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坡「改」出景觀 香榧「榨」出經濟 虎鹿鎮做好「美麗」文章

2020-12-10 浙報融媒體

編者按:東陽市前不久召開的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習會上,東陽市委書記傅顯明帶頭上了一堂《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創建國家「兩山」理論實踐創新基地》專題課。為回應專題學習成果,展示我市「兩山」理論的實踐創新,今日起,本報特推出一組「『兩山』理論實踐創新——生態優勢轉發展優勢」報導,通過走訪鎮鄉街道和特色村,回顧打造「生態宜居東陽」實踐經驗,展示全市各地實施綠色發展、生態富民的好舉措好做法,為進一步推動全市綠色發展提供借鑑。

「期待跨風洞巖至白峰關的300米玻璃懸索橋正式動工,其建成後我們村生態旅遊將迎來實質性的經濟效益……」4月3日上午,正在虎鹿鎮溪口村旗杆山公園施工現場的溪口村黨支部書記劉華田激動地向村民們分享著這一喜訊。據悉,該村玻璃懸索橋項目已被列入市「一事一議」財政補助項目,目前已進入招投標階段。

東靠白峰嶺,西枕東方紅。自去年以來,溪口村以秀美村創建為契機,充分利用村內旗杆山、丁巖坑、東方紅水庫渠道、翠竹林、古苦櫧樹和古松樹等生態資源,在毗鄰310省道的旗杆山腳下改造了一座佔地20多畝,囊括以上生態景觀的旗杆山公園,並依旗杆山勢堆砌了一座長達1000米的「長城」,還在丁巖坑上面建造了一座古色古香的廊橋。原先「其貌不揚」的溪口正在極力「梳妝打扮」,她的蛻變,村民劉積豐看在眼裡,「我就住在旗杆山公園旁,以前聽說堆垃圾雜物的荒山坡要改造成景區,我還有點不敢相信,現在看到日新月異的變化,我也是激動的,說不定以後真的可以在家門口掙錢。」

今年來,虎鹿鎮按照市裡五大會戰要求,積極實施鄉村振興大會戰,以十佳村、A級旅遊景區村創建為載體,在煥新村莊面貌的同時,挖掘各村特色生態資源,指導其因地制宜做好產業植入文章,溪口村並非個例。近日,位於虎峰村的虎鹿福祿康養小鎮項目投資意向書籤訂。

除像溪口、虎峰村這樣挖掘本村生態資源,開發實體項目的做法外,虎鹿鎮還積極開展產業植入和培育,實現生態資源向美麗經濟轉化。香榧是該鎮「東白」系列高端農產品之一,西垣村的香榧最負盛名,村裡還有24棵千年古香榧,香榧樹品種有13種。經多年發展,該村立足香榧這一生態資源,逐步形成了囊括香榧樹種植,香榧青果採摘、炒制,香榧成品銷售等各環節的香榧產業。去年,為了讓香榧「榨」出更多的美麗經濟,虎鹿鎮指導該村委託相關拍賣公司進行古香榧青果溢價率拍賣,這一市場化運作模式讓古香榧樹的戶主切實受益。去年,該鎮投資500萬元用於西垣村佔地500畝的古香榧公園建設,以此吸引遊客到村裡觀光遊玩。今年,該鎮還將續投360萬元,以古香榧公園打造為載體,謀劃打造全國首個香榧交易市場。與此同時,該鎮還將抓好茶葉、高山蔬果、水果等「東白」系列高端農產品的示範基地建設,通過產業培育來實現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生態資源要持續性地轉化為美麗經濟,除了因地制宜植入項目,產業培育外,還需充分結合文化資源,實現生態資源與文化資源同步挖掘,最終實現全鎮文旅產業繁榮發展。」該鎮相關負責人說,該鎮將在成功創建省級旅遊風情小鎮、省3A級景區鎮、省級香榧特色小鎮、金華市級非遺小鎮等四塊省市招牌,葛宅村、蔡宅村創建為金華市級、東陽市級研學基地的基礎上,重點打造「名勝遊」「古建遊」「採摘遊」「研學遊」「項目遊」「節慶遊」,全面推動打造經濟增長、群眾創收的發展新引擎。

[記者手記]

保護原生態就是保護發展「源動力」

「村裡以前經濟薄弱,苦於發展無門。其實,我們守著這麼好的綠水青山,這些都是吸引遊客的『鎮村之寶』。」在採訪溪口村黨支部書記劉華田時,他回憶道,為了在村裡搞生態旅遊,特意安排專人對山坡上的成片竹林以及珍貴古樹進行看護,為的就是防止有人盜砍盜伐,有它們在,就能源源不斷地招徠一批又一批的外來客。

虎鹿鎮水源充裕,山峰俊秀,古樹名木眾多,東白山、東方紅水庫是其靚麗的生態名片。近年來,該鎮在推進生態保護的同時,大力發展「美麗經濟」,讓自然資源成為發展的源動力。

