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東莞報業「風起南部——推動南部各鎮加快高質量發展」全媒體基層行活動走進大朗鎮,深入了解該鎮對接深圳、松山湖,加快高質量發展的工作思路和成效亮點。大朗鎮委主要領導表示,大朗積極圍繞參與「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切實按照市委部署要求,全力配合推進東莞松山湖科學城—深圳光明科學城快速通道建設,抓好松山湖科學城各大項目的徵地拆遷及相關配套工作,推動重大科學設施和創新資源加速集聚。依託毗鄰深圳、松山湖的天然優勢,率先規劃打造5G產業園,並把象山片區打造成以大科學裝置為核心的創新高地,高水平對接和融入深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松山湖功能區統籌發展。
坐擁多個重大創新科研項目
作為東莞南部九鎮之一,大朗毗鄰深圳和松山湖。近年來,該鎮積極承接深圳、松山湖產業轉移,主動加強與深圳合作、與松山湖協調發展,取得良好成效。其中,就在今年,該鎮集中簽約動工22個重大項目,總投資達152.5億元,刷新該鎮歷年來項目籤約投資總額的記錄。
臨近松山湖和深圳的東莞鎮街,不僅僅只有大朗。相比其他鎮街,大朗有何突出優勢?該鎮為何能牽引如此多優質項目的目光?該鎮對接和融入深圳、松山湖的底氣來源於哪裡?「大朗在對接深圳先行示範區建設、融入松山湖功能區統籌發展上,具有區位、創新和產業三方面較為突出的優勢。」大朗鎮委主要領導給出了答案。
區位優勢方面,大朗目前正全力配合建設東莞松山湖科學城—深圳光明科學城快速通道,建成後將進一步縮短大朗與深圳距離,大朗到深圳的通車時間將從40分鐘縮短至20分鐘以內。另外,正火熱建設中的市軌道交通1號線途徑大朗並與深圳地鐵6號線接駁,遠期規劃的5號線連接大朗、松山湖,並計劃與深圳13號線聯通,便捷的軌道交通將進一步推動兩地的人才、技術等創新要素高速流轉。創新優勢方面,大朗坐擁中國散裂中子源,目前正全力配合建設有部分用地權屬大朗的松山湖科學城、材料實驗室、香港城市大學(東莞)、南方光源等多個重大創新科研項目,未來創新優勢將進一步凸顯。產業優勢方面,大朗是電子信息、裝備製造業強鎮,也是全國規模最大、產業配套最完善、品牌影響力最廣的毛織產業集群,今年還成功入選國家級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提供強力支撐。
打造松山湖功能區文化新地標
大朗如何發揮自己的優勢,更好對接、融入深圳、松山湖發展?大朗鎮委主要領導表示,將在科技創新、產業升級、發展空間、城市品質等四個方面上,多措並舉,向深圳和松山湖學習、與深圳和松山湖對接。
該鎮將加強科技創新合作。全力配合推進東莞松山湖科學城—深圳光明科學城快速通道建設,抓好松山湖科學城各大項目的徵地拆遷及相關配套工作,推動重大科學設施集聚,加快構建松山湖科學城與光明科學城深度融合、聯動發展的新格局。
該鎮將持續推動產業升級。依託毗鄰深圳、松山湖的天然優勢,率先規劃打造5G產業園,目前已集聚近30家5G企業,與深圳企業洽談有11個投資超億元項目,其中超10億元投資的有5個。瞄準毛織產業「微笑曲線」兩端,做強毛織產業研發和銷售環節,推動毛織產業集約化發展,邀請中國紡織建設規劃院對巷頭500畝連片毛織工業園進行規劃設計。抓好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工作,加快推進物流保稅倉建設。
該鎮將大力拓展發展空間。大力實施「工改工」三年行動計劃,推動鎮內村級工業園改造提升,優先推動低效鎮村工業園連片改造,將該鎮巷頭、巷尾、竹山、蔡邊等4個地塊共約520畝調整為一類工業用地,容積率達到3.9,有效盤活土地,為優質企業留足發展空間。
該鎮將全面提升城市品質。加快推進城市更新,高標準推進文化藝術中心規劃建設,打造松山湖功能區文化新地標。堅決打贏教育擴容、品質交通千日攻堅戰,加快推進新大朗中學等學校新建、改擴建,加快大朗醫院智能停車庫投入使用。全面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加快推進雨汙分流改造、排汙口整治等,持續抓好松山湖南部及周邊區域環境整治,不斷提升城市品質。
建設象山高新產業集聚區
一直以來,大朗都以工業立鎮,尤其是毛織等傳統產業發達,是東莞的工業重鎮。大朗怎樣利用對接深圳和松山湖的契機,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大朗鎮委主要領導表示,該鎮製造業起步早,但技術基礎較為薄弱,接下來將重點發展好先進位造業。
該鎮將主動承接產業轉移。持續引進深圳優質科技企業,同時抓好與松山湖的產業互補,實施差異化產業招商、錯位招商,促進電子信息及精密製造的產業升級與產業聚集,並通過現代完善的產業配套和高品質園區環境的供給,全力引進一批「龍頭企業+高成長性企業」。對重點項目掛圖作戰、倒排工期,加快推進22個重大項目完工達產。
該鎮將不斷發展先進位造業。推動毛織產業轉型升級,瞄準毛織產業「微笑曲線」兩端,做強毛織產業研發和銷售環節,加快推進毛織工業園規劃設計,促進全產業鏈整體躍升。強化先進位造業布局,加快推進5G產業園規劃建設,在集聚30家5G企業入駐的基礎上,繼續大力招引5G通信龍頭企業落戶,帶動產業快速集聚。發展新興產業,依託松山湖科學城,重點引進、培育發展新材料、生命醫學、醫療器械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把象山片區打造成高新產業集聚區、以大科學裝置為核心的創新高地。
該鎮將積極強化企業服務,深入實施高企「樹標提質」工程,精準實施「一企一策」,為企業增資擴產項目開放審批綠色通道。打造全市首家「毛織人才驛站」,並以和東職學院共建毛織產業學院為契機,加快推動智能製造、電子信息、新材料等行業與科研院校溝通合作,搭建多層次高水平「雙創」平臺。
對話
大朗鎮黨委書記陳福坤:
建設「一城一區一帶一園」
東莞日報:目前大朗土地開發強度大,土地空間資源越來越緊缺,接下來大朗如何破解這個問題,更好對接松山湖、承接深圳優質產業外溢?
陳福坤:大朗將加快拓展現代產業發展空間,這也是積極承接國際產業轉移,深入參與「一核一帶一區」建設,走好高質量發展之路的必然要求。大朗已經梳理出存量用地5600多畝,全力建設「一城一區一帶一園」,優化城市空間格局。具體是把毛織片區打造成品牌展示、創意展銷、價值共享等多位一體的國際毛織商貿城;以長盛片區為核心,全力打造宜居宜業宜遊優質生活圈,全面推進城市功能與品質提升;依託華為等先進企業,率先打造5G產業園,發揮先行主導優勢;在大陂海沿線形成一條「綠色活力、品質生活」的生態綠廊景觀帶。以完善國土總體規劃編制工作為契機,形成從國土空間規劃到土地收儲、開發、保護、盤活等「全鏈條」空間統籌利用新路徑。
文字:李健武
攝影:鄭家雄
編輯:寧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