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事求是的提出及歷史貢獻

2020-12-14 求是網

  眾所周知,「實事求是」是我們黨的思想路線和思想作風的重要內容。考察「實事求是」提出的歷史過程,可以看到毛澤東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貢獻。

  提出實事求是的概念

  從已出版的毛澤東著作中尋找「實事求是」一詞,最早見於1938年10月14日,毛澤東在六屆六中全會上的報告中指出:「共產黨員應是實事求是的模範,又是具有遠見卓識的模範。因為只有實事求是,才能完成確定的任務;只有遠見卓識,才能不失前進的方向。」1940年1月,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中指出:「科學的態度是『實事求是』,『自以為是』和『好為人師』那樣狂妄的態度是決不能解決問題的。」1941年5月19日,毛澤東在延安幹部會議上作《改造我們的學習》的報告時,第一次解答了什麼是「實事求是」。

  毛澤東歷經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的洗禮之後,其世界觀發生轉變,成為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開始自覺地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研究中國社會實際,深刻地看到「認清中國的國情,乃是認清一切革命問題的基本的根據」。毛澤東在實踐中更注重對國情民意的調查研究,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在大革命時期寫了《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論述了中國社會的性質、中國革命的任務和對象、革命的領導階級和主要依靠力量,以及可以團結和爭取的中間力量等,對中國革命作出了科學分析和預見。

  1930年1月和5月,他先後寫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對本本主義》兩篇文章,系統總結了井岡山鬥爭的經驗,對八七會議以來黨內一直存在「左」傾教條主義以及悲觀主義和形式(本本)主義進行了深刻批判。毛澤東還在《反對本本主義》中提出「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中國革命鬥爭的勝利要靠中國同志了解中國的情況」等著名論斷。從這些文章內容看,實事求是的思想已經躍然紙上。

  隨後,毛澤東又撰寫了《辯證法唯物論提綱》《實踐論》《矛盾論》,不僅闡述了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還創造性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哲學認識論和方法論。在此基礎上,毛澤東明確提出:「共產黨員應是實事求是的模範,又是具有遠見卓識的模範。因為只有實事求是,才能完成確定的任務」,並指出「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具體化」。

  論述實事求是的價值

  在《改造我們的學習》中,毛澤東對實事求是作了經典闡述:「『實事』就是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繫,即規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1943年12月,毛澤東為中央黨校大禮堂題詞「實事求是」。1945年,他在黨的七大所作的口頭政治報告中指出:「我們歷史上的馬克思主義有很多種,有香的馬克思主義,有臭的馬克思主義,有活的馬克思主義,有死的馬克思主義,把這些馬克思主義堆在一起就多得很。我們所要的是香的馬克思主義,不是臭的馬克思主義;是活的馬克思主義,不是死的馬克思主義。」

  他強調,「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要使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和中國革命的實際運動結合起來,是為著解決中國革命的理論問題和策略問題而去從它找立場,找觀點,找方法的。這種態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態度。」「這種態度,就是實事求是的態度。」

  從毛澤東對「實事求是」的論述可以看出,毛澤東並不是只從中國文化角度談問題,他強調要用馬克思主義來改造我們的文化,最好的真理,作為解放我們民族的最好的武器。這是毛澤東基於中國傳統文化,運用中國成語對馬克思主義思想方法作出的經典概括,這是非常鮮活的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這個「實事求是」有著特殊的時代的理論內容,與中國歷史上在《漢書》中就已存在的「實事求是」有著本質的不同。然而,這兩個「實事求是」在普遍性上又有著相通之處,都包含著從實際出發、按規律辦事的一般性原則。將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方法、思想路線,用中國歷史上已有的實事求是的名詞表達出來,它就有了鮮活的、為廣大黨員和老百姓所喜聞樂見的民族形式。

  努力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毛澤東以實事求是為思想武器,破除了當時黨內存在的教條主義傾向,推進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解決了中國革命的理論和實踐問題。把實事求是作為一種黨性要求提出:「沒有科學的態度,即沒有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和實踐統一的態度,就叫做沒有黨性,或叫做黨性不完全。」在黨的七大上,毛澤東明確指出:「必須使各級黨的領導骨幹都懂得,理論和實踐這樣密切地結合,是我們共產黨人區別於其他任何政黨的顯著標誌之一。」

  從實事求是的提出到經典論述,再到解決中國革命的實際問題,可以看出,只對中國文化熟悉不行,只對馬克思主義熟悉也不行,關鍵是毛澤東提出的「相結合」。對於中國共產黨來說,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根,離開了它就不是中國共產黨,同樣,馬克思主義是源,沒有它就不能開花結果。

  「相結合」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勞永逸的,這個過程是動態的、發展的、永無止境的。在這個過程中,一要正確對待中國傳統文化。在5000多年發展歷程中,中華民族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傑出貢獻。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學習和掌握其中的各種思想精華,有助於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二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共產黨之所以叫共產黨是因為她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代表著最廣大人民群眾利益。對於中國共產黨人來說,只有堅持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密切聯繫實際,把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推向前進。

