這裡給大家提醒一點,就是千萬不要直接搬你大學的論文,除非是特別優秀的,否則國內本科所學的東西很難寫出符合日本教授要求的研究計劃。
最後一步就是聯繫教授了,俗稱套磁。
這一步看似簡單,實則是所有步驟裡面最有技術含量的一步。
因為需要做大量的準備工作和信息分別工作。
首先就是從日本各大院校的中篩選出跟自己研究課題有關聯的研究科,然後逐步縮小範圍,直到找到與自己研究方向契合的教授。
跟教授交流的方式有很多種,一般都是先發電子郵件,有的是拿研究計劃當面和教授交流,這個就因人而異了。
另外,有的大學是明確禁止私下聯繫教授,所以要仔細確認,不要觸犯別人學校的規範。
材料上的準備
1.大學成績單(一定要是大學開具的正式成績單,最好是英文版,如果沒有英文版就翻譯一個日文版)
2.大學畢業證書
3.畢業論文概要這個需要你把大學畢業論文的精華整理到一張A4紙上,翻譯成日文。藝術類畢業生切忌一定要帶自己的作品或者是作品集到日本!
4.研究計劃書這個上面說過了
5.教授推薦信這個你可以請母校大學的系主任,指導老師或者學校的院長等等跟自己專業相關的教授。格式的話要看目標院校是否有特殊要求。切記最好要用院系的文頭紙,教授推薦信可以多開幾張留做備用。
主要材料就是上述的這些。
非常感謝能看到這裡的同學,相信此時你應該有一個比較清晰的框架了,由衷的希望本期內容能夠幫助到你。
以上就是本期令和留學說的全部內容了,我們下期再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