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的石油開採了那麼久,地下都挖空了,未來會出現大地震嗎?

2020-12-17 騰訊網

中東地區是世界的油桶,儲量佔世界石油儲量一半以上,產量則佔到了30%以上,出口份額佔到全世界45%。1932年巴林石油公司在賈拜爾杜漢沙漠地區發現了中東第一口油井「埃米爾一號」以來,已經開採了將近90年!挖出了那麼多石油,中東地下都已經挖空了,會不會未來產生大地震呢?

地震是怎麼發生的,地下挖空了真會地震嗎?

地震是地殼快速釋放能量引起的震動,通過地震波傳播,所經之處就形成了地震!引起地震的大都是板塊之間相互碰撞和擠壓造成的,一般在板塊的邊緣和板塊內部的斷裂帶附近,將會是地震的高發地帶!但斷裂帶和板塊擠壓等構造地震並不是所有地震的原因,除此以外還有:

火山地震:火山引發的地震

誘發地震:隕石墜落以及水庫蓄水等形成的地震

人工地震:核爆引發的人工地震

塌陷地震:地下空洞結構塌陷引發的地震

其中水庫蓄水誘髮型地震比較嚴重,地下空洞結構或者斷裂帶無法承受新增加的壓力,造成地層深處的空洞結構或者斷裂帶塌陷,大量巖層突然掉落引發的塌陷型地震,1967年印度柯伊納水庫發生過水庫蓄水誘發的大地震,震級達到了6.3級,由于震源很淺,一般在5千米以內,因此造成了極大的破壞,超過200人喪生,1500人受傷,並且對大壩造成了影響!

印度柯伊納水庫

塌陷型地震一般發生在石灰巖等溶巖分布的地區,因為水流溶解了大量的石灰巖,留下了大量的溶洞,如果主支撐結構被破壞,洞頂塌陷那麼就會形成地震。除了喀斯特地形容易造成塌陷型地震外,煤礦採空區也是塌陷型地震的高發區!

喀斯特地形結構

採礦區塌陷型地震震級不大,但危害很大,因為很多發生塌陷型地震煤礦都在作業中,即使是廢棄區域在礦區上方也有很多民居,比如2007年8月29,陝西神木縣孫家岔鎮邊不拉煤礦礦井採空區發生塌陷引發地震,震級3.3級,幸虧當時井下沒有作業人員,否則將造成大量人員傷亡。

而陝西與陝西的煤礦產區,地面上到處都是開裂和陷落,這些都是地下煤礦採空後沒有回填,支撐結構腐蝕或者地下水滲入結構強度降低,造成塌陷,一般採空區地下水嚴重下降,不再適合生存,只能搬遷。

石油是怎麼樣開採的,會不會像煤礦一樣出現採空區?

上文我們簡單了解了地震時怎麼發生的,那麼石油開採會像煤礦一樣出現採空區嗎?這是個非常有趣的話題,至今為止人類開採的石油量已經超過了1300億噸,如果按45%為中東產出約為600億噸左右,大約相當於22立方千米的巖石,如果把它看成是一個整體的話,大約是半徑3.4千米左右的一個空洞!

中東油田分布

好恐怖啊,中東的石油實在是太容易開採了,簡單到沙漠裡挖個洞石油就能汩汩的冒出來,那裡的石油不但容易開採,而且品質還好,所以近90年來,中東開採石油的公司居然在地下挖了個直徑超過3千米的超級大洞,當然這些是分布在中東各地!

但可以相信的是,在那些超級油田之下,比如沙特的加瓦爾油田是全世界最大的油田,到現在為止每天仍然產油500萬桶,自上世紀50年代起,總共開採了將近700億桶,採空區合計是一個直徑達到了1.8千米的超大球體空間!

那麼石油開採真的會留下如此大空洞嗎?

煤炭開採大家都比較熟悉了,因為坑道作業大家都見過,很多煤層甚至厚到可以使用大型機械自動開採,因此採空區留下是非常恐怖的!但油藏並非大家想像一個油壺結構,會有部分的匯聚空間,但絕大多數石油仍然在地質結構的空隙中!