  【作者張榮臣系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黨建部教授;蔣成會系中共重慶市委黨校教師】

相關焦點

  • 從經世致用到實事求是 | 媒體聚焦
    作為湖湘文化的精神聖殿,嶽麓書院穿越千年歷史煙雲,始終秉承成就人才、傳道濟民的教育理想,堅持經世致用的價值取向和實事求是、學貴力行的治學精神,培養和薰陶了一代又一代經邦濟世之材。胡安國以《春秋》為「經世大典」,提出治學的目的是「康濟時艱」;胡宏主張「以仁致用」,進一步強調聖人之道就是要「明體致用」;張栻強調「知行並發」,在《嶽麓書院記》中明確提出嶽麓書院教育的目的是培養經世致用、傳道濟民之材。他還主張義利相關、相輔相成,指出「道德性命初不外乎日用之實」,強調關心國計民生的經濟之學。
  • 【中國穩健前行】始終堅持實事求是 時刻保持戰略定力
    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世界觀提出時代之問並加以回答,是理論聯繫實際的前提,是實事求是的力量所在。堅持實事求是的前提是把握「實事」,就是認清中國發展的基本國情和歷史方位。堅持實事求是,必須把握時代潮流、回應時代主題,必須把握社會主要矛盾確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導向,必須立足現階段中國最大國情最大實際。
  • 「走進嶽麓書院」從經世致用到實事求是
    肖永明 夏金龍作為湖湘文化的精神聖殿,嶽麓書院穿越千年歷史煙雲,始終秉承成就人才、傳道濟民的教育理想,堅持經世致用的價值取向,和實事求是、學貴力行的治學精神,培養和薰陶了一代又一代經邦濟世之材。他強調「言必徵實、義必切理」,提出了「即事窮理」的命題並加以新解。 雖然王夫之並沒有直接使用「實事求是」的表述,但是他的思想無疑閃耀著實事求是精神的光輝。至清朝道光年間,隨著《船山遺書》的出版,王夫之這種經世致用的實學思想得以廣泛傳播,深刻影響著近代湖南文化精神的塑造。
  • 實事求是破除「唯論文」傾向
    2018年以來,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連續印發《關於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意見》《關於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等多個文件,對當前科技界存在的多方面問題提出了具體要求。
  • 科學防控疫情證明實事求是道義力量
    「實事求是」既有真理力量更具有道義力量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實事求是」是無產階級當然的方法論,也是無產階級當然的價值觀,既具有真理的力量,更具有道義的力量。疫情面前,保全經濟和保護人命一時成為「兩難」。可是中國沒有在這道所謂的難題上遲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黨在任何時候都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在重大疫情面前,我們一開始就鮮明提出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
  • 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科學只能實事求是,不能明哲保身
    在非典型肺炎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他敢醫敢言,勇於擔當,提出的防控策略和防治措施挽救了無數生命,作出了巨大貢獻。敢醫敢言:科學只能實事求是,不能「明哲保身」今年1月19日,兩張照片在網上廣泛流傳。一張照片裡,鍾南山神情疲憊地靠坐在一列高鐵餐車的座位上;另一張照片,顯示了兩張1月18日從廣州前往武漢的高鐵車票。
  • 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方法
    嚴格按照黨紀條規,實事求是、綜合考量,對黨紀法規規定可以從輕或從重情形的,必須在所規定的檔次和幅度內進行相應處置;對涉及「情節較輕、較重、嚴重」「不良影響」「重大損失」等無具體衡量標準的,考慮違紀行為發生時的政治生態、社會環境綜合衡量。
  • 實事求是!別把零增長當作包袱
    堅持實事求是,要求各級幹部正確看待數字零增長,不把零增長作為包袱,堅決杜絕漏報瞞報。零增長的意義不言而喻,零增長的天數越多,就越接近戰疫勝利。特別是對湖北省而言,在經歷長時間的艱苦努力後,無論當地的領導幹部還是普通群眾,無一不盼著零增長能一直持續下去。因為每一個新增病例,都意味著要做密切接觸人員排查、隔離、治療等大量的工作,都意味著要重新計數。
  • 詞句辯證法:「實事求是」真的就踏實可靠麼?
    詞語溯源「實事求是」這個詞的特殊性,就在於既有傳統文化沿襲下來的本意,又有著新時代賦予的全新含義,而且這兩個意義在使用中不分伯仲,都非常重要。實事求是最早見於《漢書·河間獻王劉德傳》:「河間獻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學好古,實事求是。
  • 城市規劃的專業核心競爭力:教條主義還是實事求是?
