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個題目點進來的小夥伴,你是不是被我說中了?覺得自己在大學學習的知識比較籠統,想讀研精進一下專業知識,但是卻不知道專業方向應該如何選定,今天我們就來跟大家分享下確定研究方向的小竅門。
先確定大框架
這個步驟其實很簡單,你只需要確定自己要不要跨專業就好了,比如你大學學的是計算機,但是很多孩子發現四年下來根本就聽不懂課,以後也更不想從事這個領域的相關工作。那麼考研的時候可能就需要跨專業了。
一般跨專業建議選擇和自己所學專業相近的領域,或是自己在大學選修課選過的專業,這樣你可以花費相對少的精力去補充這個專業的知識。理科跨文科相對容易,不建議文科跨理科,因為理科需要的知識更加具有專業性,想跨美術專業的學生需要有美術功底。
好學校還是好專業?
在確定專業的時候,是大學有名氣比較重要,還是這個學校的專業有名比較重要呢?這是大多數學生的困惑。
比如說東北大學是七帝國大學之一,但有名的是材料學專業,如果去這裡讀經營學等文科專業,恐怕還沒有去明治大學讀好。
針對這個問題,立思辰留學也問過很多過來人,大部分學生回答還是要選有名的大學,專業是不是強勢不重要。因為日本大多數的「大手」企業在招聘時只會看你畢業院校的等級,並不在意專業。
也就是說有名的大學是你進入名企的敲門磚,專業不是。在國內就更是這樣了,很多中國的日企或是貿易公司對日本的院校認識有限,就像外國人只知道清華北大一樣,有可能九州大學畢業的學生在應聘時沒有早稻田大學的畢業生有優勢。
但如果你想學習的專業具有很強的專業性,例如生物學、情報學、金屬材料學、機器人等,立思辰留學建議還是要以專業為導向去選擇學校,每個學校的強勢專業都是用先進的實驗設備、燃燒的科研經費和牛X哄哄的教授堆砌的,你是真能學到東西啊!
畢竟出身校只是敲門磚,專業技術才是傍身之物。
先選教授還是先選研究方向?
相信大家都知道日本的研究生是導師制的,也就是說大多數情況下,你在報名參加碩士考試之前,還是需要先和你想跟隨的教授聯繫一下,獲得教授回復之後成功率更大。
這樣做也是防止你選好了研究方向,但學校跟你同樣研究方向的教授今年恰好不招生,那你申請成功的機率就小。
所以通常我們都是先確定好自己想要研究的方向再找對應的教授,但是也有很多學生就是奔著某個學校或是某個教授去的,這樣的話就要看教授比較專注於哪個研究領域了,多翻閱他的論文,研究計劃書投其所好,成功率也會大增。
怎麼查專業查教授?
其實大學的官網裡啥都有,但是很多學生卻懶得自己去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