發展「美麗經濟」,既提高村民收入,促進旅遊經濟發展,又改善了鄉村環境,可謂一舉多得。發展「美麗經濟」,大有可為。

相關焦點

  • 諸暨網丨香榧上新,親民珍果吃起來
    香榧產品天生帶有「貴族氣質」,是傳統市場的寵兒。2019年,「黃公」牌香榧荷花酥、香榧雪花酥、香榧黃公糕、香榧酥等產品,先後斬獲中國義烏國際森林產品博覽會的金獎。諸暨果康食品有限公司創意研發生產的西施榧餅和香榧月餅,深受廣大顧客喜愛。 香榧「觸網」,在數字經濟的浪潮中煥發了全新的生機。
  • 今年香榧價格很親民,諸暨人買起來!
    香榧「觸網」,在數字經濟的浪潮中煥發了全新的生機。在趙家鎮,融媒體直播挑起大梁,通過直播榧農採摘香榧、加工香榧的過程,讓廣大網友更直觀地了解香榧來之不易,打響趙家鎮「香榧之鄉」品牌。香榧作為曾經的高端堅果以親民的價格加入堅果市場的競爭中,也許能開拓出更大的市場空間。開發衍生產品尋找下一個「風口」香榧本名為「細榧」,因其有特殊香味而有別於其他乾果,所以改名為「香榧」。香榧種仁中含有豐富的油脂、蛋白質、胺基酸、維生素和礦物元素,出油率高,品質好。
  • 樹木傳奇|香榧:傳承千年的美食珍果
    近年來,一批執著於香榧研究的林學專家紮根基層、攻堅克難,積極開展香榧產業技術研究與推廣,使千年香榧煥發出勃勃生機,成了數萬山區農民致富的「搖錢樹」。 樹木檔案 香榧,別名中國榧,俗稱妃子樹。香榧是榧樹經人工嫁接栽培出的優良品種,是我國特產的珍稀乾果,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生態經濟價值極高,至今已有1500餘年的栽培歷史。經宋、元、明、清四代,香榧在浙江會稽山一帶形成了一定規模。但香榧的現代研究始於20世紀20年代,植物學家秦仁昌教授最先發表了《諸暨楓橋香榧品種及其栽培調查》一文。 由於香榧對生長環境要求高,只有在地球北緯28-30度之間生長。
  • 林草科普|香榧:傳承千年的美食珍果
    香榧是一個傳承千年的傳奇。她從侏羅紀走來,用時間和歲月的沉澱,集自然造化、人類智慧和歷史文化於一身,見證了世代百家演變,傳承著健康、團圓、財富與和諧之道。近年來,一批執著於香榧研究的林學專家紮根基層、攻堅克難,積極開展香榧產業技術研究與推廣,使千年香榧煥發出勃勃生機,成了數萬山區農民致富的「搖錢樹」。
  • 鄉村振興|閻良「小油坊」「榨」出好日子~
    給大眾舌尖增添了無窮美味濃鬱的香氣能時時勾起兒時的回憶在閻良就有一家生產純純菜子油的油坊還未靠近,香氣已隨風飄來……小油坊「榨」出好日子金黃的「油坊」兩字在亮紅色背景的映襯下顯得格外耀眼,還沒走進老寨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的油坊,就聽見榨油機隆隆作響,濃濃的菜油香味沁人心脾,村民們把壓出來的菜籽餅放在一邊後,就開始熬製著新鮮菜油,地上擺滿鮮榨的菜籽油。
  • 白銀鄉村退休教師蘇志文 荒坡種出「網紅」桃園
    原標題:白銀鄉村退休教師蘇志文 荒坡種出「網紅」桃園2016年,一次偶然的機緣,讓退休在家進行文學創作的蘇志文老師暫時中斷了手中的筆,在這一片荒坡之處流轉了40多畝土地,種起了桃樹。  「當初這裡大多是荒坡荒地,只有一部分土地種了點桃樹,管護得也不好。我接手後,又流轉了一些荒坡荒地。剛開始,大型機械上不來,我和老伴只得一點點開荒。沒有水,就自己拉水管鋪線。除草機沒法進園子,我們就手動除草。農忙時,我們大部分時間就住在山上。
  • 柯城區寫好農房整治「後半篇」 畫好美麗鄉村新樣板
    今年以來,柯城區逐步將拆後利用作為鞏固農房整治成效、風貌提升、鄉村產業振興項目的中心工作來抓,持續做好農房整治「後半篇」文章,對拆後利用工作同時部署、同時推進,取得了初步成效。截至目前,全區共整治可拆後利用各類農房面積71.38萬平方米,利用率達到了74%,排在全市前列。
  • 香榧採摘忙 | 歷經千年的香榧情
    所以香榧只能手工採摘,不能像核桃那樣用竹竿敲打一粒香榧完全成熟,需要三年時間。是世界香榧種質資源最豐富的地方,香榧種群的主要發源地。磐安大盤山脈的縱深之地,東川村隱匿於此,如同一個秘境。鮮為人知的山水千巖競秀,森林覆蓋率高達95%,負氧離子含量每立方釐米有7萬個之多。蘇東坡盛讚「香脆與諸外迥殊」的榧果就產自這片神秘的土地。     對許多人而言,可能只知道香榧是一種高端的堅果,它好吃、有嚼勁兒、價格也不忒便宜。
