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新媒體觀察聚焦:刷屏的朋友圈信息流廣告,信息流廣告時代來臨;微軟發布全息眼鏡HoloLens,增強現實的黑科技出爐;華為小米高管隔空罵戰,手機市場競爭更趨激烈;餓了麼完成第四輪融資,餐飲外賣行業廝殺持續。
1. 微信朋友圈廣告刷屏,信息流廣告時代來臨
2015年1月25日,是一個值得載入中國廣告史冊的一天:騰訊攜手寶馬、可口可樂、vivo,微信朋友圈廣告正式到來了,引來了全民刷廣告的風潮,微信、微信朋友圈、微博紛紛被這幾個廣告刷屏。
在微信信息流廣告(也稱Feeds廣告,即在用戶查看的好友動態中插入推廣信息,並依據社交群體屬性根據用戶喜好進行智能推薦。展現方式以文字圖片加連結為主,通常採用按點擊的CPC(cost per click)或按展示的CPM(cost per 1000 impressions)模式收費。)剛浮出水面時,有人發出「我好不容易把發廣告的朋友屏蔽差不多,微信自己開始給我推送了」。然而在距離首輪朋友圈信息流廣告發布近二十小時後,大家仍然沉浸在寶馬、VIVO和可口可樂編織出的段子的餘熱裡,再沒有什麼人表達對微信朋友圈廣告罵娘,反而更關注的是自己收到的是哪一個品牌的廣告,以此判斷在微信世界裡被認定的自我身份究竟是屌絲還是精英。這次嘗試證明張小龍的這次寶押對了,移動互聯時代新的廣告模式被開闢了。
隨著微信朋友圈廣告的進場,必然引起傳統廣告業的軒然大波,因為微信在受眾精準投放方面具備相應的條件:1月27日早上,企鵝智酷發布首份《微信平臺數據化研究報告》,對微信進行了全面分析,微信平臺共有4.68億元的月活躍用戶,平均每個微信用戶帶來206元消費,過半用戶每天打開微信10次以上,用戶的喜好、社交關係等信息成為微信的掘金利器。而在傳統的廣告媒介平臺和其他很多的數字平臺上,廣告商根本無法接觸到如此眾多的客戶以及獲得如此個性化的宣傳機會。微信掌握的大數據是非常個人化的,不僅可以幫助廣告主精確鎖定目標客戶,而且在傳遞品牌信息方面,微信有與任何一個傳統廣告媒介渠道叫板的資本。
2. 微軟發布全息眼鏡HoloLens,增強現實的黑科技出爐
在21日微軟win10發布會上,微軟發布了一款增強現實設備HoloLens。這是第一款以消費者為導向的增強現實設備,與其他增強現實設備不同的是,微軟通過HoloLens為用戶帶來了全息式生活體驗服務,並且形成了一整套的解決方案。
它不同於三星之前發布的虛擬實境眼鏡,必須配備Galaxy Note4才能夠使用,它是一臺完全獨立的計算設備,內置了包括CPU、GPU和一顆專門的全息處理器。這款頭戴裝置在黑色的鏡片上包含了透明顯示屏,立體音效系統讓用戶不僅看到、同時也能聽到來自周圍全息景象中的聲音,可以理解用戶的手勢、語音和周圍的空間環境,同時HoloLens也內置了一整套的傳感器用來實現各種功能。
智慧型手機過後,另一個技術的熱點趨勢便是穿戴式設備,它可以做到比手機更便攜,更豐富的交互方式(比如能持續地採集手機採集不到的數據)。有預期到2020年,穿戴式設備的技術將會大量成熟並成為手機之外的智能輔助設備。而在這些穿戴式設備中,僅處於配角來輔助手機顯然難以保持優勢,獨立的可攜式穿戴設備才有超越手機的交互信息獲取優勢。
就目前而言,全息眼鏡已經成為黑科技,但新技術的發展速度誰都難以預料,也許在不久的將來,設備覆蓋了我們的眼鏡和耳朵還不夠,還可以再深入一點插入大腦了,那麼也許《黑客帝國》和《黑鏡》裡的場景會成真。
3. 華為小米高管隔空罵戰,手機市場競爭更趨激烈
上周,小米電視與樂視的掐架還沒完全消停,這方華為掌門又跟小米手機槓上了。