    標題:城市規劃的專業核心競爭力:教條主義還是實事求是?現代主義城市規劃原則被瞬時推翻,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城市規劃,被批判成大尺度的空間變化,毫不尊重當地的城市歷史社區和傳統的空間肌理。充滿城市生活的舒適人行道,被經常空無一人的寬廣開放空間所取代,古老的歷史建築給現代摩天大樓「讓路」,小尺度城市街道被寬闊的多車道大馬路所代替。
  • 陳毅實事求是讀馬列 反對個人迷信、盲目崇拜
    陳毅:實事求是讀馬列  作者:徐文欽         陳毅元帥是老一代革命家中讀書最多的人之一,他喜歡讀書,卻不盲從死讀書,而是在閱讀的同時堅持自己的獨立思考,客觀地評論,勇敢地提出自己的見解,敢於懷疑權威,和權威爭論。他的讀書方法,他的勇氣,他的人格都值得我們學習。
  • 實事求是是學術研究應有之義
    嚴謹、科學、實事求是是學術研究的不懈追求。徐中民在其論文中列舉了其導師夫婦的例子,並闡述了「導師的崇高感和師娘的優美感」從而引發了公眾熱議,懷疑其論文客觀性與學術性,經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監督委員會的調查,發現其論文中存在參與人員信息與標識信息不符的現象。
  • 實事求是 依法依規 把群眾合理合法信訪訴求解決好
    林寶金要求,有關部門對群眾提出的合理訴求,要立行立改、限時辦理,實事求是、依法依規妥善解決;對一時無法解決的,要耐心細緻做好解釋和安撫工作,抓緊研究推動解決。  接訪期間,林寶金聽取全市和臺江區信訪工作情況匯報,對近段時間以來信訪工作取得的成效予以肯定。他指出,信訪工作是社會和諧穩定的「晴雨表」。
  • 批判唯心主義理學和倡導「實事求是」精神的顧炎武思想
    引言明清之際,我國思想界興起一種新的學風,從空疏的心身性命之學的泥坑中自拔而出,轉向「國家治亂之原,生民根本之計」的實事求是的治學方法,這種思潮以顧炎武為代表,發生過相當深遠的影響。顧炎武提倡「博學於文,行已有恥」,強調「引古以籌今」,帶有「古為今用」的意義,和「因事以制宜」作為內容的「實學」-「經學」,形成了他的實事求是的方法論,開創了清代「經世致用」的新風,給予宋明以來唯心主義兩大派別-理學和心學以沉重的打擊。顧炎武(公元1613-1682年)字寧人,江蘇崑山人。
  • 西北農林,985大學,實事求是地對待,能進就是精英,千萬珍惜!
    陝西高校之十二:一分為二、實事求是對待西北農林科技大學1998年5月4日,北京大學校慶一百年,時任國家主席在講話中提出中國要建設一批世界一流大學。從此,「985」就成為中國一流大學衝向世界一流的代號。我們對待事物既要一分為二,更要實事求是,我們考生與家長對待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也應該如此。該校大學是由西北農業大學、西北林學院、多家農業科學研究院(副部級建制)合併組建大學,其傳承深厚、大師輩出、業界一流、質地優良這樣集精華之大成的好大學。
  • 傳印長老:趙樸初居士的主要思想及其貢獻
    [5]佛教自身建設理論是在落實宗教政策和佛教事業恢復取得階段性成果的歷史背景下提出的,回答了如何在改革開放、市場經濟的形勢下,保持佛教的清淨莊嚴和佛教徒的正信正行,進而發揮佛教的優勢,莊嚴國土、利樂有情的重大課題,指出了加強佛教自身建設的五個方面、各自地位和相互關係,為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以後中國大陸佛教事業發展實現注意力和工作重點轉移指明了方向
  • 世界人權日外交部答澎湃:看待一國人權狀況需實事求是
    世界人權日外交部答澎湃:看待一國人權狀況需實事求是 澎湃新聞高級記者 於瀟清 記者 王昕然 2020-12-10 16:08
  • 實事求是回應訴求 依法依規解決問題 用心用情維護好人民群眾的...
    ■增強宗旨意識,帶著感情和責任做好信訪工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實事求是回應群眾合理訴求,依法依規解決群眾反映問題■用心用情維護群眾合法權益,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滿意度歲末年初,中央、省委對深入開展「走基層」「送溫暖」活動作出部署,對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提出明確要求。
  • 凝聚廣泛共識 作出更大貢獻
    《報告》內容全面、重點突出、結構得當、文風樸實,總結成績實事求是,部署工作切實可行。會上,大家聚焦城市品質提升、產業發展、人才引進、營商環境、民生保障等方面提出意見和建議。  鄭建新感謝市政協在監督支持政府工作、廣泛反映社情民意等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
  • 《跨過鴨綠江》裡面,高崗展示正面形象,鏡頭較多,實事求是!
    大型革命題材電視劇《跨過鴨綠江》劇照正在熱播的主旋律電視劇《跨過鴨綠江》中,沒有像以前一樣迴避高崗,恢復了歷史上高崗該有的鏡頭。該劇正面展示高崗形象,這無疑是一大變化,說明對待高崗和饒漱石及相關歷史事件的評價將會越來越趨於客觀。許多網友也表示,這是實事求是的表現。高崗,姓高名崗,西北人氏。先說說這個「崗」字。按照康熙字典的解釋,它是岡字的俗體字,也就是兩字通用。讀音也就與岡字相同,念第一聲【gāng】。