油田示意圖,很容易被誤會

中東地區的油田屬於海相古潛山的溶洞裂隙存儲類型,儘管它以容易開採著稱,但仍然是屬於結構非常複雜的多空結構,也就是說即使採空,也會留下大量的支撐而不至於讓上方塌陷下來!並且石油開採中都有一項注水開採的技術!

比如在初期的自然壓力開採後即注入水讓石油隨著水壓冒出來,或者在油田晚期則是抽油機抽出油水混合物再重新分離,簡單的說,石油開採根本就不會留下採空區,因為最後開採出來的每一桶石油中,大部分都是水,所以還沒有開採完,地下就全部都被水填滿了!

頁巖油開採真的誘發了地震

而頁巖油的開採,則根本就沒有所謂的油田,因為都是一些含油的石頭,需要用強大的壓力壓裂石頭,讓這些油滴慢慢匯聚,最後將油水混合物開採出來,同樣會注水,不過據新聞報導,頁巖油開採確實可能會誘發地震!但這不是空洞結構造成的,而是廢水處理!

因為頁巖油的廢水是含油廢水,處理需要50美分一桶,聽上去不高,但每開採一桶油會產生十桶廢水,而美國在2016年時的頁巖油開採量已經達到了900萬桶/天,每天處理廢水的成本高達4500萬美元,因此頁巖油開採商都願意把廢水注入地下!

頁巖油開採還要汙染環境

看上去其實沒啥大問題,但很要命的是頁巖油開採周圍可能存在的大量斷層被水注入後,相當於添加了潤滑劑,會加速斷層錯動,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在2016年3月26日公布的美國地震威脅測繪圖中,「人為誘發」地震加入了其中,而在2015年中,在頁巖油開採的加利福尼亞地區,總共有超過900次3級以上的地震!

並且據USGS的統計數據看,頁巖油的開採和加利福尼亞地震頻發時間上是能相互吻合的!因此石油開採還真可能以地震的方式威脅人類生存,不過整個局面是可以改善的,只要適當處理廢水,整個比例就會下降到可以接受的範圍。