  • 嶽西毛尖山:巾幗植香榧 荒山披綠衫
    在」三八婦女節」和植樹節即將來臨之際,嶽西縣毛尖山鄉組織巾幗志願者開展義務植樹活動,美化鄉村環境,發展香榧經濟。活動當天,志願者們帶著鐵鍬、鏟子、水桶等工具,來到板舍村香榧基地,大家自由分組、密切配合,領取香榧樹苗後就開始忙活起來。該鄉農業綜合服務中心技術人員更是到現場開展培訓,教大家栽插香榧的方法與步驟。
  • 又到一年吃香榧時 松陽七萬畝香榧茁壯成長
    2016年全省林業精準幫扶會在松陽玉巖召開,松陽縣「基地+零星」和「香榧+」的發展模式得到充分肯定,更加激發了鄉村振興、香榧同行的情懷。說起香榧在松陽縣的發展,那肯定離不開玉巖鎮餘葉、吳山頭、白麻山等行政村。2003年,結合老香榧產區資源,玉巖鎮黨委政府率先出臺了相應的引種香榧扶持政策,在當地掀起了香榧種植的小高潮。如今的香榧種植大戶葉偉華就是受益者之一。
  • 你我都是領路人——虎鹿鎮中召開家長會
    你我都是領路人——虎鹿鎮中召開家長會源稿:東陽市融媒體中心 | 發布時間:2020年11月23日 14:12:52 | 作者:通訊員 孫瑞祥 | 編輯:劉海傑  時序翻轉,涼風四起。
  • 小容村:香榧改良變身「黃金果」
    小容自然村地處呈坎鎮的西北角,群山環繞,常年雲霧瀰漫,香榧分布面積3000多畝,是安徽省有名的香榧之村。然而長期以來由於樹齡老化、品種落後,效益相對較低。從事土特產品收購和銷售生意的村民範建雨打聽到浙江諸暨市的羊角榧品質優、口感好、市場價格高,於是便到諸暨市一家香榧種植大戶處打工,一邊幹活,一邊學習香榧嫁接技術。
  • 寧波的香格裡拉,四合院林立,古榧樹成群,香榧飄香
    自古以來,當地村民的主要經濟收入,就來源於種植榧樹,收穫榧樹之果實。 榧坑村內,數百年的榧樹成群,是寧波市內規模罕見的古榧樹群。 寧波市的古樹群系列尋訪,目前我已發現20處古樹群,而唯一的古榧樹群,就在榧坑村。
  • 香榧,堅果中的香奈兒
    秦始皇讚嘆道:「異香撲鼻,世上罕見,叫香榧如何?」遂得名。宋朝,香榧被列為貢品。蘇堤竣工之日,各地官員紛紛獻禮來賀,都被蘇東坡一一退回,唯獨留下了香榧。某日曹戶來訪,蘇太守喝著小酒,剝著香榧,分外高興,不禁吟詩一首,「彼美玉山果,粲為金盤實;瘴霧脫蠻溪,清樽奉佳客」,一時傳為佳話。
  • 嵊州(崇仁)農業經濟開發區將變革農業發展模式
    禾下土現代農業產業園是嵊州(崇仁)農業經濟開發區引進的首個重大項目,年底前將動工建設。2019年,嵊州(崇仁)農業經濟開發區啟動建設,目前「三通一平」等基礎配套設施工程已全面鋪開,同步招商工作正在積極推進中,已有農業龍頭企業落戶。據介紹,嵊州(崇仁)農業經濟開發區核心區面積為1.87萬畝,其中500畝建設用地位於杭紹臺高速崇仁鎮道口,交通便利。
  • 美麗景觀:點亮美麗康橋,裝點南岸河景
    為了讓周邊市民體驗別具一格的夜間景觀,拱墅區城管局、蕭山區城管局分別在各自管轄區域內開展景觀亮化提升改造工作,致力於打造精品城市夜景,助力美麗杭城華麗升級。早在去年年初,康橋街道便開始著手推進「美麗康橋」建設行動,而「美麗夜景」建設正是該行動的重要一環,對「體現康橋特色、提高康橋品位、增加康橋魅力、展示康橋風採」具有重要意義。
  • 桑榆雖晚 為霞滿天 虎鹿鎮校舉行退休教師回校歡聚活動
    26日上午,虎鹿鎮中心小學組織開展了退休教師座談會
  • 諸暨的古樹香榧,每一顆都來之不易
    今天一條生活館帶來了一種神秘的堅果,香甜鬆脆,讓你吃一口就停不下來。經小編不完全調查,除了家住江浙滬包郵地區的,高達90%的人們都不知道這種神秘堅果!
  • 【聚焦香榧節】炒香榧技術哪家強,且看浙江松陽華山論「炒」!
    安徽、江西、福建、貴州等省份的20多家企業參與現場香榧炒制大比拼,爭奪最強香榧炒制王的稱號。近些年,在他帶動下,全村70%的農戶已經發展種植香榧,共計600餘畝。「我們現在的香榧果主要是讓別人代加工,今天跟各位能手學習下,想著以後我們村也自己炒制,然後成立自己的小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