1月22日下午,華為手機掌門人餘承東在微博上對小米Note、三星Galaxy Note 4以及MX4 Pro等採用2K屏的手機做出了一番評價,他認為這些手機的體驗都不怎麼好。在這條微博中,餘承東特地提到了小米Note,認為它配備的3000mAh電池會讓續航堪憂。隨後,小米聯合創始人林斌對餘承東的話作出了回應。林斌表示,Mate 7已經全面輸給了小米Note,所以餘承東才發表了類似的言論。此外,林斌還翻出了餘承東當年吐槽1080p屏幕功耗太高的微博,並表示餘承東不妨考慮一下把Mate 7「升級到」720p顯示屏,這樣續航肯定會更好。
截止到1月15日,小米的新品發布會,小米、聯想、華為這三大國有智慧型手機品牌的廝殺已經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在功能和體驗上,大家顯然會彼此激烈競爭和追趕,但距離已經相差不大,最終的勝負可能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硬體背後體現的經營模式和營銷理念。
華為屬於技術派。其基本邏輯在於:技術領先是王道,做別人做不來的東西,最終通過產品的差異拉開與對手的距離——華為有自己的晶片。小米則屬於平臺派。其基本邏輯則在於手機不再是單純的娛樂和通信工具,更可以是生活的中心:小米手機、電視、盒子、路由器,甚至淨化器,都給手機增加了附加值。
在小米發布note之後,國內手機市場已經呈現高中低檔全線對決的局面,這次微博隔空罵戰或許只是一個小小的噱頭,但這也預示著015年國內智慧型手機的競爭會更加白熱化。
4 餓了麼完成第四輪融資,餐飲外賣行業廝殺持續
1月27日下午,餓了麼CEO張旭豪稱在2014年12月底已經完成了新一輪融資,投資方為中信產業基金、騰訊、京東、大眾點評、紅杉資本聯合投資,目前資金已經全部到位。張旭豪稱,2014年餓了麼平臺交易總訂單量達到1.1億,日訂單峰值200萬單,兩千萬用戶,市場佔比60%。其覆蓋了全國超過250個城市,合作商家20萬家餐廳,移動端交易額佔比超過75。
餓了麼自2008年上線,此前已獲得四輪融資:
2011年完成數百萬美元的A輪融資,投資方為金沙江創投;
2013年1月,B輪融資,投資方為金沙江創投經緯中國,融資規模為數百萬美元;
2013年11月,C輪融資,紅杉中國領投的2500萬美元;
2014年D輪8000萬美金融資,大眾點評領投。
張旭豪表示,五輪融資總計金額五億美金左右,目前主動權仍掌握在餓了麼手中,下一步的目標是成為市值為一千億美金的公司,並不排除其IPO的可能。
2014年下半年,餐飲外賣領域形成了以餓了麼與美團外賣為首,多家平臺混戰的局面。為了搶佔三四線城市,餓了麼、美團外賣展開了一場「補貼惡戰」,百度外賣、淘點點也加入了燒錢的行列。
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2014上半年中國網民在線訂餐滲透率達20.1%;2014上半年餐飲類團購成交額達166.6億元。目前在外賣領域和餓了麼會進行一拼的,除了剛剛獲得了七億美金融資的美團之外,還有阿里旗下的淘點點、百度旗下的百度外賣,無疑騰訊、京東和大眾點評的入股會不會給餓了麼帶來一線生機。在2015年,外賣領域仍然是一片廝殺的紅海,如今各大外賣平臺都已經找好「靠山」。王興曾說,團購業務誰先上市誰就輸了,而張旭豪稱,誰先盈利誰就輸了。而在未來的角逐究竟誰輸誰贏仍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