相關焦點

  • 開採了那麼多煤炭、石油、天然氣,地球會不會越來越癟?
    煤炭和石油以及天然氣都是地球賜給人類的禮物,也是現代社會賴以生存的一次能源,全球每年都從地下獲取大量的煤炭、石油以及天然氣,那麼長此以往,地球會癟下去嗎?煤炭和石油以及天然氣都是怎麼來的?,大量開採後會存在嚴重的採空區塌陷或者地下水位降低等嚴重生態問題,甚至採空區陷落可能會造成小型地震,另外也會地下水位下降則會造成大面積土地乾旱無法耕種!
  • 這麼多石油被開採,未來地面會塌陷嗎?
    每個月都有成千上萬噸的石油開採出來,被人們用在交通、農業、工業等諸多方面。那麼,可能就會有人提出疑問,這麼多石油每天被從地下抽出,地下是不是就會空了?會不會發生地陷,地球是不是會因此折壽呢?首先,讓我們來看看地球。地球是由內核、外核、地幔和地殼組成的,地球的直徑約有6300多公裡。
  • 中東不斷大量開採石油,地下採空不會塌陷嗎?看完後瞬間明白了
    中東的石油實在太好開採了,比如沙特的,自噴油井,輕質原油,含水量低,日日高產,幾乎源源不斷,甚至直接就拉個管線就能裝船運走了。沙特、阿聯、科威特、伊朗等等一圈波斯灣沿海國家的油田,開採成本只要幾美元,相比較我們的60美元以上的成本,簡直是躺在黑金上賺黃金,人比人確實氣死人。開採的多了,油層裡的間隙在長年累月的壓力之下如果得不到足夠的水或者其他流體的補充,會逐漸支撐不住而逐漸逐漸地下沉。這個是逐漸逐漸地下沉,不像中美國家的油田,當一座油田開採的差不多了,會出現大規模的地面沉降,在中東,這個趨勢是很慢很慢的。
  • 世界最大的島嶼:不僅風景秀麗,地下還石油湧動,那為何沒被開採
    世界最大的島嶼:不僅風景秀麗,地下還石油湧動,那為何沒被開採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對於這個世界上的各種事物來說很多都是有根有據的,今天我們就來講一下格林蘭島,這個島嶼不僅風景秀麗並且還蘊含很多資源,提及石油儲備,或許很多人會想到中東
  • 地球上的石油會被開採完嗎?
    所以石油有著「工業的血液」和「經濟的命脈」之稱,這也就是說如果沒有石油的話,地球上很多工業都不會發展起來。石油有什麼特點?石油也被稱為原油,是指氣態、液態和固態的烴類混合物,具有天然的產狀,它是一種黏稠的、深褐色液體,開採的時候有時會有點綠色。
  • 地球石油會枯竭嗎?儲量高達11萬億噸以上,至少還能再開採100年
    此後石油開始在全世界大量使用,成為了必不可少的燃料。進入21世紀後,全世界的汽車越來越多,對石油的消耗越來越大。目前全世界汽車保有量高達10多億輛,每天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汽油,越來越多的人擔心有一天石油會開採完。1973年和1979年的石油危機,開始讓人們意識到石油是一種有限的原料,最終會耗盡。
  • 中東最聰明的國家,有大量石油不開採,卻進口它國石油加工再出售
    石油是地球上不可再生的資源之一,但由於人們對他的需求量很大,石油的現值很高,可以這麼說,就像擁有大量石油資源的棉一樣,那麼石油資源豐富的地方可以說是中東地區,中東地區的許多國家都是靠石油富裕起來的,例如我們熟知的杜拜等。
  • 沙漠發現35億噸石油,是中國七年進口量,為何至今無人敢開採?
    又因為處地中海地震帶上,所以這個國家又時常受到地震的危害。氣候上,土庫曼斯坦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特點是受大陸性影響大,受海洋性影響小。在大陸性氣候條件下,太陽輻射和地面輻射都很大。所以夏季溫度很高,氣壓很低,非常炎熱,且溼度較大。冬季受冷高壓控制,溫度很低,也很乾燥。所以土庫曼斯坦也是世界上最乾旱的地區之一。
  • 長遠來看,地球上的石油會被開採完嗎?
    那麼地球上究竟還有多少石油?它們又能被人類開採多久?地球上目前可供開採的石油,一共有17297億桶,但考慮到頁巖油還未被大規模開發,因此這個數字還存在相當大的增長空間,甚至不排除未來的地質學家們,能在現有石油生成理論之外,找到新的油區,或者類石油化合物。
  • 如果新疆沙漠的沙子被「挖空」,能變成綠洲嗎?專家:異想天開
    從古至今,只要是自然災害,我們人類都是難以避免的,在中國最早期的時候,祭祀一般就是祈求上天可以對我們人類網開一面,很多時候,是因為人類遭遇了自然災害的原因。不過,現在已經進入21世紀了,我們人類的科技在不斷提升中,我們人類試圖通過我們的科技去主宰自然,那麼,真的會成功麼?人類的科技確實很發達,但是即便再發達,我們想要跟自然對抗還是很難的。
  • 地球上的石油會被開採完嗎?真相被揭開,讓人不敢相信
    地球石油的形成原因,研究表明,石油的生成至少需要200萬年的時間,在現今已發現的油藏中,時間最老的可達到5億年之久。 石油是深藏地下,隨著石油開採的不斷繼續,開採難度會越來越大,從長遠來看,只要沒有石油的替代品,石油作為一個不能再生的資源,它的價格只會升不會降。
  • 地下採出「白色石油」,你見過嗎?看視頻
    在大多數人眼裡,從地下開採出來的石油是黑色的 其實,石油的顏色非常豐富,紅、金黃、墨綠、黑、褐紅、至透明;它的顏色是本身所含膠質、瀝青質的含量決定的,含量的越高顏色越深。 無色透明的石油,您見過嗎?
  • 同樣都是石油產出大國,為何沙特那麼有錢,而俄羅斯卻依然困窘?
    俄羅斯和沙特都是世界上的石油產出大國,為何俄羅斯依然貧困,而沙特卻豪氣滿滿?這裡面有什麼原因呢?眾所周知,中東地區之所以常年戰亂不斷,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中東地區的石油資源太豐富,引得各方利益心動不已,而但凡跟石油掛鈎的中東國家也一直給人們一種富得流油的印象,例如沙烏地阿拉伯,「頭頂一塊布,世界我最富」,就是對沙特人富有的形容。
  • 石油是如何形成的?還能夠世界使用多少年?
    石油是如何形成的?或許很多人認為,在地底下有一個湖,裡面都是石油,然後只要找個這個「湖」,用抽油機把石油都抽出來就好了!是這樣的嗎?當然,不是!石油,是存在石頭裡的!對的,你沒有看錯,絕大多數的石油就是儲存在類似這樣的石頭裡,很多都是肉眼都看不到的孔隙裡,而不是像一個湖一樣!簡單的比喻,石油就像"豆腐裡面的水"。石油開採就是你在石頭中間打個孔,然后里的石油慢慢滲進那個孔裡,然後把孔裡的油抽出來,就像小時候我們用的水井(原理是一模一樣的)——所以即使把石油都開採出來也不會出現"塌陷"!
  • 石油是怎樣形成的?地球上石油快枯竭了嗎?解讀石油背後的真相
    多國科學家都曾預言以人類開採石油的速度,石油最多只能再供人類使用200年時間了,然而進入21世紀以來,似乎石油並沒有因為過度開採,消耗殆盡,反而每隔段時間,地球上又會被發現一個新的油田,那麼石油到底是快枯竭了,還是地球上的石油是源源不斷生成的呢?
  • 世界第一石油「大島」,工業血液令人垂涎,但無人敢開採
    石油是一種地球不能再生的資源,這是人們的使用而消失,短時間內恢復幾乎是不可能的,我想為了爭奪石油資源是各國想要的東西,也被稱為石油工業的血液,這是工業生產中必須使用的能源,沒有它,世界百分之八九十的工業生產都要罷工,儘管日常生活當中我們沒有直接接觸石油,但石油就像是一張大手,默默的支持著我們
  • 為何沙特富得流油,委內瑞拉石油儲量世界第一那麼窮?跟美國無關
    石油是現代工業社會的命脈,是維持現代工業運作的血液,因此誰掌握了石油,誰就掌握了世界經濟的發展,世界上總的石油儲量最豐富的地方在中東,為此這裡也成為了全世界最被關注的重點地區。依靠石油發展經濟的中東國家,例如沙烏地阿拉伯就是富得流油的地區,可見石油儲量直接會掛鈎國家的經濟情況,那麼全世界石油儲量第一的委內瑞拉卻為什麼截然相反呢?其實這一切跟美國無關。委內瑞拉位於南美洲,是全世界石油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也是全球經濟狀況最差的國家之一,時至今日這個國家都處在通貨膨脹、走私販毒、經濟崩潰的陰影之下,那麼為什麼石油儲量最豐富的國家反而會發展成這樣的一個窮國?
  • 我為什麼要寫地震?人類到底把地球咋啦?我們都是搬運工(醒醒)
    誘發地震:在特定的地區因某種地殼外界因素誘發(如隕石墜落、水庫蓄水、深井注水)而引起的地震。人工地震:地下核爆炸、炸藥爆破等人為引起的地面振動稱為人工地震。人工地震是由人為活動引起的地震。如工業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動;在深井中進行高壓注水以及大水庫蓄水後增加了地殼的壓力,有時也會誘發地震。
  • 地球上還有多少石油?還能供人類用多少年?150年是真的嗎?
    中東的很多國家和地區都擁有著豐富的石油資源,因而他們才有資格成為了世界上名列前茅的富有國家。正是因為人類對石油資源的過度依賴,也加大了對它的開採力度,導致最為直接的結果就是地球上石油資源的枯竭。石油還能開採多少年如果按照人類現在對於地球資源的開發,石油全部開採完,還需要多長時間呢?它還能供人類使用多少年呢?
  • 美軍當初打完伊拉克以後,為何不開採石油?答案其實很簡單
    中東地區一直以來都不是特別安穩,因為這片區域是世界上石油儲備最多的一個區域,而石油又是各國發展的必需資源,其他很多國家都是儲備少或者是沒有儲備,想得到石油資源就只有從中東地區掠奪或者奪取。在中東地區發生的那些衝突和戰爭,都和石油資源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包括在2003年爆發的那場伊拉克戰爭也是如此。所以既然和石油有一定關係,美軍當初打完伊拉克以後,為何不開採石油?答案其實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